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教

猶太教

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之一
猶太教(Judaism)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天啟宗教)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猶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猶太教的主要誡命與教義,來自《托拉》(妥拉),即聖經的前五卷書。托拉,英文:Torah。猶太教信奉的是耶和華神,希伯來語稱“יהוה”。托拉廣義上指耶和華神啟示給以色列人的真義,亦指耶和華神啟示給人類教導與指引。狹義上指《舊約》的首五卷(猶太人不稱舊約),又稱律法書或《摩西五經》即《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猶太教(Judaism),舊稱挑筋教、藍帽回回,是在公元前2000年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産生的。猶太教最重要的教義,在于隻有一位神,即無形并且永恒的上帝。他願所有的人,行公義,好憐憫,因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應該有尊嚴且受到尊敬地對待。猶太人以學習及祈禱來侍奉上帝,同時遵行摩西五經上所指引的誡命。與世界上其他宗教不一樣,猶太教普世性較弱,不主動到外族人中傳教,堅持皈依猶太教者必須通過考驗才可以。他們“傳教”的對象是已經不遵守猶太教規的猶太人。這些人可能是因為居住在沒有其他猶太人的地方而入鄉随俗,或與外教的人結婚。傳教者鼓勵他們重新遵守猶太習性。
    中文名:猶太教 外文名: 别名: 英文名:Judaism 其他外文名:יהדות‎ Yahadut 信仰國家:以色列 信仰民族:猶太族 創始人:希伯來人、摩西 主要典籍:《妥拉》《塔納赫》《塔木德》

起源

衆所周知,中東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最早發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2300年, 美索不達米亞文化就達到了相當發達的程度。

大約3800年前, 當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已經趨于衰敗時,一位名叫亞伯拉罕(Abraham)的人從兩河流域南部的烏爾(Ur)、經巴比倫(Babylon)、馬利(Mari)、哈蘭(Haran)遷徙到被稱作迦南(Canaan)的地方(即巴勒斯坦), 幾經輾轉後定居在别是巴(Beersheba)。

據《聖經》的描述,亞伯蘭的這次遷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華對亞伯蘭說, 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 叫你的名為王, 你也叫别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 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記》12:1-3)。在亞伯蘭99歲時,耶和華又與他立約,令其子孫繁多,并賜迦南地為他們永久的基業(《創世記》17:2-22)。此後,亞伯蘭更名亞伯拉罕(Abaraham)。 亞伯拉罕生子以撒(Isaac), 以撒生子雅各(Jacob)。他們就是通常所說的猶太人的列祖(Patriarchs), 也是猶太教的最早奠基人。

亞伯拉罕的故鄉美索不達米亞古時候信奉薩比教,

以日月星辰為崇拜對象,其中太陽是最主要的神祇。傳說亞伯拉罕曾與故鄉的人們發生争執, 宣稱比太陽更偉大的造物主才值得人們敬拜。為此, 他遭到了衆人的反對, 而且還被國王關進了監獄。

後來, 國王唯恐亞伯拉罕的觀點蠱惑民心,敗壞多神教,遂沒收了他的财産,将他放逐哈蘭。從哈蘭移居迦南後, 亞伯拉罕就徹底放棄了多神教, 以唯一的神El為崇拜對象。El是閃語(Semitic)中表示最高神的一般性名稱。El(上帝)有不同的稱謂, 如El Shaddai(全能神, 現在有人認為應譯為山之神)、El Elyon(最高的神), El Roi(能見之神)、El Bethel(聖所中的神)、El Olam(永恒之神), 等等。在這幾個上帝的稱謂中, “El Shaddai”最為重要, 因為它被認為是亞伯拉罕家族所使用的對上帝的稱謂, 就是那位在《聖經·創世記》中指示亞伯拉罕與之立約并賜福給他的上帝的名字。所以, 後世的以色列人就以 El Shaddai 為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三始祖信奉的上帝。值得指出的是, 最早猶太教中, 上帝的諸多名稱并不意味着多神。在猶太人的始祖以及後來的猶太教信徒那裡, 它們隻是唯一神的不同稱謂罷了。這表明, 猶太民族從她的第一個祖先開始就崇拜一神, 信奉一神教。

形成

雅各生有12個兒子, 他們的子嗣演化為12 個部落, 并稱為“以色列人”。

約公元前1720年,以色列人為逃避饑荒從迦南來到埃及, 開始了長達約430年之久的寄人籬下、受人奴役的苦難史。

公元前14世紀, 一個傑出的猶太人應運而生,他就是摩西(Moses)。摩西和他的以色列同胞不堪忍受埃及法老和統治者的奴役, 決心離開埃及, 回到他們的祖先曾經居住過的迦南, 重新開始自由的生活。

約公元前1290年, 摩西率領他的同胞成功地逃脫了法老軍隊的追擊, 出埃及, 越紅海, 到達西乃曠野, 給以色列人帶來了新生, 揭開了猶太曆史的新篇章。摩西是以色列人公認的偉大領袖和民族英雄。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并沒有直接去往“應許之地”迦南, 而是在西乃半島輾轉逗留了40年。在這期間, 最重要的事件莫過于摩西在西乃山接受上帝賜予的法律。關于摩西在西乃山接受上帝的啟示這一事件, 現代學者們認為, 《聖經》中有三種記述。第一是《出埃及記》20:1-17, 第二是《申命記》5:6-21, 第三是《出埃及記》34:10-26。盡管三種記述不盡相同, 但都表明一個事實, 作為猶太教基礎的法律是經過摩西确立起來的,摩西是猶太教的實際創始人。據《出埃及記》20:1-17, 上帝在火中降臨西乃山, 親口曉谕摩西和以色列民衆, 為他們立下了十條基本誡律和其他諸種法律。這十條基本誡律是:我是耶和華, 你們的上帝;不可制造并崇拜偶像;不可妄稱上帝的名;要守安息日;要孝敬父母;不可謀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證;不可貪戀别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驢和财物。這就是著名的摩西十誡。其他的法律包括内容廣泛的律例典章, 例如, 如何對待奴婢, 怎樣處罰各種偷盜, 什麼罪當處死刑, 以色列人當過的節日, 等等(詳見《出埃及記》18-23)。後來, 上帝先後兩次将摩西召到西乃山頂, 讓他每次在山上住留40天, 然後賜給他兩塊刻有十誡的石版。摩西下山後按照上帝的吩咐, 制造約櫃, 置石版于其中, 将其供奉在按照上帝的旨意建造的會幕裡面。從此以後, 以色列人心目中的上帝就和他們同在, 指引着他們在曠野度過了40年的艱苦歲月, 然後又佑助他們打敗了當時在迦南地的七個部族, 使他們進入“流着奶和蜜”的“應許之地”, 建立了以色列王國。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接受上帝啟示的法律, 同時也是他們和上帝之間的契約關系的重新确認。早在亞伯拉罕時代, 希伯來人就相信他們和上帝之間立了契約, 即亞伯拉罕尊上帝為唯一的神, 上帝反過來令他子孫繁多, 成為大國之父;賜迦南地為他們永久的基業;并揚他的名, 使其後人得福(參見《創世記》12:2, 17, 22)。但是, 随着時間的推移, 尤其是在埃及遭受了400多年的奴役, 以色列人的“契約”觀念已經淡漠。逃出埃及後, 以色列人需要适應沙漠地帶艱苦的生存條件, 并準備進軍迦南, 這時, 他們最需要的是民族的凝聚力, 和對于未來的堅定信念。在這關鍵時刻, 上帝賜予以色列人法律, 因而使他們與上帝的永久的契約以立法的形式得以确立。《聖經》說:我是耶和華, 你們先父的上帝, 即亞伯拉罕的上帝, 以撒的上帝, 雅各的上帝(創世紀28:13);“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 遵守我的約, 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 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 為聖潔的國民”(同上, 19:5-6);以色列人的回答是:“耶和華所吩咐的, 我們都必遵行”(同上, 24:3)。契約一經确認, 以色列人作為上帝選民的特殊地位亦随之确定。從此, 以色列人自覺為上帝的特選子民, 和上帝保持一種特别的關系, 這種選民意識連同上帝啟示的法律就成了維系猶太民族的獨特的強有力的紐帶。

如果說亞伯拉罕的一神崇拜為猶太教奠定了基礎, 那麼, 500年後摩西在西乃山領受上帝賜予的法律, 并确認以色列人和上帝之間的牢不可破的契約關系, 則标志着猶太教的正式形成。從此, 以色列人有了成文的法律。這是一個系統的信仰體系和價值體系, 是這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為的指南。可以看出, 猶太教和猶太人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猶太人創立了猶太教, 同時, 猶太教又塑造猶太人的個性和民族性, 造就了作為猶太教的實踐主體的猶太人。在這個意義上說, 猶太人不管作為個體還是群體, 都是猶太教的産物。

早期

征戰

摩西沒有完成去“應許之地”立國的大業。他在去世前把權利傳給約書亞(Joshua), 由後者帶領以色列人去征戰迦南。經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 以色列人獲得了大緻為以色列和約旦的地盤, 具有了可靠的地。在約書亞死後的200年間, 以色列人和周邊民族的戰争連綿不斷。後來, 軍事首領掃羅(Saul)被先知撒母爾選中為王(公元前1028-1013), 建立了君主制國家。掃羅之後,大衛(David)繼任國王。大衛定都耶路撒冷(大衛城), 在位40年(公元前1013-973), 進一步統一和壯大了自己的神權國家。大衛的兒子所羅門(Solomon)是一代明君。他對猶太教的最大貢獻是在耶路撒冷建造了巍峨壯觀的聖殿, 史稱第一聖殿。聖殿是存放約櫃的地方, 也是以色列人舉行獻祭等神聖典禮的場所。所羅門死後, 統一的以色列王國一分為二。南方為猶大國, 主要由猶大和便雅憫兩支以色列人組成。北方為以色列國, 由以色列其他10個部落構成。公元前721年,亞述人攻克以色列, 其人民被掠往亞述, 後逐漸同化、消失。南方的猶大于公元前586年被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滅亡,民衆被迫流亡巴比倫50年, 史稱“巴比倫之囚”。先知以西結在被囚期間,廣泛宣傳雅赫維是以色列人的保護神,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終有一天救世主會降臨,拯救他們,複興以色列。由此逐漸産生猶太教。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戰敗巴比倫帝國, 發敕令讓猶太人重返家園。回到故國的猶太人重建了聖殿, 史稱第二聖殿。

波斯

在波斯帝國統治迦南的200多年中, 猶太人享有較大程度的自治, 生活富足, 安居樂業。到了公元前333年,亞曆山大大帝率領馬其頓大軍掃平迦南, 取代了波斯在這裡的統治地位, 并由此進入埃及。在希臘統治時期, 猶太教曾經一度和希臘文化共存, 然而公元前198年以後, 亞曆山大的後繼者們則強迫猶太人放棄猶太教, 接受希臘文化。猶太人不堪忍受希臘人對他們的政治壓迫和宗教迫害, 奮起反抗。著名猶太民族英雄馬伽比(Macabees)率衆武裝暴動, 并于公元前161年和142年兩度戰勝敵人, 獲得政治自由。不過, 這段和平歲月沒有持續多久。公元前63年,龐培(Pompey)的羅馬大軍進入了巴勒斯坦, 取代了希臘人在這裡的統治。不久, 親羅馬帝國的猶太人希律(Herod)控制了巴勒斯坦的大部, 并成為傀儡政權的王。希律王死後, 他的三個兒子瓜分了這個地區, 以後内亂不斷, 民衆也開始大量外逃, 流亡到世界各地。公元70年, 羅馬軍隊放火把宏偉莊嚴的猶太教第二聖殿夷為平地, 猶太教的獻祭和與之相關的儀禮制度從此一勞永逸地消失了。在此後的1800多年中, 猶太人不僅沒有政治上的獨立和自由, 而且被迫流亡世界各地, 成了“沒有祖國的人”。1948年, 返回家園的猶太複國主義者建立了新的以色列國, 這種局面才宣告結束。

經典

猶太教中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希伯來聖經》(又稱《塔納赫》),所有猶太人都要絕對忠誠地信奉它;《希伯來聖經》的前五卷書稱為《托拉》(又稱《律法書》、《摩西五經》),是其中最重要的着作。第二部是《塔木德》,它對《托拉》及猶太教經文中的“613條誡律”逐一做出了詳盡解釋。第三部是《米德拉什》。除《托拉》外。猶太教典籍多是一些闡釋與評注式着作,由于編纂年代和地域的不同,常常出現相互包容和交叉評注現象。

《塔納赫》

《塔納赫》(希伯來語:תנ״ך‎,轉寫:Tanakh,有譯作《泰納克》),是猶太教正統版本的《希伯來聖經》,是猶太教的第一部重要經籍,後來的基督教稱之為“希伯來聖經”或“舊約聖經”,但在猶太人來說,Tanakh顯然并不是“舊的約”,而是始終如一的。塔納赫是希伯來文תנ״ך的音譯,這是三個單詞開頭字母的縮略字。

《塔納赫》由三個部份組成,分别:

《妥拉》(Torah / 希伯來文:תורה):意思是“教導、訓誨”,基督徒常常稱其為律法書,一套共5卷,通稱摩西五經。

《先知書》(Navim / Nevi'im / 希伯來文:נביאים):意思是“先知們”,共8卷,分上下兩部份,記錄了曾教導和帶領猶太人的先知事迹。

《文集》(Ketuvim / Kh'tuvim / 希伯來文:כתובים):意思是作品集,共11卷,内容主要關于禮拜儀式、詩歌、文學、曆史;在基督教文獻中又稱為《哈吉奧格拉法》(Hagiographa),意思是“聖錄”。

整部《塔納赫》共24卷,所以又稱二十四書。而根據這三部份經卷名稱的略語,組合了“Tanakh”“塔納赫”作為典籍總稱。

《塔納赫》是猶太教的經籍,一般認為《塔納赫》并不是在一個時期内産生,而是經過一段頗長時間寫成。普遍認為是由巴比倫之囚時期開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紀,在此段約240年的時間寫成。全書由一批猶太聖哲和文士整理古代猶太教的曆史典籍和律法文獻,最後在公元100年前後經猶太教拉比在加姆尼亞(Jamnia)所舉行的宗教會議中,正式确立為《塔納赫》的定本。

《塔納赫》主要以用希伯來文寫成,而《文集》内有些晚期經卷是以亞蘭文(希臘化時代的叙利亞地區官方語言)所寫成。其主要内容圍繞古代猶太人生活為主,而大部份都是記述猶太人被流放的曆史,尤其強調流放的原因乃是猶太人背離了上帝的誡命,結果遭上帝懲罰而流放異地。

《塔納赫》現在是世界上被翻譯得最多的着作,當中一原因是《塔納赫》被收納為基督宗教經籍之一部分。但兩者仍存分别,除基督宗教稱《塔納赫》為“舊約”外,《聖錄》部分書卷的次序亦略有不同。不過,兩者的内容上基本是一樣的。

《塔木德》

《塔木德》(希伯來文:התלמוד‎,轉寫:Talmud),是猶太教認為地位僅次于《塔納赫》的宗教文獻。源于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5世紀間,記錄了猶太教的律法、條例和傳統。其内容分三部分,分别是密西拿(Mishnah)——口傳律法、革馬拉(Gemara)——口傳律法注釋、米德拉什(Midrash)——聖經注釋。

猶太教的拉比一向認為,猶太教的承傳除了律法書以外,還有一本與之一同相傳的口頭傳統習慣。塔木德就是這一本記載猶太人傳統口耳相傳的生活習慣的書。這本書可以分為二部份:密西拿、及革馬拉。

塔木德内容一共二十卷,約一萬兩千多頁,兩百五十多萬字。目前為止,已經被翻譯成十二種文字。塔木德的内容主要分為三大部份,分别是〈密西拿〉、〈革馬拉〉、〈米德拉什〉,自公元二世紀中期以來,由一代一代的猶太人分别以口頭或文書紀錄記錄下來的行為及道德規範等,被全數收入猶太法律總集〈密西拿〉中,後來經過猶太學者對其中問題的讨論以及經過時代的演變,又有猶太學者編着成了〈革馬拉〉,其後,又進一步補充而成了〈米德拉什〉。 塔木德的内容講述的包涵了人生各個階段的行為規範,以及人們對人生價值觀的養成,确立了猶太人在學習信仰、思想、典章生活規範上的遵行準則,是猶太人對自己民族和國家的曆史、文化以及智慧的探索而淬煉出的結晶。

教義

基本教義以摩西·邁蒙尼德于12世紀歸納的13條為核心:nn1、創造主創造并主宰宇宙及一切受造之物。nn2、創造主為獨一無二真神。nn3、創造主無形無體無相。nn4、創造主是最先的,也是最後的。nn5、創造主為唯一應受敬拜之主,此外别無可敬拜之物。nn6、先知一切傳述皆真實無妄。nn7、摩西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位。nn8、律法為神向摩西所傳,并無更改。nn9、律法不可更易。nn10、創造主洞察世人一切思想行為。nn11、創造主予遵守律法者獎賞,對踐踏律法者懲罰。nn12、複國救主彌賽亞必将降臨,應每日盼望,永不懈怠。nn13、人死後将複活。

宗教活動

禮拜

多數猶太人的宗教活動,主要在家中進行。

它包括每天三次的祈禱,早晨、下午及日落之後。會衆的禱告通常在猶太會堂舉行。會堂是猶太人禱告與學習的地方,在星期一、星期四、安息日及節日和至聖日(HighHolyDays)會堂的敬拜,包括讀希伯來文的托辣,與先知書。會堂的敬拜,可由會衆當中博學的成員來主持,在大多數的會堂中,是由管會堂的司會(Cantor)或者教師(Rabbi)主持,他們是專職的信仰教導者,都接受過猶太教神學院(Yeshiva)的訓練。教師的專業職責,是指導會衆每周及每日的學習單元,教師也提供會衆咨詢,與規定,有關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猶太教的戒命及傳統。這些包括人與人間的分争,但是有關比較嚴肅的事,如脫離猶太教,則必須交付當地宗教法庭來處理。傳統的猶太人遵行飲食誡命,這些誡命記載于肋未紀,這些誡命包含奶與肉不可以同食,人道的宰殺動物,并嚴禁吃血、吃豬肉、無鱗的魚類及其他被禁止的食物。雖然這些飲食誡命在衛生上有益,但是最主要的動機是在個人生活上期待能自我控制、節制及道德的訓練。一個人即使在最惡劣的環境下,都希望能遵行這些托辣的誡命。對于飲食誡命,如同其他的猶太法律及風俗,在當今猶太教的三大派系(正統派、保守派及改革派)中,遵守程度與方法仍存在着些許的差異。

節日

猶太教律法規定的節期較多,以逾越節、住棚節和五旬節為三大節日,此外還有除酵節、修殿節、普林節、讀經節、元旦、贖罪日、哀悼日、安息日等。 除十誡外,猶太教律法還有種種戒規,從社會倫理到飲食起居,涉及猶太人的全部生活。凡母親為猶太人,其子女即為猶太人。男孩出生後第八天,一律要受割禮,作為與上帝立約的标志。教徒死後,屍體以水洗淨,白布包裹入葬。猶太教在飲食方面亦有諸多禁忌。古代猶太教以七連燭台為唯一标志,中世紀後期改用大衛之盾(六角星),沿用至今。 多數猶太人的宗教活動,主要在家中進行。它包括每天三次的祈禱,早晨、下午及日落之後。會衆的禱告通常在猶太會堂舉行。 會堂是猶太人禱告與學習的地方,在星期一、星期四、安息日及節日和至聖日會堂的敬拜,包括讀希伯來文的托辣,與先知書。

婚禮

要想清楚的了解猶太教的婚禮,就必須先了解猶太教的教義,也就是要從記載猶太教的婚禮與猶太教神學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猶太教婚禮律法、古老的風俗習慣以及對新郎新娘後代的意義等等這些方面開始去研究。猶太教婚禮中的很多儀式都是從古代遺傳下來的,但婚禮儀式所代表的含義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蘊含了很多新的意義。

婚禮的舉辦是在彩棚下進行的,通過這種儀式讓人們知道新郎新娘結婚并給予認可。婚禮即新婚夫婦公開通知大家并向大家證明的其合法性。

在摩西五書第613章米茨沃特(或戒律)的開頭部分有這樣的一句話“去生育吧,去繁衍生息吧”。猶太教認為人的生老病死整個生命基元都是極其神聖的。猶太教十分重視男女之間的性,把生育視為主賜予的神聖行為,需要通過婚姻的形式表現出來,主要目的是為了表明神創造了新生命。所有的婚禮儀式都象征着為下一代“以色列的孩子們”建造幸福的人生舞台。神讓男人和女人結婚,創造了這個嶄新的世界。

新郎新娘公開結婚的消息後,猶太教婚禮開始進入準備階段。首先最重要的是選定婚期,準備婚禮相關事宜。招待的什麼樣的客人、準備什麼樣的婚宴等等隻是婚禮的一部分,婚禮準備還要書寫正式結婚證書、粘貼結婚照片、提交正式結婚申請書等等。

猶太教婚禮上朗讀婚禮祝福的人被稱為“MESADER KIDDUSHIN”,婚禮上不進行聖禮或者KIDDUSHIN儀式。朗讀者必須是精通猶太教婚姻律法的猶太教徒。

聖禮涉及上百條古老的詞彙,這些詞彙已有幾個世紀的曆史,濃縮在難懂的彌撒中,就像被雕刻的古代岩石上的象形文字。

結婚儀式是在彩棚下進行的,彩棚是由四個柱子

和一張華蓋搭建成的。彩棚下的結婚儀式被簡化得很短。首先進行叫做BIRKAT ERUSIM的品酒祝福儀式,牧師朗誦一段祝福詞,新郎新娘喝第一杯祝福酒。接下來是叫做BARAY的簡短的獻堂儀式,之後,新郎為新娘戴上一枚結婚戒指。然後猶太教士朗讀KEIUBAH祝福,新郎向新娘表達心聲,兩人開始祈福。之後,牧師唱七首婚禮祝詩歌SHEVA BRACHOT,表達七項祝福,夫妻兩人再喝第二杯祝福酒。

最後将一個玻璃酒杯打破,這标志着婚禮儀式的結束。

新郎新娘按原來的路線退場,接着是新郎新娘的父母、傧相、猶太教士、祖父母。之後,新郎新娘被帶入到一個稱為YICHUD的房間,兩人單獨呆上10到15分鐘左右,相當于進洞房。有的風俗則要求新郎新娘絕食一天,婚禮才會結束。

正式的猶太教婚禮,其過程是不能用簡短的幾句話可以概括的。新娘接受新郎贈給的價值10美元以上的物品,新郎則背誦表現對新娘愛慕的台詞。這兩個過程是猶太教婚禮的重要組成部分。猶太教婚禮相關的其他一些風俗還有:彩棚、七個婚禮祝福、打破玻璃酒杯、甚至還有猶太教士的在場等等。随着時代的變遷,希伯來式婚禮也因國家的不同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

其他

猶太教的宗教活動都以會堂為中心,按猶太教習俗,男孩自五歲起要終生學習《律法書》。傳統的猶太教禮拜,要有十名成年男子組成的祈禱班,每天作三次的祈禱。祈禱時,男女要分座,并複蓋頭部,這是尊重上帝來臨的表記。

猶太人在飲食方面的禁忌是不準吃帶血食物,不能吃豬肉(《塔木德》記載,豬是行走的廁所)植物、禽類都可以吃;獸類隻吃牛羊等分蹄會反刍的動物;水産食品無鳍及無鱗的不能吃。

猶太教女孩出生後第一個安息日,做父親的要到會堂讀《律法書》,并由母親為女兒取名字;而男孩出生後第八天則需要接受割禮,是為上帝和猶太男子之間盟約的标記。年滿十三歲時要到會堂舉行成年禮,宣示成年後為自己的行為擔負責任。男女舉行婚禮時,新郎要把一隻玻璃杯打破,以此紀念耶路撒冷聖殿的被毀和猶太人的流離颠沛;同時提醒新郎、新娘,人類幸福的易碎,需要小心的呵護。

猶太教對生與死認為是不可分的兩面,信仰靈魂不滅與身體的複活;人死前要請修道士代為誦經、忏悔認罪;入殓前須先淨身,并裹上白麻布。教徒禁止和外族通婚,原因是他們沒有領受割禮,如果外族要歸化猶太教,首先就必須領受割禮。

猶太教嚴禁對于偶像的崇拜,但是卻有西牆、聖殿山、拉結墓、先人墓等聖地和六角星、九臂燭台、律法小匣等象征。

曆史沿革

約公元前20~前18世紀,阿拉伯半島東北部的一些遊牧部落跨越幼發拉底河進入迦南(今巴勒斯坦南部)定居,稱希伯來人。後發展為以色列的12個部落,因逃荒而遷居埃及。據傳約公元前11世紀,以色列人在摩西率領下逃離埃及,在西奈山與上帝立約,将希伯來人的傳統宗教發展為具有統一信條和禮儀的民族宗教。而後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約公元前993年建立以色列王國 ,在京城耶路撒冷建造聖殿。

公元前933年 ,王國分裂為南部猶太和北部以色列兩國。公元前722年,以色列國亡于亞述帝國,10個部落被放逐後在曆史上銷聲匿迹。猶太國臣服外邦,在這一時期,一批先知起自民間,在嚴重的民族危機和社會矛盾面前,極力強調對唯一真神的崇拜,抨擊注重外在儀式的祭司宗教,提出内在信仰和道德戒律,形成猶太教為先知傳統。

公元前586年,巴比倫帝國攻陷耶路撒冷,焚毀聖殿,猶太人成為巴比倫之囚。在數十年流放生活中,他們的信仰集中于追憶和緬懷曆史,反省上帝的誡命和律法。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征服巴比倫,猶太人獲釋,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

根據《聖經》的描寫,希伯來人的祖先原來居住在巴比倫王國的烏爾附近,是一個遊牧部落,可能和當地農業民族發生矛盾,向西遷徙到巴勒斯坦。後來又遷徙到埃及,成為古代埃及的附庸和奴隸民族,在摩西的帶領下,逃出埃及,回到巴勒斯坦建立國家。希伯來人的國家被巴比倫王國消滅後,所有人被拘押到巴比倫(巴比倫之囚)。

至公元70年,羅馬帝國攻占耶路撒冷,聖殿再度焚毀,猶太人流散各地,處于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統治之下。為适應各地不同的現實生活,猶太教内部需要對自古流傳的律法經典重新解釋。原來集中于聖殿的祭司獻祭儀式已無法舉行。各地出現的會堂,逐漸成為猶太人宗教生活的重心。精通律法的文士成為會堂的宗教導師,稱拉比(師傅)。猶太教也因此稱為拉比猶太教。拉比猶太教強調社會倫理、宗教禮儀和研習律法,尤為注重口傳律法。

至2世紀末,猶太·哈納西執掌巴勒斯坦猶太公會時期,将曆來的口傳律法條文彙編成《口傳律法典》(密西拿),于3世紀初流傳 ,5世紀擴充為口傳律法彙編《塔木德》。由此演繹的一整套敬神作人的準則,成為猶太教社團一切行為的依據,不僅限于宗教,也包括法律和社會生活。伊斯蘭教興起後,各地猶太教社團有所複興,巴比倫取代巴勒斯坦成為猶太教中心。

8世紀初,巴比倫學派的律法诠釋被猶太人公認為強制性律法。巴比倫拉比學院不僅培訓拉比,并成為立法機構,實際控制各地的猶太教社團。推行共同的律法傳統及生活方式。10世紀末,猶太社團中形成變革潮流,部分人訴諸理性,發展了中世紀猶太教神學和哲學。代表人物摩西·邁蒙尼德編寫一部條理分明的律法概要,以使信徒擺脫繁瑣條文的束縛,适應新的社會生活。他将猶太教信仰歸納為13條,後被普遍接受,具有信條性質。另一些人則通過神秘信仰直接尋求宗教體驗。形成中世紀猶太教神秘主義思潮,總稱卡巴拉(傳統)。

在中世紀,歐洲各國的猶太人被視為劣等民族,在宗教上受迫害、政治上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和自由、在經濟上受到種種限制。與他們的身體局限于“隔都”的高牆之内相适應,他們的精神和靈魂也隻有沉醉傳統的《塔耳慕得》學問的框架中。那時,猶太人居住的隔都猶如“國中之國”,而猶太人則成了所在國人民心目中的“外國人”。然而,随着

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勝利,猶太人的狀況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歐洲各國的猶太人先後獲得了公民權,享有了和其他民族一樣的平等地位,這使他們擁有了做人的自由和尊嚴。多少個世紀以來夢寐以求的願望終于在此時得到了實現,這是令他們最振奮、最揚眉吐氣的時刻。這就是猶太史上所稱的解放。解放把猶太人一下子置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背景之下。使猶太人開始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著名的猶太學者族恩茨才說,猶太人中世紀的結束是以法國大革命為标志的。

至18世紀,東歐猶太下層民衆中敬虔派興起,稱哈西德(虔誠者)運動。哈西德派反對過分專注忏悔,他們置律法于次要地位,僅承認拉比為信徒靈性指導。在信仰上依據喀巴拉着述,強調内心神秘體驗,主張在不斷地祈禱中泯滅自我,使靈魂與神直接相通;要求完全信賴神的純善旨意,期待彌賽亞即将降臨解救猶太人脫離苦難。與此同時,理性主義思潮在歐洲猶太人中興起,稱哈斯卡拉(啟蒙),即猶太人的思想啟蒙運動。

該運動并不反對猶太教,但否認傳統生活方式及拉比權威,主張改革專重講授口傳律法的傳統教育,提倡尊崇科學,吸收世俗文化,使社團生活現代化。該運動得到歐洲猶太商人支持并獲得發展,嗣後演變為資産階級民族主義的猶太複國主義。

18世紀的歐洲是一個理性主宰的時代,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意識形态都要依據理性法庭的審判決定何去何從。猶太教當然也免不了這樣的命運。同時,解放以後的猶太人首當其沖面臨的是如何調整自己,使自己适應宗主國的社會、文化環境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場相對于歐洲來說是遲到了的猶太啟蒙運動(哈斯卡拉)終于發生了。德意志帝國的摩西·門德爾松擔當了啟蒙的先驅。門德爾松開辟的啟蒙運動所追求的目标有兩個,一是“沖破隔都的禁锢,把猶太人改造成真正的歐洲人;另一方面,他又希望猶太人繼續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然而這是一個不易兼得的兩難。正是适應啟蒙運動的目标的需要,德意志帝國猶太教内部率先實行了宗教改革。

改革的直接後果是猶太教的分裂。原來統一的傳統猶太教逐漸分化出改革派、保守派,以及正統派;在20世紀的美國還從保守派中分化出了重建派。這些不同的宗教派别把猶太人劃分成不同的陣營,從而導緻了猶太人的分裂。這種局面一直持續。

主要教派

正統派

其最大特點是堅持“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原則, 拒絕猶太教的變革。他們認為, 上帝是永恒的, 托拉》是西乃神啟, 因此, 其中的法律一條也不能改變, 否則就是異端。他們還相信将來彌賽亞的降臨會恢複猶太國家, 重建聖殿并恢複獻祭禮拜。大緻上說, 正統派又可分出極端正統派、新正統派和哈西德派。(1)極端正統派的還停留在中世紀, 隻堅持傳統猶太教的信仰, 嚴格遵守教規和習俗, 反對現科學文化和任何現代事物, 大部分極端正統派不承認以色列國(有的盡管居住在那裡), 不與其他間派合作。(2)新正統派或現代正統派承認《聖經》和《塔木德》的權威, 遵守猶太教的聖日、節日、習俗以及傳統道德, 但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在會堂内做禮拜時, 使用希伯來文祈禱, 不用風琴伴奏, 實行男女分坐。他們相信并參與科學文化活動, 謀求和其他就派的和平共處和合作, 支持以色列國并參加猶太複國主義組織。(3)哈西德派(虔敬派)是18世紀中葉誕生在東歐的神秘主義派别。他們貶低理性和知識, 強調人的情感, 目的是通過虔誠的祈禱達到和上帝的靈交。其祈禱形式直接指向上帝, 形式簡單, 随時随地, 無需會堂。他們還提倡在祈求時伴以歌舞和其它能夠激發人的感情的動作。 正統派在美國是少數派, 約占600萬猶太人口的6%, 但在許多歐洲國家例如法國和英國仍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哈巴德·盧巴維奇

哈巴德·盧巴維奇(英語:Chabad Lubatitch; 希伯來語:חב''ד; 依地語:ליובאוויטש)是猶太教極端正統派的最大支派。

“哈巴德”(חב''ד)一詞源自希伯來文“智慧”(חכמה Chochma)“通達”(בינה Bina)“知識”(דעתDa'at)的首字母縮寫。“盧巴維奇”(Lubavitch)一詞源自哈巴德運動的發源地,俄羅斯 斯摩棱斯克州的一個名為盧巴維奇(俄語:Любавичи)的村莊。

哈巴德一共有七任拉比。第七任拉比曼納漢姆 門德勒 斯奇爾松(Menachem Mendel Schnersoon)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拉比。哈巴德在亞洲有27 個分支機構,中國 14 個,包括:香港/3個,上海/3個,北京/2個, 深圳/2個,廣州,義烏,成都,昆明各一個。

沙特馬派

沙特馬猶太教 (英語:Satmar,希伯來語:סאטמאר)又譯作沙塔馬派,世界最大的極端正統派猶太教之一,也是猶太教内具有代表性的極端教派。該教派發源自特蘭西瓦尼亞(原匈牙利,今羅馬尼亞境内)城市 Satu Mare,1905年由拉JoelTeitelbaum建立。

沙特馬猶太教的神學為“壘牆主義”,沙特馬信徒相信世俗的世界是敗壞的,隻有生活上完全與世隔絕,才能夠将自己“分别為聖”。

政治上,沙特馬派認為真正的以色列國必須是彌賽亞親自建立的政教合一國家,而今天的以色列國是世俗的國家,今天世俗以色列國的存在,影響了彌賽亞的降臨。因此沙特馬信徒強烈反對猶太複國主義,甚至極端的沙特馬信徒會在大街上焚燒以色列國旗。沙特馬創立者Joel Teitelbaum拉比在沙特馬神學奠基書Vayoel Moshe中指出: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是上帝對當時猶太人内興起複國主義思想的懲罰。

生活中,沙特馬猶太教徒有一套獨立的猶太潔食 (Kosher) 認證系統。沙特馬派甚至不接受正統猶太教協會 (Orthodox Union) 所認證的潔淨食物。在語言方面,沙特馬信徒和很多其它虔敬派一樣,拒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希伯來語。包括沙特馬派在内的很多虔敬派猶太人相信希伯來語是神聖的語言,隻有在讀經禱告等宗教儀式上才能使用希伯來語;沙特馬派相信今天以色列使用的現代希伯來語是世俗主義與複國主義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希伯來語是對神聖的亵渎。因此沙特馬信徒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語言以意地緒語為主。

改革派

猶太教的主導思想是帶有明顯理性主義因素的發展觀, 即認為猶太教和所有的意識形态一樣, 必須随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應該在發展過程中擯棄那些過時的、不合理性的成分, 以适應現代生活的需要。改革派把猶太教定義為完全和科學、理性和諧共存的倫理一神教, 奉行在全世界範圍内實現和平、公正和各民族和諧統一的大同主義。他們在改革中廢棄了不少中世紀習俗。例如, 在會堂做禮拜時男女混坐, 不用希伯來語而用所在國語言讀經布道(多為希伯來語和當地語言并用), 使用合唱隊并引入管風琴伴奏。同時, 實行男女平等原則, 婦女有做經師(Rabbi)的權利(自1972年開始任命女性經師)。1960年以前的古典改革派把大同主義和複國主義對立起來, 強烈反對猶太複國主義。後古典的改革派改變了立場, 成為支持複國主義和以色列國的建設的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 改革派的中心在德國, 戰後則轉移到了北美。改革派在北美猶太人中約占42%, 是成長最快, 力量最壯大的猶太教派。

保守派

保守派是介于正統派和改革派之間的溫和派。它的前身是德國的猶太教曆史學派。19世紀宗教改革期間, 一些德國猶太人認為正統派過分強調了的傳統, 忽視了現實生活的需要;而改革派又過分注重現實, 沒有給予傳統以應有的地位;因而各自走向了極端。于是他們采取調和折中的态度, 主張建立起活生生的聯系。曆史學派認為, 猶太教的成文《托辣》源于西乃神啟, 而口傳的《托辣》則是猶太人對前一種神啟的擴展和延伸, 是人類理性和經驗的結晶。成文法是超時間的, 神聖不變的, 而口傳法則處于時間的流變之中, 可以根據時代的需要做修正和變更。但是, 變更的權利不在于個别的經師, 而是學者的一緻同意和猶太社區全體成員的普遍接受。對于猶太複國主義, 他們持贊成、支持态度。這個學派在20世紀之交在美國發展成為保守派猶太教, 而且曾經一度成為最大的教派。 保守派在美國占猶太人總數的40%。就保守派堅持猶太教法律和儀禮的重要性而言, 它接近于正統派, 而就其贊同法律的可變性、靈活性而言, 它又很難和改革派劃清界線。保守派會堂的用語為希伯來語, 禮拜時實行男女分坐, 婦女逐漸取得了和男子平等的地位, 1985年開始任命女性經師。

重建派

是從美國保守派中分化出來的年輕猶太教派。這個教派的創始人摩迪凱·開普蘭認為, 超自然主義的正統派、改革派和保守派都不能适應現代性和當代猶太生活的需要, 因此必須對之重建, 将其改造成為自然主義的、民主型的宗教。他心目中的猶太教是一種進化的文明, 上帝、《托拉》和猶太人是構成它的三大平等的要素。然而, 上帝不是超自然的人格神, 而是内在于宇宙萬物中的“導緻拯救的力”, 《托拉》是猶太人經驗的記錄, 其中的律令乃是猶太人的風俗習慣。而“拯救”不是來世的永生, 而是現世的道德滿足。重建派在儀禮上接近保守派, 而在理論觀點上甚至比改革派還要激進。這個派别主張自由地解釋傳統, 以會堂為猶太生活的中心, 主張宗教生活的民主化, 鼓勵和支持以色列國的建設。重建派是猶太教中最小的派别, 約占北美猶太人的2%, 它對猶太人影響主要在意識形态方面。

影響

綜述

猶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猶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猶太教的主要誡命與教義,來自托拉,即聖經的前五卷書。

猶太教最重要的教義,在于隻有一位神,即無形并且永恒的上帝。他願所有的人,行公義,好憐憫,因為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人,所以人都應該有尊嚴且受到尊敬地對待。

迫害

曆史上,猶太人曾面對多次毀滅性的災難和迫害。猶太人由于兩千多年一直分散在世界各地,語言、文字已經分化,隻是靠着統一的宗教維系其單一的民族性。由于猶太教徒認為救世主尚未來臨,不承認基督耶稣是救世主,這是一直受到基督教世界歧視和迫害的一個原因。但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已承認曾對抗猶太教徒,造成了他們承受苦難的曆史。他們向往自己民族的輝煌曆史。19世紀,猶太複國主義(錫安主義)思潮興起,各地猶太人以買地等手段陸續回到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國家,和已經在巴勒斯坦立足兩千年的阿拉伯人産生嚴重的沖突。由于在遵守方式和程度的差異,現今的猶太教主要有三大派系,分别是正統派、保守派及改革派。一些宗教學者将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通稱為亞伯拉罕諸教,因為三者都承認舊約中亞伯拉罕的部份。

格局

猶太教隻是一個民族性的宗教,

信仰人口并不多,但猶太教派後出現兩個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因此在宗教界有很大的影響。

基督教本身原來隻是猶太教的一個支派,在耶稣被釘十字架死後,聖保羅仍然在巴勒斯坦宣揚耶稣的理論,幾乎獲得和耶稣同樣的下場,隻是由于聖保羅是出生于小亞細亞的羅馬公民,所以幸免于處死被遣返回羅馬。他因此得出一個結論:與其在猶太人中間傳道,不如在外民族中間傳道。由于他在羅馬帝國中間的各民族中傳道,将基督教變成一個世界性的大宗教。

猶太人國家在公元79年被羅馬帝國摧毀後,一部分猶太人流落到阿拉伯半島,和阿拉伯人混居,他們的宗教影響了阿拉伯人,猶太教的教義又認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是來自同一祖先,後來穆罕默德創建伊斯蘭教,容納了大部分猶太教的教義和傳說。

全世界信仰猶太教的人很少,隻局限在猶太人内部,還沒有信仰錫克教和神道教的人口多,但每一部介紹宗教的書籍都少不了要提到猶太教,主要是因為其影響巨大。

宗教象征

哭牆又稱為西牆,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内,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築成。猶太教把該牆看作是第一聖地,教徒到該牆必須哀哭禱告,以表示對古神廟的哀悼并期待其恢複。千百年來,流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猶太人回到聖城耶路撒冷時,都會來到這面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所以被稱為“哭牆”。

哭牆由大石砌成,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以色列王國。公元前10世紀(約公元前965年)大衛兒子所羅門繼承王位後,在首都錫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猶太教聖殿所羅門聖殿,俗稱“第一聖殿”,來此朝觐和獻祭的教徒絡繹不絕,從而形成古猶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公元前586年,第一聖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倫人摧毀。經過了半個世紀的流亡生活,猶太人陸續重返家園,後來又在第一聖殿舊址上建造第二聖殿。羅馬帝國皇帝韋帕芗執政,極力鎮壓猶太教起義,數十萬猶太人慘遭殺戮,公元70年,皇帝之子提圖斯率兵進攻耶路撒冷,城破後屠城搶掠,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人不計其數,絕大部

分猶太人被驅逐出巴勒斯坦地區,耶路撒冷和聖殿幾乎被夷為平地,該牆壁為同一時期希律王在第二聖殿斷垣殘壁的遺址上修建起的護牆。直至拜占庭帝國時期猶太人才可以在每年安息日時獲得一次重歸故裡的機會,無數的猶太教信徒紛紛至此,面壁而泣,“哭牆”由此而名。盡管該圍牆為伊斯蘭聖地西牆的一段,但猶太人仍然把它視為本民族信仰和團結的象征。今每逢猶太教安息日時,尚有人到哭牆去表示哀悼,還有許多信仰者将心願或悼念之辭寫于紙上塞進牆壁的縫隙裡。

考證

耶路撒冷著名的“哭牆”“哭”了:這面巨大的石牆中間的一塊巨石上異樣地出現了一道水漬,經過幾天風吹日曬依然如此,既不擴大、也不消失。這一現象令不少極端正統的猶太教人士激動不已,因為在猶太教傳說中,哭牆流淚是猶太救世主彌賽亞降臨的先兆。

如果把水漬形容為“哭牆之淚”的話,那麼哭牆實際上流了三行淚,而不是先前所報道的一處。在哭牆前我們看到,先前的報道的那行“淚”位于哭牆中間靠左的位置,距離地面大約六七米的高度。水漬長方形,盡管濕漉漉的,卻并沒有水滴下來,水漬四周都是幹的,一點水的痕迹也沒有。由于水漬正好位于一塊巨石正面,所以從地面看起來似乎水是從石頭内部滲出來的,這也許是一些人覺得怪異的原因。另外兩處水漬都位于石牆的縫隙處。水從縫隙裡滲漏出來,潤濕了下面的石頭,一些牆縫的填料也被腐蝕掉了,所以看起來更像兩隻“流淚的眼睛”。

其實哭牆出現水漬并不是而今才有的,而是一種經常出現的自然現象。這種現象在一年半前就出現過,當時查明,原因是哭牆另外一側用于滴灌的水管發生滲漏,而滲漏的速度和蒸發的速度正好相抵,所以水漬能夠長時間既不消失也不擴大。連日來,以色列文物局會同有關地質和文物專家也對哭牆水漬現象進行了調查分析,最後專家們得出的意見也證實“ 哭牆之淚”其實并不神秘。以色列文物局在發布的調查結論中說,這一現象雖然不像一年半前那樣,是由于滲水形成的,但也屬自然現象,是由于一種長在石頭中間的植物腐爛後引起的。“哭牆之淚”雖然被證明純屬自然現象,但人們仍舊希望,總有一天,和平會降臨這片土地。那時,人們将不再互相殺戮,而哭牆也會恢複它本來的稱呼—西牆,到那時,哭牆将不再流淚!

意義

哭牆是猶太教聖殿兩度修建、兩度被毀的痕迹,是猶太民族2000年來流離失所的精神家園。也是猶太人心目中最神聖的地方。猶太人相信它的上方就是上帝,所以凡是來這裡的人——無論是否為猶太人——都一律戴小帽,因為他們認為,讓腦袋直接對着上帝是不敬的。離開哭牆,當我把小帽還回來的時候,我想:夢想總是好的。而現實卻總是殘酷的。哭牆在暮色中沉默着,而哭牆下虔誠的人們卻撫摸或者親吻着哭牆,祈禱着、失聲痛哭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