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

嵩山少林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之一,世界文化遺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中文名:嵩山少林
  • 外文名:Shaolin Temple
  • 地理位置: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區西北部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
  • 著名景點:

嵩山

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國五嶽之中嶽。嵩山山脈山水相連,星羅棋布的泉眼、彙積成潭的小溪、高懸的盧崖瀑布賦予嵩山靈動與神韻。少林河将嵩山分為太室山、少室山兩部分:少林寺建築群無疑已成嵩山最響亮的名片,但除此之外,嵩山還有各種古老的名勝古迹,如道家象征的中嶽廟、儒家的象征嵩陽書院等。

景點

少林寺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裡的中嶽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背依五乳峰,周圍山巒環抱、峰峰相連、錯落有緻,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嵩山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各擁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聞名天下之時大約是唐初,是中國佛教禅宗祖庭,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也是少林武術的發祥地。

峻極宮

位于登封市區北嵩山太室山玉柱峰南麓之下,北依玉柱峰,南臨老君洞,東臨逍遙谷,西臨法王寺。據《登封縣志》、《嵩山志》等文獻記載:峻極宮,俗稱“石船”是嵩山著名的道教宮觀,因宮東側有一具石形狀如船而得名,宮後有一巨石,裂為三塊,常有雲霧缭繞,故曰“雲城石”。峻極宮創建于何時不詳,清代後期至今均有增修,現為兩進院落,有三佛殿、峻極宮等七座建築,房屋二十三間,面積約一千多平方米。峻極宮現存的兩進院落建築,反映了清代後期至民國年間道教建築的特色,它對于研究這一時期的道教建築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作為道教場所,對研究當地民間的宗教信仰習俗、宗教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淵源具有重要的價值。

太室山

位于河南省登封縣北,為嵩山之東峰,海拔1440米。據傳,禹王的第一個妻子塗山氏生啟于此,山下建有啟母廟,故稱之為“太室”(室:妻也。)。太室山共有三十六峰,岩嶂蒼翠相間,峰壁環向攢聳,恍若芙蓉之姿。主峰“峻極峰”,則以《詩經·嵩高》“峻極于天”為名,後因清高宗乾隆遊嵩山時,曾在此賦詩立碑,所以又稱“禦碑峰”。登上峻極峰遠眺,西有少室侍立,南有箕山面拱,前有颍水奔流,北望黃河如帶。倚石俯瞰,腳下峰壑開綻,淩嶒參差,大有“一覽衆山小”之氣勢。山峰間雲岚瞬息萬變,美不勝收。古人呂守曾有詩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來往舒心顔。白雲蓬蓬忽然合,都在虛無缥缈間。”道出了嵩山之奇美和遊人心境的愉悅與甯谧。

少林寺主體建築

山門

山門為少林寺大門,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門額上有清康熙帝親筆所提“少林寺”三個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禦筆之寶”六字印玺。山門前有石獅一對,雄雌相對,系清代雕刻。山門的八字牆東西兩邊對稱立有兩座石坊,東石坊外橫額:“祖源谛本”四字,内橫額“跋陀開創”;西石坊内橫額:“大乘勝地”,外橫額:“嵩少禅林”。山門的正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築,它坐落在兩米高的磚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側門和八字牆。

甬道

過了山門,便是甬道。甬道兩旁就是蒼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因碑石如林故稱碑林。這裡共有20多通曆代石碑,如“宗道臣歸山紀念碑”、“息息禅師碑”等。在道路東側有一長廊,廊内陳列有從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稱。錘譜堂就在山門内碑林西側,裡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

天王殿

經甬道過碑林後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位于碑林的盡頭,以供奉象征“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該殿紅牆綠瓦,鬥拱彩繪,門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剛塑像。三間重檐歇山頂殿堂,外面有兩大金剛,内裡則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壯。

塔林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約300米的小山腳下,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現代磚石墓塔231座。這裡是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現存唐朝至清朝曆代磚、石墓塔240餘座。1996年,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塔類繁多,大小參差,高低不同,粗細不一,形式多樣、排列散亂,看似茂林,故稱為塔林。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位于天王殿後。大雄寶殿是寺院佛事活動的中心場所,與天王殿、藏經閣并稱為三大佛殿。原建築毀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懸挂康熙皇帝禦筆親書的“寶樹芳蓮”四個大字,屏牆後壁有觀音塑像,兩側塑有十八羅漢像。殿内供奉着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的神像,屏牆後面懸塑觀音像,兩側有十八羅漢侍立。大雄寶殿東側的殿宇是緊那羅殿,重建于1982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