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

明宣宗

明朝第五位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明代皇帝。公元1425—1435年在位。仁宗長子。永樂九年(1411)立為皇太孫,數從成祖北巡、征讨。仁宗即位,立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即位,年号宣德。[1]朱瞻基在性格上,他與其父朱高熾相似,也具有他父親那種對皇帝作用的理想主義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藝術的庇護人,他的統治的特點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朱瞻基在位期間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浦)、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一時人才濟濟,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雖短短十一年,但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駕崩,終年38歲,葬景陵。廟号宣宗,谥号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2]著《明宣宗禦制樂府》一卷,至今已佚,存詞二首。傳位長子朱祁鎮。
    本名:朱瞻基 别名:長春真人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北平府大興縣(今北京市東城區) 主要作品:《禦臨黃筌花鳥卷》《武侯高卧圖》《瓜鼠圖》 主要成就:平定朱高煦叛亂;形成“仁宣之治”的治世;有很高的書畫造詣 年号:宣德 廟号:宣宗 谥号: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陵寝:景陵

人物生平

早期經曆

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是朱高熾(當時是燕王封地的繼承人)與其嫡妻張氏所生的長子。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曾經作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的父親洪武帝朱元璋将一個大圭賜給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權力,朱元璋将大圭賜給他,并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朱棣醒來以後正在回憶夢中的情景,覺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報告說孫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馬上意識到難道夢中的情景正映證在孫子的身上。他馬上跑去看孫子,隻見小瞻基長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臉上一團英氣,朱棣看後非常高興,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這件事對朱棣下決心發動靖難之變有着很大的作用。

朱棣在靖難之役勝利以後,就親自挑選當時的著名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并多次指示,皇孫是個可造之才,你們一定要盡心竭力,同時朱棣也不忘親自教導,永樂中期以後的遠征漠北,朱棣總是将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了解如何帶兵打仗,鍛煉他的勇氣,這對後來朱瞻基的親征有非常大的幫助,每次遠征歸來經過農家,朱棣都要帶朱瞻基到農家看看,讓皇太孫了解農家的艱辛,讓他以後作一位愛民的好皇帝,朱棣對朱瞻基的精心教導對朱瞻基以後成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朱瞻基習武,又在翰林學士的指導下學習儒家學術。雖然他也有他父親的那種學習經籍和文學的天資,但作為一個青年,他尤其是一個傑出的武士。他的早慧引起了朱棣的注意。朱棣尚武,常帶朱瞻基離開京城和他的家庭去狩獵和進行軍事視察。

他的父親朱高熾在永樂二年(1403年)被指定為皇太子,朱瞻基也在永樂九年(1411年)被朱棣正式立為皇太孫。他進一步攻讀儒家的經籍和為政之道,此時主要由胡廣進行指導。這些課程深受重視,以緻在他與其祖父公出時也不中斷。他父親為健康不佳所苦,而朱瞻基則長得健壯,生氣勃勃。15歲時,他被永樂帝帶去參加第二次遠征蒙古的戰役。他除了與其祖父關系密切外,還深深地敬慕他父親,常常保護他父親使其免遭兩個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打擊。這一切引起了其他幾個叔父的警覺,他們對他的堅強的性格和他受朱棣的寵愛有很深的印象。

朱高熾登基不久,在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十一月一日立朱瞻基為皇太子。在以後幾個月,朱瞻基的大部分時間在北京度過,但在次年四月,他父親派他到南京去幫助完成遷都的準備工作。朱高熾在五月二十八日患病時,朱瞻基被召回北京,但當他抵達時,皇帝已死去。于是他在26歲時成了新皇帝。

繼位為帝

朱瞻基在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正式登基,開始了宣德王朝。他放棄了他父親把朝廷遷回南京的計劃,仍留北京為帝都,這多半是因為他成長在此地,因而與朱棣一樣深切地關心北方的邊境。

朱高熾被立為太子很大程度上是沾了兒子的光,因此父子倆就成為了朱高煦等人的眼中釘,青年的朱瞻基也被卷入了這場争鬥,但是憑着祖父對他的喜愛,憑着他的勇氣與睿智,他總是能夠幫助父親化險為夷,最終使朱高熾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誰知父親的皇位還沒有坐熱,十個月之後就暴病去世了。當時朱瞻基正在南京,他的皇叔朱高煦準備在半路截殺太子,然後自立為帝。還有一種陰謀論,說是朱瞻基等不及父皇朱高熾傳位,謀殺了他,朱高熾的非自然死亡、朱高煦的措手不及、朱瞻基的從容即位是曆史留下的謎團,但可以肯定的是朱瞻基安全抵達京城。回到北京之後,他一方面妥善處理了父皇的後事,一方面加緊北京城的戒備,防止有人伺機作亂,然後從容登基,改第二年為宣德元年,開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宣宗朝文有“三楊”、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于謙、周忱這樣的巡撫,真是人才濟濟,這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出現了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後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患病去世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病重不能視朝,命群臣在文華殿拜谒皇太子朱祁鎮。同月崩于乾清宮,享年三十六歲。遺诏國家重務都由皇太後張氏處置。上尊谥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号宣宗,葬景陵。

主要作品

《捕蝗詩》

《猗蘭操》

《官箴》

《闵旱詩》

主要影響

朱瞻基在位時實行重農政策,赈荒懲貪。仁宣兩朝,内閣大學士楊士奇、楊溥、楊榮執掌朝政,多有建樹。他們在位期間成為明朝皇帝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期。史載:“仁宣之治,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闾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曆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谷應泰說:“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後世稱之為“仁宣之治”,自比之于西漢“文景之治”。

政治

加強皇權

登基之後,擺在朱瞻基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朱元璋留下的外藩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建文、永樂、洪熙三朝都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朱瞻基即位之後,馬上着手整頓軍務,準備迎接來自強藩的挑戰。他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就戰功赫赫,很會帶兵,永樂朝被封樂安之後,就從沒有放棄武力奪取政權的野心,終于機會來了,朱高熾病逝,朱瞻基即位,國家動蕩,皇帝年輕,正是造反得好時機,于是經過精心的準備後也像他的父親朱棣一樣扯起了“清君側”的大旗,矛頭直指五朝老臣夏原吉。

早已準備就緒的朱瞻基在大臣楊榮的建議下禦駕親征,在聲勢上一下就壓倒了叛軍,以前同意與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幾路兵馬也都按兵不動,明軍很快包圍了樂安城,見大勢已去,朱高煦隻得棄城投降,這次戰役以明軍的大獲全勝,生擒朱高煦而告終。群臣都勸朱瞻基将朱高煦正法,朱瞻基念其是藩王網開一面,沒有殺他,而是将他廢為庶人,軟禁在西安門内逍遙城。

得勝之師回到北京後,朱瞻基馬上傳召給另外一個皇叔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權,朱高燧并沒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衛兵馬,就這樣明初近半個世紀的藩王問題在宣德朝終于得到了解決。

在朱瞻基的身邊,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一直沒有放棄争奪皇位的念頭,時刻威脅着社會的安定。朱瞻基即位後,深知兩位皇叔久蓄異志,加強了對兩位皇叔的防範,但沒有采取強硬的行動宣宗射獵圖,反而重加賞賜,以禮相待。朱高煦認為少主新立,軟弱可欺,更加積極謀奪皇位。八月,朱高煦以為時機成熟,仿照朱棣起兵舉事,派人到京師秘密聯絡英國公張輔作内應,事發,陰謀為朝廷所知。起初,朱瞻基沒有派兵征讨,而是修書一封派人送給朱高煦,規勸他罷兵。

面對如何平定朱高煦的叛亂,朱瞻基決定親征。皇帝親征的消息極大地鼓舞了六軍将士,使民心迅速安定下來,動蕩的局勢有所緩和。有人說朱高煦曾經請居南京,這次他會率兵攻取南京。朱瞻基則另有一番見解:濟南城池堅固,朱高煦不會冒險攻打;叛軍的家屬都在樂安城,因此朱高煦也不會南下攻取南京,隻有固守樂安。正如朱瞻基所料,朱高煦知道新君親征,竟然沒有了主意,在樂安束手待斃。

朱瞻基令平叛大軍将樂安四面包圍,但沒有發動攻勢,而是将勸降信射入城中,繼續勸谕朱高煦出降。此時的朱高煦已經徹底絕望,私下派人來請降。叛軍中的王斌等人甯願戰死,堅決阻止朱高煦投降。朱高煦吓破了膽,從間道跑出來投降了朱瞻基。大臣請求将其立地正法,朱瞻基顧及親情,沒有同意,而是将朱高煦押送回京,廢為庶人,禁锢在西安門内。班師回朝,朱瞻基特意将樂安改為武定州。這時他一定會想起當年祖父朱棣為了開拓自己的眼界,熟悉軍事,帶着自己深入漠北,出征蒙古。

朱高燧這次沒有舉兵,并不是因為他突然改過自新。據《(弘治)徽州府志》記載,朱高燧對朱高煦的叛亂行為很是贊成,并且積極招呼漢王派來的聯絡使者。朱高燧府左長史胡永興力勸趙王不可造次,趙王根本不理睬。胡永興情急之下,派人在路上截殺朱高煦使者,燒掉來往信件,将朱高燧參與叛亂的痕迹銷毀了。這樣,朱高燧才能夠逃得一劫。假如朱高燧當時有所異動為朝廷所察的話,能否保存就是一個疑問了。不過,以朱瞻基對朱高燧的了解,他肯定知道朱高燧并不是那麼安分。在他自己都想移軍彰德的情況下,能夠聽從相反的意見,保全朱高燧,這是很難得的政治家氣度。

朱高煦本來也可以保留性命的。朱瞻基在西安門内辟出囚室,械系朱高煦于此。三年後,朱瞻基帶着内侍前去探望。不想朱高煦對自己的處境耿耿于懷,用腳将朱瞻基勾倒。朱瞻基驚魂未定,惱怒異常,命人将朱高煦罩在一個300斤重的銅缸下,四周圍以柴炭,放火将其活活燒死。銅缸都被燒化了,朱高煦的屍骨蕩然無存。漢王、趙王的威脅被解除,保證了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為明朝平穩順利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機。

任用賢臣

漢王朱高煦的叛亂能夠很快被平定,趙王朱高燧的危機得以圓滿解決,除了朱瞻基本身的因素外,還與他所重用的賢臣有很大的關系。在朱瞻基周圍有一批著名的大臣,他們為“仁宣之治”的締造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宣德朝的著名大臣主要有五位:楊士奇、楊榮、楊溥、夏原吉、蹇義,其中前三人合稱“三楊”,尤為重要。

楊榮像朱瞻基所信用的大臣各有長處,互相補充,“蹇義簡重善謀,楊榮明達有為,楊士奇博古守正,而(夏)原吉含弘善斷。事涉人才,則多從(蹇)義;事涉軍旅,則多從(楊)榮;事涉禮儀制度,則多從(楊)士奇;事涉民社,則多出(夏)原吉”。楊溥是個特殊的人物,性格内向,但操守很好,為衆大臣歎服。

幾位重臣識大體,顧大局,能以國家大事為重,相互包容,不計較個人恩怨。據記載,楊榮辦事果斷,敢作敢為,對軍務很熟悉,隻是不能潔身自好,多次接受邊将饋贈的良馬。朱瞻基聽說了,向楊士奇詢問。楊士奇力贊楊榮通曉軍務,是他和衆位朝臣所比不上的,不應該因為有這樣的小毛病就放棄不用。朱瞻基笑着告訴他,楊榮曾經在自己面前說他和夏原吉的壞話。楊士奇聽後,沒有絲毫的怒意,反而對朱瞻基請求能夠像包容他一樣包容楊榮。後來楊榮知道了這件事,感覺十分慚愧,對不住楊士奇,便盡釋前嫌,相交甚歡。

朱瞻基對這幾位重臣十分信任,對于他們提出的建議總是虛心接納,君臣之間的關系很是融洽。“當是時,帝勵精圖治,(楊)士奇等同心輔佐,海内号為治平。帝乃仿古君臣豫遊事,每歲首,賜百官旬休。車駕亦時幸西苑萬歲山,諸學士皆從。賦詩赓和,從容問民間疾苦。

朱瞻基在位期間任用的官員

内閣成員

楊榮、楊士奇、楊溥、金幼孜、權謹、張瑛、陳山

名臣

郭璡、王骥、顧佐、胡濙、黃福、張本

武将

吳成、滕定、費瓛、李英、吳管者、李賢

政府結構

朱瞻基保留了原來的政府結構,讓許多傑出的官員繼續效勞。但是他在政治制度方面和行政實踐中的确作了某些變動。這在内閣作用的改變和宦官參與行使行政權方面表現得很明顯。

由于朱高熾的改組,由翰林學士任職的内閣此時享有崇高的威望。自朱棣在位時起,人們所稱的内閣原來是一個谘詢機構,這時開始行使更大的行政和審議實權。三楊、金幼孜、黃淮分别在内閣中重新任職。他們不但官居一品,具有特殊的宮廷官銜,而且在外廷兼任尚書。例如,楊士奇保留了兵部尚書的官銜,黃淮和金幼孜分别保留戶部尚書和禮部尚書的頭銜。他們都得到新皇帝的尊敬和信任,這不但是因為他們曾是他的老師,而且他們還是前一代皇帝的有功之臣。他們由像吏部尚書蹇義和戶部尚書夏元吉等高級官員協助工作,夏元吉雖不是内閣成員,卻能參與決策。但除了這些人外,在宣德年間内閣很少添人。開國皇帝禁止給予這類顧問丞相頭銜的命令并不能阻止他們勢力的穩步發展,特别在他們得到皇帝堅定的支持後更是如此。

内閣的突出地位還因新的行政程序而得到加強:定期上朝觐見皇帝以讨論較為迫切的政府事務。遵循明仁宗的先例,皇帝要他們直接向他呈遞密封的奏議以确定适當的行動。此外,皇帝采用了一種稱之為條旨或票拟的正規的辦事程序,程序規定大學士們審議官員呈遞的奏議,并提出适當答複貼在每道草拟的诏令上以供禦批。皇帝一般采納他們的建議,并将诏令分送給主管的部去貫徹;他并不再召他的顧問們進行複議,除非主要内容出現了争議。這樣,内閣就成了皇帝和六部之間的橋梁,與以往相比,更成了決策的力量。它的領導人這時可以不與主管的部商議就提出建議,每當皇帝感到應該默認他們的決定時,這些決定就自動生效。

雖然這種做法一定程度上使辦事更加迅速和有效率,但也促進了宦官勢力的崛起。自明朝建立以來,他們作為皇帝的個人代表,一直在執行緊要的任務。朱元璋在位時,負責皇帝文書的司禮監太監不準與外廷的官署接觸,以防止宦官參與政事。建文帝和永樂帝也意識到可能出現的弊病,都遵循這一做法,嚴密地監視着宦官的活動。

朱瞻基也持同樣态度,但他一改以往的方式,而是在宮内為宦官提供正規的書本教育。宣德元年(1426年),後來宣德三年(1428年),皇帝指定翰林學士在内書堂教宦官,以使他們能夠處理文件和正式與朝廷官員聯系。雖然對宦官的正規教育從沒有像某些非官方史料斷言的那樣真正被禁止過,但這種做法仍是一反常規。主要的原因是皇帝需要信得過的奴仆去處理他私人的文件。其他的集團都不能提供這樣的忠誠和機密性。

每當皇帝并不簡單地采納大學士們提出的決定,他們關鍵性的作用就突出起來;這時司禮監的宦官被指望代表皇帝采取适當的行動。此外,各部一般不能與皇帝一起讨論和複審宦官的建議,那些轉遞文件的宦官就能在皇帝不知情的情況下上下其手。結果是,他們取得空前的機會去濫用皇帝的特權。

宣德年間宦官的崛起是以前行政發展的結果。三楊因未能警告皇帝不要以他那種方式使用宦官而受到現代曆史學家的批評,但是宦官篡奪皇帝權力的能力歸根結蒂取決于皇帝本人的脾性。就朱瞻基而言,似乎能夠控制他們。他不但屢次下令減少宦官的采購和諸如伐木和造船等宦官的指導活動,而且他處決和嚴懲了那些犯有重罪的宦官。但是,由于提供了正規教育和使用他們處理公文,他無意地為他們濫用權力開辟了道路。當某個皇帝甯願怠忽職守或不問政事時,宦官濫用權力的情況變得最為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宦官最後便高踞在一個無強有力的領導和其權力體系也處于混亂狀态的官僚體制的頂點。結果,他們為後來明政府的敗壞而承受了大部分的責難。

改革行政

作為朱瞻基的國内政治和社會改革的一部分,朱瞻基在政府的三個主要領域作出改變,它們是都察院、地方行政和軍事。朱瞻基繼承了一個貪污成風的都察院;後來他制定了幾項改造,并為它定下了新的任務。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誠實清廉的顧佐被任命為都禦史,以取代劉觀,劉因任職期間(1415年—1428年)犯下許多罪行而被判刑。在以後的幾個月,北京和南京都察院的43名官員因不勝任而被罷官,接替的人都要經過嚴格的考查。總的辦事程序和組織都加以規定,都察院的職責也被擴大。新增的兩個主要任務是重建兵員花名冊和視察邊境各省。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至宣德九年(1434年)期間,專門規定了一些禦史監察的任務,并在以後加以制度化。它們包括視察軍屯、建設項目和京營的情況,以及監督南直隸的征稅和通過大運河至北京的漕運。

監察工作滲透到明代中央和地方各級行政以及外廷和内廷的所有領域;它的活動遍及民事、軍事、财政和司法幾個方面。它在監督行政工作的運轉和向皇帝進行政策進谏方面發揮了極重要的作用。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至宣德九年(1434年)期間,禦史們使240名以上的官員降職,并使其他一些官員任職、複職或得到提升。他們還呈上247份彈劾奏折,至少揭發659名官員和其他17人,同時還呈上251份其他内容的奏議,向皇帝提出忠告和勸谏。

一般地說,經過宣德三年(1428年)的清洗,禦史們變得更加幹練,在批評時更加直言無忌。他們還提出直率的忠告,不過在觸及皇帝私人行為的案件時,他們也會遲疑不決,因為擔心會帶來相應的處罰。雖然皇帝對他們表示尊敬,但他對玩忽職守和濫用職權的禦史也是嚴厲的。這些人被降職、關押或流放;對他們不處死刑。

在地方行政中,宣德時期最重要的制度發展是地方治理開始從半正式向正式的體制過渡。在這個體制中,官員們被任命到各省擔任巡撫,其意義為“巡視安撫”;這個頭銜在英語中通常被譯作“總協調人”(grand coordinator),因為這類官員的職責是協調省的三司——按察司、布政司、都指揮使司的職能。

這種省的行政體制的設立體現了以前幾代皇帝統治時期為了臨時任務由中央政府任命特任“巡撫”這一做法的變化。“巡撫”這一名稱已被太祖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使用過,當時他派太子朱标去陝西執行類似的任務。成祖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也派26名高級朝廷官員進行安撫軍民的工作。不但著名的官員曾被專門授予巡撫或安撫的官銜,而且有些親王——包括登基前的明仁宗、明宣宗也被委任過。

關心民間疾苦和地方行政工作的朱瞻基遵循這些先例,在洪熙元年(1425年)九月派兩名高級官員到南直隸和浙江省去進行“巡撫”。當宣德五年(1430年),任期不限定的高級官員被委派去“巡撫”河南、陝西和四川的民政、司法和軍事工作時,體制的定形化過程仍在繼續;5年後,這類委派的任務包括了從甘肅至遼東的北方邊境的主要邊防地區。在承擔長期管轄這樣大的地區的任務時,這些專使實際上已把後來稱之為巡撫的職務制度化了。

但巡撫從未被承認為實質性的任命,而是把職權委諸同時在中央政府任正式官職的官員的一種專門的委任。這類官員通常是六部的侍郎,特别是兵部侍郎。後來他們被加授高級監察官員的空銜。此外,巡撫還被指定為兼提督軍務或參理軍務。當軍事在行政管理中日趨重要時這種情況變得更加普遍了,并且标志着随着軍事組織本身的退化文官逐漸地控制了軍事。巡撫制逐漸演變成後來稱之為總督的管理方式,總督意即被委任去處理涉及一個以上轄區的文職協調人。

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工部右侍郎周忱(1381年—1452年)被指定去監督征收、運輸從長江流域解往北京的漕糧時,“總督”這一官職名稱開始被使用,意即“監督”。這一先例在明英宗時得以制度化,這時這些專使之一擔任了巡撫和總督,具有明确的軍事責任。巡撫制和總督制都在明英宗時趨于成熟;它們成了明代行政等級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滿洲統治者為了加強對中國的控制,也繼而加以采用。

宣宗廢後

宣宗即位後(1426),冊立胡氏為皇後,孫氏為貴妃,胡氏為成祖選定,雖身體病弱為宣宗不喜,仍為後;孫氏貌美,為宣宗皇帝所寵幸。

宣德二年(1427),孫貴妃生朱祁鎮(另有宮女所生.為孫貴妃抱養之說,由此可見曆來就有對宣宗廢後不滿的人),次年宣宗立朱祁鎮為皇太子,三年(1428)廢胡皇後,立孫貴妃為皇後。

宦官參政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下令,設置“内書堂”,教導宦官們讀書。後設司禮監秉筆太監,司禮監掌印太監。

仁政愛民

在對内的治國之道上,朱瞻基能夠實行安民、愛民的仁政。他深知“民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在他統治的期間内,體恤民情,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坐皇宮九重,思田裡三農”,這的确是關心農業生産、農民生活的朱瞻基的真實心态。他繼續推行洪武朝以來的招人墾荒的政策,發展農業生産。宣德五年(1430年)三月,朱瞻基路經農田時,看見路旁有耕作的農民,于是他下馬詢問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他興緻盎然,取來農民耕田的農具,親自犁地。沒推幾下,他停下來,回頭對身旁的大臣說,我隻是推了三下就有不勝勞累的感覺,何況農民終年勞作。說完就命人賞賜農民錢鈔。他對農民的生活和處境是了解的,因此能夠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到他們的利益。同年六月,京畿地區發生了蝗災,朱瞻基派遣官員前去指揮消滅蝗蟲。他仍不放心,特意谕旨戶部,告誡他們往年負責捕蝗的官員害民的危害一點也不比蝗災小,因此要嚴禁杜絕這種事情的再次發生,還做有一首《捕蝗詩》頒給臣子。

宣德七年,還減免了因遭受水災的嘉興、湖州等地。宣德八年也減免了不少災區地區的賦稅。

朱瞻基賜宦官銀皿。朱瞻基清楚,昏君濫用民力乃至亡國,隋炀帝就是個例子。朱瞻基以此為鑒,非常注意愛惜民力。在他統治的10年間,多次下旨為民解困。宣德元年(1426年)七月,罷湖廣采木。宣德五年(1430年)二月,罷工部采木。宣德三年(1428年)十一月,錦衣指揮鐘法保請采珠東莞,朱瞻基不但沒有同意,還認為他是想用這種擾民的事情為自己謀求利益,将他逮捕入獄。他還多次蠲免稅額、積欠柴炭草,免除在京工匠中年老殘疾和戶内無丁力者的匠籍。

年号

宣德(1426年~1435年),使用10年,是其代号。明宣宗又稱宣德皇帝,其文化代表為宣德爐。

經濟

朱瞻基統治的期間内,體恤民情,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坐皇宮九重,思田裡三農”,這的确是關心農業生産、農民生活的朱瞻基的真實心态。他繼續推行洪武朝以來的招人墾荒的政策,發展農業生産。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京畿地區發生了蝗災,朱瞻基派遣官員前去指揮消滅蝗蟲。他仍不放心,特意谕旨戶部,告誡他們往年負責捕蝗的官員害民的危害一點也不比蝗災小,因此要嚴禁杜絕這種事情的再次發生,還做有一首《捕蝗詩》頒給臣子。宣德七年,還減免了因遭受水災的嘉興、湖州等地。宣德八年也減免了不少災區地區的賦稅。

朱瞻基統治的10年間,多次下旨為民解困。宣德元年(1426年)七月,罷湖廣采木。宣德五年(1430年)二月,罷工部采木。宣德三年(1428年)十一月,錦衣指揮鐘法保請采珠東莞,朱瞻基不但沒有同意,還認為他是想用這種擾民的事情為自己謀求利益,将他逮捕入獄。他還多次蠲免稅額、積欠柴炭草,免除在京工匠中年老殘疾和戶内無丁力者的匠籍。

軍事

高煦之亂

明宣宗巡邏的背景是因為永樂十二年(1414年),朱瞻基跟随明成祖朱棣二征漠北。李謙恃勇鼓勇皇太孫朱瞻基追擊九龍口,遭到瓦剌騎兵圍攻,事危。幸賴明成祖派來的騎兵及時來援才得以解脫險境,并反擊“至土剌河,生擒數十人。”此戰對他影響很大,從此不願大規模交戰。

朱高煦跟随朱棣靖難,骁勇善戰,性格與朱棣頗為相似,朱高熾性格較為忠厚,很胖,身體不好。朱高煦跟随朱棣靖難多年,在軍中頗有人望,靖難功臣們也很支持朱高煦,勳貴多有人舉薦。明宣宗繼位後,朱高煦趁北京地震之機,在樂安(今山東廣饒東北)謀反,是為高煦之亂,設立王軍府、千哨,分官授職,并企圖勾結英國公張輔為内應。事洩,明宣宗親征,朱高煦投降。事後他将與朱高煦有關聯的衆多武将投入大獄,甄别忠誠。并誅逆黨王斌、朱暄等,同謀伏誅者六百四十馀人,其故縱與藏匿坐死戍邊者一千五百馀人,實口外者七百二十七人。

開始了明朝第三波清洗武将,明宣宗覺得為朱高煦叛之亂收尾更為緊要,若再起大軍,漢王黨羽或為主帥,對軍隊的整肅亦需放緩,宣宗不樂見于此。當時正值明成祖北伐後出現的戰略窗口期,明朝軍隊運轉突然凝滞,導緻明朝不得不開始全面大規模縮邊。由于朱瞻基大肆殺戮功臣宿将,造成朝中無将的局面,四周枭雄抓住戰略窗口,華北瓦剌脫歡逐漸統一蒙古各部;華南交趾黎利開始攻城掠地;西南麓川蠢蠢欲動不斷試探;西北被脫歡滲透;東北奴兒幹軍紀敗壞。

但即便是這樣的形勢,可洪武之治、永樂盛世的餘緒還沒有耗盡,怎麼也餓不到,三楊也不用太花心思為自己的食衣住行搞邊謀,同時,雖放棄交趾但永樂打開的西洋國際視野還在。隻要留在邊地,不用太擔心蒙古南下,瓦剌三王與和甯王也正在互相攻伐,四者滲透棄地也要花費時間。宣德可以幹的事情很多很多,自然開心。隻不過即使沒有土木堡開始的事情,這粉飾的太平也是一定要破,稻粱邊謀也是必須每人自謀,無非沒到時候而已。

前者西北宣德初給瓦剌交投名狀放去哈密的弩溫答失裡的作用還沒突顯出來,西向亦集乃舊城國門還沒被麥克零部徹底打開,福壽膏也還沒進來;華北東勝衛,者者口守禦千戶所舊地還沒有進來騎兵,邊軍打擊進入黃河北沙淨州地區的遊騎是破壞團結;東北内遷奴兒幹,讓建州皇親自己管理自己,跟脫歡、阿魯台一度來往頻繁,自然看起來都好。不過後面不好的底子,無論哪個十年打的,也都已經打下了,隻不過還沒開出惡之花而已。

離邊疆較遠的京師漢人認為本無邊疆問題,純屬有心者煽動與邊臣挑釁。衛所漢人則普遍力主嚴剿。這就形成了底層兵民什麼都知道,就是說不出;中層将領什麼都不知道,裝什麼都知道;高層鎮撫大臣什麼都想知道,就是不知道。但史書中北元對明代元的接受、邊将素質、瓦剌勢力在宣德時期對三北的滲透,一字不提。造成的效果就是土木堡仿佛不過是一夜之間瓦剌上層集體發瘋南下,明庭集體糊塗導緻的慘敗。

巡視北邊

明宣宗分别在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二十七日至九月二十四日、宣德五年(1430年)十月九日至二十五日、從宣德九年(1434年)九月九日至十月三日進行了三次邊境巡邏。其中寬河之戰中,明宣宗用數百鐵騎直驅前行,蒙古兀良哈部知道是皇帝親征,全部下馬拜倒在地請降,明宣宗将這些人捆縛抓獲,大勝而歸。由于“自仁宗不勤遠略,宣宗承之。”明宣宗巡邏希望罷邊主和,瓦剌部的脫歡首領抓住機會,于宣德五年(1430年)密遣麥克零部落迎脫脫不花,宣德八年(1433年)被脫歡立為大汗。脫歡以脫脫不花汗的名義統一安樂王、賢義王及和甯王所部,并聯姻忠順王,逐漸侵蝕明朝邊界。朵兒隻伯、阿端隻、猛哥蔔花,乘間伺隙,為明邊境患。

整頓軍隊

明宣宗在位時期,試圖清除軍中的腐敗現象,以大力建立文官統治。在曆次征戰中,貪污的軍官隻動員窮人而向富人出售免征券,在征用物資時,向黎民百姓過分勒索。他們非法地使用士兵作為自己的私人奴仆,侵吞他們的軍饷和口糧,扣發他們的冬裝。這樣的非法勒索和苛刻待遇敗壞了士兵的士氣,助長了開小差腐敗現象,進而破壞了整個軍事組織和嚴重地降低了部隊的戰鬥力。

為了清除這些弊病和恢複軍事組織的紀律,明宣宗從宣德元年(1426年)到三年(1428年)派出一批批的監察官員去視察和改進各省的軍事狀況。這些調查的一個目的是清查兵員花名冊,以确定各軍事單位實際的士等兵人數和所需的軍饷和口糧,從而清除貪污的主要根源。這類使命稱之為清軍,從此成了禦史們的正常任務。另外,朱瞻基在宣德三年(1428年)頒布了關于征兵和扣押逃兵的新規定,條款從8條增至19條;宣德四年(1429年)十月,他又增加了旨在清除營私舞弊的條款22條。

盡管這樣關注,軍事組織繼續受到管理不當、士氣下降和缺乏戰鬥力等問題的損害。根本的原因似乎是軍屯未能給部隊提供糧食以及世襲的軍事制度中存在種種不正常的現象(對中國社會來說)。軍隊不再像在明成祖時代那樣經常征戰,戰鬥經驗很少。明宣宗老是對犯罪軍官寬大處理,這是促成以上通病的一個因素。

邊防糜爛

仁宣朝的治邊策略既班固所批評的治邊觀念,“缙紳之儒守和親,介胄之士言征供。征伐則民力竭,和親則國威喪,于是有“守四夷羁縻不絕,地不可耕,民不可臣”乾隆認為此言興臭然!羁縻之道,清朝強調恩威并施,撫剿并重,但明朝“自仁宗不勤遠略,宣宗承之。”武功缺失,天心濫施,明宣宗巡邏的消極迎合的僵硬政策,對于邊疆遠方發生的事情缺乏警惕性及幹預性。導緻了明軍異域情報功能的失靈。明軍從此沒有了洪武永樂兩朝捕獲精準的有源頭的異域情報數據的能力,在隻有垃圾信息的情況中卻要強行分析時勢,結果隻能是雙方接戰時戰敗。有明一代,此弊終難去矣。緻使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慘敗。盡管以後作了種種改革,明代軍事制度的基本弱點到明朝滅亡時仍未得到糾正。

《宣宗章皇帝實錄》:“宣德九年正月七日大同總兵官武安侯鄭亨等奏:近聞虜寇百馀人攜家口至官山近地,牧放就食,馬困力窮,衆不一心。請出兵掩捕,不然請給榜招之。上曰:彼不為寇而加以兵,不仁。惟當撫谕招懷之耳。”《英宗睿皇帝實錄》:“正統元年十二月十三日鎮守陝西都督同知鄭銘等奏:陝西地界與東勝及察罕腦兒一帶沙漠相接,胡寇侵擾殆無甯歲,洮岷等衛亦臨絕塞,所控番簇叛服不常,各衛官軍恒被調遣,止馀羸弱居守。比者莊浪有警,雖有守備官軍臨敵不能捍禦,況瓦剌脫歡人馬比之諸胡特盛,其使臣有在甘甯等處久住,習知中國虛實。”緻賽因不花、郭敬家人把伯、義州衛軍王文、跛兒幹、李讓、施帶兒、小田兒、加失領真等人洩露邊防虛實。

哈密之疏

哈密衛,是永樂皇帝以蒙古義子所立,地位比“拟親王”,作為明朝的情報中心,地位非常重要。宣德五年四月二十六日忠義王為侄兒忠順王蔔答失裡奏求與弩溫答失裡結姻的婚娶禮币,同一天瓦剌順甯王脫歡亦奏求弓刀等物,命悉與之。當時明宣宗無意出兵,故而也聽之任之。

圖們之忽

明永樂二十年(1422),楊木答兀與開原鎮守官王雄等不協,脅同住達官謀叛,詐傳帝旨,肆行剽掠,裹脅千餘口至朝鮮阿木河近地東良北。又遷至圖們江外。屢拒明使招撫,畏罪逃匿,拒還所掠人口。曾一度向明朝悔罪謝恩,但潛隐山谷,不敢入朝。洪熙元年(1425),複拒明招撫。宣德八年(1433),糾結“七姓野人”(今赫哲人),圍攻明軍,被明軍與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擊敗。旋又糾集七姓女真800餘,殺死猛哥帖木兒父子。

九年,明遣使往谕,令其歸還所掠人口、财物,未果。宣德十年(1435)初至二月丙寅左右,楊木答兀引野人女真"集部落沿途攻截阮堯民"緻明朝“騎卒死亡者八九百人”,鹹吉道兵馬都節制使抄寫李滿住、凡察處皇帝敕書二道以送。其敕谕凡察曰:“爾差指揮使李張家等來奏,楊木答兀引領野人來厮殺情由,朕已具悉,先因指揮塔察兒來奏報前事,已敕内官阮堯民、亦失哈、張童兒等前去整理,尚未回報,且待其歸,具奏如何。”此後阮堯民受命赴朝鮮處理事務。而劉清此時還在船廠,直至四月被捕。此時,亦失哈尚列于阮堯民之後。周年四月,阮堯民"有罪下獄"。至于阮堯民如何懲處,《明實錄》未言,估計已逍遙法外。

漠南之撤

明初洪武控制了許多軍事據點,其中主要的有吉林船廠、亦集乃舊城、大甯衛、開平衛(興和所)及東勝衛(者者口守禦千戶所),永樂依然掌控及巡邏上述地區。到了宣德時期,朱瞻基内遷亦集乃舊城、開平衛、興和所,吉林船廠,緻使明朝邊防出現漏洞。朱瞻基對于遊蕩在河套的脫歡人馬及南逃的阿魯台細心撫谕,對于驅逐瓦剌的明軍軍士給予呵斥。

撤兵安南

安南人黎利反叛,屢次打敗官軍。黎利請示朝廷,請求重新立陳氏之後為安南國王。朱瞻基認為國中疲憊,遠征無益,于是答應了他,冊封陳暠為安南國王,宣德三年罷征南兵。後來黎利篡奪陳暠之位而自立為王。派人入朝納貢謝罪,請求皇帝冊封群臣。有人請求皇帝讨伐黎利,朱瞻基不許,冊封黎利為安南國王。安南國也就是交趾國,自此以後朝貢不絕。

麓川之縱

宣德三年閏四月麓川宣慰使思任發侵奪南甸、騰沖等處地方。沐晟上奏請發雲南、貴州、四川官軍五萬人及各處土兵讨之。又奏老撾宣慰司刀線歹及甯遠州土官刀吉罕恊助交阯,罪不可容。明宣宗認為:麓川之事,前已命你與西南等高層計議怎麼撫谕。雖麓川作過必當威服,但念數年來征交阯,讨四川番寇,軍民勞弊未甦,所以這次還是讓你立即同雲南三司廵按、監察禦史再遣人招撫,如能順服不必用兵,果執迷不悛,止調雲南官軍土軍及木邦宣慰司等處夷兵勦之。

老撾、甯遠,亦不必深究。緻使明朝在西南的威信大失,麓川亦大肆擴張,故有英宗征麓川之役。張志淳在《南園漫錄》指出,征麓川不得不做的事,是一個正确決策。“夫振之惡雖不可殚述,然其主麓川一事,于國體、于利害、于忠臣義士之寃、于久遠之計,自今觀之,殊為有得。

不然,則曆今七十餘年,為中外所壞,不知群夷變亂幾番矣,何以能帖然如此!”張志淳進一步分析了緻誤之由,完全是楊士奇、王恕單邊聽信沐氏子孫“隐蔽溢美”行狀結果,“李(賢)遂據以為真,而以其事遷就之而筆于書,而不複考也”。李賢、楊士奇、王恕是著名的大臣,“于史、于事、于是非皆颠倒謬誤,至終身莫之省”,“顧失實至于如此,然則後世将安所憑哉?良可歎也!”晚明大臣亦在文集中大罵三楊,認為三人是“一夫跳梁”“文宗罪人”開了壞頭。

文化

海外交流

明太祖建國之初,既為中西文化交流遣使埃及,并派欽使到阿拉伯滿觊(麥加)政府聘請精于曆學專家翻譯阿拉伯百年翻譯運動的科學著作。明成祖更進一步建立舊港宣慰司、滿剌加外府、蘇門答臘官廠、察地港抽分所、古裡官廠等貿易文化交流中心。”由于“自仁宗不勤遠略,宣宗承之。”宣德朝文化交流的海帆不再遠航,從文化交流的角度來看,海禁政策也帶來了很多遺憾。如果沒有海禁政策及中國人航海事業的衰退,那麼中國人和歐洲殖民者的初步接觸很可能是在印度洋,而非東南亞。如果是這樣,那麼遠東和西歐文化圈的初步交融可能是另一番面貌。如果中國人接觸歐洲殖民者的前哨遠在印度洋,那麼中國人無疑更加從容。

三楊粉飾

由三楊監修的這個時期的官方記載把朱瞻基描繪成一個擅長文藝和獻身于仁政的儒家君主。他不但試圖實踐儒家的原則,而且通過編寫為帝的指南《帝訓》(1428年)和類似的教誨官員的手冊《官箴》(1432年)而把儒家的原則留給後世。

朱瞻基雅尚翰墨。尤工于畫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草蟲等。書畫作品當作圖書贈重臣,上書年月及受賜者姓名,钤“廣運之寶”、“武英殿寶”及“雍熙世人”等印章。在位10年中,聽從閣臣楊士奇、楊榮等建議,停止用兵交。重視整頓吏治和财政,實行為政以寬的措施,對宦官控制嚴格,改革科舉制度,史稱“仁宣之治”。圖書文化事業發展迅速。宣德八年(1433)他命楊士奇、楊榮于館閣中擇能書者10人,取五經、《說苑》之類,各類副本,分别貯藏于廣寒、清署二殿及瓊花島,以資觀覽。又建造“通集庫”、“皇史晟”以藏古籍、檔案。内閣藏書約2萬餘部,近百萬卷。刻本占十三成,抄本占十七成。史稱“當是之時,典籍最盛”、“仁、宣二主,世既承平,文物益盛”。

外交

鄭和七下西洋

朱瞻基登基後不久,明朝周邊的哈密回回、滿剌撒丁、占城、琉球中山、爪哇等數十國前來朝貢明朝,幾乎是每年都來。宣德五年(1431年1月),宣宗以以外番多不來朝貢為由,命令鄭和再次出航。返航期間,鄭和因勞累過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這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

蒙古

雖然在以前幾十年明朝經常遭受蒙古諸部落的騷擾,但朱瞻基在位時期的北方邊境還是比較平靜的。這種暫時平靜之所以出現是因為阿魯台對東蒙古人的無可争辯的領導已被永樂帝的無情征讨所破壞。結果,部落領袖之間存在着嚴重的對立。到朱棣去世時,阿魯台已經江河日下,因為重新振興的瓦剌人在脫懽(死于1439年或1440年)的領導下屢次侵入他的領地,迫使他東移。這樣,蒙古聯盟一分為二:阿魯台領導東蒙古人,脫懽領導西面的瓦剌諸部落。雙方戰争不斷。阿魯台的領導權還受到在他控制下的兀良哈惕各衛的蒙古人的挑戰。

在明仁宗明宣宗統治時期,阿魯台每年派遣納貢使團去北京,中國人則以珍貴的絲綢、緞子和其他的禮品回贈。明廷希望瓦剌萬一進攻時能夠從其處得到幫助,但阿魯台十分虛弱,不能成為一個有力的盟友。由于阿魯台的無能,兀良哈惕蒙古人受到鼓舞,不時威脅中國邊境。宣德三年(1428年)十月,當這夥人襲擊中國領土時,恰好皇帝率領3千騎兵視察邊境,親自擊退了侵犯者。

後來對邊防作了一些變動。在戰略要地開平衛之南,中國軍隊在薛祿将軍的率領下在一些城市構築防禦工事。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工事完成後,薛祿建議把邊境防務集中在此,放棄開平的前沿戍區,以便縮短供應線。這個決定後來被認為是一個嚴重的戰略錯誤,因為它把幾百英裡的地方暴露在蒙古人面前,同時又限制了中國軍隊,使他們越來越采取守勢。

同時在西面,瓦剌已經強大,并在宣德六年(1431年)擊敗阿魯台。此事促使兀良哈惕再次造反,但沒有成功。宣德九年(1434年)九月的母納山之戰中,脫懽領導下的瓦剌部擊潰了阿魯台并把他殺死。瓦剌無可争辯地成了蒙古的支配力量。這次勝利後,脫懽保持着與明廷的友好關系。當他野心勃勃的兒子也先(死于1455年)繼任瓦剌的領導權後,立即試圖在蒙古腹地建立瓦剌部落的霸權,局勢就完全改變了。

日本

朱瞻基在位期間,明廷設法改善與日本關系。朱瞻基恢複了與日本正式關系,由于日本将軍足利義持的敵意,這種關系在朱棣時已經處于冰點。宣德元年(1426年)、二年(1427年),朱瞻基單方面取消了關于納貢使團在永樂二年(1404年)的協定,以改善關系。他增加了準許來華貿易的船隻和人員。但足利義持繼續阻礙任何協定的達成。

不過,他的繼承者足利義教(統治期1429年—1432年)則對恢複關系表現了很大的興趣;宣德七年(1432年)二月,朱瞻基派宦官柴山攜帶一份給足利義教的诏書去琉球,建議恢複關系和增加批準的貿易量。诏書是通過琉球王的斡旋而轉到日本的。足利義教對所提的内容感到欣慰,在九月派了一名具有中國血統的僧人龍室道淵帶領一個使團于宣德八年(1433年)六月抵達北京,同時随帶馬匹、甲胄、刀劍和其他土産等貢品。七月,中國皇帝回派一個使團護送日本使團回國,明朝使團在日本受到熱烈的接待。

這些互相往來的活動恢複了中日之間的官方關系,其間關系雖然偶爾發生破裂,但是一直維持到了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原因是雙方各為自己的利益打算。将軍及其繼承者願意合作,是因為日本人熱衷于在新的和更有利的制度下進行貿易,并且獲得了厚利。明廷希望在鎮壓倭寇方面取得将軍的幫助。明廷認為,他們未能達到目的是因為對方對他們慷慨大方的反應采取了半心半意的态度。但實際上将軍對海盜的控制程度是很小的。

東南亞

朱瞻基在繼續他父親的收縮政策時,隻和朱棣時期定期前來納貢的南亞和東南亞諸國保持例行的接觸,按來朝次數多寡排列,它們包括:占城(8次)、爪窪(6次)、暹羅(6次)、蘇門答剌(4次);來朝一次的有浡泥、榜葛剌、南渤利、柯枝、錫蘭、古裡、阿丹和阿拉伯等國。在維持這些關系的同時,皇帝還繼續執行不準中國人出海到國外定居或經商的更早時期的禁令。其目的是加強沿海的治安,使之不受海盜的騷擾,以及保持一切對外貿易的官方壟斷。這些不現實的禁令失敗了,因為在執行時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難。

在這些有節制的關系中,一度短暫地恢複了皇帝主辦的海上航行。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朱瞻基命鄭和指揮第7次、也是最後一次南洋的航行。重新集結的艦隊直到1年半以後才離開福建。按照皇帝的設想,它們的使命是恢複朱棣促進的納貢關系。艦隊沿着熟悉的航線重新訪問了約20個國家,航行遠及阿拉伯半島以及東北非洲沿岸。如同以往那樣,它們帶回了攜帶寶石和異國動物等禮品的外國使團。

這時已60多歲的鄭和于宣德八年(1433年)六月回國,沒有親自訪問每個國家。有些次要的使命交由他的助手去完成。宦官洪保從古裡前往麥加,王景弘在鄭和本人帶領艦隊主力回國後于九年(1434年)帶了一部分艦隊駛往蘇門答剌和爪窪。宣德八年(1433年)出現了海外使團前往北京的另一個高潮,其中15個使團來自南洋、波斯灣和東北非洲。

朱瞻基為什麼重新推動、然後又中斷鄭和的遠航,其原因至今不清楚。對此曾作出過種種解釋:國家資源的大量耗費、楊士奇和夏元吉的起作用的反對、對北方邊境防禦的日益增加的關心、永樂帝死後明朝海軍力量的衰落。這些因素的綜合肯定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很顯然,當朱瞻基下令恢複遠航時,他不顧朝廷的反對。在反對遠航最為激烈的楊士奇死後不久他作出這一決定的目的可能是抵消在安南大敗的影響和恢複中國在納貢屬國中的威信。但是這些冒險行動引起的反對依然存在,他以後幾代皇帝就沒有認真考慮進一步的遠航了。

雖然明朝廷有充分理由中斷海外擴張,但其影響是深遠的。這項決定嚴重地影響海軍建制的力量和士氣,削弱了它的沿海防禦能力。這從而促成了日本海盜在下一個世紀的進一步的掠奪。最後,明朝從印度洋和南洋的撤退切斷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聯系,而此時歐洲列強正開始進入印度洋。朱瞻基統治時期不但标志着中國在歐洲水域的統治地位的結束,而且是明帝國孤立于國際事務的開始。

社會

這一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受到封建專制制度多方面的阻撓。其中明政府對手工業者和商人的種種壓制掠奪。

民間傳說朱瞻基喜好私訪,因其教育是以儒家為主,故其本人對經商的人也很反感,經常給以打壓,使商業很難發展。

救濟措施

朱瞻基對影響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旱澇和蝗蟲災害的報告的反應是迅速的。在正常的制度範圍内,他對受災區采用各種各樣的救災措施,諸如免稅一至二年,減收田賦二至四成,分發免費的糧食和其他生活用品以吸引難民重返家園。為了保證取得理想的結果,皇帝鼓勵地方官員履行自己的職責,并常常派欽差大臣去各受災區監督工作的進行。曆史學家一般都盛贊宣德帝全心全意地關心人民的福利。

掃黃運動

明朝初至中葉娼妓業尤為發達。許多達官顯貴不問朝政國事,沉溺于歌舞升平、燈紅酒綠之中;名流賢達狎妓冶遊、尋歡作樂。後來,還出現了研究、評價妓女的《嫖經》,成為當時的狎妓指南。當時妓女滿布天下,大都會有數以千計之多,就是窮鄉僻壤,也不乏其人。

宣德四年(1429年)秋天,30歲的朱瞻基受夠了。他稱帝時,國家政綱松弛,官員日益腐敗淫逸,終日紙醉金迷,縱情享樂。朱瞻基終于無法忍受滿朝文武的生活作風日益敗壞,決定在全國裁汰官妓,嚴肅法紀,阻止帝國官員們沉溺于腐朽荒淫的私生活。

朱瞻基發動的這個行動是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掃黃運動。他下令查封了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大批妓院,廢除了原有的官妓制度,禁止官員攜妓宿娼。但對民間娼妓業卻沒有什麼限制。當時朱瞻基的掃黃主旨,是為了鞏固帝業不被颠覆,官吏不嫖娼,使所謂“父母官”的形象更為正面。因此,此次掃黃隻對官員們起了一點威懾作用而已。

他的措施果斷而不容置疑,将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經營了數十年的官營妓院全部革除,嚴令禦史糾察官員德行品性,膽敢違令狎妓宿娼者,必然罷職,永不叙用。而士子嫖妓,也要受處罰,甚至在科考中不予錄用。對明代開國即繁榮兩京的國營妓院酒樓來說,這一禁令無疑是災難性的。其後不久,曾經繁華靡麗的教坊女肆半行拆毀,歌樓舞館,化為廢井荒池。

但是對文武百官而言,緊張的氣氛隻在暫時。雖然官妓被取締,官員也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出入妓院,但是他們在家中仍然蓄養女樂家妓,查無可查,禁無可禁。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朱瞻基駕崩。在朱瞻基短暫的作風整頓之後,明朝上下百官被壓抑的酒色之欲迅速反彈,整個社會“淫風大熾”。

朱瞻基掃黃運動的失敗,後來秦淮風月的繁榮昌盛,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

轶事典故

君臣融洽

朱瞻基是就明代整個皇帝的素質而言他算是一位比較賢德的皇帝了。宣德間,君臣關系相當的融洽,在此略舉一例:朱瞻基夜訪大學士楊士奇的家。

宣德六年七月的一天,“漏下十二刻,從四騎至士奇宅。士奇倉皇出迎,頓首曰:‘陛下奈何以宗廟社稷之身自輕?’上曰:‘朕欲與卿一言,故來耳。’”

皇帝有話想與大臣說,完全可以将其诏進宮中,而他卻跑到人家家裡去了,并且在深更半夜。如果二者沒有較為親密的關系,這一點是不可能做到的。明人焦竑在論及此事時更富有情味:宣德中,駕幸楊士奇第,夜已二鼓,士奇警起,朝服而迎。但見儀從塞屋,香氣氤氲,不知上所在,惟向北拜不已。上方倚闌看月,笑而呼曰“士奇,朕在此。”所賜已充庭矣。

一句“士奇,朕在此”,彰顯出君臣的和諧之處。

促織天子

朱瞻基品行上的瑕疵通常在野史裡和一些文學作品中有記錄。比如,他喜好促織,有“太平天子,促織皇帝”之名。促織者,蟋蟀也,民間叫蛐蛐。稱“太平天子”尚好,呼“促織皇帝”好像就不太中聽了吧。而且他“好促織”的有點過了頭,明人呂毖《明朝小史》裡載:帝酷好促織之戲,遣取之江南,其價騰貴,至十數金。時楓橋一糧長,以郡督遣,覓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駿馬易之。妻妾以為駿馬易蟲,必異,竊視之,乃躍去。妻懼,自經死,夫歸,傷其妻,且畏法,亦經焉。

清人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中有一句:“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說宮中尚此戲,其實就是在說皇帝的個人嗜好。君王可以有點愛好,但因為個人愛好,緻勞民傷才,并且搞的小民家破人亡,顯然就不是有德之君的所為了。除此之外,朱瞻基還有一些不德的表現。

比如,他好房中術,曾向太醫院一位太醫索要這方面的書,這位太醫比較正直,告訴他,他是看病的,先輩(指太醫院)傳下來的也都是些醫書,沒有那類的書。這讓朱瞻基極為不滿,于是他就令人把這位太醫偷偷的抓起來關在監獄裡,不讓外人知道。太醫的家人也感到蹊跷,就托人打聽。得知真相之後,太醫的家人也不敢聲張,隻能苦苦的等。那位太醫被關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放出來。

史料記載

《明史·本紀第九·宣宗》

《明宣宗實錄》

藝術形象

1999年,電視劇《百烈刀》:孫蘇傑飾演朱瞻基;

2003年,電視劇《永樂英雄兒女》:陳龍飾演朱瞻基;

2009年,電視劇《鄭和下西洋》:謝震偉飾演朱瞻基;

2012年,電視劇《江南傳奇之十五貫》:卓凡飾演朱瞻基;

2012年,電視劇《天生無才》:魏駿傑飾演朱瞻基;

2016年,電視劇《極品家丁》:馬敬涵飾演朱瞻基;

2019年,電視劇《大明風華》:朱亞文飾演朱瞻基。

人際關系

家世

高祖父:(追尊)仁祖淳皇帝朱世珍

高祖母:(追尊)淳皇後陳氏

曾祖父: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曾祖母:孝慈高皇後馬氏

祖父:成祖文皇帝朱棣

祖母:仁孝文皇後徐氏

父:仁宗昭皇帝朱高熾

母:誠孝昭皇後張氏

後妃

恭讓章皇後胡善祥,原配妻,宣德三年(1428年)以無子被廢,正統八年(1443年)去世。天順七年(1463年),上谥号”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後“。

孝恭章皇後孫氏,初為貴妃,宣德三年(1428年)立皇後,天順六年(1462年)九月崩。全谥為孝恭懿憲慈仁莊烈齊天配聖章皇後,合葬于景陵。

孝翼太後吳氏,明代宗之母也。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後升格為皇太後。明英宗複辟,降稱宣廟賢妃。南明時追谥孝翼太後

何貴妃,殉宣宗為貴妃,谥端靜

趙賢妃,殉宣宗為賢妃,谥純靜;

吳惠妃,殉宣宗為惠妃,谥貞順;

焦淑妃,殉宣宗為淑妃,谥莊靜;

曹敬妃,殉宣宗為敬妃,谥莊順;

徐順妃,殉宣宗為順妃,谥貞惠;

袁麗妃,殉宣宗為麗妃,谥恭定;

諸恭妃,殉宣宗為恭妃,谥貞靜;

李充妃,殉宣宗為充妃,谥恭順;

何成妃,殉宣宗為成妃,谥肅僖。

郭愛

子女

兒子

長子明英宗朱祁鎮,孫皇後《明史》記載為宮人子。

次子明代宗朱祁钰,吳賢妃所生

女兒

長女順德公主,母胡皇後。

次女永清公主,母胡皇後。

三女常德公主,母孝恭章皇後孫氏。

曆史評價

朱瞻基天資英暢,敬禮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嚴懲貪官污吏,或說臣下有過失,密加詳察,實則加罪,誣陷則重懲誣告之人。由于他出色的治理出現了即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後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在明代,朱瞻基是繼朱元璋和朱棣之後,鮮有有作為的皇帝,因為他為大明朝貢獻了一個“仁宣之治”。朱瞻基是一位善于納谏的皇帝,在軍國大事上,能聽取臣下的意見,比如在即位之初,他聽從閣臣、大學士楊榮的建議,率兵親征,平定了懷有不臣之心的皇叔高煦的叛亂,維護了皇室内部的穩定。

交阯(即安南,今越南北部,明初設有交阯布政使司)叛亂,朝廷數派大軍征剿,均吃敗仗,朱瞻基聽從楊士奇、楊榮等人的建議,停止對交阯用兵,(這個未必是好事,停止用兵,軍費雖然節約了不少,但交阯卻再次獨立了)等等。應該說,宣德一朝,是明代君臣關系最為融洽、政治相對清明、社會較為和諧、經濟穩步發展、邊防比較穩固的時期,基于此,所以史家把這段時期稱為“仁宣之治”。

在施政時,朱瞻基既懂得怎樣授權,也知道如何行使領導權。他在作出一項決定前常常采納三楊的意見,而且傾向于接受或支持大學士和大臣們的建議。可是,他在強化行政制度和皇帝權威方面,表現了強有力的領導才能。當出現危機時,朱瞻基的行動是果斷和負責的,如在朱高煦的起事和需要作出從安南撤軍的最後決定時就是如此。此外,他深切地關心公正的施政。雖然他在對待失職的官員時是嚴厲的,但除了懲罰宦官外,他很少判處死刑。他常常主持重要的審判。他一貫命令複審嚴重的刑事案件,而這樣的再審理在他統治時期使數千名無辜者獲釋。

總之,朱瞻基的統治是明史中一個了不起的時期,那時沒有壓倒一切的外來的或内部的危機,沒有黨派之争,也沒有國家政策方面的重大争論。政府有效地進行工作,盡管宦官日益參與了決策過程。及時的制度改革提高了國家行使職能的能力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這兩者是賢明政治的基本要求。後世把宣德之治作為明代的黃金時代來懷念,這是不足為奇的。

朱瞻基的廢後風波也是他的一個污點,總之,瑕不掩玉,朱瞻基可算是一位稱職的皇帝,他對明王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他被史家稱為太平天子、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這些稱号對于宣宗來講都并不誇張。但是作為太平天子的朱瞻基從小就喜歡鬥蟋蟀,即位之後他曾經讓各地采辦上等蟋蟀來京,地方官員為了取悅宣宗,都變本加厲地下達任務,一度給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朱瞻基也被百姓們稱為“蟋蟀天子”。

《明史》贊譽宣宗:“仁宗為太子,失愛于成誼。其危而複安,太孫蓋有力焉。即位以後,吏稱其職,政得其平,綱紀修明,倉庾充羨,闾閻樂業。歲不能災。蓋明興至是曆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強藩猝起,旋即削平,掃蕩邊塵,狡寇震懾,帝之英姿睿略,庶幾克繩祖武者欤。”

後世紀念

朱瞻基埋在北京十三陵的景陵中。

在朱瞻基的父親明仁宗修建陵墓的時候,朱瞻基遵循他父親的遺囑,厲行節儉,親自規劃,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竣工了。獻陵的規模和耗資均比成祖的長陵少得多,為以後的幾代帝王陵墓做出了榜樣。

上一篇:黃光宏

下一篇:吳承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