明朝水師

明朝水師

大明水師的前身
明朝水師又稱大明水師,是曾經世界第一的中國海軍,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兩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師。在明成祖鼎盛時期的1420年,明王朝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其中250艘是遠洋寶船,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實際上隻是強大的明帝國海軍的一支海上機動艦隊而已。
    中文名:明朝水師 外文名: 别名: 規模:最多時3800艘船

詞條概述

從鄱陽湖水戰開始,到鄭成功光複台灣,大明朝立國近三百年,大明水師卻未曾遭遇一敗,簡直是常勝軍中的常勝軍,可惜中國古代軍事向來重陸戰輕水戰,因此大明水師的光輝也就因此而淹沒了。事實上大明水師确實是中國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強大的艦隊,鄭和下西洋的輝煌人所共知,斯裡蘭卡之戰活捉其國王,大揚華夏國威。可惜後來明朝實行海禁,撤裁艦隊,使倭寇橫行,海防空虛,但經過戚繼光整頓,大明朝水師重新煥發了戰力。

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東來,本想變廣東為其殖民地,但明朝水師在番禺海戰中将其重創,使其打消這個傻念頭,轉與中國通好。16世紀末日本發動侵朝戰争,大明水師在露梁海戰裡全殲日本艦隊,打得日本200年國力一蹶不振。即使到了腐敗透頂的明朝中後期,大明水師依然兩戰澎湖,将荷蘭水師擊敗,17世紀末更是一舉收複台灣。

水師裝備

随着火器的大量應用,海軍戰術也随之發生了重大改變,抗倭名将俞大猷适時提出“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铳勝小铳;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铳勝寡铳。”,由此可見,明代的海戰很早就進入了近代的模式。在嘉靖年間,明軍的戰船一半以上的戰鬥人員都使用火器,而到了萬曆年間,比例達到了99%。

主力戰船

明朝海軍的裝備,主要以福船為主,誕生于福建沿海的一種船型的統稱,其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建材主要為福建的松、杉、樟、楠木。共有六号,海戰用的福船,是指一号和二号。按曾在1560年取得數次大勝的抗倭名将戚繼光雲:“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倭船自來矮小如我小蒼船,故福船乘風下壓,如車碾螳螂。

鬥船力而不在鬥人力”據《武備志》雲“用火器與浪漕間,起伏蕩漾,未必能中賊。即使中矣,亦無幾何,但可假次以吓敵人之心膽耳。所恃者有二:發射佛朗機。是惟不中,中則無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類于船頭,相遇之時,從高擲下,火發而賊船焚,二也”。由此可見中國海軍船型大,幹舷高,在沖撞等近戰場合有明顯優勢。

鄭和艦隊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

明成祖命太監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經過南海、東太平洋、印度洋,到達東南亞、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訪問了亞洲、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深了大明帝國和南海(今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系,史稱鄭和下西洋。

每次都由蘇州浏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鄭和艦隊宣揚了明朝國威,擴展海外貿易,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迹漢唐,并且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系,向海外諸國傳播了先進的中華文明,加強了東西方文明間的交流,這也是中國古代曆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再沒有此類的壯舉。

鄭和船隊是鄭和下西洋所組織的遠航船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規模的遠航船隊,也是一支史無前例的海上特混艦隊。鄭和船隊由200餘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遠洋海船組成,将士二萬餘名,規模宏大,人員衆多,組織嚴密。鄭和的船隊是一支以寶船為主體,配合以協助船隻組成的規模宏大的遠航船隊。

鄭和船隊規模之大、船舶種類和數量之多是史無前例的。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寶船,是鄭和率領的海上特混艦隊的旗艦。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挂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打過幾次漂亮的仗,全殲了一支人數在五千人以上,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盜集團,把海盜全數或屠或擒。著名的首領陳祖義被俘,後來押回首都正法。這是一支人數在五千人以上的海盜,這一仗打得并不簡單。

而鄭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戰争僅有錫蘭(今斯裡蘭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的防衛性作戰。鄭和在處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動用武力,而且不要賠償,充分體現了鄭和是傳播和平的使者,他傳播的是“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的中華文明。

強盛原因

諸多的世界第一成為其雄厚的後盾耕地面積世界第一在古代,農業是國家的重中之重,耕地的多少跟國力強弱有直接關系。在萬曆年間,明朝的耕地總面積是七百萬頃,明末時達到七百八十多萬頃,此一水平即使是到了後來的康幹盛世都沒有被打破。當時歐洲的傳教士是這樣形容明朝的,中國的耕地像花園一樣井井有條,沒有一塊荒地,中國産的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美。

人口世界第一明朝的人口有多少一直存在争議。在明末清初,因為戰亂,大部份人留離失所,但有戶可查的人口仍然達五千萬,所以保守估計當時明朝的人口大約在七千到八千萬左右,當時全世界的人口又不超過四億,所以明朝絕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礦産量世界第一明朝的鐵産量是宋朝的兩倍,萬曆年間達9000多噸,冶金工業極其發達,天工開物對這方面有詳盡記載,後來的兩百多年,世界上都沒有國家能破這個紀錄。

白銀占有量世界第一在16和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了美洲并在那裡得到大量的黃金和白銀。當西班牙和葡萄牙貴族得到這些财富後,他們第一件要幹的事就是向中國買絲綢,瓷器和茶葉,到最後這些白銀和黃金大部份都流到了中國。美國佛蘭克,在《白銀資本》一書種說,在十六和十七世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通過貿易流向了中國。

軍隊數量世界最龐大據記載在明初,明朝有二百萬官兵駐紮在全國各地。到了明末,長江一帶的經濟圈為皇侯和軍閥把持,中央政府出現了财政危機,明朝政府已養不起那麼多軍隊了,在山海關防守後金的官兵常常不足十萬。但根據傳教士的筆記,當時明朝的軍隊數量依然很多,就算把整個歐洲的軍隊加起來也不夠中國多。

軍工産值世界第一明朝軍工業極其發達,一營5000人的士兵中就裝備有霹靂炮一千挺,鳥槍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門,除此之外明軍還有鬼頭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裝備。跟宋朝不一樣,明朝在每代皇帝執政期間,都會發生大規模戰事,所以明朝的軍工業為了應付戰争所生産出來的武器數量是十分可觀的。

間諜機構世界最龐大明朝的錦衣衛,東西廠,是當時世界上最有組織和最旗幟鮮明的間諜組織,在鼎盛時期人數達到六萬人。在武俠小說裡面,錦衣衛,東西廠常常被描寫成是一群武功高強的殺人機器。但實際上,明朝間諜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打擊貪污,叛臣,維護國家穩定,但不排除有部份人濫用職權,謀取私利。跟專門從事颠複敵國政權的中情局和克格勃比起來,明朝的間諜組織其實并不太可怕。

中西方交鋒

在當今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中,近代中國在與歐洲海軍的海戰中幾乎都是慘敗告終,最終釀下了晚清的累累恥辱。實際上,早在16世紀初,鴉片戰争三百多年前,中國明朝水師就曾與葡萄牙海軍在屯門島附近海域爆發激戰,最終重創并擊退了葡萄牙艦隊,這是中西方海軍首次交鋒。

上一篇:斯基恩氏腺

下一篇:銅山湖水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