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

傳染病

人與人或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
傳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病原體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為寄生蟲,寄生蟲引起者又稱寄生蟲病。有些傳染病,防疫部門必須及時掌握其發病情況,及時采取對策,因此發現後應按規定時間及時向當地防疫部門報告,稱為法定傳染病。中國的法定傳染病有甲、乙、丙3類,共40種。[1]傳染病是一種能夠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并廣泛流行的疾病,經過各種途徑傳染給另一個人或物種的感染病。通常這種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觸已感染的個體、感染者的體液及排洩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體,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水源傳播、食物傳播、接觸傳播、土壤傳播、垂直傳播(母嬰傳播)、體液傳播、糞口傳播等。
  • 就診科室:傳染科
  • 中文名:傳染病
  • 英文名:Infectious Diseases

病症特點

傳染病的特點是有病原體,傳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後常有免疫性。有些傳染病還有季節性或地方性。傳染病的分類尚未統一,可以按病原體分類,也可以按傳播途徑分類。傳染病的預防應采取以切斷主要傳播環節為主導的綜合措施。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必須具備3個環節,即傳染源(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傳染他人的途徑)及易感人群(對該種傳染病無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斷其中的一個環節,即可防止該種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各種傳染病的薄弱環節各不相同。在預防中應充分利用。除主導環節外對其他環節也應采取措施,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預防各種傳染病。

特征

病原體

每種傳染病都有其特異的病原體引起,病原體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蟲。包括病毒、細菌、真菌或者寄生蟲等。

傳染性

傳染性是傳染病與其他類别疾病的主要區别,傳染病意味着病原體能夠通過各種途徑傳染給他人。傳染病病人有傳染性的時期稱為傳染期。病原體從宿主排出體外,通過一定方式,到達新的易感染者體内,呈現出一定傳染性,其傳染強度與病原體種類、數量、毒力、易感人群的免疫狀态等有關。

流行病學特征

1.流行性

按傳染病流行病過程的強度和廣度分為:(1)散發:是指傳染病在人群中散在發生;(2)流行:是指某一地區或某一單位,在某一時期内,某種傳染病的發病率,超過了曆年同期的發病水平;(3)大流行:指某種傳染病在一個短時期内迅速傳播、蔓延,超過了一般的流行強度;(4)暴發:指某一局部地區或單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現衆多的同一種疾病的病人。

2.地方性

是指某些傳染病或寄生蟲病,其中間宿主,受地理條件,氣溫條件變化的影響,常局限于一定的地理範圍内發生。如蟲媒傳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

3.季節性

指傳染病的發病率,在年度内有季節性升高。此與溫度、濕度的改變有關。

感染後免疫

傳染病痊愈後,人體對同一種傳染病病原體産生不感受性,稱為免疫。不同的傳染病、病後免狀态有所不同,有的傳染病患病一次後可終身免疫,有的還可感染。可分為下幾種感染現象。

1.再感染

同一傳染病在完全痊愈後,經過一定時間後,被同一種病原體感染。

2.重複感染

某種疾病在發病中,被同一種病原體再度侵襲而受染。血吸病、絲蟲病、瘧疾最為常見。

3.複發

發病過程已轉入恢複期或接近痊愈,而該病原體再度出現并繁殖,而原症狀再度出現。傷寒最為常見。

4.再燃

臨床症狀已緩解,但體溫尚未正常而又複上升、症狀略見加重者。見于傷寒。

類别

流行疾病 病原體 發病季節

1.細菌性痢疾 痢疾杆菌 夏 秋

2.腮腺炎 腮腺炎病毒 冬 春

3.血吸蟲病 血吸蟲 夏 秋

4.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 冬 春

5.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 秋 冬

6.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 SARS病毒 冬 春

7.水痘 水痘-帶狀疱疹病毒 冬 春

8.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春 夏

感染

概念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體與人體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病原體入侵機體,突破防禦功能,生長、繁殖,引起病理生理變化。

類型

1.首發感染(primary infection),人體初次被某種病原體感染。有些傳染病很少出現再次感染,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2.重複感染(re-infection)人體在被某一病原體感染的基礎上再次被同一種病原體感染的感染。常于血吸蟲和鈎蟲病等。

3.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體同時被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病原體感染。較少見。

4.重疊感染(super infection)人體在被一種病原體感染的基礎上再被另外的病原體感染。臨床多見,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重疊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5.繼發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在重疊感染中,發生于原發感染後的其他病原體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繼發細菌、真菌感染。

表現

1.清除病原體

2.隐性感染

3.顯性感染

4.病原攜帶狀态

5.潛伏性感染

病原體

感染過程中病原體的作用

1.侵襲力(invasiveness)

2.毒力(virulence)

3.數量(quantity)

4.變異性(variability)

傳播

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必須具備3個環節,即傳染源(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傳染他人的途徑)及易感者(對該種傳染病無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斷其中的一個環節,即可防止該種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各種傳染病的薄弱環節各不相同。在預防中應充分利用。除主導環節外對其他環節也應采取措施。

由于生物性的緻病原于人體外可存活的時間不一,存在人體内的位置、活動方式都有不同,都影響了一個感染症如何傳染的過程。為了生存和繁衍,這類病原性的微生物必須具備可傳染的性質,每一種傳染性的病原通常都有特定的傳播方式,例如透過呼吸的路徑,某些細菌或病毒可以引起宿主呼吸道表面黏膜層的型态變化,刺激神經反射而引起咳嗽或噴嚏等症狀,藉此重回空氣等待下一個宿主将其入,但也有部分微生物則是引起消化系統異常,像是腹瀉或嘔吐,并随着排出物散布在各處。透過這些方式,複制的病原随患者的活動範圍可大量散播。

空氣傳染

有些病原體在空氣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徑通常為5微米,能夠長時間浮遊于空氣中,做長距離的移動,主要藉由呼吸系統感染,有時亦與飛沫傳染混稱。

飛沫傳染

飛沫傳染是許多感染原的主要傳播途徑,藉由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溫暖而潮濕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氣擾動飄散短時間、短距離地在風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例如:細菌性腦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結核、麻疹、德國麻疹、百日咳等等。由于飛沫質、量均小,難以承載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蟲感染幾乎不由此途徑傳染其它個體。

糞口傳染

常見于發展中國家衛生系統尚未健全、教育倡導不周的情況下,未處理之廢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于環境中,可能污損飲水、食物或碰觸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廁後清潔不完全,藉由飲食過程可導緻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為病毒、細菌、寄生蟲,如霍亂、A型肝炎、小兒麻痹、輪狀病毒、弓型蟲感染症(T.gondii),于已開發國家也可能發生。有時,某些生物因體表組織構造不足以保護個體,可能因接觸患者之排洩物而受到感染,正常情況下在人類族群中不會發生這種特例。

接觸傳染

經由直接碰觸而傳染的方式稱為接觸傳染,這類疾病除了直接觸摸、親吻患者,也可以透過共享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衣物等貼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觸後,在環境留下病原達到傳播的目的。因此此類傳染病較常發生在學校、軍隊等物品可能不慎共享的場所。例如:真菌感染的香港腳、細菌感染的膿包症(Impetigo)、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而梅毒的情況特殊,通常是健康個體接觸感染者的硬性下疳(chancre)所緻。

性傳染疾病包含任何可以藉由性行為傳染的疾病,因此屬于接觸傳染的一種,但因艾滋病在世界流行狀況甚為嚴重,醫學中有時會獨立探讨。通常主要感染原為細菌或病毒,藉由直接接觸生殖器的黏膜組織、精液、陰道分泌物或甚至直腸所攜帶之病原,傳遞至性伴侶導緻感染。若這些部位存有傷口,則病原可能使血液感染帶至全身各處。

垂直傳染

垂直傳染專指胎兒由母體得到的疾病。拉丁文以“in utero”表示“在子宮”的一種傳染形式,通常透過此種傳染方式感染胎兒之疾病病原體,多以病毒、和活動力高的小型寄生蟲為主,可以經由血液輸送,或是具備穿過組織或細胞的能力,因此可以透過胎盤在母子體内傳染,例如AIDS和B型肝炎。細菌雖較罕見于垂直感染,但是梅毒可在分娩過程,由于胎兒的黏膜部位或眼睛接觸到母體陰道受感染之黏膜組織而染病;且有少數情況則是在哺乳時透過乳汁分泌感染新生兒。後兩種路徑也都屬于垂直感染的範疇。

血液傳染

主要透過血液、傷口的感染方式,将疾病傳遞至另一個個體身上的過程即血液傳染。常見于醫療使用注射器材、輸血技術之疏失,因此許多醫療院所要求相關醫療程序之施行,必須經過多重、多人的确認以免傷害患者,于捐血、輸血時,也針對捐贈者和接受者進一步檢驗相關生理狀況,減低此類感染的風險,但由于毒品的使用,共享針頭的情況可造成難以預防的感染,尤其對于艾滋病的防範更加困難。

診斷

診斷主要根據病曆紀錄理學檢查以及攝影圖像(例如X光)但感染症最主要的診斷工具還是微生物培養,在培養基中提供适當物質,并置入患者檢體樣本培養,常用來診斷葡萄球菌或鍊球菌的細菌性感染。部分病媒無法被人工培養,尤其是多數病毒和鈎端螺旋體。已發展出利用血清學标記物檢查患者,甚至包括運用抗體作為檢查方式之一。更新的技術可直接使用血液或分泌物中所含病毒或病原相關蛋白質等.作聚合酶連鎖反應,不僅檢驗速度快,準确率亦大幅提升。 

鑒别病原

過去根據柯霍氏法則的驗證程序,可以大緻确認疾病的病原是否具有傳染性,這個法則成功地驗證結核分支杆菌為結核病的病原,但有許多情況下這個法則無法如期運作。

确認流行範圍

流行病學的發展對族群中的疾病研究也相當重要,當傳染病爆發時,必需仔細分細事件為偶發性(sporadic)、地方病、流行病、大流行,以利醫療團隊、公共衛生部門采取适當的應對措施。

消毒

目的與方法

傳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滅停留在不同的傳播媒介物上的病原體,借以切斷傳播途徑,阻止和控制傳染的發生。其目的:(1)防止病原體播散到社會中,引起流行發生。(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體感染,出現并發症,發生交叉感染。(3)同時也保護醫護人員免疫感染。

僅靠消毒措施還不足以達到以上目的。須同時進行必要的隔離措施和工作中的無菌操作,才能達到控制傳染之效。不同的傳播機制引起的傳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腸胃道傳染病,病原體随排洩物或嘔吐物排出體外,污染範圍較為局限,如能及時正常地進行消毒,切斷傳播途徑,中斷傳播的效果較好。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随呼吸、咳嗽、噴嚏而排出,再通過飛沫和塵埃而播散,污染範圍不确切,進行消毒較為困難,須同時采取空間隔離,才能中斷傳染。蟲媒傳染病則采取殺蟲滅鼠等方法。

消毒的種類

分疫源地消毒和預防性消毒兩種。疫源地消毒是指有傳染源(病者或病原攜帶者)存在的地區,進行消毒,以免病原體外傳。預防性消毒是指未發現傳染源情況下,對可能被病原體污染的物品、場所和人體進行消毒措施。如公共場所消毒,運輸工具消毒,飲水及餐具消毒,飯前便後洗手均屬之。醫院中手術室消毒,免疫受損嚴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預防性隔離及消毒措施亦為預防性消毒。

疫源地消毒又分為随時消毒和終末消毒二種。随時消毒是指及時殺滅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進行的随時的消毒工作。終末消毒是指傳染源住院隔離,痊愈或死亡後,對其原居地點進行的徹底消毒,以期将傳染病所遺留的病原微生物徹底消滅。在醫院中傳染源停止隔離出院後,對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為終末消毒。

消毒效果檢查

檢測多仍采用一些條件緻病菌為間接指标。腸道傳染病以大腸杆菌為指标,呼吸道傳染病以溶血性鍊球菌為指标。肝炎病毒近年表面抗原,DNA聚合酶以及電鏡觀察,甲肝病毒分離等為指标。如消毒前後均未檢出大腸杆菌或溶血性鍊球菌,則可以消毒後自然菌總數率低的百分率評價,消毒後自然菌總數下降80%以上為效果良好,降低70%為較好。減少60%以上為一般,減少60%以下為不合格。

具體檢查方法:

1.物品表面檢查

在消毒物品相鄰部位劃出2個10平方厘米範圍,消毒前後别以無菌棉簽采樣,接種後培養24~48小時觀察結果。

2.排洩物檢查

消毒前後各取0.2毫升排洩物的稀釋液接種肉湯管,37℃培養24小時後再取樣轉種相應的培養基,24~48小時後觀察結果。

3.空氣消毒效果檢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後在消毒的空間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個平面,暴露5~30分鐘後蓋好,培育24~48小時觀察結果。

治療

當檢驗結果為陽性,必需盡快了解該種病原性的微生物對藥物的敏感度或是抗藥性(antibiotic resistance)以決定對患者施用抗生素的種類和劑量,依據抗藥型(antibiogram)給予患者最有利的治療方式,可減少廣效抗生素(broad-spectrum antibiotic)的使用,進而減少可能産生之抗藥性。

預防

預防措施

在疫情未出現以前首要任務是做好經常性預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對外環境中可能存在病原體的實體應進行的措施。改善飲用水條件,實行飲水消毒;結合城鄉建設,搞好糞便無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處理工作;建立健全醫院及緻病性微生物實驗室的規章制度,防止緻病性微生物擴散和院内感染;在醫療保健機構也應大大貫徹《食品衛生法》以及進行消毒、殺蟲、滅鼠工作。雖然上述工作主要由衛生防疫及環境監測部門牽頭執行,但臨床醫師也應積極配合。

2.預防接種(vaccination)。又稱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種到人體内,使機體産生對傳染病的特異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預防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防疫措施

是指疫情出現後,采取的防止擴散、盡快平息的措施。對病人的措施關鍵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

流行病學

大流行

當一個傳染性疾病影響到一個廣大的地理區域,就稱為大流行,中文慣稱瘟疫。除可造成死亡、摧毀城市、政治、國家、瓦解文明,甚至可以殲滅族群、物種,若人類有幸得以控制疫情,則可能更加健全醫療品質、改革制度,進而提升人類福祉。

新興疾病

有時微生物和宿主和諧共生共存或互不侵犯,常見于熱帶地區發源之病毒、某些昆蟲、猿、猴或其他物種,由于兩方在平衡中共同演化,通常宿主已具備相當程度之抵抗力,同時這些微生物也演化出更有力的緻病能力,但當這些微生物由長期共同演化的物種傳染至其他毫無抵抗能力之物種時,可能會産生疾病,卻對原先共存之物種不造成實質影響,尤其當轉移的物種之間基因表現相似度越高,生物體内的辨識能力也較相似,此時受感染的機會也會大幅提升。對于新接觸微生物的物種若因此染病,微生物對新的宿主而言是一種病原,對于原先共存之物種,這種微生物不造成疾病,則不為其病原。多數人類新興傳染病及其傳播都與人為活動有關,由于環境受到改變,某些區域性的微生物可借此取得新的生态平衡,甚至引發大流行。

病原毒力和傳染之間的關系相當複雜,而且也深深影響着病原的長期演化,由于微生物和宿主之間的共同演化出新病原需要時間,在一般情況下,病原要找上先鋒的攻擊目标并非易事,通常需要直接地破壞環境平衡,或是藉生态變化,引發物種遷徙,甚至人為消滅之病原,可由實驗室演化後釋出。通常首次流行時,由于醫療、公共衛生經驗不足,死亡率将最為嚴重,但若是快速緻死的疾病,宿主很可能在病原開始蔓延之前死亡,而毒力對宿主生理運作的改變,也将影響傳播的結果,例如呼吸道感染可促使患者将病原咳至空氣散布,霍亂則可借由爆炸性的腹瀉增加分布的面積。

法定傳染病

由于已知傳染性疾病中,部分可對人類造成重度傷害,或是可能引發大流行,許多國家因此借用政府的公權力,協助醫療體系嚴密監控這類疾病的發生及後續發展,避免疫情擴大,這些傳染病特稱為法定傳染病,在相關法律下,通常醫師有義務依照疾病分級,在指定的時間内或以規範的流程對衛生主管機關進行通報。

中國法定傳染病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根據傳染病的危害程度和應采取的監督、監測、管理措施,将全國發病率較高、流行面較大、危害嚴重的39種急性和慢性傳染病列為法定管理的傳染病,并根據其傳播方式、速度及其對人類危害程度的不同,分為甲、乙、丙三類,實行分類管理。

1、甲類傳染病

甲類傳染病也稱為強制管理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

對此類傳染病發生後報告疫情的時限,對病人、病原攜帶者的隔離、治療方式以及對疫點、疫區的處理等,均強制執行。

2、乙類傳染病

乙類傳染病也稱為嚴格管理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緻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鈎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甲型H1N1流感(原稱人感染豬流感)。

對此類傳染病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防治方案進行預防和控制。其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緻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這四種傳染病雖被納入乙類,但可直接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3、丙類傳染病

丙類傳染病也稱為監測管理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斑疹傷寒、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對此類傳染病要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監測管理方法進行管理。2008年5月2日,衛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

報告時限

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緻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于2小時内将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絡報告;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小時内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于2小時内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4小時内進行網絡報告;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4小時内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到無網絡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報告卡後,應于2小時内通過網絡直報。

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标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範》要求報告。

分類管理

《傳染病防治法》根據傳染病的危害程度和應采取的監督、監測、管理措施,參照國際上統一分類标準,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将全國發病率較高、流行面較大、危害嚴重的40種急性和慢性傳染病列為法定管理的傳染病,并根據其傳播方式、速度及其對人類危害程度的不同,分為甲、乙、丙三類,實行分類管理。

甲類傳染病

甲類傳染病也稱為強制管理傳染病,包括:鼠疫、霍亂。對此類傳染病發生後報告疫情的時限,對病人、病原攜帶者的隔離、治療方式以及對疫點、疫區的處理等,均強制執行。

乙類傳染病

乙類傳染病也稱為嚴格管理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緻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鈎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此類傳染病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和防治方案進行預防和控制。其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緻病性禽流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雖被納入乙類,但可直接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乙類二十六種傳染病

破麻布,百鈎懸;

(破傷風、麻疹、布魯氏菌病、百日咳、鈎端螺旋體)

飛禽集結吸腦肝。

(非典、禽流感、流腦脊髓膜炎、結核、血吸蟲、乙腦、乙肝)

灰犬熱,紅梅寒,

(脊髓灰質炎、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熱、猩紅熱、梅毒、傷寒、副傷寒)

白米登臨(淋)艾滋壇(炭)。

(白喉、阿米巴痢疾和細菌性痢疾、登革熱、淋病、AIDS、炭疽)

瘧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丙類傳染病

丙類傳染病也稱為監測管理傳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腸道病毒71型感染。

2008年5月2日,衛生部已将手足口病列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丙類傳染病也稱為監測管理傳染病,對此類傳染病要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監測管理方法進行管理。

《傳染病防治法》還規定,國務院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根據情況,分别依權限決定傳染病病種的增加或者減少。

人畜共通傳染病

人畜共通傳染病指任何可以經由動物傳染給人類或由人類傳染給動物的傳染病,透過人畜之間直接傳播,或是借由病媒傳播(例如蚊子),将病原體帶入另外一個生物體上,而這些病原體包括真菌、細菌、病毒和原生動物。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中,該詞彙多來自希臘文,由表示動物的“zoon”加上代表疾病的“nosos”,兩詞融合為一,這一類傳染病當中有許多會造成患者嚴重的生理變化。

多數人類史前史都經曆采集漁獵(hunter-gatherers)的過程,這些部落個體數少,也少和其他聚落接觸,因此建基于缺乏相對應免疫力的流行病或大流行病,就會在部落交流或戰争發生時造成悲劇。就生物學的觀點,為了延續後代生存,生物性的病原必須演化成慢性感染症,與宿主共存較長的時間,或是在自然界有人類以外的儲存宿主(reservoir)以利其他動物經過時借機傳播開來,但事實上有些疾病對人類而言隻是偶然不幸,而人類在某些情況下僅是終端宿主(dead-end host),亦即病原體進入人體後,或可完成繁衍,或無法走過完整的生活史而存于體内,卻無法再傳染給其他個體,這類情況發生在如狂犬病、炭疽、兔熱病、西尼羅河病毒等等疾病,因此可推論,有些疾病僅在人類與動物之間共通,卻不成為流行病。

許多疾病,甚至包括流行病,都起于人畜共通的特性,要分别哪些疾病從動物傳演化成可以感染人類并不簡單,但有證據顯示麻疹、天花、流行性感冒、白喉等皆是如此。而艾滋病、感冒和結核也都來自人類以外的物種。人畜通病已在國際間引起密切關注,因為它們通常是過去未被發現的疾病,或是毒力在演化過程中增強,或偶然傳入不具對抗該疾病之免疫力的族群或物種,主要産生感染物種範圍變化的因素為人與野生物種的接觸。

1918年,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一支,因遺傳物質不穩定的特性不斷變異、重組基因,終于引發全球西班牙流行性感冒,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1999年,西尼羅河病毒由非洲傳入美國紐約市,在3年内散布到全美國内。

1999年,馬來半島爆發立百病毒,乃是起于豬圈受到野生蝙蝠攜帶的病毒影響,并在豬隻體内繼續變化,由于豬隻在遺傳學中的地位與人類更接近,終于感染了當地農民,并造成105人死亡。

2002年,中國廣東爆發非典型肺炎,稱SARS,乃是由蝙蝠傳入人類物種。

21世紀初許多科學家更擔心禽流感會透過變異影響人類,卻因人類族群多無相對應的抵禦能力,而可能成為人類的浩劫。由于禽流感可以感染豬隻和鳥類,若已存在之人豬共通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同時感染一隻豬,并且交換病毒組成,将有機會使原本不具感染人類能力的病毒,成為人類的威脅。

報告時限

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緻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時,或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應于2小時内将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絡報告;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小時内以最快的通訊方式(電話、傳真)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于2小時内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規定報告的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後,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4小時内進行網絡報告;未實行網絡直報的責任報告單位應于24小時内寄送出傳染病報告卡。

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收到無網絡直報條件責任報告單位報送的傳染病報告卡後,應于2小時内通過網絡直報。

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标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規範》要求報告。 

預防措施

根據中國《傳染病防治法》(1989年發布)的規定,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是各級醫務人員的神聖職責。因此臨床醫師在搞好臨床診斷與治療工作的同時,也應努力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

傳染病預防措施可分為:①疫情未出現時的預防措施;②疫情出現後的防疫措施;③治療性預防措施。

預防性措施

控制傳染病最高效的方式在于防控,由于在傳染病的三個基本條件中(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缺乏任何一個都無法造成傳染病的流行,所以對于傳染病預防也主要集中在這三個方面:

1.控制傳染源:這是預防傳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對于人類傳染源的傳染病,需要及時将病人或病源攜帶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離位置,暫時與人群隔離,積極進行治療,護理,并對具有傳染性的分泌物,排洩物和用具等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防止病原體向外擴散。然而,如果是未知傳染源,特别是動物擔任的傳染源,由于其确定需要流行病學的因果推斷和實驗室檢測結果上得到充分的證據,有的時候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确切結果,尤其是突發急性傳染病發生時,想要短時間内鎖定傳染源更是困難。不過,一旦确定傳染源後,需要及時采取高效的措施控制傳染源,以保證傳染源不會繼續将病原體向易感人群播散。

2.切斷傳播途徑:對于通過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和體液傳播的傳染病,蟲媒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等,切斷傳播途徑是最為直接的預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對于傳播媒介阻斷,消毒或撲殺。如對于污染了病原體的食物或飲水要進行丢棄或消毒處理,對于污染了病原體的房間或用具要進行充分的消毒,對于一次性的醫療用品在使用後要及時進行消毒或焚燒等無害化處理,在蟲媒傳染病傳播季節采取防蚊防蟲措施等。同時,對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幹預手段也是極為必要的,如促進靜脈注射吸毒人群對使用針具進行消毒,對會發生高危性行為的人群進行安全套使用的宣傳教育等。如今預防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方法也仍然是注意基本衛生,勤洗手,戴口罩,吃肉要煮熟——雖然是老調重彈,但仍然是切斷傳播途徑最有效的方式。

3.保護易感人群:在傳染病流行時,應當注意保護易感者,不要讓易感者與傳染源接觸,并且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對傳染病的抵抗能力。所以,保護易感人群也是傳染病預防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較為容易實現的預防方法。對于已經有預防性疫苗的傳染病,給易感人群接種疫苗是最為保險的方法,如嬰兒在出生後進行的計劃免疫,對于傳染科醫生,護士,從事傳染性疾病研究的科研人員和從事禽類養殖工作的人員等接種相應的疫苗。曆史上,人們利用高效的疫苗已經成功的攻克了天花,證明對于易感人群的保護在傳染病防治上起到了重要角色。

防小兒春季傳染病的食療法

在疫情未出現以前首要任務是做好經常性預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對外環境中可能存在病原體的實體應進行的措施:

改善飲用水條件,實行飲水消毒;結合城鄉建設,搞好糞便無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處理工作;建立健全醫院及緻病性微生物實驗室的規章制度,防止緻病性微生物擴散和院内感染;在醫療保健機構也應大大貫徹《食品衛生法》以及進行消毒、殺蟲、滅鼠工作。雖然上述工作主要由衛生防疫及環境監測部門牽頭執行,但臨床醫師也應積極配合。

2.預防接種(vaccination)又稱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種到人體内,使機體産生對傳染病的特異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預防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

3.勤洗手;洗手是預防傳染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以下情況時應要洗手:(1)在接觸眼、口及鼻前; (2)當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時,如打噴嚏或咳嗽後;(3)觸摸過公共對象,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或門柄後;(4)處理食物及進食前;及如廁後。

正确洗手步驟:(1)開水後洗滌雙手。(2)加入皂液,用手擦出泡沫。(3)用最少二十秒時間洗擦手指、指甲四周、手掌和手背,洗擦時無須沖水。(4)洗擦後才用清水将雙手徹底沖洗幹淨。(5)用幹淨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幹雙手,或用幹手機将雙手吹幹。(6)雙手洗幹淨後,可以先用抹手紙包裹着水龍頭,才關上水源,不要再直接觸摸水龍頭。

4.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如跑步、打籃球、遊泳等),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

防疫措施

是指疫情出現後,采取的防止擴散、盡快平息的措施。

從病人的角度來講,關鍵在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

1.早發現、早診斷:健全初級保健工作,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責任感,普及群衆的衛生常識是早期發現病人的關鍵。診斷可包括三個方面:臨床、實驗室檢查及流行病學資料。臨床上發現具有特征性的症狀及體征可早期診斷,如麻疹的科氏斑、白喉的僞膜等。但有時應有實驗室診斷,方才較為客觀、正确,如僞膜塗片查出白喉杆菌。在傳染病診斷中,流行病學資料往往有助于早期診斷,如病人接觸史、既往病史和預防接種史等。此外,年齡、職業和季節特征往往對早期診斷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2.傳染病報告:疫情報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礎,也是國家的法定制度。因此,迅速、全面、準确地做好傳染病報告是每個臨床醫師的重要的法定職責。

後果和影響

綜觀曆史上發生的瘟疫,除直接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外,還産生了以下幾方面的後果和影響。

病因不明産生恐慌

瘟疫往往給人們造成嚴重的心理影響。公元前430~前427年的雅典瘟疫,使城中的人們生活在噩夢之中。1665年倫敦的鼠疫,病因一時不明,更加重了疫情的神秘、恐怖色彩,許多無辜者被指控傳播鼠疫而被恐慌的民衆處死;貓也被當作瘟疫之源而被趕盡殺絕,老鼠泛濫,結果鼠疫更加肆虐,社會瀕臨崩潰。

人口驟減危及生存

公元前430~前427年的瘟疫,使曾兩次領導希臘戰勝波斯的雅典就此衰敗。公元21~1266年間橫行的瘟疫,最終加速了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的衰落。1518~1526年的天花大流行,是擁有2500萬人口的阿茲台克帝國(現墨西哥境内)消失的重要原因。殖民者故意傳播的天花病毒,令北美幾個原有百萬人口的印第安部落驟減至幾千人或完全滅絕。

嚴重減員影響戰鬥力

1812年,拿破侖50萬大軍入侵俄國,1年後敗退時僅剩3000餘人,其中,因感染傷寒和痢疾而死亡的官兵遠比戰死的要多得多。二戰期間,瘧疾曾在盟軍中流行,緻使大量的士兵死亡或喪失戰鬥力。

促進了公共衛生事和醫學發展

1865~1875年霍亂第四次大流行,迫使人們注意水源、食品、環境等的衛生狀況,促成了公共衛生學的建立,并從公共衛生的角度重新考慮城市規劃,用幾何布局和拓寬街道來改善過于擁擠紛雜的舊城。此間,約翰·斯諾對倫敦霍亂流行進行的醫學調查,開創了早期的流行病學工作。

控制與消滅

疾病的控制譜

各種傳染病因其特異的流行環節、特征及不同的外界環境,因而它們的預防目标也有很大的差異。在絕大多數傳染病隻能以控制發病與防制流行為目标。極少數疾病由于條件成熟,措施有效,可以達到消除的要求。極個别的疾病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在世界各國協同努力下,可以達到消滅的目标。傳染病的預防從控制到消除再到消滅在疾病預防策略和措施上所顯示的差異,稱為疾病的控制譜(spectrum of disease control)。為了預防疾病,促進人類健康,人們期望對不易控制的疾病逐步得到控制,在此基礎上才能邁向消除,最終才能達到消滅的目标。這個過程既是人類美好的理想,也是極其艱巨的曆程,要達到這個目标,有賴于科學進步,其中也包括流行病學的進步及有關條件的準備。

控制(control)是指降低疾病的發病率和(或)現患率。有些疾病的控制效果明顯,對策與措施一旦實施,發病率下降顯著,如脊髓灰質炎疫苗對脊髓灰質炎,麻疹疫苗對麻疹,改善飲水供應對慢性水型傷寒流行。也有些疾病或由于流行環境複雜,或現階段尚缺少有效對策與措施,故即使采取措施,效果并不明顯。尚有不少疾病屬于此種情況。

消除(elimination)是指在一個地區範圍内,采取有效的預防策略與措施,使某種傳染病消失。此地區的範圍可大至一個國家、一個大洲,但并非全球。就預防觀點看,消除疾病在質量要求上遠非如同消滅那樣嚴格,例如,WHO于1989年宣布到1995年全球消除新生兒破傷風。它隻要求從此不再出現新生兒破傷風患者,但不要求把外界環境中的破傷風芽孢完全消除。又如,美國于1978年提出“消滅本土麻疹”。所謂“本土麻疹”是指隻限于美國國内發生的麻疹,不包括從國外傳入的麻疹。即使如此,美國本土麻疹尚未消滅。但美國本土麻疹的發病率确已明顯下降。

消滅(eradication)是指某傳染病的傳播自消滅之日起永遠終止,并達到全球所有國家永不再發生該種傳染病。消滅不僅指臨床症狀的病例,而且也将可作為傳染源的攜帶者或隐性感染者以及存在于外環境中的病原體均包括在内,此外還需達到即使不再進行預防接種或采取其他任何預防措施,再也不會遭受該病的危害。隻有在這種條件下,才能被認為該傳染病已經消滅。在達到消滅要求的隻有天花一個病種。由此可見,與消除的要求相比,消滅的要求更為嚴格。

有人将消除與消滅兩個術語相混淆,常常把消除當成消滅的同義詞。嚴格地講,在術語的概念上是錯誤的。

選擇消滅病種的基本原則

消滅疾病是人類與疾病鬥争的良好意願,但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把任何疾病都當成被消滅的對象。怎樣才能把一種病選作疾病的消滅對象?首先,該病在科學上存在着消滅的可行性;其次,國家有消滅該病的意向和相應的措施;第三,公衆對該病有較強的滅病意識,并積極支持或參與滅病計劃。這三條原則是相互聯系的,三者不可缺一。

所謂科學上具有滅病的可行性,簡言之,必須在認識疾病發生和流行的基礎上掌握該病流行病學上的薄弱環節,在與它作鬥争中“有機可乘”。例如,有些傳染病的傳染源僅限于人類,沒有帶病原體的動物宿主,同時也沒有無症狀病原攜帶者;而另一些病,既有人類傳染源,又有動物宿主,甚至還有病原攜帶者。兩者相比,顯然在與疾病作鬥争中前者較易,後者較難。也就是說,前者在流行病學上存在着薄弱環節,有機可乘,較容易消滅,後者尚“無懈可擊”,“無隙可乘”。

國家對該病是否有消滅意向,主要取決于政府對該病的危害性的認識,消滅疾病的預期花費的承受力和可能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和對疾病消滅以後效益的估量。

群衆對消滅疾病是否支持,與群衆所遭受該疾病的危害程度、自我保健意識、文化與衛生水平和生活質量相關。此外,疾病的危害程度,對喚起公衆的滅病意識也很有作用。

消滅疾病在科學上的可行性是長期以來人類與疾病作鬥争的經驗總結,其中特别是在1977年取得全球消滅天花的偉大成就以後,更加認識到,隻有在加強流行病學及相關學科對傳染病的研究,在切實掌握該病的流行規律、控制與消滅的有效措施以後,人們才能抓住疾病的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達到較好的滅病效果。

氣候變化影響

這些影響主要表現于改變蟲媒的地區分布,增加蟲媒繁殖速度與侵襲力和縮短病原體的外潛伏期。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的蟲媒傳染病包括瘧疾、血吸蟲病、登革熱和其它蟲媒病毒性疾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