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奎

張發奎

國民黨陸軍上将、北伐名将、抗日名将
張發奎(1896—1980),字向華,廣東韶關客家人。1912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參加中國同盟會。1925年冬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12師師長,次年參加北伐戰争,在攻占汀泗橋、武昌城等作戰中,因有戰功升任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軍長。抗日戰争期間,先後任集團軍總司令、兵團總司令、戰區司令長官、方面軍司令官等職,率部參加過淞滬、武漢、昆侖關等戰役,被授予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将。抗戰勝利後,任廣州行營(後改行轅)主任,1947年改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49年3月任陸軍總司令,7月辭職,去香港定居。[1]直至1980年3日10日病逝,終年85歲。
    本名: 别名:字:向華 字: 号: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張發奎 籍貫:中國廣東始興 性别:男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1896年9月2日 去世年月:1980年3月10日 畢業院校:武昌陸軍第二軍官預備學校 政黨:中國國民黨

人物生平

早年經曆

光緒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1896年9月2日),張發奎生于粵北毗鄰江西省的始興縣清化鄉矮嶺村(今隘子鎮彩嶺村,名逸斌。8歲入私塾,光緒三十三年就讀縣立高等小學堂。宣統三年(1911年)夏,與同學李君外出遊泳,李不慎溺死,發奎懼牽連出走廣州,先當學徒習染織,後從軍當兵。1912年(民國元年),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并加入同盟會。他聰敏好學,于民國2年在3000同學中以《吳起将兵與士卒同甘苦論》一文名列前茅,升入武昌第三陸軍中學。

北伐戰争

1916年畢業于武昌陸軍第二軍官預備學校,回粵軍由排長逐級升至旅長。1925年冬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12師師長,次年參加北伐戰争,在攻占汀泗橋、武昌城等作戰中,因有戰功升任被譽為鐵軍的第四軍軍長。

民國元年(1912年),張考入廣東陸軍小學并加入同盟會,民國2年升入武昌第三陸軍中學,民國4年畢業返粵參加第二次反袁之役,一度為孫中山侍衛民國9年奔赴漳州“授閩粵軍”任中尉副官,8月,與桂系軍閥戰,晉升上尉副官;翌年派在廣東士敏土廠任事。民國9年奔赴漳州“援閩粵軍”任中尉副官。8月,與桂系軍閥戰,發奎,隻身于敵群中奪獲新式步槍兩枝,晉升上尉副官。惠州攻堅戰,任敢死隊督戰長。民國11年任總統府大本營警衛團第三營營長。6月陳炯明叛變,張發奎率部與叛軍戰于翁源。陳炯明遣前陸軍小學校長翁式亮緻函發奎稱:“師生之情,愛護之心始終如一,希迅速來歸,免贻後悔”。發奎旋以“師恩難忘,恕難從命”。回絕,毅然率部退入始興仙人洞據山相抗,為時半年。故以後有“大王”綽号。後來粵軍第一師師長梁鴻楷函張許以相機驅陳,張遂出山任第一師二團三營營長。

民國12年(1923年)2月,孫中山重返廣州,張發奎舉兵驅陳(陳炯明)升任團長。

民國14年(1925年)。7月,粵軍第一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師,張發奎任獨立旅旅長。東征時,在熱湯與二十倍于己的敵軍遭遇,激戰一天,最後等到友軍的支援,終于擊潰敵軍。在南征中殲鄧本殷部,升任十二師師長。

民國15年7月,國民政府誓師北伐,張發奎率部進軍湖南與第十師擔任湘江東岸作戰,連克醴陵、平江,迫吳佩孚部退守汀泗橋。汀泗橋三面環水,後枕高山,除西南鐵路橋可通外,悉為崎岖山路。吳佩孚屢敗後,集北軍兩萬,任宋大霈為指揮,欲憑天險待四軍而殲之,并親由長辛店率嫡系部隊傾巢南援。8月26日,四軍發起攻擊,宋大霈率大刀隊督陣,雙方激戰甚烈;至夜,張發奎令三十六團渡水偷襲敵後、占領中央陣地。翌日拂曉,張親率三十五團及葉挺獨立團從正面奮勇沖殺。獨立團多共産黨員,前仆後繼,視死如歸,血戰數小時沖過鐵橋。吳軍腹背受敵被包圍繳械,十二師占領汀泗橋,30日,四軍再攻克賀勝橋,直逼武昌。

民國15年(1926年)10月10日,北伐軍攻克武昌後,張發奎率十二師援贛,首戰馬回嶺,全殲孫傳芳謝鴻勳部,繼又協同第七軍克九江取南昌,旋回師武漢。

民國16年1月,張發奎晉升第四軍軍長。武漢粵僑聯歡會贈“鐵軍”盾牌一塊,紀念四軍功績。3月”張發奎兼任十一軍軍長,中旬,國民黨召開二屆三中全會,張發奎當選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任第四方面軍第一縱隊司令官。“四·一二”政變後,武漢國民政府明令讨蔣。但因張學良率奉軍與吳佩孚殘部聯合進窺武漢,遂決定先繼續北伐。4月下旬,張發奎率四軍、十一軍出師河南,于上蔡、逍遙鎮等地擊敗東北軍四個軍,進擊臨颍。張學良集中主力25萬人與北伐軍決戰。雙方血戰,十一軍七十七團團長蔣先雲(共産黨員)戰死,張頑強指揮,終将奉軍主力擊潰,占臨颍,克許昌取開封。第二期北伐,鐵軍逐鹿中原,威震中外。6月13日,北伐軍班師武昌,張發奎升任第二方面軍總指揮。7月15日,汪精衛叛變,甯、漢合流實行清共,張發奎因部下有不少共産黨員且多為骨幹,并不熱心反共,反而接納郭沫若、張雲逸、葉劍英等一批共産黨員到二方面軍任職。南昌起義後,張發奎采納葉劍英的意見不去追擊葉挺、賀龍,而令第四軍南下廣東與李濟深争地盤。9月下旬,第四軍進入廣州。11月17日,張發奎、黃琪翔發動廣州政變,擁護汪精衛反對南京特别委員會,驅逐黃紹竑桂系部隊,史稱張黃事變。12月11日,共産黨領導廣州起義,張發奎于肇慶回師鎮壓。國民黨反汪各派乘機指責張有異動,張被迫離開四軍赴日本。第四軍亦被迫離開廣州,向東江轉移,在五華接連與陳銘樞、陳濟棠、徐景唐的粵軍和黃紹竑的桂軍作戰,失敗後撤往江西,參加中原大戰。

多次反複

1927年4月,甯漢分裂,張擁護汪精衛,反對蔣介石。6月,被武漢國民政府任命為第2方面軍總指揮。率部入贛,準備讨蔣。7月甯漢合流後,追随蔣、汪反共。9月入粵,11月與汪合謀,發動兵變,驅逐桂系勢力,行使廣州軍事委員會分會主席職權。12月,鎮壓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廣州起義。同月,李濟深率部配合黃紹竑部進攻廣州。張兵敗辭職,後附蔣。1929年蔣桂戰争中,任蔣軍第一路追擊軍司令兼第4師師長,進駐湖北宜昌。9月,獲悉蔣欲消滅所部,遂聯桂攻粵,再次反蔣,12月被陳濟棠部擊敗。1930年,蔣馮閻戰争中,聯合桂系支持馮、閻反蔣,出兵嶽陽,失敗。

民國18年(1929年)3月,蔣桂戰争爆發,張發奎回國,被任為讨桂軍右翼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整編第四師師長(原第四軍)。張部于鄂西擊敗桂軍。9月,蔣介石存心消滅異己,下令張部移防隴海路,計劃第四師途經浦口時包圍繳械。于是張發奎再次反蔣,率部取道湘西直下廣西,複與桂系聯合進攻廣東。12月,張、桂聯軍于花縣被粵軍擊敗,返回廣西,随後又在北流被粵軍擊敗。四軍縮編為第四師。

民國19年(1930年)蔣、馮、閻爆發中原大戰。張發奎、李宗仁舉兵策應,恢複第四軍,進攻湖南,兵鋒直達嶽陽。然桂軍黃紹竑部遲遲不北上,粵軍乘虛奪取衡陽,将北上的張桂聯軍與黃紹竑部桂軍攔腰斬斷,截為兩部分。黃紹竑部桂軍無法攻下衡陽,張桂聯軍隻好回頭,與衡陽粵軍激戰,結果慘敗退回廣西。第四軍僅剩兩團。張發奎心灰意冷,僅任軍事委員會委員,廣西省政府委員。

抗日戰争

“九·一八”事變後,張發奎向廣州國民政府請纓抗日,率部北上援助東北軍馬占山,并得到批準,但軍費無着落,無法開拔。不久十九路軍在上海跟日本人打起,北上援馬,改為東向援蔡(廷锴),但軍費還是無着落。不久上海戰事結束,張發奎無奈,隻讓四軍歸順中央。12月國民黨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張當選為中央監察委員。民國21年3月,他再次要求率部援黑龍江,蔣又不允,反将其調往江西“剿共”。張

發奎痛感國事危急而報國無門,于10月隻身出國遊曆歐美。張在國外宣傳抗日救國受各地華僑歡迎。,在倫敦他發表談話說:“如有機會,餘願率一旅之孤軍奮起抗敵,期有報國仇于萬一也。”在美國,一位醫生名叫雅侖,用一個傳家之寶的酒杯盛滿白蘭地對張說:“在我有生之年,如你能打敗日本,情願把這杯子送給你”。張發奎毫不猶豫一飲而盡(抗戰勝利後,雅侖找到張的弟弟勇斌果然把酒杯交其帶回)。

民國24年春張回國到南京見蔣介石,提出:“今後中國之出路,唯有抗戰之一途”。蔣許他日後為抗日先鋒。民國25年張任皖、贛、浙、閩四省邊區總指揮及蘇浙邊區綏靖主任,專事督辦抗日防禦工事。

民國26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張任第八集團軍兼右翼軍總司令;在浦東擊敗日軍數十次進攻并親自指揮炮兵轟擊日軍司令部和日軍旗艦“出雲号”給敵以重大威脅,被譽為神炮。10月30日左翼軍開始敗退,蔣改任張指揮左翼及中央軍。面對殘局,他仍表示:“盡最後一分力,流最後一滴血”。11月5日,日軍于杭州灣登陸,張部腹背受敵,奉命放棄上海。

民國27年(1938年),張發奎任第二兵團總司令兼第八集團軍總司令,參加武漢保衛戰。他指揮第二十五、第六十四、第八、第七十、第五十四、第二、第四、第六十各軍,負責确保贛鄂門戶,固守九江以西至蕲春長江兩岸各要點的任務。戰鬥開始後,張發奎所部的預備第十一師、二十五軍之一個師和二十九軍團主力在姑塘的守軍損失慘重。他“下達變換陣地的決心”,以預備隊第四軍附一五五、第一八七兩個師占領獅子山、張家山、兩台嶺等為第二抵抗線,掩護主力轉移。但這一撤退遭到蔣介石的斥責,認為他想保存北伐時第四軍的實力,叱令他交出指揮權調回武漢。回漢向最高統帥部彙報戰況後,張發奎又調到瑞昌以西地區及馬頭鎮、羅東鎮等要塞進行守備,均被日軍以優勢兵力襲取。後來張發奎又率部在陽新、大冶和通城、嶽陽、蒲圻等地組織守備,直到武漢會戰結束。

民國28年(1939年)春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負責兩廣軍事。冬,張指揮第一次粵北會戰獲勝。

民國29年1月,四戰區遷往廣西,他乘隙回家鄉住了十天,然後到廣西任職,相繼收複南甯、龍州、欽州。

民國33年(1944年)10月,日軍進攻廣西,桂林、柳州、南甯失陷。張部敗退至百色。冬,張發奎改任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

民國34年5月,二方面軍奪回南甯,7月攻克龍州、憑祥,進軍梧州。

解放戰争

抗日戰争勝利後,張發奎任廣州地區受降官,主張嚴懲日酋田中久一。

民國35年任廣州行營主任,不承認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華南抗日遊擊隊并計劃清剿。

民國36年改任廣州行轅主任,冬調任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

民國38年1月任海南特區行政長官兼海南建省籌備委員會主任。3月任陸軍總司令。

晚年生活

民國38年7月辭職到香港定居;

1980年3日10日,張發奎在香港,終年85歲。

他死後,時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的葉劍英元帥電其家屬:“驚悉向華将軍逝世,不勝哀悼。鄉情舊誼,時所萦懷。特電緻信,尚希節哀。”台灣始興同鄉會曾開會追悼并獻一挽聯:“望出曲江,緒承風度,千載道範,先後獻身邦國,古今輝映;聲揚鹹甯,威鎮華夏,一代名将,從此撒手人寰,中外同哀。”

主要成就

北伐鐵軍

民國15年7月,國民政府誓師北伐,張發奎率部進軍湖南與第十師擔任湘江東岸作戰,連克醴陵、平江,迫吳佩孚部退守汀泗橋。

汀泗橋三面環水,後枕高山,除西南鐵路橋可通外,悉為崎岖山路。吳佩孚屢敗後,集北軍兩萬,任宋大霈為指揮,欲憑天險待四軍而殲之,并親由長辛店率嫡系部隊傾巢南援。8月26日,四軍發起攻擊,宋大霈率大刀隊督陣,雙方激戰甚烈;至夜,張發奎令三十六團渡水偷襲敵後、占領中央陣地。翌日拂曉,張親率三十五團及葉挺獨立團從正面奮勇沖殺。獨立團多共産黨員,前撲後繼,視死如歸,血戰數小時沖過鐵橋。吳軍腹背受敵被包圍繳械,十二師占領汀泗橋,30日,四軍再攻克賀勝橋,直逼武昌。

四軍北伐入湘,戰無不勝,汀泅橋、賀勝橋之戰,重創北軍,寫下了北伐戰争最光輝的一頁,赢得了“鐵軍”稱譽。

保全上海

張發奎到八月二十二日,戰事即開始轉入更猛烈的階段。敵軍增援部隊第三師團、第十一師團,以及第一師團、第八師團之各一旅團,當天即在寶山獅子林登陸,并即向左翼軍方面寶山、羅店、浏河線進攻;同時對右翼軍方面之川沙及浦東各地,也采取積極的行動。同樣以京滬、滬杭兩鐵道輸送增援部隊,投入左翼軍方面,雙方均以猛烈火力作陣地的戰鬥,情況特别緊張。是以對原來預期以攻擊的作戰手段指導會戰的計劃,不得不加以修正,而轉入以純粹防禦戰的階段。

反對英軍

張發奎早年是汪精衛的追随者,以伺候孫中山的虔誠來效忠汪精衛,但1939年汪精衛降日後,張即動員在粵北的黨政軍要人簽署通電,還向廣東民衆發表廣播演說,譴責汪氏叛國投敵。雖然張本人對蔣介石有所不滿,但他堅持“民族大義重于私人恩怨”,“我敢毫無疑問地說,餘漢謀、白崇禧、薛嶽與我不顧及蔣先生的各種缺失,仍寄信心與希望于蔣先生,是因為他堅持抗日。國難應該重于一切私怨的”。

抗戰勝利後,盟軍總部原已決定第四戰區派大員去香港接受日本駐軍投降儀式,但英相丘吉爾為了維系大英帝國的面子,便要求美國人去遊說蔣介石,最後蔣同意由英方主持受降典禮。張發奎說:“我們不應該同意這一更改,不應該屈服于英美的壓力。對于香港受降任務,我特别感到興奮。香港在國人心目之中,是一個國恥的創傷。過去它是罪犯的避風港、資本家官僚們的樂園。廣東風氣的敗壞,以及廣東政治的商業買辦化,都直接受香港的影響。盟軍最高統帥部首先劃定香港地區歸中國接收,根據戰後領土主權完整及民族願望的觀點,是有充分理由的。”

抗戰勝利後,在軍委會委員長廣州行營主任任上,毅然下令逮捕意籍日本間諜、法國領事衛映章的姘婦貝安加,并派兵包圍法國駐穗領事館,強行搜索該犯之來往文件檔案,勒令法領事當面簽字認錯。1945年10月斷然派劉紹武師長率部封鎖穗澳邊境,禁止肉類蔬菜出口,迫使澳葡當局引渡匿澳日本戰犯與漢奸且查封其财産。1948年1月批準軍統廣州站組織特别行動隊,在港九散發傳單,警告港英當局停建屏山機場、取消限制華人入境,引渡所有漢奸到廣州受審,否則将發動十萬青年對香港實施毀滅性行動。凡此種種都維護了國家主權、捍衛了港澳同胞的合法權益。

重視教育

張發奎一生戎馬,但頗重視文化教育,曾在家鄉創辦風度小學,于四戰區創辦志銳中學,培養了不少熱血青年。任四軍長時曾贈始興中山圖書館《萬有文庫》、《四部叢刊》各一套。

轶事典故

鐵血大匾“五代同堂”

——張發奎與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淵

1939年冬,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張發奎上将,在震驚中外的“粵北大捷”之抗日戰争時期,“鐵軍”軍長,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上将,特地為辛亥革命元老孫中山粵軍總司令部參議何子淵題作五代同堂花梨原木大匾相贈。

說到張發奎與子淵公的交往,還得追溯到1925年春,東征軍讨伐陳炯明殘部之第一次東征。1922年6月16日,粵軍總司令陳炯明拒絕北伐,公然背叛孫中山發動政變,失敗後,出走香港。1925年1月7日,盤踞在潮汕、梅州、惠州、東莞一帶的陳炯明殘部積蓄力量再次卷土重來,向廣州發起進攻。黃埔學生軍約3000人和留守的粵軍組成東征聯軍,在楊希闵總司令和蔣介石、劉震寰、許崇智、張發奎(任團長)等将領率領下,憤起讨伐,一路所向披靡,銳不可當!先後輕松拿下東莞、淡水、平山、惠州、河源、海豐、陸豐、潮州、五華等地。

3月18日下午,大軍迂回到了興甯城下,遭遇陳炯明得力幹将林虎部的頑強抵抗。要拿下興甯城,必須先攻下興城近郊的至高點神光山,這一光榮而神聖的任務自然落在張發奎、蔣光鼐兵團的身上。張、蔣配合默契,東南合擊,經過一個通宵的激戰,終于在3月19日淩晨,攻陷神光山,極少數林虎殘部趁亂向石馬方向逃竄……

東征軍光複興甯後,興甯議長何子淵與縣長羅師揚第一時間帶糧、帶物和款項慰問蔣中正、周恩來、張發奎、蔣光鼐等東征軍全體将士,并發動興城群衆夾道歡迎。随後籌備3月27日東門外“孫中山先生逝世追悼會”,以及3月30日,北門外刁屋壩“悼念大元帥及東征陣亡将士”5000人大會。

在一次預備會議上,同盟會元老何子淵為表地主之誼,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拿下神光山首立頭功,帶兵有方,智勇雙全的張發奎等将士大加褒揚。并私下對張預言:後生可畏,他日必成将才!……說得張發奎喜上眉梢,心悅誠服。

其實張發奎早就認識子淵公,在廣州大元帥府擔任孫中山貼身侍衛期間,曾跟何子淵見過面,隻是無緣跟他近距離接觸和聊天。每次看到中山先生對這位遠道而來,風塵仆仆,美髯飄飄,仙風道骨的仁厚長者禮遇有加,人前人後均以“子淵公”相稱時,都會肅然起敬。沒想到這次在興城相見,快把張發奎給樂壞了,也沒想到子淵公如此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簡直跟親自提攜自己成長的本家叔叔(老同盟會員)和自己記憶中的爺爺毫無二緻。更沒想到他如此器重自己。

1950年土改至1976年9月9日,何子淵女兒何瑛用積攢多年的私房錢5000大洋興建的祖屋——光裕廬,被洗劫、抄家、挖地三尺。部分祖屋被“誤”認為光裕廬地下埋有金磚的“貧下中農”鸠占,至今仍未清還。何子淵遺留下來的鄭闆橋字畫、于佑任題聯和三十多箱古籍善本、手稿、書信,以及何子淵與孫中山的合影、與張自忠的合影、與何天炯的合影等珍貴文物,均被搶劫一空。光裕廬天面的“雕梁畫棟”也按文化大革命老貓牯之所謂“破四舊”标準鏟平。至1969年春,第三房裔孫何程雲先生冒着生命危險唯一秘藏的張發奎“五代同堂”大匾,亦被剛從北京接受“最高指示”歸來的紅衛兵抄家,五花大綁,連人帶物拖至石馬公社革委會示衆……打算第二天一早,開萬人大會時再将“國民黨的殘渣餘孽”亂棍打死!幸好當天晚上接到上級“革委會”電話通知:“從明天開始,不能再‘就地正法’了”而作罷。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随即遣送合水農場改造。

自此,珍貴文物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張發奎上将鐵色大匾“五代同堂”便不幸流落他鄉,至今仍無法追回。

人物紀念

張發奎墓,位于其故鄉,張将軍夫人張劉景容女士,為實現張将軍葉落歸根之遺願,不顧某些勢力的阻撓,于一九九二年親自與張将軍親屬及舊部近百人從香港護送張将軍骨灰回故鄉安葬。

2007年11月20日上,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愛國将領張發奎将軍遺孀張劉景容靈灰安葬儀式在廣東始興隆重舉行。

上一篇:伊凡四世

下一篇:司馬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