彜族舞蹈

彜族舞蹈

彜族文化傳統
歌舞是彜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内容,其形式豐富多彩,多數是模仿生産勞動時的動作而成。古老的舞蹈有模拟動物形象的“鬥雞”、“鬥羊”,象征戰争的“跳钗”、“刀舞”,慶豐收的“大鼓舞”等。在彜族人民歡慶年節期間,可以看到來源于中原文化的舞蹈形式竹馬高跷。[1]
    中文名:彜族舞蹈 外文名:Yi dance 别名: 舞蹈特點:熱情豪放 、粗犷勇猛 所屬領域:民族舞蹈

流行傳說

花鼓舞

民間傳說:古時,有個能歌善舞的彜族美麗姑娘,有一天,她在洗瓦罐,無意間拍打了罐口,瓦罐便發出了咚咚的聲音。她覺得很好聽,在上山砍柴時便取回了一根空心樹,蒙上羊皮,用木棍一敲,其聲音特别悅耳動聽。從此以後,彜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鼓和跳花鼓的活動,彜族後人為紀念花鼓的發明者,就做了一個牌位,上書"有感花鼓娘娘之牌位",每在跳花鼓是須殺雞獻牌位,舉行儀式,并成立"花鼓會"。

這個有關峨山彜族花鼓舞起源來曆的美麗傳說,雖然沒有确切的史書記載和可以證明其真實性的有力證據,但從中體現出了彜族人民的一種精神依托和崇敬祖先的意識願望。也說明峨山彜族人民是一個崇尚勞動、崇尚智慧、崇尚創新的民族。

左腳舞

彜族左腳舞有1000多年曆史,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腳舞最早的文字記載。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世間有一條惡龍,興風作浪,造成洪水危害。兩位彜族青年阿裡和阿羅勇敢地站出來,前去制服惡龍。彜家人民在阿裡和阿羅的帶領下,一齊向惡龍開戰,惡龍見勢不妙,趕緊逃回龍潭。人們抓住時機,把事先燒紅的栗炭往潭裡倒,倒滿後又擡石頭、挖泥土,把龍潭填平。還怕夯壓不緊惡龍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邊唱邊跳邊跺腳,三天三夜惡龍終于死了。為了慶祝勝利,彜家人用惡龍的頭、皮、骨、筋制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腳彈琴,口唱左腳調"阿裡羅"以示紀念。

舞蹈分類

打歌:包括“打跳”、“跳腳”、“左腳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樂”)等圓圈舞,流行于雲南省西部與四川省涼山交界地區、雲南省西南部的彜族和相鄰的其他少數民族之中。自娛性舞蹈打歌與漢族古代的踏歌極為近似。現存于雲南省巍山縣巍寶山文昌閣,繪制于清代乾隆時的踏歌圖便記錄了當地的舞态。每當節日和喜慶之時,人們挽手圍圈,載歌載舞或随樂而舞,舞蹈始終以下肢動作為主。

跳弦:因舞者雙手持“煙盒”邊敲邊舞,故也被稱為煙盒舞。煙盒舞流行于雲南省中部和南部紅河、石屏、建水等地彜族支系尼蘇人居住地區。舞蹈分為“正弦”和“雜弦”兩類。“正弦”融雙人自娛性舞蹈與表演性舞蹈為一體,主要傳統段子有啞巴砍柴、鴿子度食等,舞姿優美輕盈、活潑風趣。而“雜弦”則是在“正弦”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來的,是一種表現人物、具有故事情節的歌舞小品。其中啞巴摸魚、童子拜觀音等具代表性的節目達百餘種。當地所流傳的“是人不跳弦,白活幾十年”的口頭禅,可說明跳弦在人們生活和心目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

羅作:也稱羅索,是流行于雲南省紅河南岸彜族支系尼蘇人中的另一種圓圈舞。曲調歡愉跳躍,節奏鮮明而強烈,伴之以快速擺手、錯步、踏腳等舞蹈動作,特别受到青年們的喜愛。

跳三弦:也稱大三弦、跳月,是雲南省中部地區彜族支系阿細人、撒尼人喜愛的自娛性舞蹈。在大、中、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火把節”不可缺少的舞蹈。

披氈舞:是四川省涼山地區彜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氈為道具,通過雙臂的伸展、收攏、擺動與身體旋轉,來模仿鷹、熊的姿态。該舞現已成為彜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文化蘊含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認為,每一民族與地域的文化盡管富有多樣性,但總有一個帶有曆史性和行動一緻性的價值秩序或主導精神貫穿始終,它作為一種典型性的目的,指導一個民族從文化的大系統中選擇了某些東西,排除了另一些東西,這種選擇可以滲透到文化的不同層次,體現在文化的各個單元中。彜族文化的産生和發展始終與火有着不解之緣,在經曆了漫長而深厚的文化積澱之後,火已經成為承載有極複雜的深層文化内涵的原型意象,加之“火”的物質和文化特性,更加體現了彜族的價值秩序和民族精神。

上一篇:紅警Online

下一篇:水簾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