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之四海而皆準

放之四海而皆準

漢語成語
放[1]之四海而皆準(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稱全國為“四海”;準:準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适用。《禮記·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
    中文名:放之四海而皆準 外文名: 拼音: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近義詞: 反義詞: 出處:《禮記·祭義》 用法:褒義 謂語 結構:聯合式

釋義

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适用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繞,故稱全國為“四海”;準:準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适用。

成語舉例: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斯大林的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毛澤東《中國共産黨在民族戰争中的地位》)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普遍性的真理

成語結構:複句式

産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準,不能讀作“zǔn”。

成語辨形:準,不能寫作“誰”。

例句

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斯大林的理論,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毛澤東《中國共産黨在民族戰争中的地位》)

上一篇:無價

下一篇:橋頭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