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惡不悛

怙惡不悛

漢語詞語
怙惡不悛(hù è bù quān)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傳·隐公六年》。怙惡不悛(怙:堅持)指堅持作惡,不肯悔改。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賓語。
  • 中文名:怙惡不悛
  • 外文名:remain impenitent
  • 拼音:hù è bù quān
  • 近義詞:惡性難改、屢教不改
  • 反義詞:痛改前非、幡然悔悟
  • 出處:《左傳·隐公六年》

釋義

怙:依靠,依仗;悛:改過,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出處

語本《左傳‧隐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n《宋史‧王化基傳》:“若授以遠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惡不悛,恃遠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訴。”n鄭觀應《盛世危言‧公法》:“各國同聲其罪,視其悔禍之遲速,援賠償兵費例,罰鍰以分勞各國。若必怙惡不悛,然後共滅其國。”

示例

野蠻政府,怙惡不悛,偏要和我們為難。(《東歐女豪傑》第二回)

對這個怙惡不悛的慣犯,必須嚴加懲處。

對于怙惡不悛、民憤極大的罪犯;我們應予嚴懲;不能手軟。

一方面,對那些罪大惡極,怙惡不悛,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重大刑事犯罪分子,需要判處死刑;另

一方面,嚴格限制死刑的适用範圍,并規定死刑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或者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希望你不要怙惡不悛,不要企圖在父罕無恙時取而代之。 

典故

西晉末年,中原再次出現混亂,一些少數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獨立的政權,史稱16國時期。前趙的國君劉濯,本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奪取了漢劉淵建立的政權,建都長安,威震一時。和劉濯同時的另一位武将石勒原是羯族人,從小做商販。後來,石勒投奔劉淵從軍,立下戰功,被封為大将。

石勒對劉濯的篡權很不滿,伺機滅掉劉濯取而代之。石勒經過多次與劉濯交戰,使劉濯的軍事實力日漸削弱。

于是,劉濯對石勒改換收買拉擾的策略,派心腹郭汜為使者,前去封石勒為太宰,領大将軍銜,進爵趙王,領二十部,出入乘金銀車,駕雲馬,冕帶十二旒,夫人封王後。

石勒答應下來,為了表示謝意,他特派王修等人為大使前往劉濯處拜謝。

劉濯手下有個叫曹平的謀士,原是石勒的舍人。他告誡劉濯說:“石勒派王修等人前來,外表上是來答謝,實際上是要觀察各郡的虛實,以便伺機發起攻戰。”

劉濯聽後大怒,待郭汜等回來,立即将來使王修斬首,并下令撤銷了對石勒的封授。

石勒聽後怒不遏,下令滅了曹平的三族,以後召集大臣說:“我們派出使者本是為了修好如初,并無他意,但劉濯卻‘長惡不悛’,反而殺害了表示誠意的使者。這實在是做惡多端,不可饒恕!所以,我決定自取趙地自立為王。”于是,石勒設了太醫、尚方、禦府諸令,并專門修了正陽門,正式稱起王來。

公元318年,石勒殺了劉濯,建立起後趙政權。“長惡不悛”,後引申為“怙惡不悛”,用以比喻作惡多端而不可悔改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