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

漢語漢字
茹,通用規範漢字,一級字,又用作姓,讀作rú,最早見于篆文。此字始收錄于《說文解字》,也見于先秦著作《詩經》。其本義是指喂牛馬。《詩·大雅·庶民》:“柔則茹之,剛則吐之。”引申為吃、吞咽。《廣雅·釋诂二》:“茹·貪也。”進一步引申為貪、恣。還可引申為包含、柔軟、腐臭、猜度等義。[1]
  • 中文名:茹
  • 拼音:rú
  • 部首:艹
  • 字碼:U 8339
  • 五筆:avkf
  • 倉颉:tvr
  • 鄭碼:ezj
  • 筆順:122531251
  • 字級:一級字
  • 平水韻:上平六魚
  • 總筆畫:9
  • 注 音:ㄖㄨˊ
  • 造字法:形聲
  • 形體結構:上下結構

字源演變

“茹”,形聲字。艸(艹)表意,篆書形體像草,表示草飼料;如表聲,如有及義,表示用飼料喂牛馬。隸書、楷書的字形均繼承篆文而來,隻是形體稍作變化。“茹”字的本義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茹”的本義是指用飼料喂牛馬。如《說文解字》:“飼馬也。從艸如聲。”後引申為吃、吞咽之義。如《詩·大雅·庶民》:“柔則茹之,剛則吐之。”另一種觀點則是認為“茹”的本義是指吃。如《禮記·禮運》:“飲其血,茹其毛。”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例句

例詞

動詞

喂牛馬

《玉篇·艸部》:茹,飯牛也。

吃;吞咽

《方言》卷七:茹,食也。吳越之間,凡貪飲食者謂之茹。

茹毛飲血

貪;姿

《廣雅·釋诂二》:茹,貪也。

包含;受

唐·黃埔湜《韓文公墓銘》:茹古涵今,無有端涯。

含辛茹苦

雜揉

宋·羅泌《路史·前紀四》:辰放氏作,時多陰風,乃教民搴木茹皮以禦風霜。

猜度;估計

《廣雅·釋言》:茹,度也。

包,圍裹

《義府·茹甕》:按:茹者,以物擁覆取煖之名,字書茹字無此義。

《唐律疏議》:諸船人行船、茹船、寫漏、安标宿止不如法,……笞五十。

名詞

蔬菜的總稱

《文選·枚乘〈七發〉》:秋黃之蘇,白露之茹。

植物的地下部分的真根、球根、塊根或其他變莖

拔茅連茹

姓氏用字,詳參:茹姓

《通志》:茹氏,《官氏志》:蠕蠕入中國為茹氏。又普陋茹氏改為茹氏,望出河内

形容詞

柔軟

《廣雅·釋诂四下》:茹,柔也。

腐臭

《呂氏春秋·功名》:以茹魚去蠅,蠅愈至,不可禁。

相牽引貌

《玉篇·艸部》:茹,相牽引兒。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一】【艸部】茹

飼馬也。從艸如聲。

說文解字注

飼馬也。從艸如聲。

人庶切。五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茹

《唐韻》人諸切,音如。《集韻》《韻會》?忍與切。音汝。《正韻》而遇切。音孺。《易·泰卦》:拔茅連茹。王注:根相牽引貌。程傳:根之相連者。

又受也。《詩·大雅》:柔亦不茹。

又食也。《禮·禮運》:茹毛飮血。《孟子》:飯糗茹草。《莊子·人閑世》:不飮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又食菜曰茹。《前漢·董仲舒傳》:公儀子相魯,食于舍而茹葵。《王莽傳》:不茹園葵。

又啜也。《爾雅·釋诂》啜,茹也。

又貪也,恣也。揚子《方言》:吳、越之間,凡貪飮食者謂之茹。郭注:今俗呼能粗食者為茹。

又《說文》:茹,飯牛也。《廣韻》:飯馬也。

又度也。《詩·邶風》:不可以茹。《小雅》:?狁匪茹。《周頌》:來咨來茹。

又柔也。屈原《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注:茹,柔堧也。

又臭敗也。《呂氏春秋》:以茹魚驅蠅,蠅愈至而不能禁。

又左思《魏都賦》:神蘂形茹。注:物自死曰茹。

又菜茹。《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晉書·地理志》:環廬種桑、柘、菜茹。

又草名。《詩·鄭風》:茹藘在阪。傳:茅蒐也。《爾雅·釋草》:茹藘。注:今蒨草也。

又水名。《水經注》:澧水又東,茹水注之。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上谷郡茹縣。

又陂名。《魏志·劉馥傳》:馥為揚州刺史,治芍陂及茹陂,以漑稻田。

又姓。《晉書·五行志》:茹千秋為骠騎咨議。《通志·氏族略》茹氏注:蠕蠕入中國為茹氏。按茹字有平、上、去三聲,皆于字義無系,如《易》之連茹,王肅音如。《易韻》讀孺。《詩》之匪茹、來茹,箋音汝,徐音如。《前漢·董仲舒傳》茹字音汝,《王莽傳》茹字又音如。唯茹藘茹字,《詩》箋及《爾雅》疏皆音如,茹毛、茹草、茹葷茹字,皆音人庶切,餘音或平或仄,不可泥也。《正字通》以連茹、不茹、茹毛義列于如音,以來茹、形茹等茹列于孺音,非是。

書法欣賞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篆書書法

隸書書法

草書書法

音韻方言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濁

人諸切/而與切/如慮切

ȵjo

上聲

開口呼

次濁

人渚切/人諸切/而恕切

ȵjo

去聲

開口呼

次濁

人恕切/人渚切/人諸切

ȵjo

集韻

平聲

合口呼

次濁

人餘切

nʑiɔ

平聲

泥/娘

合口呼

次濁

女居切

ȵiɔ

平聲

泥/娘

開口呼

次濁

女加切

ȵa

上聲

合口呼

次濁

忍與切

nʑiɔ

去聲

合口呼

次濁

如倨切

nʑiɔ

去聲

泥/娘

合口呼

次濁

尼據切

ȵiɔ

去聲

泥/娘

合口呼

次濁

尼據切

ȵiɔ

韻略

平聲

人餘切

上聲

忍與切

去聲

如倨切

增韻

平聲

人餘切

上聲

忍與切

去聲

如倨切

中原音韻

陽平

魚模

次濁

ɽiu

去聲

魚模

次濁

ɽiu

中州音韻

平聲

魚模

人朱切

去聲

魚模

葉如去聲

洪武音韻

平聲

次濁

人餘切

ȵy

上聲

次濁

忍與切

ȵy

去聲

次濁

而遇切

ȵy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上古音

先秦

高本漢系統

m

əɡ

王力系統

m

ə

董同龢系統

m

uə̩̂ɡ

周法高系統

m

əɣ

李方桂系統

m

əgx

兩漢

西漢

東漢

中古音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jwo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ȵʑ

i̯wo

拟音/王力系統

ɽ

ǐo

拟音/董同龢系統

ȵ

jo

拟音/周法高系統

ȵ

io

拟音/李方桂系統

ńź

jwo

拟音/陳新雄系統

ǐo

上中古音

上一篇:

下一篇:四分五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