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杆菌病

大腸杆菌病

腸道感染疾病
大腸杆菌症狀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可緻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日3—5次甚至數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症狀。[1]
  • 中醫病名:大腸杆菌病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垂直傳染
  • 病原學:大腸杆菌
  • 傳染病:是
  • 臨床表現:軟弱、發抖、昏睡、腹脹、畏寒聚堆,下痢

臨床症狀

雞胚和雛雞早期死亡:該病型主要通過垂直傳染,病雛突然死亡或表現軟弱、發抖、昏睡、腹脹、畏寒聚堆,下痢(白色或黃綠色),個别有神經症狀。病雛除有卵黃囊病變外,多數發生臍炎、心包炎及腸炎。

大腸杆菌性急性敗血症:本病常引起幼雛或成雞急性死亡。特征性病變是肝髒呈綠色和胸肌充血,肝髒邊緣鈍圓,外有纖維素性白色包膜。

氣囊病:氣囊病主要發生于3-12周齡幼禽,特别3-8周齡肉仔雞及肉鴨最為多見。氣囊病也經常伴有心包炎、肝周炎。偶爾可見敗血症、眼球炎和滑膜炎等。病禽表現沉郁,呼吸困難。

心包炎:大腸杆菌發生敗血症時發生心包炎。心包炎常伴發心肌炎。心外膜水腫,心包囊内充滿淡黃色纖維素性滲出物,心包粘連。

病因研究

病原學

根據抗原結構不同,已知大腸杆菌有菌體(O)抗原170種,表面(K)抗原近103種,鞭毛(H)抗原60種,因而構成了許多血清型。最近菌毛抗原被用于血清學鑒定,最常見的血清型K88,K99,分别命名為F4和F5型。在引起人畜腸道疾病的血清型中,有腸緻病性大腸杆菌(簡稱EPEC)、腸毒素性大腸杆菌(簡稱ETEC)和腸侵襲性大腸杆菌(間稱EIEC)等之分,多數腸毒素性大腸杆菌都帶有F抗原。

在170種“0”型抗原血清型中約1/2左右對禽有緻病性,但最多的是O1、O2、O78、O35四個血清型。大腸杆菌能分解葡萄糖、麥芽糖、甘露醇、木糖、甘油、鼠李糖、山梨醇和阿拉伯糖,産酸和産氣。多數菌株能發酵乳糖,有部分菌株發酵蔗糖。産生靛基質。不分解糊精、澱粉、肌醇和尿素。不産生硫化氫不液化明膠、V~P試驗陰性,M.R試驗陽性。

流行病學

大腸杆菌是人和動物腸道等處的常在菌,在1g糞便中約含有106個菌。該菌在飲水中出現被認為是糞便污染的指标。禽大腸杆菌在雞場普遍存在,特别是通風不良,大量積糞雞舍,在墊料、空氣塵埃、污染用具和道路,糞場及孵化廳等處環境中染菌最高。

大腸杆菌随糞便排出,并可污染蛋殼或從感染的卵巢、輸卵管等處侵入卵内,在孵育過程中,使禽胚死亡或出殼發病和帶菌,是該病傳播過程中重要途徑。帶菌禽以水平方式傳染健康禽,消化道、呼吸道為常見的傳染門戶,交配或污染的輸精管等也可經生殖道造成傳染。齧齒動物的糞便常含有緻病性大腸杆菌,可污染飼料、飲水而造成傳染。

本病主要發生密集化養禽場,各種禽類不分品種性别、日齡均對本菌易感。特别幼齡禽類發病最多,如污穢、擁擠、潮濕通風不良的環境,過冷過熱或溫差很大的氣候,有毒有害氣體(氨氣或硫化氫等)長期存在,飼養管理失調,營養不良(特别維生素的缺乏)以及病原微生物(如支原體及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應激等均可促進本病的發生。

預防

大腸杆菌對多種藥物敏感,但其敏感性易變,應注意合理用藥、聯合用藥及輪換用藥。常用的藥物有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壯觀黴素、磺胺類藥物等。但對已嚴重出現心包炎、氣囊炎、腹膜炎的病禽治療意義不大。為了準确選用敏感藥物,定期對本禽場的大腸杆菌株進行藥敏試驗是有益的。

上一篇:月痨病

下一篇:口腔潰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