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通寶

崇祯通寶

明思宗崇祯年間鑄造的方孔銅錢
崇祯通寶是明思宗崇祯年間鑄造的方孔銅錢,而其版别之複雜、品類之繁多,尤以其繁缛的背文、含義,至今有的都難以辨識。
    中文名: 外文名: 館藏地點: 所屬年代: 類别: 中文全稱:崇祯通寶 首次發行時間:明朝 主币單位:枚 記載:《續文獻通考》

簡介

明毅宗朱由檢崇祯元年(1628-1644年)始鑄。《續文獻通考》載∶天啟七年12月,戶工二部進崇祯新錢式,帝令每錢一文重一錢三分,務令寶色精彩,不必刊戶工字樣。錢文真書,通寶之‘通’字有單點、雙點之分。有小平、當二、當五,又有當十型大錢四種。小平錢徑一般2.2~2.6厘米(實測最大徑2.6厘米),重約3~6克;當二錢徑一般2.7厘米,重3.7克;當五錢徑3.3厘米,重6.2克,南都錢較輕。

背文

崇祯通寶的背文可以歸納為七大類。

1.紀星月:背有星、月、圈、圈内星;

2.紀天幹:背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3.背文紀重:一分、一錢、八、捌;

4.背文紀局監兼紀值:戶、戶五、工、工二、工五、監二、監五、局、兵、官、府;

5.背紀地:貴(貴州)、重(重慶)、加(四川嘉定)、共(即通“恭”,廣西恭城,元明清均屬平樂府)、江(江蘇江甯)、廣(廣東)、季(即季漢,指蜀漢。)、應(應天府)、忠(四川忠州)、清忠、青(南京池州府或南直青陽縣松江府青浦縣)、鄂(鄂州)、榆(陝西榆林)、滬(應為泸,四川泸州)、甯(江蘇南京市的簡稱,因隋代以後曆為江甯縣及江甯都、江甯府的治所而得名。)、太平(四川夔州府太平縣);

6.紀事類:旨、奉旨、制、行、新、舊、戶面。其中的“新”與“舊”,指收銷舊錢,鑄行新錢。《明史·食貨志》:“莊烈帝初即位,……以禦使王燮言,收銷舊錢,但行新錢,于是古錢銷毀頓盡”;

7.背文:奔馬形,有背穿上馬、下馬之版别,以穿上馬形為泉家所重。

8,背文:四手。馬定祥定為珍品。雲南人用錢,一枚曰莊,四莊曰手,四手曰苗,五苗曰索。雲南生産銅,卻是用貝,很不合算,官員已經認識到了,為了讓人們接受,在背文上明确标示了銅錢與海貝的比價。

種類

種類一

崇祯年間鑄行的崇祯通寶,種類繁多,計有百餘種。崇祯元年開鑄的崇祯通寶,每文重一錢二分五厘,鑄作精良。但三年後,改為北京錢重一錢,南京錢重八分,從此後,錢制開始趨于複雜,崇祯通寶以小平錢為主,有當二,當五,當十大錢。

崇祯小平錢皆為順讀,分為背無文字和背有文字兩大類,但有一種隸書體背無文小平錢,比較罕見。在背有文錢中再分二類,一種背鑄星月紋标記;一種是背鑄文字:有背記重,背記局記地,背記事。

此外還有一種背文穿下鑄奔馬圖形的小平錢,徑小輕薄,俗稱“跑馬崇祯”,此錢鑄意不明,但民間傳說卻把此錢和闖王李自成和南明馬士英巧妙的聯系起來了,李自成号稱闖王,“闖”字門内有馬,“跑馬崇祯”預示着“一馬入門,門下有馬”滅亡崇祯者必為李自成也。而馬士英是明末鳳陽總督,崇祯死後擁立福王于南京,但他雖手握大權,卻不積極抗清,反而結黨營私,排斥抗清名将史可法,結果導緻揚州失守,福王政權被滅。人言“跑馬崇祯”意味着“一馬亂天下”。

種類二

崇祯通寶折二錢,皆為楷書順讀,錢背有文,也分兩大類,一為有背星紋标記,二為背有文字,背為文字亦分三種:背記值,背記事,背記重記錢局。

崇祯當五錢,面文皆為楷書順讀,僅背文記局一種,分:工五,監五,戶五三種。該錢制作精美工整,銅質呈金黃色,渾厚凝重。

崇祯當十錢僅背無文一種,寬郭大字,制作精良,為少見品。

崇祯是明朝錢币最複雜的時期,也是中國古代貨币史上最複雜的時期,其中小平錢複雜的背文,版别更加體現了崇祯錢制的混亂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