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

漢語漢字
壺,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hú,象形字,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3]本義指一種裝盛液體的大肚容器,古時主要用于盛水、盛酒等;引申可指古代宴飲賓客時娛樂的器具、古代滴水計時的器具等。
  • 中文名:壺
  • 拼音:hú
  • 繁體:壺
  • 部首:士
  • 字碼:
  • 五筆:
  • 倉颉:gblm
  • 鄭碼:bwka
  • 筆順:12145251221
  • 字級:一級字、常用字
  • 平水韻:七虞 平聲
  • 注音:ㄏㄨˊ
  • 結構:上下結構
  • 總筆畫:10
  • 統一碼:基本區 U+58F7
  • 四角:40105

字源演變

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酒壺之形,上為蓋,下為底座,中為腹,有的帶耳。從形音義各方面考察可知,器物的“壺”仿自植物果實“葫蘆”之形,音、義因之。金文形體與甲骨文大緻相似,或從“艸形”(雙手),或從“金”;文例有“尊壺”“寶壺”“旅壺”“媵壺”“飲壺”“醴壺”等。小篆形體由甲骨文、金文字形演變而來,寫作“圖9”,還帶酒壺之形;隸楷文字由小篆演變而來,已看不出酒壺之形。現代漢字簡化時,“壺”據草書簡作“壺”。

本義指一種裝盛液體的大肚容器,古時主要用于盛水、盛酒等。《荀子·勸學》:“不道(遵循、實行)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春黍也,以錐飡(同‘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引申也指古代宴飲賓客時娛樂的器具,将矢投入壺中叫“投壺”。

現代釋義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壺(壺)hú(ㄏㄨˊ)

⒈陶瓷或金屬制成的一種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來盛茶、酒等液體:茶壺。酒壺。噴壺。油壺。

⒉像壺的形狀或出水狀态的東西:壺鈴(舉重輔助器械之一,形狀像水壺)。

⒊姓。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壺hú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壺形。本義:古代盛器)

(2)同本義[pot;kettle;bottle]。深腹,斂口,多為圓形,也有方形、橢圓等形制

壺,昆吾圓器也。——《說文》

國子執壺漿。——《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注:“禮器,腹方口圓曰壺,反之曰方壺,有爵飾。”

八壺設于西序。——《儀禮·聘禮》

引壺觞。——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箪食壺漿。——《三國志·諸葛亮傳》

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二首》

爐上有壺。——明·魏學洢《核舟記》

(3)又如:壺瓶(盛酒器);壺濫(又名壺鑒。器皿的名稱);壺尊(古代盛酒器);壺蘆(指茶壺或酒壺)

(4)古代滴水計時的器具[water clock;hourg lass]

狄人出壺。——《禮記·喪大記》。注:“漏水之器也。

(5)又如:壺漏(古代計時器的一種);壺郎(掌管刻漏計時的官員);壺人(管理刻漏掌報時的人)

(6)古代宴飲時投壺的用具[vase]

投壺。壺脰脩七寸,口徑二寸半,壺高尺二寸,受豆鬥五升,壺腹脩五寸。——《大戴禮記》

(7)又如:壺矢(壺與矢為投壺用具,因以稱投壺);壺飧(用壺盛水泡飯)

(8)通“瓠”。瓠瓜,也叫葫蘆[bottle gourd]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詩·豳風·七月》

嘗抱壺而度水者,抱而蒙火。——《淮南子·說林》

中流失船,一壺千金。——《鹖冠子·學問》

(9)又如:壺廬(瓠、匏、蒲蘆等瓜類的總稱)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昆吾圜器也。象形。從大,象其蓋也。凡壷之屬皆從壷。戶吳切

說文解字注

昆吾圜器也。

缶部曰:古者昆吾作陶。壷者,昆吾始為之。《聘禮》注曰。壷,酒尊也。《公羊傳》注曰:壺,禮器。腹方口圓曰壷。反之曰方壷。有爵飾。又喪大記狄人出壷,大小戴記投壺,皆壷之屬也。

象形。

謂{?士}。

從大象其葢也。

奄下曰:葢也。大有馀也。戶姑切。五部。凡壷之屬皆從壷。

康熙字典

同壷,與壼别。

古文:?。

《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夏商曰尊彜,周制用壷,有方圜之異。《儀禮·燕禮》:卿大夫用方,直方為義也。士旅食用圜,順命為宜也。《左傳·昭十五年》:晉荀躒如周葬?後,除喪以文伯宴,樽以魯壷。

又官名。《周禮·夏官》:挈壷氏掌挈壷以令軍井,凡軍事,懸壷以序聚?。

又《禮·投壷注》:諸侯卿大夫士皆用之。

又唾壷。《晉書·王敦傳》:敦酒後辄詠魏武樂府,以如意擊唾壷為節。

又壷蘆,瓜屬,俗作葫。《詩·豳風》:八月斷壷。《鶡冠子·學問篇》:一壷千金。

又地名。壷關,在上黨,古黎侯國。《前漢·武五子傳》:壷關三老茂上書。

又壷頭,在崇陽縣北。《後漢·馬援傳》:援征五溪蠻,至下巂,卒于壷頭,卽此。《禮·檀弓》:戰于台骀。《注》台當作壷。

又山名。壷口山,在河東猗氏。《書·禹貢》:旣載壷口。

又三壷。《王子年·拾遺記》:東海中三山,一方壷,則方丈也,二蓬壷,則蓬萊也,三瀛壷,則瀛州也。

又姓。晉大夫采邑,因為氏,見《統譜》。

又壷丘,複姓。

又葉呼古切,音虎。《宋玉·招魂》:幸而得脫,其外曠宇些。赤蟻若象,元蠭若壷些。

又葉羊洳切,音預。《魏·邯鄲淳·投壷賦》:敬不可久,禮成于?,乃設大射,否則投壷。《說文》:昆吾圜器也。徐曰:昆吾,纣臣,作瓦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