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旅遊

漢語詞語
“旅遊”從字意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遊”是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遊。旅行偏重于行,旅遊不但有“行”,且有觀光、娛樂含義。[1]骨刻文中已有“旅遊”二字:“旅”和“遊”二字在山東昌樂骨刻文中發現,是東夷平民旅遊娛樂活動最早的記錄,也是中國最早旅遊文化的體現。中國旅遊不僅曆史久遠,也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國家。[2]
    中文名:旅遊 外文名:travel 拼音: 近義詞: 反義詞: 目 的:尋求精神上的愉快 相關著作:島 上谷旅夜 尚顔 江上秋思 最早旅遊的人:海上民族腓尼基人

概要

旅遊就是旅行遊覽活動,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曆史、地理、法律等各個社會領域。旅遊也是一種休閑娛樂活動,具有異地性和暫時性等特征。一般而言,旅遊具有觀光和遊曆兩個不同的層次,前者曆時短,體驗較淺;後者反之。麗江納西淨地客棧是典型的自助遊客棧。《韋伯斯特大學詞典》中對旅遊是:“以娛樂為目的的旅行;為旅遊者提供旅程和服務的行業”。

來源和含義

旅遊,lǚyóu(Tour)來源于拉丁語的tornare和希臘語的tornos,其含義是“車床或圓圈;圍繞一個中心點或軸的運動。”這個含義在現代英語中演變為“順序”。後綴—ism被定義為“一個行動或過程;以及特定行為或特性”,而後綴—ist則意指“從事特定活動的人”。詞根tour與後綴 —ism和—ist連在一起,指按照圓形軌迹的移動,所以旅遊指一種往複的行程,即指離開後再回到起點的活動;完成這個行程的人也就被稱為旅遊者 (Tourist)。

旅遊本身就有三重含義,旅遊活動,旅遊學,旅遊者,所以對旅遊進行定義首先要區分這三種不同的含義。不能用旅遊活動的定義來代替旅遊的定義。當然用旅遊學或者旅遊者的定義來代替旅遊的定義更是不可行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将旅遊和旅遊活動等同起來。但是在旅遊研究中,我們一定要嚴格區分開來,不然容易造成概念混淆,研究對象不确定,不利于旅遊學旅遊活動的發展。

發展

随着因特網的發展,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成熟,旅遊網站紛紛落戶。

促進旅遊這個行業大力發展,旅遊網經這些年的發展後已多如牛毛,旅遊網站的發展也日趨成熟。

這類網站提供及時的旅遊線路報價、打折門票信息、切實的旅遊建議、以及詳細的旅遊資訊。将旅遊業内信息進行整合分類,人性化的開設了旅遊線路預定、打折門票、簽證服務、機票酒店預訂、旅遊保險、旅遊書城、包車服務、旅行遊記、旅遊博客、等多方面的服務!

根據 《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前瞻》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各類旅遊景區20976家,其中,A級旅遊景區5573家。旅遊景區已成為居民旅遊消費的熱點之一,景區收益不斷增加。2011年全國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人數25.54億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區遊覽約2人次;營業收入達到2658.60億元,在全國旅遊總收入的比重在不斷提高。2011年全國旅遊景區接待遊客規模和綜合營業收入增長均超過20%,增速明顯高于同期全國星級飯店和旅行社行業,旅遊景區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

2007年1-11月,中國主要城市接待旅遊人數為39970340人次,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3.37%。其中接待外國遊客23330404人次,接待香港同胞11176899人次,接待澳門同胞722831人次,接待台灣同胞4740206人次。

2008年10月份中國入境旅遊總人數已經連續第三個月出現下降,這表明金融危機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十一五”期間,我國旅遊業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國内旅遊人數平均增長12%,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年均增長3.5%,出境旅遊人數年均增長 19%,全國旅遊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5%。我國躍居全球第四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和亞洲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居民人均出遊率達1.5次,旅遊直接就業達 1350萬人,旅遊消費對社會消費的貢獻超過10%,旅遊業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更加明顯。“十一五”旅遊業發展實踐表明,全國旅遊行業服務國家大局的能力明顯提高,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明顯提高,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能力明顯提高,把握旅遊業發展規律和階段性特征的能力明顯提高,推進旅遊業科學發展的能力明顯提高。

随着旅遊行業競争的不斷加劇,大型旅遊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内優秀的旅遊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别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内優秀的旅遊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旅遊行業中的翹楚!

國際定義

(1)1936年,第一次定義國際旅遊者

在兩次世界大戰的間歇期間,世界國際旅遊收入增長迅速,因此在統計上迫切需要有一個更準确的定義。1936年舉行的一個國際論壇,國家聯盟統計專家委員會首次提出,“外國旅遊者是指離開其慣常居住地到其他國家旅行至少24小時以上的人”。1945年,聯合國(取代了原來的國家聯盟)認可了這一定義,但是增加了“最長停留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限定。

(2)世界旅遊組織的定義

1963年,聯合國國際旅遊大會在羅馬召開。這次大會是當時的國際官方旅遊組織聯盟(英文名字的縮寫為IUOTO,即現在的世界旅遊組織,英文縮寫為WTO)發起的。

大會提出應采用“遊客”(Visitor)這個新詞彙。遊客是指離開其慣常居住地所在國到其他國家去,且主要目的不是在所訪問的國家内獲取收入的旅行者。遊客包括兩類不同的旅行者:

——旅遊者(Tourist):在所訪問的國家逗留時間超過24小時且以休閑、商務、家事、使命或會議為目的的臨時性遊客;

——短期旅遊者(Excursionists):在所訪問的目的地停留時間在24小時以内,且不過夜的臨時性遊客(包括遊船旅遊者)。

從1963年開始,絕大多數國家接受了這次聯合國大會所提出的遊客、旅遊者和短期旅遊者的定義以及以後所作的多次修改。

在1967年的日内瓦會議上,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提議,應該建立一個單獨的遊客類别。旅遊者至少要逗留24小時,然而,有些遊客外出遊覽但于當日返回了居住地,這些人被稱為“短期旅行者(Excursionists)”、這類遊客包括了不以就業為目的的一日遊者、遊船乘客和過境遊客。短期旅行者很容易與其他遊客區分開來,因為他們不在目的地過夜。

國内定義

1963年提出的遊客(Visitor)術語的定義僅僅是針對國際旅遊而言,它也适用于國民(國内)旅遊。

1980年,世界旅遊組織(WTO)《馬尼拉宣言》:将該定義引申到所有旅遊。巴昂(BarOn,1989)指出,世界旅遊組織(WTO)歐洲委員會旅遊統計工作組同意,盡管國内旅遊比國際旅遊的範圍窄一些,但這一術語的使用還是相容的。

其他定義

1、交往定義:1927年,德國的蒙根·羅德對旅遊的定義:旅遊從"狹義的理解是那些暫時離開自己的住地,為了滿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種各樣的願望,而作為經濟和文化商品的消費者逗留在異地的人的交往。"注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旅遊是一種社會交往活動。

2、為國際上普遍接受的國際定義:1942年,瑞士學者漢沃克爾和克拉普夫對旅遊的定義:"旅遊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一種現象及關系的總和。這些人不會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從事賺錢的活動。" 注意:這個定義犟調的是:旅遊活動中必将産生經濟關系和社會關系,即強調了旅遊的綜合性内涵。 由于這個定義于70年代為"旅遊科學專家國際聯合會(AIEST)"所采用,因此稱為"艾斯特(AIEST)定義"。

3、目的定義:50年代,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大學旅遊研究所對旅遊的定義:"旅遊可以理解為是暫時在異地的人的空餘時間的活動,主要是出于修養;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擴大知識和交際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參加這樣或那樣的組織活動,以及改變有關的關系和作用。"

4、時間定義:1979年,美國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馬丁·普雷博士在中國講學時,對旅遊的定義為:"旅遊是為了消遣而進行旅行,在某一個國家逗留的時間至少超過24小時。" 注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各個國家在進行國際旅遊者統計時的統計标準之一:逗留的時間。

5、相互關系定義:1980年,美國密執安大學的伯特·麥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對旅遊的定義:"旅遊可以定義為在吸引和接待旅遊及其訪問者的過程中,由于遊客、旅遊企業、東道政府及東道地區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産生的一切現象和關系的總和。" 注意:這個定義強調的是:旅遊引發的各種現象和關系,即旅遊的綜合性。

6、生活方式定義:我國經濟學家于光遠1984年對旅遊的定義為:"旅遊是現代社會中居民的一種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特點是:異地性、業餘性和享受性。"

三要素

出遊目的

以該尺度為基礎的定義旨在涵蓋現代旅遊的主要内容。

——一般消遣性旅遊,非強制性的或自主決定的旅遊活動。他們隻把消遣旅遊者視為旅遊者,并且有意把商務旅遊單列出去。

——商務和會議旅遊,往往是和一定量的消遣旅遊結合在一起的。參加會議公務旅遊也被視為旅遊。

——宗教旅遊,以宗教活動為目的的出行活動。

——體育旅遊,與重大體育活動聯系在一起的旅遊。

旅行距離

異地旅遊(Non—10calTravel):許多國家、區域和機構采用居住地和目的地之間的往返距離作為重要的統計尺度。

旅行距離:确定的标準差别很大,從0到160公裡)不等。低于所規定的最短行程的旅遊在官方旅遊估算中不包括在内,标準具有人為和任意性。

逗留時間

過夜遊客:為了符合限定“旅遊者”的文字标準,大多數有關旅遊者和遊客的定義中,都包含有在目的地必須至少逗留l夜的規定。“過夜”的規定就把許多消遣型的“一日遊”排除在外了,而事實上,“一日遊”往往是旅遊景點、餐館和其他的旅遊設施收入的重要來源。

類型

按照旅遊的不同動機分類

觀光旅遊

休假旅遊

紅色旅遊

生态旅遊

畢業旅遊

蜜月旅遊

保健旅遊

會議旅遊

商務旅遊

宗教旅遊

獵奇旅遊

娛樂旅遊

學生旅遊

購物旅遊

科學考察旅遊

互助旅遊(交換旅遊)

按照旅遊時間分類

短期旅遊

跨國旅遊

出境旅遊

入境旅遊

本地/本土旅遊

旅遊相關笑話

早上女房東出去旅遊了,留下鑰匙和門前的菜園子,說"小趙,幫我澆下水,兩桶就夠了,西瓜熟了就摘吃了‘’,迫于道德和誘惑,我答應了。中午提了三桶還沒澆完,西瓜隻有拳頭大點~于是,于是我再也不相信女人了。

上一篇:青城山風景區

下一篇:濟源市第一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