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吊腳樓

土家族吊腳樓

土家族建築
吊腳樓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背靠青山、面朝江水,依勢而建的吊腳樓,有着“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保存着中國本土的傳統民族文化。土家族的吊腳樓選擇依山勢而建,大大避免了占用耕地,同時把底層架空,用木結構承重,不用一釘一鉚。吊腳樓通常都有精美的雕刻裝飾,能與自然景觀相互映襯。土家族吊腳樓既适應了武陵山區的地理環境和溫潤多雨的氣候,也充分拓展了建築面積。[1]
    中文名:土家族吊腳樓 外文名:Stilted building of Tujia Nationality 地理位置: 占地面積: 開放時間: 其他名稱:吊樓 評定标準: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等 流行區或:湘、鄂、黔、渝毗連的武陵山區 最佳屋場: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民族:苗族、壯族、布依族、土家族 建築形式:半為陸地半為水、幹欄建築

曆史沿革

建築格局

建築特色

參觀信息

結構

一般人家房屋規模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為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為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的結構是: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卧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杆。

材料

以前的吊腳樓一般以茅草或杉樹皮蓋頂,也有用石闆蓋頂的。現在的吊腳樓多用泥瓦鋪蓋,又由于位置講究,所以建造土家吊腳樓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第一步要備齊木料,土家人稱“伐青山”,一般選椿樹或紫樹,椿、紫因諧音“春”、“子”而吉祥,意為春常到,子孫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稱為“架大碼”,在梁上還要畫上八卦、太極圖、荷花蓮籽等圖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頭,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堅柱”,主人選黃道吉日,請衆鄉鄰幫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後衆人齊心協力将一排排木扇豎起,這時,鞭炮齊鳴,左鄰右舍送禮物祝賀。

立屋堅柱之後便是釘椽角、蓋瓦、裝闆壁。富裕人家還要在屋頂上裝飾向天飛檐,在廊洞下雕龍畫鳳,裝飾陽台木欄。

環境

土家人還在屋前屋後栽花種草,各種果樹,但是,前不栽桑,後不種桃,因與“喪”、“逃”諧音,不吉利。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幹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闆下還可放雜物。吊腳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幹”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土家族愛群居,住吊腳樓。 

所建房屋多為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轉角,古色古笆,院後有竹篁,青石闆鋪路,刨木闆裝屋,松明照亮,一直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甯靜生活。

特點

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幹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闆下還可放雜物。

依山的吊腳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幹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

有的吊腳樓為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盡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闆開槽密鑲,講究的裡裡外外都塗上桐油又幹淨又亮堂。

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

第二層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内設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裡設有火塘,一家人就圍着火塘吃飯,這裡寬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線充足通風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側有一道與其相連的寬寬的走廊,廊外設有半人高的欄杆,内有一大排長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此打扮女兒。

第三層透風幹燥,十分寬敞,除作居室外,還隔出小間用作儲糧和存物。

形式

吊腳樓的形式多種多樣,其類型有以下幾種:

單吊式,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有人稱之為"一頭吊"或"鑰匙頭"。它的特點是,隻正屋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

雙吊式,又稱為"雙頭吊"或"撮箕口",它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共處一地。

四合水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又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将正屋兩頭廂房吊腳樓部分的上部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四合院。兩廂房的樓下即為大門,這種四合院進大門後還必須上幾步石階,才能進到正屋。

二屋吊式,這種形式是在單吊和雙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一般吊腳樓上再加一層。單吊雙吊均适用。

平地起吊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也是在單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吊、雙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壩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腳,卻偏偏将廂房擡起,用木柱支撐。支撐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齊,使廂房高于正屋。

文化

吊腳樓有着豐厚的文化内涵,土家族民居建築注重龍脈,依勢而建和人神共處的神化現象外,還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間宇宙化觀念。土家族的吊腳樓不僅單方面處于宇宙自然的懷抱中,宇宙也同時處于宇宙自然的懷抱之中。

這種容納宇宙的空間觀念在土家族上梁儀式歌中表現得十分明顯:“上一步,望寶梁,一輪太極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兩旁,日月成雙永世享……”這裡的“乾坤”、“日月”代表着宇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土家族吊腳樓在其主觀上與宇宙變得更接近,更親密,從而使房屋、人與宇宙渾然一體,密不可分。

常識

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貴州等)、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桂北、湘西、鄂西、黔東南地區的吊腳樓特别多。吊腳樓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吊腳樓屬于幹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幹欄有所不同。幹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腳樓為半幹欄式建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