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五裂

四分五裂

漢語成語
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結,不統一。[1]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一》:“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于韓,是韓攻其西;不親于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 中文名:四分五裂
  • 拼音:sì fēn wǔ liè
  • 近義詞:支離破碎、一盤散沙
  • 反義詞:萬衆一心、衆志成城、團結一緻
  • 注音:ㄙˋㄈㄣㄨˇㄌㄧㄝˋ
  • 出處:《戰國策·魏策一》
  • 感情色彩:中性詞

釋義

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結,不統一。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補語;用于政治等。

示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四回:“一時魚奔鳥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亂殺一回。殺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孫中山《中國前途問題》:“如果革命家自己相争,四分五裂,豈不是自亡其國!”

嚴複《論世變之亟》:“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禍可至于亡國滅種,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成語故事

戰國後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日益強大,其他諸侯國害怕秦國強大就采取“合縱”的辦法聯合抗秦。秦惠王任用魏國人張儀為相,到各國宣揚“連橫”的策略,離間六國,威脅和引誘六國依附秦國。在張儀的活動下,六國聯盟馬上四分五裂。

造句

為什麼把我們的國家弄得四分五裂?

讓我們自己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态。

我隻是不希望這個家四分五裂。

上一篇:

下一篇:羽果樂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