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歸趙

完璧歸趙

漢語成語
完璧歸趙是一個曆史典故演化而成的成語,出自《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該成語一般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賓語。[1]
  • 中文名:完璧歸趙
  • 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
  • 近義詞:物歸原主;物歸舊主
  • 反義詞:久假不歸;巧取豪奪
  •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記載
  • 用法:褒義,主語
  • 結構:聯合式
  • 相關人物:蔺相如、趙王、秦王
  • 注音字母 : ㄨㄢˊ ㄅㄧˋ ㄍㄨㄟ ㄓㄠˋ
  • 外文名:return something intact to its owner

成語出處

《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将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甯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完璧歸趙”。

成語典故

趙國有塊“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說願以十五座城池來交換。趙國感到很為難,因為秦國曆來不講信義,趙國怕挨了騙還要被人恥笑,有損趙國的形象。如果不給秦國這塊玉,又怕秦國抓住把柄,就此發兵來犯,真是進退兩難。就在這時,宦官頭目缪賢推薦說:“我家有個叫藺相如的門客,智勇雙全,可以讓他想想辦法。”趙王無奈,也隻好叫他來試試。趙王問道:“秦王說用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給還是不給?”相如說:“秦強趙弱,我們不能回絕。”趙王又問:“若秦收了和氏璧,又不給我們城池,怎麼辦呢?”蔺相如說:“秦國提出這個要求,要是不答應,是趙國理虧,若是秦國收了趙國的玉璧,又不給城池,那就是秦國理虧了。比較起來,我看還是後一種辦法好。如果大王實在沒有人可以派遣,我可以勉強湊數。如果秦王把城劃給我們,我就把璧留在秦國,如果他們不願交出城池。我就完璧歸趙’。”趙王覺得蔺相如口才超群,慮事周密,就派他帶璧去了秦國。

秦王在宮裡接見了蔺相如。他坐在殿上顯得随便又得意,蔺相如隻好雙手把璧捧上去。秦王看了又看,喜歡之至,然後傳給宮女、妃子觀看,大家都贊不絕口。高聲向秦王歡呼道賀。蔺相如站在堂下,許久卻無人理睬,秦王也不提交割十五座城池的事。

蔺相如知道秦王故意欺詐,想了一想說:“璧上有點小毛病,不經指示很難看出來,請讓我指點給大家看。”秦王沒有多想,就把璧遞給了蔺相如。蔺相如接過玉璧,立刻跑到大殿中的柱子跟前,怒發沖冠地對秦王說:“大王想得到這塊玉璧差人去向趙王索要,趙國的大臣們都認為秦國貪得無厭,不講信義,隻是倚仗着自己是大國,編幾句空話騙取趙國的玉璧,所以大家都反對把和氏璧送來。但我認為普通百姓交往尚且講究信義,何況大王是一國之君呢?且僅為一塊無多大用處的玉,傷了秦、趙兩國的和氣,是很不理智的。趙王聽信了我的話,才沐浴齋戒了五天,親自在朝堂上将國書和玉璧交給我,讓我奉送到秦國,這是多麼恭敬的禮節啊!但我來到秦國,把玉璧奉獻給大王。大王卻态度随便,傲慢無禮,還把美玉交給宮女傳看,這是對趙國的污辱;您一字不提交割城池的事,這是無意償還城池。所以,我把玉璧要了回來。現在,玉璧在我的手裡,您如果一定要強迫我,那我就讓我的頭顱和玉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說完,怒氣沖沖地舉着玉璧,眼睛斜看着柱子,随時準備砸碎。

秦王唯恐他砸毀了玉璧,連忙向他賠禮道歉,并讓人拿來地圖,指點着說從某某地到某某地的十五座城歸趙國。蔺相如知道秦王并非認真,也就來個緩兵之計。他對秦王說:“秦王既然喜愛和氏璧,趙國不敢不奉獻。隻是趙王送璧前曾沐浴齋戒五日,表示恭敬,大王也該沐浴齋戒五日,才可接受和氏璧。”秦王被說得沒有辦法,隻好答應。蔺相如回到館舍,連忙周密部署,讓人穿着麻衣布衫,化妝成老百姓,偷偷地揣着和氏璧從小道逃回了趙國。

五天過後,秦王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準備接收和氏璧。蔺相如從容地走上前對秦王說:“秦國自秦穆公以來,已曆二十幾位國君,可從沒聽說過哪位國君講過信義。我擔心受了您的騙,已派人把寶玉送回趙國了。趙是弱國,秦是強國,如果秦王是真心誠意地用十五座城池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絕沒有不答應的理由,隻要派一個使臣去,趙國馬上就會送和氏璧來。過去孟明視欺騙了晉國,商鞅欺騙了魏國,張儀欺騙楚國,如今,我不願看着大王再背上欺騙趙國的壞名聲,所以把玉璧先送回趙國。就算我欺騙了大王,請大王治我的罪吧。”秦王和大臣們十分惱怒可又無可辯駁。蔺相如又不怕死,殺了他也沒用,反落下個惡名。倒不如放了蔺相如,還顯得秦國寬懷大度,并非詐取趙國的玉璧。

蔺相如“完璧歸趙”,既保全了趙國的玉璧,又沒給秦國落下把柄,還為趙國赢得了一個好名聲。蔺相如也因之聲譽鵲起。

典故寓意

完璧歸趙蔺相如機智果敢,英勇無畏,重信守義;而秦王倚仗強勢,幾度失信于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賴和尊重。我們在面對強敵時,也應像藺相如那樣,不僅要敢于鬥争,而且要善于鬥争,有勇有謀,有理有節,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作謂語或賓語;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用在“歸還原主”的表述上。感情色彩為中性。

運用示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請放心,不要多久,這兩件東西定會完璧歸趙。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

明·李開先《古鏡歌》:“圓潤隋珠誰不羨,完歸趙璧喜相迎。”

上一篇:水調歌頭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