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菜

塌菜

十字花科芸苔屬植物
塌菜為安徽著名特産,是白菜的一個變種,葉色濃綠、肥嫩,因塌地生長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我國長江流域,具有分布廣、産量高、風味好、供應期長等優點。[1]
  • 中文名:塌菜
  • 拉丁學名:
  • 别名:塌棵菜
  • 界:植物界
  • 亞界:
  • 總門:
  • 門:被子植物門
  • 亞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超目:
  • 目:罂粟目
  • 亞目:
  • 科:十字花科
  • 亞科:
  • 族:
  • 亞族:
  • 屬:芸苔屬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塌棵菜
  • 亞種:
  • 變種:
  • 品種:黃心烏、黑心烏、寶塔烏、紫烏等
  • 分布區域:我國原産,南京、上海一帶栽培最多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體征:植株暗綠,葉柄短而扁平
  • 何時上市:冬、春兩季均可供應市場
  • 采收時間:12月至翌年3月上旬
  • 毒性:無毒

營養分析

1.塌菜秋季播種,以經霜雪後味甜美而著稱,被視為白菜中的珍品,因其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鈣、鐵、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蔔素等,也被稱為“維生素”菜。

2.塌菜中的膳食纖維,對防治便秘有很好的作用。

3.祖國醫學早在《食物本草》中記載:“塌菜甘、平、無毒。能滑腸、疏肝、利五髒。”

4.常吃塌菜還可以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澤膚健美。

5.塌菜口感清新爽脆,最适合炒食,清炒或加入肉絲、火腿絲一起炒均可。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都可食用。

食療作用

塌菜味甘、性平,無毒;

有滑腸、疏肝、利五髒的功效。

做法指導

塌棵菜适用于炒、炝、燒、煮等烹調方法,既可做菜肴主料,也可做菜肴配料,如“奶油菜心”、“砂鍋瓢白菜”等。

栽培技術

栽培季節

塌菜在我國南方一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種育苗,苗齡25~30天,12月至翌年3月陸續采收上市。

播種育苗

塌菜一般都進行育苗移栽。苗床宜選擇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播種前深翻炕土10~15天,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人畜糞水1000~1500千克作基肥,整細耙平。苗床宜1.5米開廂,溝深25~30厘米。播種要求均勻,适當稀播。播後覆蓋1厘米厚的“石谷子”或細土,澆足底水,再蓋遮陽網保濕防暴雨,約2~3天後出苗。齊苗後要及時間苗,防止徒長,培育壯苗。當幼苗具有4~5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定植

定植前深翻炕土7~10天,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人畜糞水2000~2500千克作基肥。一般1.5米開廂,種植5行,株距25~30厘米。定植後施足定根清糞水,以利成活。

肥水管理

加強肥水管理是保證豐産優質的主要環節。定植後據天氣情況合理澆水,促進緩苗。緩苗後每隔7~10天追施一次清糞水或每667平方米施5~7千克尿素,并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葉片生長。冬季地溫低,生長慢,應減少追施次數。開春後,及時追施糞水或尿素2~3次,并适當澆水,促進葉片迅速生長。

病蟲害防治

塌菜的主要病害為病毒病,在栽培上,應注意深溝高廂,及時防治蚜蟲;發病初期可用病毒A1000~1500倍液防治。主要害蟲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蚜蟲;用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用Bt浮劑500~600倍液(氣溫在20℃以上時使用效果好)防治菜青蟲和小菜蛾。

采收

塌菜采收期依品種特性、栽培季節和市場需求而定。一般定植後40~50天即可陸續采收上市。每667平方米産1500~2000千克。

上一篇:烏魚蛋

下一篇:水竹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