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哈魚籽

大馬哈魚籽

鲑科動物大麻哈魚的卵
大馬哈魚籽,中藥名。為鲑科動物大麻哈魚Oncorhynchus keta(Walbaum)的卵。分布于黑龍江、烏蘇裡江、松花江及圖們江。具有健胃之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文學名:大馬哈魚籽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魚綱
  • 目:鲑目
  • 科:鲑科
  • 屬:大麻哈魚屬
  • 種:大麻哈魚
  • 分布區域:黑龍江、烏蘇裡江、松花江、圖們江
  • 藥材基源:為鲑科動物大麻哈魚的卵。
  • 性味:健胃
  • 功能主治:消化不良

營養價值

大馬哈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血膽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所含的Ω-3脂肪酸更是腦部、視網膜及神經系統所必不可少的物質,有增強腦功能、防治老年癡呆和預防視力減退的功效。在魚肝油中該物質的含量更高。馬哈魚能有效地預防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享有“水中珍品”的美譽。魚肝油中還富含維生素D等,能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利用,有助于生長發育。

适用人群

老少皆宜。特别是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腦力勞動者、應試學生更加有益。

适用量

每次60~80克。生食每次30克左右。

原形态

大麻哈魚,體稍側扁,一般長約60cm。頭大,吻長,突出,微彎,尤其雄魚在生殖期吻彎曲如鈎狀,使上下颌不相吻合。眼距吻端比距鰓孔為近。口大,牙扁而尖銳,頂端向内微彎,上下颌各具1列大牙。鰓孔大,鰓耙19-25。體被細小圓鱗。側線明顯。側線鱗132-148(19-26/18-24)。

背緣自頭後漸次降起直至背鳍基部。背鳍3-4,9-11,起點距吻端與距尾鳍基約相等。脂鳍小,和臀鳍相結,臀鳍2-4,12-15。胸鳍1,41-16,較小,位低,腹鳍1-2,8-11。尾鳍叉形。頭背和體背青黑色,腹部銀白色,成魚體側有10-12條橙赤色的橫斑。臀鳍、腹鳍灰白色。鲱形目鲑科大馬哈魚Oncorhynchus Keta (Walb.),以全魚入藥。

生長環境

為回遊性魚類,每年秋季生殖魚群進入江河産卵,産卵期10-11月,常于水質澄清的砂礫底質,水深1m、水溫4-12℃處産卵,卵沉性,黃紅色,球形,徑5.4-7.3mm,懷卵量3000-5000粒,産卵後親魚大部分死亡。受精卵于次年春季孵化,當仔魚長到50mm時開始降河入海,3-5年後魚體性腺成熟又開始溯河生殖回遊。為肉食性兇猛魚類,常食底栖動物、浮遊動物、甲殼類及其他小型魚類等。中國分布于黑龍江、烏蘇裡江、松花江及圖們江。

入藥部位

功效

健胃。

主治用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每次3-6g,每日3次。

采集加工

秋季捕撈,剖腹取卵,曬幹。

附注

大馬哈魚肝可提制魚肝油;精巢提制魚精蛋白,并可配制成多種魚精蛋白制劑。适用于糖尿病、暴發性傳染性肝炎有出血傾向等。

上一篇:逃生鎖

下一篇:鹽酸四環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