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之年

弱冠之年

漢語成語
弱冠之年,漢語成語,拼音是ruò guàn zhī nián,意思是指年紀剛到成年的時候。出自《禮記·曲禮上》。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廟中行加冠的禮數。冠禮由父親主持,并由指定的貴賓為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并賜上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希望他成為受人尊敬的貴族。[1]
    中文名:弱冠之年 拼音:ruò guàn zhī nián 出處:《禮記·曲禮上》

釋義

意思是指年紀剛到成年的時候。

曆史文獻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

在《元史.王利傳》上載:“利自幼穎悟,弱冠,與魏初同學,遂齊名,諸名公交口稱譽之。”又唐詩人杜甫的《進三大禮賦表》說:“臣生長陛下純樸之俗,行四十載矣。與麋鹿同群而處,浪迹于陛下豐草長林,實自弱冠之年矣。”另《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法善弱冠時,曾遊括蒼白馬,出石室内,遇三神人。”這些古文中的“弱冠”,都是指二十歲左右的男子。可是為什麼把二十歲的男子稱為“弱冠”呢?

在《禮記.曲禮上》載有:“二十曰弱,冠。”又唐《孔穎達.正義》:“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是說古代時二十歲的貴族男子,要舉行加冠禮以示成年,但身體還未發育強壯,所以稱弱,而弱是年少之意。因此,後來就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

古人非常重視冠禮,《禮記.冠義》上說:“冠者,禮之始也。”意思是說冠禮是一切禮儀的開始;又《儀禮》共十七篇,第一篇就是《士冠禮》。《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另《禮記.冠義》:“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歲,行過冠禮并為自己取個“字”(别名),自此即表示他已是個成年人了。

源于周朝的“冠禮”,是中國古代的成年禮。據專家考證古代早期的原始社會,男女青年進入成年階段時會舉行一種儀式,稱為“成丁禮”、“入社禮”,而這種“成丁禮”後來就演變成冠禮。

舉行冠禮儀式是非常講究和慎重的。據《儀禮.士冠禮》上所載,貴族男子到了二十歲,由父親或兄長在宗廟裡主持冠禮。行加冠禮首先要挑選吉日,選定加冠的來賓,并準備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然後由父兄引領進太廟,祭告天地、祖先。

冠禮進行時,由來賓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頂帽子,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質做的缁布冠,表示從此有參政的資格,能擔負起社會責任;接着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軍帽,表示從此要服兵役以保衛社稷疆土;最後加上紅中帶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禮帽,表示從此可以參加祭祀大典。

三次加冠完成後,主人必須設酒宴招待賓贊等人(贊是賓的助手),叫“禮賓”。“禮賓”後,受冠者入内拜見母親,然後由賓取“字”,代表今後自己在社會上有其尊嚴。古人認為成年後,隻有長輩才可稱其“名”,一般人或平輩隻可稱其“字”,因此要取“字”便于别人稱呼。

接着再依次拜見兄弟,拜見贊者,并入室拜見姑姊。之後,受冠者脫下最後一次加冠時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禮帽禮服,帶着禮品,去拜見國君、卿大夫(在鄉有官位者)和鄉先生(退休鄉居的官員)。

冠禮的儀式,從周朝開始持續到清朝,直到清末民初,由于西風東漸,冠禮也就逐漸沒落而消失了。

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觀群書。”

用法

作賓語;多用于男子。n例:所謂才子者,須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學問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稱之。

上一篇:花期

下一篇:察言觀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