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

漢語漢字
最早的船是簡易的獨木舟,或者是用獸皮鋪蓋在木制構架上而制成的小船。它們用短闊槳或長槳推進。不過帆船有一個大優點,因為其龐大得多的船體不用劃槳也能獲得動力。沒有人确切地知道第一批帆船出現在何時何處。大概當有人在船上舉起一大塊布時,發現了風可把船向前推進。這可能發生在埃及的尼羅河上,那兒有一種強大的盛行風。
  • 中文名:帆
  • 拼音:fān
  • 繁體:
  • 部首:巾
  • 字碼:
  • 五筆:mhmy|mhwy
  • 倉颉:lbhni
  • 鄭碼:liqd
  • 筆順:252354
  • 字級:
  • 平水韻:
  • 注音:ㄈㄢ
  • 部外筆畫:3
  • 總筆畫:6
  • 四角号碼:47210
  • 統一碼:基本區 U+5E06
  • 結構: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帆fān(ㄈㄢ)

⒈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帆船。帆樯。帆闆。

詳細釋義

帆 fān

〈動〉

張帆行駛[sail]

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韓愈《除官赴阙》

詞性變化

帆 fān

〈名〉

(1)挂在船桅上利用風力使船前進的布篷[sail]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又如:揚帆;帆力(帆受風時的推動力);帆勢(帆篷張挂之勢);帆楫(船帆和槳)

(3)靠帆推進的船舶[sailing ship]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4)又如:帆舶(船舶);帆海(船行于海)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馬疾步也。從馬風聲。符嚴切〖注〗臣鉉等曰:舟船之颿,本用此字。今别作帆,非是。

馬疾步也。馬之行疾於風。故曰追奔電、逐遺風。從馬。風聲。此當雲從馬風、風亦聲。或許舉聲包意。或轉寫奪屚。不可知也。符嚴切。廣韻符鹹扶汎切。七部。按今有帆字、船上幔以使風者也。自杜注左傳巳用此字。不必借颿。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符炎切,音凡。《集韻》舟上幔以帆風。《馬融·廣成頌》張雲帆施蜺帱。

又石帆,草名。《左思·吳都賦》石帆水松。《注》劉逵曰:石帆生海嶼石上,草類也。

又《廣粜冄韻》頭《集條韻》《正韻》扶泛切,音梵。《廣韻》船使風。《釋名》帆,泛也。随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韓愈·除官赴阙詩》無因帆江水。《注》洪興祖曰:船使風也。 《玉篇》與同。亦作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