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菇

姬菇

側耳科側耳屬植物
姬菇是獨特的平菇種類,也叫“小平菇”或者叫“側耳”,是日常食用菌中最普通的一種,菌蓋為貝殼狀或扇狀,幼時為青灰色或暗類色,後變成淺灰色或黃褐色,老時黃色;菌柄側生或偏生,肉質較不老,嫩滑可口,有類似牡蛎的香味[1]。姬菇由于采收較早,産量較平菇稍低,相對生物學效率多在120%~150%。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别名: 界:真菌界 門:擔子菌門 亞門:傘菌亞門 綱:傘菌綱 亞綱:傘菌亞綱 目:傘菌目 亞目: 科:側耳科 亞科: 族: 屬:側耳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姬菇 别稱:黃白側耳小平菇

生物特性

姬菇的生物學特性與平菇基本相同,隻是子實體發生量較多,也較密,出菇濕度和子實體分化溫度要求較低。姬菇由于采收較早,産量較平菇稍低,相對生物學效率多在120%~150%。

營養價值

營養成分

熱量(20.00千卡)

蛋白質(1.90克)

脂肪(0.30克)

碳水化合物(4.60克)

膳食纖維(2.30克)

維生素A(2.00微克)

胡蘿蔔素(10.00微克)

硫胺素(0.06毫克)

核黃素(0.16毫克)

尼克酸(3.10毫克)

維生素C(4.00毫克)

維生素E(0.79毫克)

鈣(5.00毫克)

磷(86.00毫克)

鈉(3.80毫克)

鎂(14.00毫克)

鐵(1.00毫克)

鋅(0.61毫克)

硒(1.07微克)

銅(0.08毫克)

錳(0.07毫克)

鉀(258.00毫克)

營養分析

1、平菇含有抗腫瘤細胞的硒、多糖體等物質,對腫瘤細胞有很強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免疫特性;

2、平菇含有的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可以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等作用,故可作為體弱病人的營養品,對肝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軟骨病、高血壓等都有療效,對降低血膽固醇和防治尿道結石也有一定效果,對婦女更年期綜合症可起調理作用。平菇性味甘、溫;具有追風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用幹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通等病症。常食平菇不僅能起到改善人體的新陳代謝,還對增強體質一定的好處。

生長條件

栽培養料

姬菇菌絲分解木質素,纖維素能力極強,一般農作物稭杆下腳料、棉皮、鋸沫、稻草、玉米芯等都可作為栽培姬菇的培養料,同時也能獲得較高産量。

溫度

菌絲生長溫度為5-30℃,但以18-25℃最宜,子實體形成溫度4-25℃,以8-20℃最好,溫度低長成的菇質量好産量高,菌蓋顔色将随溫度升高逐漸變淺。光照

菌絲培養階段不需光照,而營養生長結束後即菌袋生理生長基本成熟後适宜的光照會提前誘導原基發生,子實體生長300-500勒克斯之間為宜。水分

培養料含水量以60%為最宜,水份高菌絲生長緩慢,水分低則生長稀即無力。出菇期空氣相對濕度90%較好,從現蕾到原基(菌蓋)1厘米時不要直接噴水,隻對環境勤噴少噴即可。PH值:姬菇菌絲可在酸堿度6-8之間生長,但以7.5最佳。

空氣

不同生長階段對氧氣的需要量不同,但差别不大。菇房内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将大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裁培原料

姬菇栽培原料來源廣泛,各人應因地制宜,盡量選擇最易得到的原料,配方也不要拘于某一種配方,

但原料選擇有一個重要的原則,無論何種原料都不可受潮、黴爛、變質,否則,制袋成功率産量大大降低。

配方:①棉子殼90斤,夫皮10斤②棉殼50斤,木屑25斤,稻草25斤,另加夫皮15斤③棉殼50斤,各珍稀菇的廢菌料50斤,另加夫皮15斤④棉殼50斤,木屑50斤,另加夫皮10斤以上配方另外再加入石灰3-4斤,尿素3兩,磷酸二氫鉀2兩,硫酸鎂1兩,調料中含水量60-63%,調PH值8即可。

原料拌勻後,堆悶2小時就可裝袋,袋子一般選用18×36厘米或20×44的規格,兩頭用繩紮緊,常壓滅菌12小時即可。按無菌操作規程,接種培養,當培養5-7天後要用針在原來兩頭接種處刺微孔,一頭8-10下,增氧透氣,并注意不斷檢查袋間溫度變化,不要超過30℃,4-5天慢慢翻動一次,大約20-25天,養菌結束。

栽培技術

姬菇屬平菇的一個品種,秋冬季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接種,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入室,11月上旬至11月下旬采摘,一個栽培周期四潮菇,平均成品菇轉化率80%,投入産出比1:2.5。

播種

1、品種:常用品種有無孢五号,冀農11号和西德89。

2、播期:姬菇适宜出菇溫度10—18℃,菌絲最佳生長溫度為25—28℃。菌袋内由于發酵熱和生長熱溫度一般比氣溫高3—7℃。因此秋季氣溫穩定在18—22℃時為姬菇最佳接種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根據品種不同和市場需求,接種期可适當提前和延後,晚秋接種種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3、栽培料配方:棉籽皮87.6%,麸皮5%,石膏2%,石灰3%,過磷酸鈣2%,尿素0.3%,多菌靈0.1%,每百公斤幹料加三十烷醇40毫升,料水比為1:1.4。

4、栽培料制作:将配好的料混勻拌水後,堆成寬1米,高1米,長不限的料堆,然後複蓋塑料膜保溫保濕。2—3天堆溫可上升至60℃左右,即可翻堆,每天翻一次,共翻2—3次,每次翻堆後,料表面應噴施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或400倍敵敵畏殺蟲。一般發酵4—5天即可散堆降溫(晚秋播種堆悶2—3小時),當料溫降至30℃左右時即可裝袋接種。

5、裝袋播種:

(1)栽培袋的制作。用折徑22厘米,厚0.03毫米的聚乙烯筒料,裁成48厘米長的料袋。袋上用大号縫衣針紮三排透氣孔,每排紮孔9個。透氣孔的位置,距袋頭100毫米處和袋中間處各1排。裝料前用大頭針将袋一頭别好。

(2)播種。先将無污染的适齡菌種掰成紅棗大小備用。接種多采用四層料三層菌(或五層料四層菌)的層接種法。袋兩頭的培養料厚度1—2厘米,中間料層分布均勻,菌種貼着袋壁。播種量一般占幹料重的15—20%。播完種後在中間縱向紮一直徑2厘米的透氣孔,然後用大頭針封口。裝料高度一般為30—33厘米,每袋幹料1—1.5千克,濕重不低于2.3千克,裝料松緊度以手托菌袋有彈性、不松軟,不堅挺為宜。

發菌管理

1、發菌場地及排放方式:10月中旬前接種的可在室外發菌,播種後将菌袋移至陰涼通風處,井字排列,高度不超過5層。10月中旬以後接種的需室内發菌,排袋高度可增至7—8層。

2、倒垛:發菌期間每7天倒垛一次,以利均衡發菌。

菇期管理

1、菌袋入棚碼垛:播種後發菌20—30天,菌絲即可發滿菌袋,即可入棚碼垛,一般垛高8—11層。

2、保溫:出菇最适宜溫度10—18℃,出菇前期氣溫較高,以遮陰通風降溫為主。晚秋和初冬,室溫适宜,保溫降溫相結合。進入冬季後,以保溫增溫為主,棚溫低于5℃要人工增溫。

3、保濕:出菇适宜濕度為85—95%。菇棚增濕措施有:一是畦溝内灌水,每7天一次。二是用噴霧器向棚内牆上和空氣中噴霧狀水,噴時不得向菌袋菇蕾上噴。

4、通風:出菇前期室外氣溫較高,菇棚内溫度15℃以上時,以晝夜大通風為主。一般夜間将棚南北兩邊的塑料膜支起3—6處,支起高度為20—30厘米。晚秋和冬季,菇棚溫度下降到15℃以下時,每天早晨和中午各通風1—2小時即可。姬菇屬變溫出菇,在管理中要注意人為拉大溫差。

5、調節光照:姬菇生長發育需充足的散射光,避免直射光,用遮蔭物将棚内光線調節到白天各處均能看清報紙為宜。

6、後期注意補水、追肥。姬菇出一、二潮菇後,菌袋水分和養分消耗較大。可結合補水,注意添加營養物質:每百公斤水加尿素0.4—0.7千克,白糖或葡萄糖0.2—0.5千克,硫酸鎂0.1千克,三十烷醇40毫升,石灰0.5—1.0公斤。有條件的還可添加适量微肥,如豐菇寶、菇豐等。具體補水追肥方法:将配好的營養液裝入大盆或大桶内,置于距地面2米以上高處用專用注水器逐袋注水,每袋注水0.4—0.75千克。第一次注水後,每出一潮菇注水一次,一般注水3—4次。

病害防治

姬菇在子實體生長階段,主要雜菌是粘菌,發現後應及時将染有粘菌的菌包處理掉。主要蟲害是菇蠅和紅蜘蛛,可用25%殺菌酯稀釋1000倍進行防治,也可用磷化鋁進行熏殺。在防治害蟲時,要特别注意不能将農藥噴到菇體上,故應在未出菇前或采菇後用藥。

采收加工

當一叢姬菇中最大的菇傘達到28—30毫米時,為該叢菇采摘的最佳時期。采菇後剪去帶培養料的菇腳,然後逐根撕開姬菇,按級分别放置,如售鮮菇即可裝袋出售。如鹽漬需及時煮熟,并按每公斤熟菇加0.4千克食鹽的比例混勻裝入大罐中鹽漬,一般15天後即可出售。

技術要點

其栽培方法和程序與平菇完全相同,成功栽培的關鍵在于創造子實體多發生、多分化的環境條件,具體措施如下:

①原基分化階段要盡量制造溫差,促使原基大量出現和分化,以實現群體增産。最好溫差達到10℃左右。

②原基開始分化,出現釘頭狀或珊瑚狀時,每天要噴霧狀水,并适量通風,促幼菇健壯,當幼菇長至2厘米左右長停止溫差刺激,空氣溫度不要超過18℃,以8~15℃最好。在這一溫度條件下,2~3天即可采摘。

③要及時采摘,否則菌蓋将迅速伸展。

分布在河北中南部的甯晉縣、冀州,四川金堂清江鎮的為原種姬菇,其它地區菌蓋或偏頗或内部凹陷,是變種,商業價值不大。

姬菇是一種中國少量栽培的食用菌。在市場上售價4-6元一斤,味道鮮美,炒菜做湯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腫痛的作用,有試驗表明對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為60-8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60-70%。

品種差異

姬菇是獨特品種,溫度濕度光照都不同于平菇栽培,而且營養成分差異很大,由于姬菇脫銷,一些地區用平菇仿冒姬菇出售,而且宣稱姬菇是玉蕈,導緻人們産生姬菇是平菇的錯覺,這是典型的概念欺騙,影響了人們認識。

上一篇:冬菇茶

下一篇:黃豆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