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疽

壞疽

中醫疾病
壞疽(gangrene)是指組織壞死後因繼發腐敗菌感染和其他因素影響而呈現黑色、暗綠色等特殊形态改變。壞死組織經腐敗菌分解産生硫化氫,後者與血紅蛋白中分解出來的鐵相結合形成硫化鐵,使壞死組織呈黑色。壞疽分為幹性壞疽和濕性壞疽,而濕性壞疽又包含了氣性壞疽。
    中醫病名: 外文名: 别名: 就診科室:外科 多發群體: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中文名:壞疽 英文名:gangrene 季節分布:四季 傳染病:否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檢查

1、血檢驗

血常規、血生化等。

2、分泌物細菌培養

常見菌有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懷疑氣性壞疽時應及時行厭氧菌培養

好發人群

1、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雷諾現象等患者。

2、體型肥胖、免疫力低下、長期吸煙者。

3、有創傷、嚴重凍傷者。

典型症狀

患者常出現皮膚顔色改變,根據壞疽類型的不同可能表現為紅色、棕色、黑色、暗綠色等。幹性壞疽患者病變區域皮膚冰冷麻木,可能出現疼痛。濕性壞疽患者常體溫上升、出汗、口唇變白、脈搏變快,感染區域皮膚疼痛,程度比創傷傷口引起的疼痛更深,可能會感覺患肢沉重,傷口中有大量漿液性或漿液血性滲出物,可有惡臭,部分患者皮下有積氣,可觸及撚發音。

危險因素

1、體型肥胖可影響血液的正常供應,易增加壞疽發生的可能。

2、長期吸煙容易使血管硬化,影響血液流動,從而增加壞疽的發生風險。

3、出現免疫力低下的情況,如正在接受化學療法或放射療法等,則身體抵抗感染的能力就會受到損害,從而容易發生壞疽。

并發症

如果源自壞疽組織的細菌感染傳入血液,則可能會發生敗血症。可有發熱(部分患者可能為低熱)、頭暈眼花、氣促、心跳加快,甚至出現寒戰、低血壓、意識不清等。嚴重者還可出現休克,危及生命。

基本概述

組織壞死後因繼發腐敗菌的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呈現黑色、暗綠色等特殊形态改變,稱為壞疽(gangrene)。壞死組織經腐敗菌分解産生硫化氫,後者與血紅蛋白中分解出來的鐵相結合形成硫化鐵,使壞死組織呈黑色。

主要分類

壞疽主要分為幹性壞疽和濕性壞疽,而濕性壞疽又包含了氣性壞疽。

1、幹性壞疽

幹性壞疽大多見于四肢末端,如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疾患時。此時動脈受阻而靜脈回流通暢,故壞死組織水分含量少,再加上體表水分易于蒸發,緻使病變部位幹燥皺縮,呈黑褐色(壞死組織經腐敗菌分解産生硫化氫,後者與血紅蛋白中分解出來的鐵相結合形成硫化鐵,使壞死組織呈黑色),與周圍健康組織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皮膚冰冷和麻木。由于壞死組織比較幹燥,因此腐敗菌感染一般較輕。

2、濕性壞疽

濕性壞疽多發生于與外界相通的内髒(腸、子宮、肺、闌尾、膽囊等),也可見于四肢(伴有淤血水腫時)。此時由于壞死組織含水分較多,故腐敗菌感染嚴重,局部明顯腫脹,呈藍綠色。腐敗菌分解蛋白質,産生吲哚、糞臭素等,造成惡臭。由于病變發展較快,炎症比較彌漫,故壞死組織與健康組織間無明顯分界線。

同時組織壞死腐敗所産生的毒性産物及細菌毒素被吸收後,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狀,甚至可發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常見的濕性壞疽有壞疽性闌尾炎、腸壞疽、肺壞疽及産後壞疽性子宮内膜炎等。

(1)内部壞疽:指因流向内部器官的血液被阻塞而發生的壞疽。多發生于與外界相通的内髒,如膽囊、闌尾、結腸等。

(2)氣性壞疽:指細菌感染組織并導緻組織内出現氣泡,通常會影響深層肌肉組織。厭氧梭狀芽胞杆菌屬是其主要緻病菌。主要特征為進行性肌肉組織的壞死、水腫及産氣現象。患者可因嚴重中毒而死亡。

(3)Fournier的壞疽(弗尼爾氏壞疽):Fournier的壞疽累及生殖器官。男性更容易受到影響,但女性也可能患上這種壞疽。弗尼爾氏壞疽通常是由于生殖器部位或泌尿道感染引起的,并導緻生殖器疼痛、壓痛、發紅和腫脹。如果感染進入血液則可發展為敗血症,可能會危及生命。

(4)漸進性細菌協同壞疽(Meleney's壞疽):該類型較為罕見。是指在手術後1至2周或在輕度創傷下出現疼痛的皮膚病變。

上一篇:腳裂

下一篇:外陰腫脹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