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

慧能

唐代高僧
慧能(638年—713年)亦作惠能。唐範陽(今北京城西南)人,生于南海新興(今屬廣東),俗姓盧。三歲喪父。既長,目不識丁,鬻薪供母。年二十四,聞人誦《金剛經》,有所省悟,發憤學佛,投湖北黃梅弘忍門下為“行者”,充當雜役。因作“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偈語,深得弘忍賞識,得秘傳法衣。因懼人争奪,隐遁嶺南十六年。儀鳳元年(676年),一說武周垂拱年間,顯名複出。在南海法性寺削發為僧。宣傳“頓悟自心,立地成佛”之教義,用簡易的宗教踐行,改造側重煩瑣經義的佛教舊傳統。因常住韶州(今廣東韶關)曹溪寶林寺,且傳教範圍限于南方,故被稱為禅宗六祖和南宗的創始人。與神秀的“漸悟”主張有别,佛教史稱為“南頓北漸”“南能北秀”。713年去世,元和十年(815年),被追谥為“大鑒禅師”。王維、柳宗元、劉禹錫等人均曾為其撰寫碑銘。其言論由弟子法海編為《六祖壇經》。[1]
  • 本名:慧能
  • 别名:惠能
  • 追谥:大鑒禅師
  • 佛教地位:禅宗六祖

人物生平

據《宋高僧傳》等記載,俗姓盧。原籍範陽(郡治在今北京城西南),生于南海新興(今屬廣東)。三歲喪父,稍長靠賣柴養母度日。因聽人念《金剛經》,得知是黃梅弘忍處傳授,于是在龍朔元年(661年,一說鹹亨間)時,赴黃梅參見弘忍,作“行者”,在碓房舂米。後弘忍為選嗣法弟子,命寺僧各作一偈。上座神秀主張漸悟,作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慧能主張頓悟,讓人代書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此句按敦煌本《壇經》作‘佛性本清淨’),何處惹塵埃。”得到弘忍贊許,密授法衣。因懼人争奪法衣,回到嶺南,混迹市間十六年。

儀鳳元年(676年,一說垂拱年間),在南海法性寺遇印宗法師,得以落發,智光律師臨壇為授滿分戒。第二年回到韶州曹溪寶林寺,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與神秀在北方倡行的“漸悟”相對,史稱“南頓北漸”、“南能北秀”。武則天和唐中宗曾召慧能入京,均辭。圓寂後,受唐憲宗追谥為“大鑒禅師”。

個人作品

出版《壇經》

禅學特點

慧能的禅學思想,見于其弟子法海集記的《六祖法寶壇經》(簡稱《壇經》)。此經後來曾被神會系一度改編作為傳宗的典據,故其中夾雜後起之說,但大體上還可見到慧能主張是舍離文字義解,而直澈心源。他說這種境界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又說:心量廣大,遍周法界,去來自由,心體無滞,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若識自性,一悟即能超脫三界。

慧能的禅法以定慧為本,認為覺性本有,煩惱本無。直接契證覺性,便是頓悟。他說自心既不攀緣善惡,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因此,他并不以靜坐斂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時中行住坐卧動作裡,也可體會禅的境界。這就不同于北宗的教人靜坐看心,認為那樣将心境分為兩截,不能契自心性而生智慧。他教人隻從無念著手,并不限于靜坐一途。

強調“見自性清淨,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

主要影響

因常住韶州(今廣東韶關)曹溪寶林寺,且傳教範圍限于南方,故被稱為禅宗六祖和南宗的創始人。與神秀的“漸悟”主張有别,佛教史稱為“南頓北漸”“南能北秀”。

著名諺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際關系

慧能的弟子很多,《景德傳燈錄》及《傳法正宗記》皆載有嗣法四十三人。《法寶壇經》說有門人十人,《祖堂集》列舉八人。但是最著名于後世的,即青原行思、南嶽懷讓、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五人。他們得法後,都各成一家。其中以青原、南嶽二家弘傳最盛;南嶽下數傳衍為臨濟、沩仰二派;青原下數傳分為曹洞、雲門、法眼三派,形成了禅宗五派法流。

曆史評價

錢穆:“唐代之禅宗,從上是佛學之革新,向後則成為宋代理學之開先,而慧能則為此一大轉捩中之關鍵人物。”

上一篇:胡偉立

下一篇:李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