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牢

太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的牲畜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ǐ,豬)三牲全備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于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隻有羊、豕,沒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格也有所區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禮記》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中文名:太牢 外文名:tailao 别名: 包含品種:牛,羊等 使用場合:古代祭祀

祭祀等級

中國祭祀等級中,按照等級從高到低是:太牢、少牢、特牲(特牛)、特豕、特豚等等。其中,第一等級就是太牢,第二等級是少牢,自古未變。如下:(其中關于特牲稍有不同,後來取消了特牲,特牲就是特牛)

《通典·禮典·第八十五》——諸侯少牢,上大夫特牲,下大夫、士特豚,皆有脯醢醴酒。

《禮記内則第十二》原文——庶人特豚,士特豕,大夫少牢,國君世子大牢。皆謂長子。其非冢子,則皆降一等。謂冢子之弟,及衆妾之子生也。天子諸侯少牢,大夫特豕,士特豚,庶人猶特豚也。

太牢降級

清朝時期,将“太牢”從第一等級降到第三等,把“少牢”從第二等級降到第四等,全是連降兩級。本來清朝之前的“牢牲”隻有太牢、少牢,清朝時期變成四個,從高等級到低等級分别是:犢、特、太牢、少牢。如下:

《清史稿志五十七·禮一(吉禮一)》——牲牢四等:曰犢,曰特,曰太牢,曰少牢。

具體做法是,增加:三牲、羊豕二牲,将三牲定名為太牢,将羊豕二牲定名為少牢。因此,太牢、少牢表面上連降兩級,實際為新增,原來的“太牢”改名為“犢(牛)”,原來的“少牢”改名為“特”,并定“特”為一羊或一豕,實際祭祀時,還是一羊高于一豕,凡是此前的祭祀中應該使用一羊的祭祀種類,均不使用一豕。

此前,特,原為“特牛(特牲)”,等級低于“少牢(羊)”,高于“特豕”,但是,在唐朝時期前後,取消了。

于是,清朝時期,出現了某些“極個别”文人,極力宣揚,如下:

清趙翼《陔馀叢考·太牢少牢》——《國語》‘鄉舉少牢’注:‘少牢,羊、豕也。’則羊與豕俱稱少牢矣。其不兼用二牲而專用一羊或一豕者,則曰特羊、特豕。可知太牢不專言牛、少牢不專言羊也。”

另外,還有,如王明着《抱樸子内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首版,再版為《抱樸子内篇校釋(增訂本)新編諸子集成》)中:

1、[六十]太牢同乎藜藿「藜藿」敦煌作「荼蓼」。太牢,牛羊豕三牲之肉。藜藿,賤菜。——書中給《卷一暢玄》原文“而太牢同乎藜藿”的注釋。

2、[二四]太牢三牲牛羊豕三牲具備謂之太牢,古時最隆之祭禮。——書中給《卷九·道意》原文“太牢三牲”的注釋。

清朝之前的太牢隻用牛,确實是最高祭祀禮儀,算是最隆重的,但是清朝時期的“太牢”,在增加了羊、豕(豬)之後,已經降級兩等了,不是“最隆之祭禮”。

需要注意的是,牲在古代是畜,六牲就是六畜,但是并非祭祀專用詞彙,因此會有“禮無三牲”的說法,六牲、五牲、三牲都是飼養、放牧方面的分類中,使用的詞彙。

例如:六牲之中的牲,從生從牛,含義是活物,《說文解字》曰:牛完全也。因此,牲,指的是活牛之類的,後來含義引申,包括了“牛”之外的動物,比如:活羊、活豕(豬)、活馬之類,但是與:犢(僅指牛)、特(僅指牛,後同)、特牲、特豕、特豚、魚、臘、豆等真正的祭祀禮儀中用詞的“區别”非常大。

另外,除了牲,還有以下詞彙可以用來形容包括“牛”在内的各種牲畜:“犧(純色牲)”“牷(純色全牲,無殘疾)”“牡(雄性牲)”“牝(雌性牲)”等等。

古代名詞中各種牲畜,也分等級,“五牲”指“六牲”中的第一等到第五等的五個牲畜、“三牲”指的是“六牲”中的前三個,“六牲”當中的第一等和第二等就是牛羊,不稱為牲,而統稱為“牢”或“牢牲”,即表示“太牢(牛)”和“少牢(羊)”,比如“牢禮”一詞就是常用的名詞,代表飲食、祭祀用品中的所用牲畜的等級。

因此古代祭祀中根本沒有“二牲”一詞。

清朝朝廷的這種做法,也是近現代出現有人說:太牢是“牛、羊、豕(豬)”的關鍵原因。

雖然清朝把太牢、少牢,降級兩等,但是,牛還是實際上的第一等級,不過就是換了個名字,稱為“犢”,沒有明确“五帝一級”的祭祀隻用牛,而把最高等級、最低等級籠統并列,但是,在實際祭祀中,五帝等最高祭祀,仍然沿用《周禮》,并使用牛。

曆史沿革

楚國時期

道家文化起源自楚國,曾經一度随劉邦建立的漢朝,成為中國的核心文化,直到,漢武帝時期為止。

楚國本來是黃帝後裔,根據司馬遷《史記·楚世家》記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喾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複居火正,為祝融。”

因此楚國算是炎黃子孫,但是司馬遷也記載,楚國的祖先:“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紀其世。”

後來,到了周朝周文王時代,“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根據這個記載,楚國祖先應該是生活在甘肅省、陝西省、山西省,也就是六盤山脈一帶,因為周朝伐商朝得到了西北羌、戎的支持。到了周成王時,楚國才被分封到今天的荊楚大地,與當地閩、越融合。因此,也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但是,楚國的祭祀文化仍然依照中原,出土的楚簡證明了這一點:

1、舉禱太一[羊膚],後土、司命各一牂;舉禱大水一膚,二天子各一牂,峗山一[羊古];舉禱楚先老僮、祝融、鬻熊各兩[羊古],享祭。《包山楚簡》237号

2、融、穴酓,各一牂。《新蔡葛陵楚簡》乙一24

3、舉禱楚先:老童、祝、酓,各兩牂。《新蔡葛陵楚簡》甲三188、197

這就證明,楚國實際上并沒有改變諸侯的祭祀、飲食禮儀,仍然堅持“少牢”就是羊,因此可以推斷楚國并沒有把牛、羊、豕并列為太牢。

《包山楚簡》中,楚大夫昭佗的家祭記錄,和《望山楚簡》中的記錄都說明,豕(豬)仍然是最低禮儀,這類祭祀等級中,并沒有羊、牛。

1、賽禱東陵連嚣,冢豕,酒飤,蒿之。《包山楚簡》210-211

2、舉禱于殇東陵連嚣子發,肥冢,蒿祭之。《包山楚簡》225

3、舉禱兄弟無後者卲良、卲、縣、公,各冢豕、酒飤,蒿之。《包山楚簡》227

4、舉禱東陵連嚣冢豕、酒飤,蒿之。《包山楚簡》243

5、王之北子,各冢豕,酒飤,蒿之。《望山楚簡》117

因此,唐朝道家着作《莊子疏》中出現的:太牢是牛、羊、豕的說法,有問題,這種說法并非出自楚國的文化。楚簡反映的楚國祭祀禮儀,完全符合華夏文化的特點。

西漢至明

從西漢到明朝,也就是從漢武帝建元6年(公元前135年)開始,一直到崇祯17年(1644年),中國都是以儒家思想為主,朝廷官方都以《周禮》、《儀禮》、《禮記》三經為準,官方祭祀以此為依據,祭祀太牢,就是一頭牛。

清修定名

清朝時期修改太牢内容

由于滿族文化中的司豬禮儀,和中華文化有很大差異,雖然仍繼續尊儒,但是,清朝為了統治需要,将太牢改為:牛羊豕各一,并将此種太牢降級兩等,實際,古代的太牢(牛)僅僅更名為“犢”,将原來的少牢(羊)和特豕、特豚合并,更名為“特”,增加了一個三牲,定名為太牢,增加了一個“羊豕二牲”,定名為少牢。實際就是把名字進行了輪換調整,合并了一些,外加兩個新種類。

見:

《清史稿志五十七·禮一(吉禮一)》——太牢:羊一、牛一、豕一。

《清史稿志五十七·禮一(吉禮一)》——牲牢四等:曰犢,曰特,曰太牢,曰少牢。

上一篇:Zipper

下一篇:哈爾濱達内科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