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西遼

後西遼

古契丹所建國家
後西遼,國滅後,契丹貴族波剌黑在今伊朗東南部立國,曆80于年。西遼國宋時我國契丹族所建國。又稱黑契丹、哈喇契丹、合剌乞答。[1]伊朗曆史上稱為克爾曼王朝(起爾曼王朝),大約在今天的克爾曼沙阿,呼羅珊一帶。是中亞西遼政權崩潰後契丹貴族耶律大石在波斯東南部克爾曼地區建立的一個小政權,前後延續八十年(1224~1303或1306年)。契丹是中古時期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民族。
  • 中文名:後西遼
  • 外文名:QUTLUGH-KHAN
  • 别名:起兒漫王朝
  • 地區:波斯東南部克爾曼地區

簡介

是中亞西遼政權崩潰後契丹貴族在波斯東南部克爾曼地區建立的一個小政權,前後延續八十年(1224~1303或1306年)。

契丹是中古時期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民族。契丹太祖元年(唐天祐四年,大長和安國九年,渤海文德二年,蜀天複七年,晉天複七年,西漢金山天複七年,907年),太祖耶律億建國。皇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南波羅城(地處内蒙古自治區東部)。遼延慶三年(後理文治十七年,宋靖康元年,夏元德八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德宗耶律大石将原東喀喇汗國都城巴拉沙衮更名為虎思斡爾朵(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托克馬克東南楚河南岸),并定為都城,成為中亞強國。

1222年(後理天開十八年,宋嘉定十五年,夏光定十二年,金興定六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七年,東夏天泰八年),八剌黑·哈隻蔔(一譯勃勞格·郝賈布·本·廓爾杜茲)在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克爾曼省再建起兒漫王朝,史稱後西遼、西契丹。一個中國東北地區的民族,能夠先後到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立國,也印證出遊牧民族的特點。

來源曆史

遼國滅亡後,皇族耶律大石率部至鎮州(今蒙古鄂爾渾河上遊,哈達桑東北古回鹘城)。鎮州為遼西北重鎮,遼在此設西北路招讨司,常駐軍有二萬餘騎。遼亡,西北軍力未損,禦馬數十萬匹。耶律大石召集威武、崇德、會蕃、新、大林、紫河、駝等七州長官和十八個部落首領,得「精兵萬餘,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重新建立統治機構。金天會八年(1130年),耶律大石率部經回鹘西行,至葉密立(今新疆塔城一帶),得

到突厥各部支持,所控制的地區東起土拉河,西至額敏河,人口達四萬戶。天會十年(1132年),耶律大石建号稱帝,号天佑皇帝,又稱古兒汗,改年号延慶,沿用遼國号,史稱西遼。天會十二年,耶律大石在楚河流域八剌沙衮(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瑪克東南)建都,号為虎思斡魯朵(意為強大宮帳)。耶律大石随後出兵東征喀什噶爾,進至和阗;向西征服撒馬爾罕和花剌子模,使西遼成為中亞強國。

1124年(遼保大四年)七月,耶律大石率部200騎,從夾山夜逃,北行三日,過黑水,至白達達詳穩床古兒管轄區。床古兒獻給大石馬400匹、駱駝20峰和許多羊隻。耶律大石繼向西北行,到達可敦城。可敦城是遼朝的西北重鎮,位于今蒙古國土拉河畔,是遼朝西北路招讨司及鎮州的治所,駐有諸部族騎兵2萬餘人,附近牧放着遼禦馬數十萬匹,并擁有豐富的軍備資源。耶律大石在這裡得以大為擴充他的軍事實力。

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召集成武、崇德、會蕃、新、大林、紫河、駝等七州,大黃室韋、敵剌、王紀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刺、達剌乖、達密裡、密兒紀、合主、烏古裡、阻蔔、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糺而畢等18部的首領開會,要求大家滅金複遼。因得諸部支持,征集精兵萬餘,并“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松漠以北舊馬,皆為大石林牙所有”。至此,耶律大石的政權初具規模,并組建了一支強勁的騎兵部隊,打下了西征的基礎。1130年(金天會八年),因金朝派遣耶律餘睹、石家奴、拔離速等北伐耶律大石,大石于是年二月二十二日(甲午),以青牛白馬祭天地、祖宗,整旅西征。

耶律大石先遣使送信給高昌(西州)回鹘王畢勒哥,要求假道西行。當大石到達後,回鹘王歡迎,大宴三日。大石臨行,回鹘王贈馬600匹、駱駝100峰、羊3000隻,并表示願送質子為附庸。

耶律大石離開高昌回鹘北廷後,北進轄戛斯(今柯爾克孜)族所控制的地區。受阻轉入葉密立(遺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額敏縣東南額敏河南岸),築一城。耶律大石在葉密立得到附近操突厥語諸部族的支持,時統轄的居民已達40000戶。

1132年二月五日,耶律大石在葉密立城稱帝,建年号“延慶”(漢文),上漢語尊号“天祐皇帝”。又根據當地人民的習慣叫法,稱菊兒汗(亦作葛兒罕,即“大汗”)。迫谥祖父為嗣元皇帝,祖母為宣義皇後,冊立元妃蕭氏為昭德皇後。哈剌契丹國正式建立,史稱“西遼”或“西契丹”,“後契丹”。哈剌契丹,亦作“合剌乞答”,哈剌,契丹語,黑之意,即“黑契丹”,既是國名,亦是族名。

耶律大石稱帝以後,向四方拓展。首先南下,将高昌回鹘收為附庸。

1134年初,應東黑汗王朝汗伊蔔拉欣之請,西進七河流域都城八剌沙衮,以助其抵禦葛邏祿和康裡的侵擾。耶律大石将伊蔔拉欣降封為伊利克一伊·土庫曼(土庫曼王),以喀什噶爾與和阗一帶留給東黑汗王朝,并使之成為自己的附庸國,而攫取八剌沙衮地區為己有。

八剌沙衮位于楚河谷地,左山右川,平地廣袤,氣候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農桑發達,瓜果繁多,盛産葡萄美酒。耶律大石得此“善地”,即奠都于此,并改地名為虎思斡耳朵。又改年号延慶三年為康國元年(1134年)。

是年三月,作為西遼皇帝的耶律大石,為了實現“以光中興”,恢複遼朝大業的夙願,以六院司大王蕭斡裡刺為兵馬都元帥,率領7萬騎兵東征。東行萬餘裡無所得,牛馬大多死亡,不得不勒兵西回。耶律大石歎雲:“皇天弗順,數也”。

東征未果,耶律大石又繼續西征。1137年(西遼康國四年),進入中亞費爾幹納盆地。同年五六月間,大敗西黑汗王朝軍于苦盞。當時,西黑汗王朝是塞爾柱突厥的附庸。塞爾柱王朝蘇丹桑賈爾為了保護西黑汗王朝,于1141年(康國八年)七月,親率忽兒珊、吉慈尼、祃咱答兒、西吉斯坦和古爾王國等聯軍十萬人,北渡阿姆河來拒。耶律大石則帶領契丹人、突厥(包括葛邏祿)人和漢人組成的西遼部隊,進軍撒馬爾罕。1141年九月九日,兩軍在撒馬爾罕北面的卡特萬草原相遇,相距二裡許。

耶律大石對将士們說:“彼軍雖多而無謀,攻之,則首尾不救,我師必勝。”即遣六院司大王蕭斡裡刺等率2500名騎兵攻其右翼,樞密副使蕭刺阿不等率2500騎攻其左翼,自将衆軍從中突擊,三軍俱進。桑賈爾的聯軍大敗,橫屍數十裡。桑賈爾的妻子和左右兩翼指揮官均被俘,自己僅以身免。

卡特萬會戰是中亞曆史上一次著名的戰役,它使塞爾柱突厥的勢力從此退出阿姆河以北地區,并使西黑汗王朝成為西遼的附庸,耶律大石封原國王之弟為桃花石汗(中國汗)繼續統治西喀喇汗朝,而留一名沙黑納監督其國。西遼又出兵花刺子模,迫使該國歸附,并年納價值3萬金第納爾的貢品。

耶律大石将西黑汗王朝的都城尋思幹(撒馬爾罕)改名為河中府,駐軍90日。又西至起兒漫。班師回虎思斡耳朵。

1143年(康國十年),耶律大石病逝,享年49歲,在位20年,廟号德宗,他生處中國北部契丹族政權遼朝滅亡之際,毅然揮師西進,重建西遼于中國西部新疆及其迄西的中亞廣大地區,使祖國漢和契丹等族的政治、經濟制度及燦爛文化傳統發揚于西部,厥功甚偉。後來,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稱贊之為:“頗尚文教,西域人至今思之”雲。

耶律大石因子夷列年幼,遺命皇後權國。蕭皇後名塔不煙,尊号感天皇後,稱制,改元鹹清(1144—1150)。1146年(西遼鹹清三年)。金朝派武義将軍粘割韓奴出使西遼,抵達虎思斡耳朵郊外時,途遇出獵的感天皇後。韓奴自稱上國使者,奉天子之命前來招降西遼,拒絕下馬跪見,并辱罵感天皇後為“反賊”。皇後大怒,殺之。從皇後不畏強權,敢于斬殺大國使臣,金朝亦無如之何,可見當時西遼國勢強盛,實力雄厚,所以敢于對金采取強硬态度。

感天皇後在位7年。

1150年,子夷列即位,改元紹興(1151—1163年)。紹興初年,“籍民十八歲以上,得八萬四千五百戶”。此指西遼政府直屬地區内能為軍隊和其它徭役提供十八歲以上男子的戶數,并非全國人戶的統計數字。即使如此,按一家五口計算,男丁戶的總人數也在40萬人以上,反映出當時西遼已具有相當數量的勞動力和兵源。夷列在位13年,于1163年(西遼紹興十三年)病逝,廟号仁宗。

夷列因子幼,遺诏由妹普速完稱制權國,号承天太後,改元崇福(1164—1178)。

普速完為了消除河中地區的隐患,1164年(西遼崇福元年)命西黑汗王朝恰克雷汗将葛邏祿人遷往喀什噶爾,并禁止攜武器。當葛邏祿人聯合起來進行反抗時,中了西喀喇汗朝的暗算,遭到毀滅性打擊。從此,河中地區的葛邏祿勢力大為衰落,而西遼的影響和控制力量進一步上升。1170年(崇福七年),西遼在阿姆河打敗花剌子模軍。此後,普速完又派自己丈夫蕭朵魯不率大軍送投奔西遼的花刺子模王之兄特克什回國。

1172年(崇福九年)十二月十一日特克什即花剌子模王位。西遼從而加強了對花剌子模國的控制。

後來,普速完與夫弟樸古隻沙裡私通,出己夫驸馬蕭朵魯不為東平王,後又羅織罪名殺之。驸馬之父蕭斡裡以重兵圍宮廷,用箭射死承天太後普速完和樸古隻沙裡。普速完在位14年。

仁宗夷列次子直魯古繼位,改元天禧(1178—1211)。從普速完執政後期開始,西遼統治集團已日趨腐化衰敗,并且兵權旁落于外姓大臣之手。直魯古即位後,用兵頻繁,國力日益衰耗。

1198年(西遼天禧二十一年)西遼進軍呼兒珊,與古爾王國及當地一些地方軍隊激戰,結果慘敗,死亡12000人。

1204年(天槽二十七年)秋,西遼終于在安德胡伊擊敗古爾國王,但付出了很大代價,并為花刺子模在呼兒珊的發展掃清了障礙,得不償失。

1209年(天禧三十二年),高昌回鹘國王由于不堪忍受西遼派駐的少監的欺壓、掠奪和淩辱,起而殺少監,歸附蒙古成吉思汗,于是西遼喪失了東部附庸國。

1210年(天禧三十三年),花剌子模王摩诃末率大軍東進,在塔拉斯河谷擊潰西遼軍,俘其統帥塔陽古。後西遼又喪失了西部的河中地區。

1211年(天禧三十四年)秋,西遼末主直魯古出獵,被流亡的乃蠻王子屈出律率伏兵8000人擒獲。西遼亡。屈出律篡奪西遼帝位後,表面上尊直魯古為太上皇,皇後為皇太後,實際上是利用原西遼的名義來穩定和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兩年後(1213),直魯古悲憤死。1218年,屈出律為蒙古所滅。

後西遼是遼朝在西部的延續,前後88年間,使漢族和契丹族等共同締造的中華文化遠播中亞,這是中國古代史不可缺的光輝一頁。

曆代君主

後西遼(QUTLUGH-KHAN)王國曆代君主:

BaraqHajib..................................1224-1235

巴拉克-哈吉布

Qutbad-DinIMohammed.......................1235-1236d.1257

忽特巴-丁一世-穆罕默德

Rukhad-DinHojaal-Hakk.....................1236-1252

魯赫-阿丁-和卓-哈克

Qutbad-DinIMohammed(restored)............1252-1257

穆罕默德(複位)

Muzzafaras-DinIShajJaj...................1257-127?

穆紮法-阿斯丁一世-沙吉-嘉吉

TurkanHatun(fem.).........................127?-1282

圖兒坎-哈敦[女性]

Djalalad-DinAbu'l-Muzzafar.................1282-1292

賈拉爾-阿丁-阿布勒-穆紮法耳

Safvatad-DinPadishahHatun(fem.)...........1292-1295

薩法特-阿丁-葩迪莎-哈敦[女性]

YuluqShah........................................1295

玉魯克-沙

Muzzafarad-DinIIMohammedShah.............1295-1301

穆紮法耳-阿丁二世-穆罕默德-沙

Qutbad-DinIIShah..........................1301-1309

忽特巴丁二世-沙

後西遼國自西遼丞相,皈依伊斯蘭教的八剌黑·哈隻蔔(一譯勃勞格·郝賈布·本·廓爾杜茲或步拉克-哈集布,或巴拉克-哈吉布)于1222年(後理天開十八年,宋嘉定十五年,夏光定十二年,金興定六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七年,東夏天泰八年)在直魯古、屈出律的西遼被蒙軍滅亡後,率一部分西遼臣民逃亡到伊朗起爾曼[克爾曼]地區建立了完全伊斯蘭化的“庫圖魯厄汗”政權,起兒漫[克爾曼]王朝,(史稱後西遼、西契丹1222-1308年)。曆八帝二後,存在八十六年,最後被蒙古人的伊兒汗滅亡。其間仍堅持契丹鑄币慣例,八帝二後都曾登基改元即鑄新錢,但均未見建有漢文年号,錢币都為阿拉伯文王号打制币。

西遼政權崩潰後契丹貴族在波斯東南部克爾曼地區建立的一個小政權,前後延續八十年(1224~1303或1306年)。1222年(後理天開十八年,宋嘉定十五年,夏光定十二年,金興定六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七年,東夏天泰八年),八剌黑·哈隻蔔(一譯勃勞格·郝賈布·本·廓爾杜茲)在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克爾曼省再建起兒漫王朝,史稱後西遼、西契丹。

"後西遼"已經是完全脫離中國(不論文化上還是距離上)的政權,位于伊朗,領土小幾乎沒有影響力又是蒙古的附庸,所以幾乎查不到中文資料.

BuraqHajib設立了一個象形卡拉Khitay中亞國家的一小部分,也被稱為契丹汗國,在南部波斯灣柯曼省北部中國早在13century.The契丹人在阿拉伯語中為خطا(哈達)及由MSL編年史提到,因為他們最初與MSL作戰後轉換之前由密宗佛教伊斯蘭教。後由蒙古人成吉思汗下銷毀了1218卡拉Khitay境界,對大多數卡拉Khitay恢複其遊牧生活。隻有在根據BuraqHajib小部分人口轉移到城市生活,并建立了在當地的柯曼省波斯王朝。蒙古伊卡哈尼德統治者Öljeitü(r.1304-1316)在1306年結束的契丹王朝。

上一篇:驟停打擊樂

下一篇:掠天之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