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飾

明朝服飾

漢族傳統服飾體系
明朝服飾是指明朝時的衣飾,專指這段時期的漢服,即明制漢服。明太祖朱元璋根據漢族的傳統,“上承周漢,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中後期更出現了前代未見的形制款式如立領,以及于一件衣服的顯眼處大量使用鈕扣。至清朝期間逐漸被禁止,但仍有少數款式和特征流傳至2021年。[1]
  • 中文名:明朝服飾
  • 外文名:The Ming dynasty costumes
  • 拼音:mingchaofushi
  • 類 别:服飾
  • 體 系:漢族傳統
  • 朝 代:明朝
  • 特 點:以前襟紐扣代替帶結等
  • 形 式:以方巾圓領為代表

服飾介紹

褙子(8張)祗是進賢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靜冠、保和冠等冠式。官吏戴烏紗帽,穿圓領袍。袍服除了品色規定外,還在胸背綴有補子,并以其所繡圖案的不同來表示官階的不同,不獨唯此,官員的腰帶也因品級的不同而在質地上有所不同。故有明一代的服飾特點主要體現岀等級限制的嚴格。書生多穿直裰或曳撒,戴巾。平民則穿短衣,戴小帽或網巾。明朝女子髻式也頗多,且常在額上系兜子,名“遮眉勒”。衣裙近似宋元兩朝,但内衣有小圓領,頸部加紐扣。衣身較長,綴有金玉墜子,外加雲肩、比甲(大背心)等。

明代的男裝,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本來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為戴起來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隻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顔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系着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主要特點

明代補服。圖為方補圓領袍+烏紗帽(2張)明裝與唐裝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顯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長,逐漸拉長上裝,縮短露裙的長度。衣領也從宋代的對領蛻變成以圓領為主。明代女裝上衣是三領窄袖,身長三尺有餘,露裙二、三寸,即所謂“花冠裙襖,大袖圓領”。當時揚州流行一種新式樣:女衫長二尺八寸,袖子寬一尺二寸,外護袖鑲錦繡,冬季鑲貂狐皮。裙裝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淺淡;崇祯時期提倡白色裙。裙邊有一、二寸繡邊。明初裙寬為六幅,明末時發展為八幅、十幅。裙褶十分盛行,有細密褶紋,也有大褶紋。褶紋裝飾十分講究。有一種名為彩條裙,每條選用一種顔色緞,每條色緞上繡出花鳥紋飾,帶邊鑲以金線可成為獨立的條帶,将數條這樣的各種彩條拼合在腰帶上,就成為彩條飄舞的裙子,因此取名“鳳尾裙”。有的還将整塊緞料用手工做成細褶紋,取名“百褶裙”。一種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還有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這種帔子出現在420年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得此名。到宋代将它列入禮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較為普遍,它的形狀宛如一條長長的彩色挂帶,每條霞帔寬三寸二分,長五尺七寸,服用時繞過脖頸,披挂在胸前,由于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墜子,因此越發顯得挺拔高貴。n

其他特點

命婦服裝

明代武官補子n

古代留存至2021的資料中,大部分是宮廷中命婦着裝形象。命婦着霞帔時,在用色和圖案紋飾上都有規定。一般在大紅底色的大袖衫上披挂霞帔時,要用深青色繡花霞帔,品級的差别主要表現在紋飾上,如下分别列數。

一、二品命婦霞帔用蹙金繡雲霞翟紋(即長尾山雉)。

三、四品命婦霞帔用金繡雲霞孔雀紋。

五品命婦霞帔用繡雲霞鴛鴦紋。

六、七品命婦霞帔用繡雲霞練鵲紋。

八、九品命婦霞帔用繡纏校花紋。

明代的褙子的紋樣與霞帔在品極差别上基本相同,隻是八、九品命婦用團花,不用纏枝花。明代使用褙子面很廣。按身份來分有兩種類型;貴族使用的褙子,在禮節性場合為合領大袖對襟形式;平民做為常服就采用直領小袖對襟形式。

馬甲

明 孝靖皇後升龍刺繡比甲n

還有一種出自元代的無領對襟馬甲,又稱"比甲",是宮廷中皇後的專用服式。後來逐漸傳入民間,擴大了服用範圍。比甲盛行于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婦女的偏愛。這種"比甲"從形式上看與隋唐時期的半臂有淵源關系,後來清代出現的馬甲,并非這種比甲的變形。

佩飾

明式服裝的另一個特色是襟上佩帶飾物,并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種n n飾物。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墜領";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來有響聲的叫"禁步",這些佩飾統稱叫"雜佩"。另有一種特别的佩飾,是在一條金鍊上,以環相連挂着四件小物件:即鑷子(是一種一頭固定,一頭張開的鐵制小工具用以夾取細毛之用,人稱"毛鑷子")、牙簽(剔牙之用)、耳挖子(挖耳用的小勺)和小刀,均是些婦女的生活實用品。

其他信息

《明會典》是明代官修的一部典章制度書,其中記錄貴族女裝用料均為"各色纻絲绫羅紗随用",而平民女服用料則受限制,即便是禮服,也限用紫色粗布(即"絁")并且禁止用金繡,袍衫也隻限用紫色、綠色和桃紅色等淺淡的顔色,而禁止使用大紅色、鴉青色和明黃色等濃豔的色彩。明洪武十四年還規定,商賈之家隻能用絹布制裝,農家可以使用紬紗和絹布。

明代男裝以方巾圓領為代表形式,儒生所着襕衫與當今舞台上京劇書生的服飾極為相似。其特點是寬袖、皂(黑)色緣邊,青圓領、皂縧軟巾垂帶。腳夫和搬運工則着青布衫褲,青布長手巾,上衣沿寬邊,足着草制的靸鞋。官服是雲緞圓領袍,另有外加雲緞外套的穿法。這種袍長離地一寸,袖長過手,袖椿(指袖身)寬一尺,袖口寬九寸,足着大紅色履為典型式樣。

服飾分類

明代披風

披風是明代男女皆可穿着的對襟式外套,明人認為從宋元的褙子發展而來,《三才圖會》所繪“褙子”插圖就是披風的樣式。披風的形制為對襟,直領,領的長度約一尺左右,大袖敞口,衣身兩側開衩,前後分開不相連屬。衣襟綴有系帶一對用以系結固定,也有使用花形玉紐扣進行扣系的。《朱氏舜水談绮》提到了披風的制作:“(披風)造衣帛及色與道服同,但披風對衿而無鑲邊……膺有紐扣,用玉作花樣,或用小帶亦可。”《遵生八箋》更提到一種用小葫蘆做成的披風紐扣:“(盆種小葫蘆)形僅寸許,擇其周正者,止留一枚垂挂可觀,霜後收幹佩帶,用為披風鈕子。”

孔府舊藏明代桃紅紗地彩繡花鳥紋女披風n

披風是明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服飾,在明末的《雲間據目抄》裡面就提到了“披風便服”,在《紅樓夢》中也反複出現披風這種衣物,值得注意的是,紅樓夢中既有披風又有鬥篷,說明這二之間是存在差異的。按照《三才圖會》與《朱氏舜水談绮》中的相關描述,明代的披風其實和宋代的褙子樣式相似,披風跟鬥篷則是不一樣的,披風是有袖子、直領、兩邊開叉的。《朱氏舜水談绮》言:披風為對襟直領,制衿,左右開衩。

明代褙子

褙子(8張)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複了漢族的習俗。其中霞帔、背子、比甲為對襟,左右兩側開衩。成年婦女的服飾,随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變化,有各種不同形制,普通婦女服飾比較樸實,主要有襦裙、背子、襖衫雲肩及袍服等。明代背子,有寬袖背子、有窄袖背子。寬袖背子,隻在衣襟上,以花邊作裝飾,并且領子一直通到下擺。窄袖背子,則袖口及領子都有裝飾花邊,領子花邊僅到胸部。

明豎領(新出現的服裝部件) 明代出現的立領服飾,最早出現于明朝中期,到了明朝後期的中原和江南已經廣泛流行,當時明朝正經曆千年不遇的小冰河時期,氣候異常寒冷,立領應運而生。滿族入關後,在“男從女不從”的服制規定下,漢族婦女得以沿襲使用明式立領襖和褙子等所謂“漢裝”。

百子衣

百子,曆來是中國吉祥話(畫)的題材之一,意喻多子多福。 元代楊绯桢《六宮戲嬰圖》詩:“百子圖開翠屏底,戲弄碰扭未生齒。《紅樓夢》第五十一回:鳳姐兒看襲人……身上穿着桃紅百子刻絲銀鼠襖子,蔥綠盤金彩繡綿裙,外面穿着青緞灰鼠褂。鳳姐兒笑道:這三件衣裳都是太太賞你的,倒都是好的。

明代百子衣複原n

明朝定陵出土的孝靖皇後王氏的“紅素羅繡平金龍百子花卉方領女夾衣”和“紅暗花羅繡‘萬壽’字過肩龍百子花卉方領女夾衣”是兩件難得的刺繡藝術精品和藝術瑰寶。這兩件百子衣,均方領,對開襟、上綴金屬紐扣(或盤扣)。從圖案的設計看,所繡百子畫面精彩生動。各組畫面上的童子從1至6人數不等,共組成40餘個場面。每個場面兒童的嬉戲方式和神情各不相同,有的鬥蟋蟀、戲金魚,有的練武、摔跤、踢毽子,有的爬樹摘果,有的站凳采桃,有的放風筝、玩陀螺,有的放爆竹、捉迷藏,有的扮作教書先生處罰弟子,有的學武松打虎姿态揪打花貓……兒童天真活潑的神情刻畫得惟妙惟肖、淋漓盡緻。此外,兩衣的前後襟及兩袖還以金線繡有九龍,其姿态有升、有行、有坐,富于變化,體現出了明代宮廷藝術中龍的造型特點。百子圖案之間,則點綴以象征吉祥如意的金錠、銀錠、方勝、古錢、寶珠、犀角、珊瑚、如意等雜寶圖案,以及由桃花、月季、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花卉組成的春、夏、秋、冬四季景。整個圖案變化多彩,寓意着皇家子孫萬代、多福多壽。衣料的配色尤見匠心獨運。整體色調以正色為主,在朱紅色的地上配以棗紅、水紅、粉紅、普藍、藏青、淺藍、月白、艾綠、黃綠、茶綠、孔雀綠、中黃、宮黃、駝黃、山茶黃、駝灰、淺褐、牙白等不同色調,取得了金彩奪目的藝術效果。從兩衣的刺繡技術上看,其針法的運用,包括有穿絲針、搶針、網繡、鋪針、平金、斜纏、盤金、松針、打籽、紮針、擻和針等11種,豐富多變的針法大大加強了刺繡的藝術表現力。

明代比甲

比甲是一種無袖、無領的對襟兩側開叉及至膝下的馬甲,其樣式較後來的馬甲要長,一般長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這種衣服最初是宋朝的一種漢服款式,無袖長罩衫,又叫做“背心”。後來傳入蒙古。

在邊關的少量兵士中,在邊疆地區需要進行大量勞作的婦女中,甚至在宮中(明神宗萬曆皇帝的皇後,就有一件比甲,陳列于明十三陵的定陵)都有出現,穿“比甲”的人占到了明朝總人口的1%,婦女可達到1.5%從形象資料來看,元代婦女着比甲的确不太多。直到明代中葉,才形成一種風氣,大多也是青年婦女所穿着。明末清初人所作的《燕寝怡情》圖中,就有這種樣式。到了清代,除了在家裡的老婦人怕冷穿棉比甲外,比甲一般都不穿了。

明代胄甲

罩甲(2張)明代軍士服飾有一種胖襖,其制:“長齊膝,窄袖,内實以棉花”,顔色所為紅,所以又稱“紅胖襖”。騎士多穿對襟,以便乘馬。作戰用兜鍪,多用銅鐵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銅鐵為之,甲片的形狀,多為“山”字紋,制作精密,穿着輕便。兵士則穿鎖字甲,在腰部以下,還配有鐵網裙和網褲,足穿鐵網靴。

明代罩甲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紀略》:“罩甲,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帶,皆戎服也。” 明 顧炎武 《日知錄·對襟衣》:“今之罩甲,即對襟衣也。《戒菴漫筆》雲,罩甲之制,比甲稍長,比襖減短, 正德間創自武宗 ,近日士大夫有服者。”

明代襖裙

襦裙(2張)明代上襖下裙的服裝形式,與唐宋時期的裙衫是完全不一樣的,明代女子常在裙外加一條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動,有些侍女丫環也喜歡這種裝束。上襖的領式很多,有交領、方領和豎領。裙子的顔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并不明顯。至崇祯初年,裙子多為素白,即使刺繡紋樣,也僅在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初為六幅,這是遵循古儀,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到了明代末年,裙幅始用八幅,腰間細褶數十,行動辄如水紋。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裥越來越密,每褶都有一種顔色,輕描淡繪,色極清雅,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此外,還有用綢緞剪成大小規則的條子,每條繡以花鳥圖紋,另在兩邊鑲以金線,稱鳳尾裙;又有一種,以整鍛折以細道,稱為百褶裙。

明代曳撒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的曳撒形象(2張)明代較為流行的服飾之一,自元代辮線襖演變而來。短袖或無袖者稱袴褶,長袖者稱曳散。前身分裁,打馬

面褶子,後身通裁,無褶;身側有擺。明中後期,服飾花樣翻新,衆彩紛呈,缙紳士大夫很熱衷于創新服飾新式樣。士大夫閑居,出現了曳散、程子衣、道袍三種式樣,總稱“袴褶”。 明代曳撒又稱“一撒”,為“一色”變音,來自蒙語“質孫”。明代曳撒服至為質孫服别稱。

分類用途

男服服飾

明代官員服飾n

冕服:從宋代起皇帝幾乎隻一種冕服。

朝服:有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公服:百官的正式辦公服。均用到它。

常服:恢複唐宋時代的常服系統。

女服服飾

褘衣:為皇後受冊、谒廟、朝會

時穿着。

翟衣:為皇後的第二禮服。

禮服:品官命婦的大禮服。

服飾類型

皇帝常服

常服又稱翼善冠服,即頭戴烏紗折上巾(又稱烏紗翼善冠),身着盤領、窄袖(明中後期袖型逐漸肥大)、前後及兩肩繡有金盤龍紋樣,玉帶皮靴。此服用途較多。明代皇帝的常服,服裝以黃色的绫羅,上繡龍、翟紋及十二章紋。龍的圖案從上古發展到明代,經曆了無數次的變化。總的看來,先秦的龍紋,形象比較質樸粗犷,大部分沒有肢爪,近似爬蟲類動物。秦漢時期的龍紋,多呈獸形,肢爪齊全,但無鱗甲,常繪成行走狀,給人以虛無缥缈的感覺。明代的龍,形象更加完善,它集中了各種動物的局部特征,頭如牛頭、身如蛇身、角如鹿角、眼如蝦眼、鼻如獅鼻、嘴如驢嘴、耳如貓耳、爪如鷹爪、尾如魚尾等等。在圖案的構造和組織上也很有特色,除傳統的行龍、雲龍之外,還有團龍、正龍、坐龍、升龍、降龍等名目。本圖服裝上所繡的團龍中,就有升龍、降龍兩種。

明代前期皇帝常服,圖為朱元璋(3張)圖一:洪武皇帝所穿乃明前期皇帝常服,風格較明後期簡潔,烏紗翼善冠+黃色團龍窄袖圓領袍+紅色交領衣;

萬曆皇帝畫像n

圖二:萬曆皇帝所穿常服乃典型明中後期風格,紋樣較明前期增多,此半身像可見:烏紗翼善冠增加了紋飾,黃色圓領袍增加了色彩和紋樣(加入了十二章紋),兩肩圓形紋樣紅色者為日紋,白色者為月紋,袖子變寬,其上可見華蟲(紅腹錦雞),其餘章紋見于袍服其他部位。

皇後服飾

皇後服飾(3張)皇後常服,洪武四年三月定:戴龍鳳珠翠冠、穿紅色大袖衣,衣上加霞帔,紅羅長裙,紅褙子,首服特髻上加龍鳳飾,衣繡有織金龍鳳紋,加繡飾。鳳冠是一種以金屬絲網為胎,上綴點翠鳳凰,并挂有珠寶流蘇的禮冠。早在秦漢時期,就已成為太後、皇太後、皇後的規定服飾。明代鳳冠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後妃所戴,冠上除綴有鳳凰外,還有龍、翚等裝飾。如皇後皇冠,綴九龍四鳳,大花、小花各十二樹;皇妃鳳冠九翚四鳳,花钗九樹,小花也九樹。另一種是普通命婦所戴的彩冠,上面不綴龍鳳,僅綴珠翟、花钗,但習慣上也稱為鳳冠。

官吏服飾

明代文武官員服飾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賜服等。麒麟袍為官吏的朝服。其服裝特點是大襟、斜領、袖子寬松,前襟的腰際橫有一下打滿裥。所繡紋樣,除胸前、後背兩組之外,還分布在肩袖的上端及腰下(一橫條)。另在左右肋下,各縫一條本色制成的寬邊,當時稱“擺”。明代太監劉若愚《酌中志》一書,就專門叙述到這種服飾。他說:“其制後襟不斷,而兩旁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褶,從兩旁起。”這種服裝所采用的質料和紋樣,按規定,都有一定制度。《明史·輿服志》稱:正德十三年,“賜群臣大紅貯絲羅紗各一。其服色,一品鬥牛,二品飛魚,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級皆與焉;惟部曹五品下不與。”本圖所繪的服裝,就繡有麒麟紋樣。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象鹿,全身有鱗甲,牛尾馬蹄,有一隻肉角。後人将它作為吉祥的象征廣泛用于各類器物的裝飾。麒麟的形象也經過一番變化,将頭繪成龍首并有兩角,尾繪成獅尾等等。明代官服繡麒麟,似不限四、五品,職位特殊的錦衣衛指揮侍衛等也能服用。

明代官員公服n

官吏常

明代官員朝服(17張)官員平日裡在本署衙門辦理公務,則穿常服。常服的規制是:頭戴烏紗帽,身穿團領衫,腰間束帶。洪武二十三年,指定文武官員常服的長度:文官,白領至裔,去地一寸,袖長過手,複回至肘,公、侯、驸馬與文官同。武官去地五寸,袖長過手七寸。洪武二十四年,再制定品冠補子紋樣,又規定品官常服的衣料,隻能用雜色貯絲、绫羅、采繡。官吏衣服及帳幔,不許用玄、黃、紫三色,也不許織繡龍鳳紋樣,如有違犯禁令者,罪及染織工人。

明代官員常服(8張)

戴烏紗帽、身穿盤補服是明代官吏的主要服飾,以補子來區分官職。這種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隻是顔色有所區别。平民百姓所穿的盤領衣必須避開玄色、紫色、綠色、柳黃、姜黃及明黃等顔色,其他如藍色、赭色等無限制,俗稱“雜色盤領衣”。明朝建國二十五年以後,朝廷對官吏常服作了新的規定,凡文武官員,不論級别,都必須在袍服的胸前和後背綴一方補子,文官用飛禽,武官用走獸,以示區别。

現據《明史·輿服志》及《明會要》卷二十四《輿服下》的記載,将明代百官衣冠服飾制整理成簡表如下:

品級

朝冠

公服顔色

補子繡紋

文官

武官

一品

七梁

雲鳳,四色

象牙

绯袍

仙鶴

麒麟

二品

六梁

同一品

象牙

绯袍

錦雞

獅子

三品

五梁

金花

雲 钑鶴

象牙

绯袍

孔雀

虎豹

四品

四梁

素花

同三品

象牙

绯袍

雲雁

虎豹

五品

三梁

銀 钑花

盤雕

象牙

青袍

白鹇

熊罴

六品

二梁

素銀

練鵲,三色

槐木

青袍

鹭鸶

七品

二梁

素銀

同六品

槐木

青袍

鸂鶒

八品

一梁

烏角

鸂、鶒,二色

槐木

綠袍

黃鹂

犀牛

九品

一梁

烏角

同八品

槐木

綠袍

鹌鹑

海馬

未入流

與八品以下同

練鵲

注:表中所謂未入流,是指那些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官員,諸如典史、驿丞之類。

明代官員常服方補與清代官服方補相比有如下區别:

明代方補(2張)面積:明的一般邊長四十厘米,清的三十厘米,且清方補多從中間分為左右兩塊(因底衣為對襟);

位置:明的更靠上,清的更往下;

色調:明單色補子底色與衣同,補子底色因衣色鮮豔而鮮豔,彩色補子豔而不妖;

清的補子底色随衣色深暗而深暗;

構圖:明補子構圖飽滿線條和諧;清補子圖案多繁複堆砌,缺乏設計美感(終清一世,越往後越缺乏圖案駕馭力,清初因有明代遺風,構圖尚和諧)

邊框:明補子邊框簡潔,清補子邊框粗寬或飾有紋樣

内容:明代禽鳥補子多為雙隻,清代禽鳥補子多為單隻;清方補一般有一顆紅日在上。

士人服飾

明代着道袍的士人(2張)明代圓領大袖衫為儒士所穿的服飾,與其他官吏一樣,都有詳細的制度。如“生員衫,用玉色布絹為之,寬袖皂緣,皂條軟巾垂帶。凡舉人監者,不變所服。明代士人平時還喜歡穿着道袍、直身、直裰等交領袍服。

錦衣衛服飾

錦衣衛服飾(2張)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恒以勳戚都督領之,恩廕寄祿無常員。凡朝會、巡幸,則具鹵簿儀仗,率大漢将軍共一千五百七員等侍從扈行。宿衛則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藉、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繡春刀,侍左右。--張廷玉之《明史》職官

周邊影響

朝鮮

對韓國服飾的影響(4張)唐代時期,新羅與唐朝交往甚密,服飾特點幾乎與唐朝無異,朝鮮王朝中期之後韓服吸收了明朝服裝式樣,特别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展,而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亦一直保留漢服制度,并随漢服變化而變化,如唐朝時官員的烏紗幞頭的後系帶為下垂帶樣式,新羅官員幞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後改為展角樣式,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王後大禮服一直都為中國皇後翟衣樣式。而現代韓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而朝鮮服裝的交領不明顯,近似小v領;女服裙子束的特别高,而且下擺十分寬大、蓬松。

越南

越南服飾(5張)《明史·英宗實錄》記載:“天順元年六月甲午載,安南國王黎浚奏‘欽蒙朝廷封以王爵,臣抵承朝命已十餘年。伏望賜臣裘冕,依朝鮮國王例。’上不從。”越南後黎朝時期,越南統治者黎聖宗、黎憲宗反複請求給予與朝鮮國的同等地位,賜予代表王爵身份之“裘冕”時,明朝始終沒有應允,反而指責其使臣“不知彼國之王,其名為王,實亦為臣,而朝廷之制,其名器固有在也。

法國殖民者留下的大量曆史照片顯示其宮廷服裝後期是以清代戲服為藍本改制而來的。

琉球

越南官員服飾(2張)琉球國在14世紀開始向明朝朝貢,琉球和福建地區的關系密切,琉球常派留學生往福建學習中國文化。一些留學生在福州長期生活後,也把福建的民間習俗帶回琉球。所以,不少琉球服飾式樣仿制福建當時的服飾。

上一篇:河北省醫學會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