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新人

四有新人

國家對公民的基本要求
“四有新人”是198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給《中國少年報》和《輔導員》雜志的題詞:“希望全國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紀律的人,立志為人民作貢獻,為祖國作貢獻,為人類作貢獻。”中演變而來的。
    中文名:四有新人 外文名:youngsters with four virtues 創立時間:1980年5月26日 具體内涵: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創始人:鄧小平 目的: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來曆

“四有新人”是1980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給《中國少年報》和《輔導員》雜志的題詞:“希望全國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紀律的人,立志為人民作貢獻,為祖國作貢獻,為人類作貢獻。”中演變而來的。 

“四有”是國家對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本内容。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有自己的素質。這種素質的好壞.決定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成就和進步。因此,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就要培養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推進現代化建設。

“四有”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其中的理想和紀律特别重要。我們這個地大物博、人口衆多的國家,靠理想,靠紀律,組織起來才有力量。否則,就會像一盤散沙,不僅革命和建設不會成功,還會遭人宰割。

定義

“四有”是什麼

四有新人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人

社會反響

《人民日報》1982年5月4日發表的社論《當代青年的曆史使命》中把鄧小平的題詞延伸為“培養青年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強健體魄的新一代。這不僅是學校和共青團的責任,而且要靠所有家庭和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1985年,全國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加強和改進新時期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在四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培養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共産主義新人。從此,做“四有”新人的口号和以此為主題的活動(如1985年“祖國在我們心中,做四有新人”、1991年“學雷鋒精神,做四有新人”)在全國各行各業展開。

科學内涵

有理想

即要把自己的理想放到共産主義的大的背景當中去,并使之成為内心中的精神支柱,在思想上牢固地樹立起共産主義的信念,困難面前能夠百折不撓,奠定正确的思想基礎,有為共産主義大目标奮鬥的決心,有為這個事業獻身的勇氣。

有道德

就是要把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國家利益融合到一起,和大目标融合到一起,而且個人要服從集體。道德觀要樹立在既熱愛集體又熱愛國家這一集體的基礎上,把個人、集體、國家的利益緊密地聯系到一起。

有文化

文化包括多方面。文化要為實際工作服務。應根據需要學以緻用。要為自己制訂一個長計劃短安排的計劃,一步步地去完成。文化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學習是如此,工作也是如此,要時時刻刻算帳(檢查),虧了早點補,賺了要總結經驗,有了成績要找不足。這樣我們就能年年新、月月新、日日新,文化素質也會一步步提高。所謂“文化”就是要以文(思想)來化(當然不能脫離物質的東西),把自己真正化成一個有利于社會的人,真正用正确的社會主義思想去開展工作。

有紀律

紀律是約束人的行為的。我們要在教育的基礎上讓人們自覺地遵守紀律。我們的意識中存有必須迅速消除的不正确的東西,不符合社會或集體要求的東西,要通過紀律去約束它,不能任其自由泛濫。當你能自覺地執行紀律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感到自己自由了。

上一篇:道德模範

下一篇:朱沱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