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粒咖啡

小粒咖啡

茜草科咖啡屬植物
雲南小粒咖啡,茜草科,咖啡屬,植區主要分布在臨滄、保山、思茅、西雙版納、德宏、怒江等地州。[1] 小粒咖啡原産埃塞俄比亞或阿拉伯半島。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均有栽培。特點是香而不烈,濃而不苦。小粒咖啡的加工方法有幹制法和濕制法,在生産實踐中常采用的是幹制法,其優點是方法簡單,設備費用低,适宜山區種植農戶使用,湯郎、皎平等地區都是采用幹制法加工,其方法就是将開發果集中晾曬在場壩上,直到曬幹為止,然後除去果殼,可用去殼機或用杵和臼去殼,再用簸箕揚掉外殼,接着進行篩撿,去掉雜質,就成為商品咖啡豆。
    中文名: 拉丁學名:Coffea arabica L.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超目: 目:茜草目 亞目: 科:茜草科 亞科:茜草亞科 族:咖啡族 亞族: 屬:咖啡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中國、埃塞俄比亞或阿拉伯半島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小粒咖啡

形态特征

小喬木或大灌木,高5-8米,基部通常多分枝;老枝灰白色,節膨大,幼枝無毛,壓扁形。葉薄革質,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14厘米,寬3.5-5厘米,頂端長漸尖,漸尖部分長10-15毫米,基部楔形或微鈍,罕有圓形,全緣或呈淺波形,兩面無毛,下面脈腋内有或無小窩孔。

中脈在葉片兩面均凸起,側脈每邊7-13條;葉柄長8-15毫米;托葉闊三角形,生于幼枝上部的頂端錐狀長尖或芒尖,生于老枝上的頂端常為突尖,長3-6毫米。聚傘花序數個簇生于葉腋内,每個花序有花2-5朵,無總花梗或具極短總花梗;花芳香,有長0.5-1毫米的花梗;苞片基部多少合生,二型,其中2枚闊三角形,長和寬近相等,另2枚披針形,長為寬的2倍,葉形;萼管管形,長2.5-3毫米,萼檐截平或具5小齒。

花冠白色,長度因品種而異,一般長10-18毫米,頂部常5裂,罕有4或6裂,裂片常長于花冠管,頂端常鈍;花藥伸出冠管外,長6-8毫米;花柱長12-14毫米,柱頭2裂,長3-4毫米。漿果成熟時闊橢圓形,紅色,長12-16毫米,直徑10-12毫米,外果皮硬膜質,中果皮肉質,有甜味;種子背面凸起,腹面平坦,有縱槽,長8-10毫米,直徑5-7毫米。花期3-4月。

生長環境

本種為咖啡屬中最廣泛栽植種。由于其抗寒力強,又耐短期低溫,在熱帶地區可生長于海拔2100米的高山上,但不耐旱;枝條比較脆弱,不耐強風;抗病力比較弱;果成熟後易脫落;經加工後咖啡味香醇和含咖啡因成分較低。

栽培技術

栽培管理

咖啡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在生産上,大多數采用種子進行有性繁殖培養實生苗,供大面積種植。

1、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一次性能獲得大量苗木的繁殖方法,首先是選種及種子處理,良種是培育壯苗,提高單産的基礎,必須認真選擇良種,咖啡母樹上,選擇完全成熟,果形正常,充實飽滿,大小一緻,具有兩粒種子的果實。把選擇的果實去掉果皮,操作必須小心,防止破壞種子,影響發芽率,然後把去皮的種子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晾幹,種殼變白後即可貯藏,不能暴曬種子,将種子裝入竹籮或布袋中,每月在溫和的陽光下翻曬一次,使久貯的種子保持較高的發芽率。

苗床底整理好以後,就可以進行播種,按照播1千克種子,需1.5平方米苗床,每千克種子約為3500——4000粒,出苗率在80%以上的,可移苗2500——3000株,播種前可用40℃溫水浸種12小時催芽,效果最好。播種後50——80天即可出苗,當苗木出現兩片葉子時就可将幼苗移栽到營養袋中管理,起苗時苗床淋上水,根部盡量多帶些土,注意不要傷根和莖。

栽好後澆足定根水,用小蔭棚遮蔭。幼苗期苗木容易幹旱枯死,應及時補充水分,每天淋水1——2次,雨天可少一些。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要施第一次水肥,每畝施用人糞尿1000千克,過磷酸鈣5千克,兌水2000千克,以後到4——5對真葉和7——8對真葉時各施一次水肥,苗木出苗前1——2個月停止施肥,使苗木穩定有利于定植後成活。

2、無性繁殖

咖啡的無性繁殖主要采用插條法和芽接法。插條繁殖的植株生長較快,其生長量大,分枝位低,便于管理。較好的扡插苗床是采用恒濕插床,它可以大大節省淋水用工,插條的發根率和成活率葉較高,但成本較高,在我縣山區育苗不适宜采用,在此就不作詳述。

小粒咖啡種植地的規劃和定植

1.咖啡定植地的選擇

咖啡的生長發育與氣候環境條件有密切關系。在風大,氣溫高,光照強,土壤易幹旱的地區,植株枝條腋芽趨向于分化成花芽,枝條生長量較小,易造成早衰。因此,要選擇靜風,濕度較大,光照較短的地方作園地。小粒咖啡是需水又怕水份過多的植物,雨量在1400mm以下的地方,應選擇有灌溉條件或有水利設施的地方,咖啡根系的好氣性很強,土壤排水不良,應增設排水溝。

土壤含沙量大,保水肥力差的,要使用複蓋物,增施有機肥料。坡地的地方要改為梯地才适宜種植。在定植前2——3個月将栽植孔挖好,挖溝時将表土、心土分開,心表土回溝,并每畝施100千克鈣鎂磷肥,有條件的地方施土雜肥2——5千克作基肥,于栽植前15天左右将表土填溝(表土與基肥混合均勻),以免栽後土壤下陷,影響成活。

2、小粒咖啡的定植技術

小粒咖啡的定植根據不同品種,修剪制度,氣候及土壤條件,農業技術措施而定。常用的株行距是2米*1.2米(畝植278株),2米*1米(畝植333株),1.8米*2米(畝植185株),湯郎鄉一般采用2米*1米的規格。一般在雨季開始後定植,湯郎氣溫較高,雨水集中在下半年,宜在7——9月份定植,選擇陰天或土壤濕潤時定植,保證苗木成活。定植時選擇壯苗,要求頂芽穩定,植株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壯苗定植。劣苗、彎根、畸形苗應淘汰。根據當時定植材料的情況和要求不同,定植種苗有以下4種不同方法:

2.1裸根定植:定植時主根要直,側根分布舒展,保持原來的自然狀态,分層回土,壓實,使根系緊貼泥土,但不能壓得過緊,避免傷根,植後複蓋、澆水。

2.2帶土定植:氣候條件差,澆水有困難時,采用此法,成活率高,但運輸不便,花工多,大面積生産少采用。

2.3截幹定植:一般用于2年生以上,苗高1米以上的苗木,在離地面25——30厘米處截幹後定植,成活率較高,成活後要及時修芽。

2.4袋裝苗定植:采用袋裝苗定植時,為了防止彎根,在定植前,要進行切根定植,尤其是隔年苗,必須做到,否則勢必造成彎根死苗。

3、栽植初期管理

小粒咖啡植株後恢複生長時,最怕旱,要經常保持天然濕潤,定植後及時澆定根水,以後根據情況,隔3——5天澆水一次,直到成活。在幹熱河谷地方,栽植以後要及時在植株周圍蓋草,以降低土溫,保持天然濕潤,有利于發根。

小粒咖啡的整形與修剪

咖啡幼樹栽後一、二年内抽生一些次生莖,保留這些莖就可以形成多幹樹形,但這些次生莖的發育是不規則的,它對産量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必須進行整形。根據不同品種枝條及生長習性和結果習性及不同環境、不同管理條件,分别采用合理的整枝修剪形式,一般小粒咖啡的整形修剪概括為單幹型和多幹型兩種基本類形。在祿勸湯郎、皎平等地區,由于高溫多雨、海拔較低,主幹枝條生長迅速,二、三分枝較少抽生,切結果比較少,在隐蔽的樹冠内部結果更少,因此,宜采用以一分枝結果為主的多幹型整形。

多幹型整形就是多幹輪換更換咖啡樹主幹的形式,咖啡植株結果3——5年後,由于主幹繼續生長,結果部位就逐漸升高,生長量逐年減小,産量下降,此時必須及時更換主幹。方法有:

一次輪換法:多幹型咖啡樹,每年每株更新1——2條老幹,同時保留1——2條新幹,稱多次輪換法,于截幹前一年,在老幹基部保留1——2條新生枝,當植株在當前采果後,在長新直生枝上方把老幹截掉。多次輪換的形式有分為四幹三次輪換、五幹三次輪換等方式。咖啡植株整形後可繼續保持高産,以新生的枝條來維持産量。

病蟲害防治

一、小粒咖啡主要蟲害及防治方法

咖啡蟲害種類繁多,僅雲南就有100多種害蟲為害咖啡,現以為害性較大的主要害蟲的發生和為害情況及防治措施整理如下:

1、咖啡旋皮天牛:主要以幼蟲旋食幼鄰咖啡樹基部皮層,使咖啡莖杆呈螺旋狀傷痕,随着蟲鄰的增長逐步蛀入木質部,盤旋向上連續蛀食,緻使咖啡樹枝葉枯黃,長勢衰弱,直至碑風折斷或全株死亡。

2、咖啡滅字虎天牛:以幼蟲危害咖啡樹幹木質部,把咖啡樹蛀成縱橫交錯的隧道,緻使咖啡落葉、枯枝,嚴重時全株死亡。

3、咖啡根粉蚧:主要為害咖啡根部,吸食植物汁液,影響開花結果,嚴重時全株死亡。

以上幾種蟲害是祿勸咖啡種植區最常見的蟲害,其防治效果以4——6月噴灑來福靈、長效氧化樂果、呋喃丹等藥物為佳。

二、咖啡病害及防治

1、咖啡細菌性葉斑病:本病主要危害定植後不久的幼樹,造成嚴重落葉,嚴重時枝條幹枯,幼果壞死。防治此病害,在發病期間噴1%波爾多液或50%氯氧化銅70倍液,每兩星期噴一次。

2、咖啡鏽病:本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葉片感病後幹枯呈褐色,嚴重時大量落葉,産量下降,甚至整株死亡,在湯郎地區,海拔較低,發病略為嚴重,栽培管理中适當施用氮肥,可以提高抗病力,藥物防治一般使用0.5%——1%等量式波爾多液、50%氧化繡靈1000倍液,20%粉繡靈400倍液防治鏽病效果很好。

3、咖啡炭疽病:時一種分布十分廣泛的病害,幾乎所有栽培咖啡的地區,都有此病的發生,主要危害葉片、果實,造成落果,降低産量,防治此病應加強咖啡樹的管理,修除病枝病葉,增強抗病力,發病期間可用1%波爾多液、40%氧化銅100倍液、70%百菌清250倍液等藥物噴施,能有效地防治此病引起的枝條回枯。

4、小粒咖啡病害的種類非常繁多,除上述幾種常見的病害外,還有咖啡褐斑病、咖啡幼苗立枯病、咖啡紅根病、咖啡褐根病等一些病害為害咖啡,但這幾種病害在湯郎等自治區、種植區不為常見,這裡就不作詳細叙述,總之,應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修除病枝、病葉,控制結果量,使植物生長旺盛,增強咖啡的抗病力,減輕發病。

采收與加工

一、實時采收

小粒咖啡果實經過8——10個月的發育過程已經成熟,應适時進行采收。當果實呈金黃至鮮紅時為最适宜采收期,如達到紫紅或幹黑則為過熟,會影響色澤和品味,小粒咖啡的采收期較為集中,應随熟随收,湯郎、皎平耿地區的采收期為10——12月份。

二、小粒咖啡的初加工

小粒咖啡的加工方法有幹制法和濕制法,在生産實踐中常采用的是幹制法,其優點是方法簡單,設備費用低,适宜山區種植農戶使用,湯郎、皎平等地區都是采用幹制法加工,其方法就是将開發果集中晾曬在場壩上,直到曬幹為止,然後除去果殼,可用去殼機或用杵和臼去殼,再用簸箕揚掉外殼,接着進行篩撿,去掉雜質,就成為商品咖啡豆。

主要價值

種子:苦、澀,平。助消化,利尿,提神。

生長環境

雲南咖啡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形成了濃而不苦,香而不烈,帶一點果味的獨特風味,世界一流咖啡專家評價是全世界最好的咖啡,其栽培技術,單産也是世界一流的。

咖啡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蔗糖以及澱粉、咖啡因等物質,制成飲料後香氣濃郁、滋味可口、營養豐富,因而成了和茶葉、可可組成的世界三大飲料,并雄居榜首。雲南咖啡屬阿拉伯原種的變異種,經過長期的栽培馴化而成,一般稱為雲南小粒種咖啡,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曆史。為什麼說它是世界上品質最好的呢?

咖啡品質決定于所生長的環境、氣候和栽培管理技術等多種因素。它的最佳生長環境是緯度低、海拔高、雨量足、陽光适宜,因此北緯15。至北回歸線之間是咖啡的理想生長地帶。但處于這個地帶上其他地區的如美國夏威夷、沙特阿拉伯等,或是海拔低、或是沙漠少雨,都不利于咖啡生長,唯有處于這個地帶上的雲南南部正好具備了各種條件。

據專家測定,小粒種咖啡應種在海拔800~1800米的山地上,若海拔太高則味酸,太低則味苦。雲南咖啡多數植于海拔1100米左有的幹熱河谷地區,所以酸味适中,香味濃郁且醇和。就氣候條件而言,雲南南部光照時間長,有利于植株的生長及光合作用,而且晝夜溫差大,晚上溫度低,有利于咖啡養分的積累,所以雲南小粒咖啡所含的有效營養成分高于國外的其他咖啡品種。

小粒種咖啡容易感染鏽病,産生繡病後産量和質量都深受影響。雲南熱區由于幹濕分明,每年鮮果紅熟正好進入旱季,相對濕度低,不利于鏽病疱子的形成和生長。由于雲南咖啡優異的品質,六十年代以"潞江一号"進入倫敦市場,就被評為一級品。近幾年,世界上著名的雀巢、麥氏公司等咖啡公司都紛紛到雲南開辟原料基地,雲南出産的産品也逐漸享譽海内外。

現在雲南的咖啡全省平均單産已達96·4公斤,潞江一個家庭承包地創下了400公斤的世界記錄。聯合國計劃開發署的一位咖啡首席專家史泰首斯在參觀了潞江農場的咖啡園後說:“我看過世界上無數個咖啡園,這裡的管理是世界一流的,單産也是最高的。”

沖煮全攻略之虹吸壺

概況

來源:雲南特産網-小粒咖啡

特點:煮出的咖啡香度好、醇度高。

對應的咖啡豆:非重度烘焙的單品咖啡豆和綜合咖啡豆,例如:藍山、哥倫比亞、巴西等。

适應人群

追求咖啡品質、不怕洗壺麻煩、富有不斷探索精神的人士。

準備材料

1)适量的純淨水;可以使用家用飲水機所用的那種純淨水或經過過濾的自來水。

2)咖啡豆/咖啡粉若幹;

虹吸壺一杯咖啡的水量是110毫升(但煮完後水量會減少五分之一左右),對應的咖啡粉約15克;

如果條件具備,最好選用出廠10天内的咖啡豆,并在沖煮咖啡前将其磨成咖啡粉末;

咖啡粉的細度可參照市面所售的“特細粒”砂糖的粗細。

3)虹吸咖啡壺一套(這裡使用的是Hario TCA-3型),包括:上蓋、上座、下座、虹吸壺支架、過濾器、酒精燈(使用濃度為95%的工業酒精)和酒精燈防風罩.因為酒精燈的火力在使用過程中調整起來有一定困難,所以要将其調小一點兒(棉芯隻要稍微漏出頂端2~3毫米即可)。

4)10克的咖啡量勺一隻。

5)竹攪棒一把。

6)虹吸壺使用的濾布或濾紙一張;濾布在第一次使用前要先用熱水燙一下,以去除雜味。

7)潮濕的抹布一塊。

8)用于計時的指針式鐘表一塊。

具體沖煮步驟

1)往虹吸壺下座中加入适量的純淨水(可使用經過加熱的純淨水,以縮短燒水的時間。在本次操作中,加入的水量是2.5杯,即大約280毫升,兩杯的水量是給客人/朋友的,多出的半杯專供沖煮者事先品嘗,若到時感覺口味異常,就不要給客人飲用了,呵呵);

2)在酒精燈中的燃料充足的條件下,将其點燃并放置于虹吸壺下座的正下方;

3)将套有濾布/濾紙的過濾器固定在虹吸壺上座之上,并确保過濾器的位置是在正中央(如果位置偏了,可用竹攪棒進行調整);

4)将适量的咖啡粉(2.5杯水量對應約37克咖啡粉,可根據個人口味适當調整)倒入虹吸壺上座。水平晃動上座幾下,以使咖啡粉均勻複蓋于過濾器之上;

5)将虹吸壺上座斜斜地插入下座,但不要插緊(若在水開後才将上座插入,則沸騰的熱水可能會突然噴出,相當危險,切記!);

6)當下座的水完全沸騰後,将酒精燈暫時挪開約10秒鐘,再挪回來,但不要放在下座正下方,應該略微偏離中心的位置。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可使水溫下降到最适宜的溫度--95度左右;二是減弱酒精燈的火力(剛才說過的,酒精燈在調整火力方面不太方便,這也是有些人會輪換使用兩隻酒精燈或使用可調火力的瓦斯爐的原因);

7)扶正上座,并将其插入下座(略微用力即可);

8)這時下座中的水因加熱後壓力增大,會沿着上座的立管流入上座。當下座中的水隻剩下1/3時,将研磨好的咖啡粉倒入上座,并用竹攪棒從四周向中間潑濕咖啡粉;

9)在咖啡粉被完全潑濕後,開始計時(這時不要攪拌咖啡混合液,此階段被稱為“焖”);

10)大約45秒後,使用竹攪棒快速攪拌咖啡溶液。在液體表面出現一層泡沫後,可停止攪拌。再等上幾秒鐘,即可将酒精燈撤走并熄滅;

11)用事先準備好的濕抹布擦拭下座,給下座降溫;擦拭順序是先擦底部再擦四周,且不要在一個位置停留過久,以免下座冷卻不均而炸裂。如果手法熟練的話,可用一隻手拿抹布擦拭下座,用另一隻手拿攪棒攪動咖啡溶液,以加速其冷卻;

12)下座遇冷後,内部壓力随之下降,從而導緻上座中的咖啡溶液被吸回下座(這也是虹吸壺名稱的由來);

13)當上座中的咖啡溶液被完全吸回後,拔出上座,并将下座中的咖啡液倒入事先溫過的咖啡杯即可。

當上座中的咖啡溶液被吸到下座時,在最後階段,會在下座液面之上形成一些泡沫。通過觀察泡沫的形态,即可判斷火候和萃取是否合适:如果呈現出大量細細的泡沫,則表明煮咖啡的火候太大了,這時咖啡口味會相當苦澀;如果是大大的汽泡,且在幾秒鐘後消失,則表明火候比較理想;如果幾乎沒有泡沫,則表明火候不足。若發現火候不合适,可在以後的沖煮中通過增減“焖”的時間等手段加以調整。

補充

說了這麼多,其實這隻是使用虹吸壺的基本用法(還有雙沖法、聞香法、粘度法等等),隻要平時多加練習,并根據實際口感不斷進行修正,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煮出一杯真正适合自己的好咖啡。

上一篇:車前草

下一篇:白癬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