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亂墜

天花亂墜

漢語成語
天花亂墜(拼音:tiān huā luàn zhuì)是一則來源于佛教傳說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于唐·般若譯《心地觀經·序品偈》。[1]“天花亂墜”的原義是傳說佛祖講經說法,感動了天神,天上各色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後用以形容說話言詞巧妙,有聲有色,非常動聽;多指誇大而不切實際;在句子中可充當狀語、補語;含貶義。
  • 中文名:天花亂墜
  • 拼音:tiān huā luàn zhuì
  • 近義詞:不着邊際、花言巧語
  • 反義詞:平鋪直叙、興味索然、語不驚人
  • 用法:褒義,謂語
  • 結構:聯合式
  • 注音:ㄊㄧㄢㄏㄨㄚㄌㄨㄢˋㄓㄨㄟˋ

成語出處

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花)亂墜遍虛空。(唐·般若譯《心地觀經·序品偈》)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天花亂墜”。  

成語典故

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在位執政四十七年,執政期間曾一度出現文化盛世景象,連北方的敵國也佩服他。當時的南朝盛行清談、經義、佛理。梁武帝崇尚經學,不僅經常出席一些講經會,還曾親自在重雲殿講解《老子》,聲如洪鐘,令上千名聽衆如癡如醉。他在本領土内大修寺廟,帶頭求神拜佛,提倡宗臣研讀佛經,還建立了相關的讀經機構。不僅如此,他還三次在同泰寺廟裡修行,吃齋念經,還聘請古印度的僧人一波羅法師到國内講經,在皇家寺廟中開展水陸大法事。    

由于梁武帝的厚愛,波羅法師決心留在中原,立志将古印度佛經翻譯成漢語,培養中國弟子,大力發展自己的佛教事業。為了更好地宣傳、弘揚佛教,波羅法師還自己編了很多講經的傳說。他說:“一天,雲光法師在台上講經,因為講得太美太好,把上蒼給感動了,突然天上有花瓣紛紛墜落,把這個空虛的世界都填滿了。”  

梁武帝大驚:“真有此事,他講的到底是什麼經?”  

波羅法師說:“阿彌陀佛,雲光法師講的正是《金剛經》。”  

梁武帝大喜,無限向往地說:“沒想到,這婆娑世界,還有此等能感動上蒼的經書。朕渴望一閱。”  

在波羅法師的引薦下,梁武帝更加笃信佛教,每天隻吃一頓飯,也不飲酒,穿的全是麻織品,不用絲綢。他認為取絲織綢要殺死衆多蠶蛹的生命,與佛家的經義是相違背的。每當朝廷必須處死一些罪犯時,他會一連幾天精神不振。後來他索性出家為僧,四次來到建康城中最大寺院同泰寺修身,因此得了個雅号:皇帝菩薩。  

然而,佛學的興盛并沒有給梁朝帶來安定與昌盛。548年,梁武帝被部将侯景推翻,活活餓死。  

成語寓意

梁武帝蕭衍在晚年傾向佛教,輕信波羅法師的話,最終幹脆放棄王位出家當和尚,希望能讀懂那讓天空落花的經書。與其說是雲光法師講經感動了上天,倒不如說是波羅法師把君主的心花都說開了。這個故事讓人們懂得凡事要明辨是非,不要輕信那些誇張的形容和描述。  

人們常常沉淪于他人過分的、不符合實情的誇贊中,而耽誤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所以,要正确對待别人的評價,思考他們的行為、動機,并且做事的時候不要左顧右盼,應該一心一意做好它。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天花亂墜”這個成語一般作狀語、補語;多含貶義。形容說話言詞巧妙,有聲有色,非常動聽。多指誇大而不切實際。  

運用示例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令遵禅師》:“聚徒一千二千,說法如雲如雨,講得天華(花)亂墜,隻成個邪說争競是非,去佛法大遠。”  

明·茅維《鬧門神》:“憑你說的天花亂墜,俺主意搖抗不動哩。”  

清·李伯元《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徐大軍機一聽是舒某人所保,任你說得天花亂墜,心頭上已有三分不願意。”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四回:“又說他父親此時如何聘,賈琏那邊如何娶,如何接了你老人家養老,往後三姨也是那邊應了替聘,說得天花亂墜,不由得尤老娘不肯。”  

成語辨析

天花亂墜—娓娓動聽—頭頭是道

“娓娓動聽”形容善于講話,使人喜歡聽。“頭頭是道”的意思是指開悟之後,一言一語、一舉一動無不暗合道妙。  

“天花亂墜”與“娓娓動聽”都有說話生動、繪聲繪色的含意,但也有區别:“天花亂墜”多用作“說”“講”的補語;“娓娓動聽”多作謂語、狀語、定語。“天花亂墜”多形容語言過分誇張,不切實際,多含貶義;“娓娓動聽”形容語言形象、委婉,多含褒義。  

此外,“天花亂墜”與“頭頭是道”這兩者都有能說會道的意思,但有區别:“天花亂墜”形容說話時偏重于漂亮、生動但浮誇而不切實際;“頭頭是道”形容說話時偏重于有條有理。“天花亂墜”隻能形容說話,适用範圍較小;“頭頭是道”除了形容說話外,還可以形容做事和心理活動,适用範圍較大。另外,它們的感情色彩不同。“天花亂墜”多含貶義,“頭頭是道”是中性成語。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