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PV

BPPV

一種眩暈病
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即“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又稱為耳石性眩暈,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個或多個特定頭位時,出現短暫的陣發性的眩暈及眼震,又稱變位性眩暈,在眩暈病中極為常見,該病發率高,約占所有周圍性眩暈的20~40%,占老年人群的9%,婦女發病率比男性高約1.6-2:1。此病雖為耳鼻喉科疾病,但常首診于神經科,易誤診為梅尼埃病及頸性眩暈等而漏診誤診。近年來,随着我耳鼻喉科開展了耳石複位方法并取得顯著療效之後,逐漸得到同行及廣大患者肯定和贊許,目前已成功治愈了耳石症患者達七百餘例。這種手法複位治療方法不但安全可靠、醫療費用低,而且立竿見影,療效顯著,明顯縮短了治療病程。亦成了在治療眩暈症技術上的又一個新亮點。
    中醫病名: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外文名:BPPV 别名:耳石性眩暈 就診科室: 多發群體: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 傳播途徑: 傳染病:否 假說:半規管結石症和壺腹嵴頂結石症

介紹

眩暈症是常見的臨床綜合征,據統計眩暈占門診常見症狀的第三位,絕大多數人一生中均有眩暈的經曆。但是眩暈與頭暈及頭昏是有區别的。眩暈是大腦皮層産生的錯覺,感到自身與外界景物發生相對的移動,如旋轉、翻滾、傾倒、升降或搖晃等感覺,睜眼時見外界物體向某一方向旋轉,閉眼後則感覺自身向相反方向旋轉,故眩暈是一種“反旋轉錯覺”。不僅頭部的疾病可引起眩暈,一些耳科的疾病如梅尼埃病、突發性耳聾伴眩暈、前庭神經元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等也可引起眩暈。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引起眩暈最常見的外周前庭疾病之一 。眩暈發生在頭位變動時,起病突然,患者感覺到劇烈的旋轉性眩暈,持續時間通常短于40秒,本病有自限性,于數天或數月後漸愈,故稱為“良性”。常見的誘發體位為起、卧位或在床上翻身、轉頭,也可在乘車時突然加速或減速時出現,嚴重時不僅眩暈,還伴有惡心、嘔吐、出冷汗,變化體位時可見眼震,即眼球的震動。雖然持續時間隻有數秒鐘到數分鐘,但患者的恐懼感帶來的心理威脅要遠遠大于疾病本身。本病可以無聽力改變,但若為繼發于耳病的患者則可能出現聽力下降。

BPPV病因為耳石病、外傷、内耳供血不足等。内耳有一重要的維持平衡功能的結構是半規管,半規管及橢圓囊斑、球囊斑感受直線及角加速度。橢圓囊斑由耳石膜與感覺上皮構成,耳石膜有許多碳酸鈣結晶,耳石含大量鈣離子, 當有輕度頭外傷或頭部加速運動、突發性耳聾、化膿性中耳炎、耳手術或因動腦硬化、高血壓緻内耳供血不足、内耳老年性退性變時,耳石會脫落增加,同時有吸收障礙,耳石碎片進入半規管長臂或粘附嵴頂上,數量多達到刺激阈時可産生眩暈。

出現眩暈時不要恐懼,絕大多數病人通過門診治療即可治愈。不需要打針輸液,利用手法複位,改變患者的頭部位置,隻要按照一定的方向改變頭位,使脫落的耳石重新回到橢圓囊内,患者眩暈即可治愈。治療時間隻需幾分鐘,嚴重的反複發作者重複兩至三次也可基本治愈。但是,這裡隻是介紹了位置性眩暈,眩暈是多科室相關的複雜疾病,如果您長期有久治不愈的眩暈,建議您來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兩種假說

BPPV有兩種假說:即半規管結石症和壺腹嵴頂結石症。

(1)半規管結石學說(Canalitiasis):各種原因導緻耳石脫落或變性的耳石集聚于半規管近壺腹處,當頭位移至激發位時,管石受到重力作用,離壺腹方向移動而形成離壺腹内淋巴流,使嵴頂産生移位而引起眩暈及眼震。

(2)壺腹嵴頂結石學說(Cupulolith iasis):由于變性的耳石碎片從橢圓囊中脫離,附着于半規管的壺腹嵴頂,引起内淋巴與壺腹嵴頂密度不同從而使比重發生差異,導緻壺腹嵴對重力作用的異常感知。目前接受半規管結石學說的人較多,但也有學者認為二種機制的可能性都存在,但管結石發生的機率較大。引起BPPV絕大多數是特發性,但少數患者可以由于頭部外傷、病毒性迷路炎、梅尼埃病、活動少、血管栓塞、供血不足以及耳部疾病和耳部手術等原因所緻眩暈。

鑒别受累半規管主要依據患者的病史、眩暈發作和眼震出現時的頭位以及Hallpike-dix檢查中所觀察到眼震的方向。由于半規管的解剖不同,半規管受累的發生率各不相同,受累最多的是後半規管,上半規管與外半規管較為少見。在人體站立時,後半規管位于整個前庭器官的後下位置,碎片移動時比較容易落入前庭的後面和基底,也就是後半規管所在的位置,後半規管位置性眩暈常常發生于坐位躺下或從躺下至坐位時,俯身、低頭或仰頭時,激發頭位時出現強烈旋轉性眩暈,伴眼震,惡心及嘔吐。

反複作激發頭位時,眩暈及眼震發作可減輕或不發生,整個發作的病程可以數小時至數天,數月或數年。由于上半規管的後臂直接與總腳和前庭相連續,使得上半規管内的耳石碎片多可自行排除,因而上半規管BPPV很少發生。

臨床特點

1、患者處于激發頭位後眩暈的出現有1~40s的潛伏期;

2、眼震與眩暈的潛伏期相同;

3、眩暈和眼震的強度波動,先重後輕,時程不超過60s;

4、管結石症是BPPV最常見的類型。

壺腹嵴頂結石症的臨床特點:

1、患者處于激發體位眩暈立即出現;

2、眼震與眩暈的潛伏期相同;激發體位不改變,症狀就持續存在;

3、它可發生于後半規管也可發生于水平半規管,這種類型的BPPV相對少見。

BPPV的治療以管石複位治療(CRT)為主,該療法的有效率為71%~92%。管石複位法(CRT)主要用于後半規管和上半規管BPPV的治療,通過手法使患者變換5個位置,從而使後半規管和上半規管的管石碎片通過總腳進入橢圓囊。雖然本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但一般要經過數周或數月甚至數年症狀才能緩解,發作期可伴惡心、嘔吐,但一般無聽力障礙、耳鳴等症狀,無中樞神經症狀及體征,緩解期可無任何不适。

而予手法複位治療後,大部分患者耳石複位成功後症狀随即消失,快速為患者解除眩暈所帶來的痛苦。本病多數預後良好,少數如壺腹嵴頂結石症,經保守治療無效者亦可選擇手術治療,但手術要非常慎重選擇,一般需符合兩個條件:

1、症狀持續1年以上;

2、症狀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工作。

根據臨床上統計,每年約有10%~15%的複發率,但應用管石複位療法仍然有效。通過臨床驗證,BPPV手法複位在臨床上是既簡單易行,療效可靠又節約醫療費用,是目前作為治療本病的首選療法。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

51歲女性患者,該患者在卧床翻身特别轉身向右側時發作短暫性眩暈,病程約3個月(另該患者有長期失眠、憂郁症史),曾經在當地住院了兩次,用了大量抗眩暈藥,效果均不理想,後來轉來我院就診,體檢時發現右Hallpike-Dix體位時出現上跳、向右扭轉性眼震。眼震的潛伏期和持續時間以及伴發的眩暈均符合管結石症。該患者經管結石複位法(CRT)治療後立即好轉,一周後複診時無眼震和眩暈。随訪兩年無複發。

典型病例2:

該患者因發生車禍而從摩托車上掉下,導緻頭部外傷、顱骨骨折、腦震蕩、腦脊液耳漏、傳導性聾。該患者發病後伴有體位改變時眩暈,經神經外科治療20天後,患者仍覺卧床翻身時發作短暫眩暈,經我科檢查發現左、右Hallpike-Dix位都有眼震,眼震和眩暈的潛伏期為數秒鐘,時程不超過20秒,考慮雙側後半規管結石症。(同時發生雙側管結症的病例相對較少,複位方法最好先用(CRT)治療一側,隔三天再治療另一側。)患者經耳石複位治療後一周複診,仍有輕微BPPV,故再次給予CRT治療,一周後複查BPPV症狀基本消失,随訪半年無複發。

以作者的經驗,耳石症患者複位後第一、二晚盡量取健側卧位。複位後一個月内盡量避免激烈活動如打球、遊泳等,避免後躺洗頭,保持充足睡眠。部分患者複位後兩到三天内可伴有走路不穩感,甚至仍伴有輕微的眩暈症狀,無需緊張。患者應在複位後第一周随防,若有複發或仍有眩暈,可再作複位治療,直到眩暈完全消失、Hallpike-Dix試驗變成陰性為止。大多數患者在治療1~2次後就完全治愈,部分患者在治療數月或數年後可能出現複發,可重複用相同方法進行治療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