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故居

周立波故居

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作家周立波故居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位于益陽市赫山區謝林港鎮鄧石橋村。1997年益陽市人民政府将其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列入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正在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離益陽市區5公裡,與益桃公路相隔不到2公裡,交通非常方便。周立波是從益陽這片熱土上走出去的我國具有深遠影響的著名作家。[1]
  • 中文名:周立波故居
  • 外文名:zhouliboguju
  • 别名:
  • 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
  • 位于:赫山區謝林港鎮鄧石橋村
  • 屬于:益陽市

故居簡介

周立波是從益陽這片熱土上走出去的我國具有深遠影響的著名作家。一生共着作出版長篇和短篇小說、散文、詩歌、譯着、報告文學等500馀萬字,先後榮獲斯大林文學獎和斯大林文藝獎,為我國文學、文化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解放後,當選為全國一、二、三屆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故居自2008年9月15日對外開放以來,接待中、外遊客80馀萬人次,新農村建設考察團200馀個,故居所在村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農業旅遊示範點”、“省級生态旅遊村”、“特色景觀旅遊名村”。故居也已成為湖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和當地大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各單位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周立波故居作為省内外鄉村旅遊核心景點的地位進一步彰顯。瞻仰故居,不僅可以了解周立波成長為著名作家的一生經曆,還可以學習人民作家為人民的精神風範。

故居狀況

故居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周立波祖輩襲居至今,逐步形成。占地面積1510平方米,建築面積790平方米,共計28間房屋。建築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綠樹成蔭,素雅無華。

建築平面形制:“三間兩搭廂”之三合院,因地制宜,兩廂非對稱布局。東廂房四間,東偏房五間;西廂房七間,後廂房三間,過廳一間,西偏房四間。廂房與偏房之間,有狹長天井相隔。建築面寬41.87米,進深29.84米。故居為穿鬥式木架結構,青瓦粉牆,相鄰庭院,錯落有緻,屬清式江南民居,具典型湖湘農舍風貌。

土築圍牆,白灰飾面,高2米,白粉瓦頭,小青瓦脊頂。四柱木架結構槽門居中,門楣上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階平手書“周立波故居”扁額。開敝式方形門庭,入舉三合院。東、西側院,有雙柱代框耳門相通,均為雙扇闆門。

堂屋青磚山牆,為十四架七柱穿鬥式木架結構,懸山小青瓦雙坡屋頂。廳堂正房,三合院壁,均為拼木闆牆。環屋階台壘毛石,三合土地面,無柱檐廊。

廳堂,當正向陽之屋,神龛主位居中,邊門通後室。平仰見瓦底,南向全開敞。面寬4.20米,進深7.50米,脊梁底高6.0米。傍堂屋,通東西正房,東西正房面寬3.90米,進深9.90米,淨高2.80米,天花闆以上為閣樓。企口木地闆,拼木天花,鑲闆牆,木格上懸窗。西正房為周立波父母居室,甯波雕花床,雙門大櫃,搖籃、坐籃及日用家具尚存。周立波就在此房間出生成長。

東廂房四間,南三間為十架五柱穿鬥式木架結構,面寬4.00米,進深5.15米,脊梁底高4.90米。其中南兩間為企口木地闆,拼木天花,淨高2.90米。馀一間為雙開木門,三合土地面,無天花闆。北一間為單坡青瓦屋頂,面寬4.75米,進深9.90米,屋面頂高6.00米。青磚地面,平仰見瓦底。除三合院牆為拼木闆牆外,馀為嵌竹編牆,雙面飾白,均有單扇木闆門相通,後門通天井。南三間為木格花窗,北一間為木條窗。

西廂房七間,南三間構架、牆壁、地面、天花、門窗、屋頂均與東廂房相同,面寬4.20米,進深6.93米,脊梁底高5.30米。僅第一間為拼木闆牆,雙開木門。北四間為“田”字形布局。靠西正房兩間為正房屋面延伸,面寬4.08米,兩間進深9.90米,天花闆淨高2.90米。西兩間為單坡小青瓦屋頂。其中三間為三合土地面,無天花;北一間臨西正房,為企口木地闆,拼木天花,設采光鬥,雙扇雕花木門,經餐廳通西正房,北通周立波卧室和後院。此房為周立波會客廳,在他回鄉創作期間,周立波經常自備香煙、酒菜邀請鄉民扯家常提起創作素材,召集青年小夥談文學創作。

文學評價

周立波在上海以文學評論和翻譯為主,1938年出版的報告文學《晉察冀邊區印象記》是他最早的文學創作。1938年7月,羅之揚在《全民周刊》發表評論,指出周立波的報告文學《晉察冀邊區印象記》寫出了“戰鬥與自由之中國”。自此,社會各界開始了對周立波作品的研究與評論,至今已有71年。對周立波作品的研究與評論大體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周立波文學研究的開拓性階段

1948年《暴風驟雨》出版後,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代表性評論是署名“芝”寫的《推薦〈暴風驟雨〉》,刊載于1948年5月11日《生活報》。當時的評論界認為,《暴風驟雨》有三個特點:一是塑造了民間英雄、代表時代希望的新人物新形象;二是開拓了重大革命題材寫作;三是使用了新的民間語言。1955年《鐵水奔流》出版後,《光明日報》、《文藝學習》等報刊發表多篇評論,充分肯定這部建國後最早描繪産業工人形象的作品。1958年《山鄉巨變》出版後,老一輩評論家茅盾、黃秋耘、王西彥、唐弢、陳湧、朱寨等人發表了有關評論。

從1958年至1961年,《人民日報》、《人民文學》、《文藝報》、《文學評論》等報刊共發表評論文章40多篇,這些評論對周立波做了開拓性研究。時任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協主席的著名作家茅盾在《反映社會主義躍進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躍進》一文中指出:“從《暴風驟雨》到《山鄉巨變》,周立波的創作沿着兩條路線交錯發展,一條是民族形式,一條是個人風格”。這一階段研究的總特點是:一是許多評論以政治為标準肯定周立波三部長篇小說與其他短篇小說的政治意義與社會意義;二是進行了真實客觀的審美評價,肯定了周立波創作的藝術特色與藝術價值。

1985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了莊漢新撰寫的《周立波生平與創作》一書。1986年,湖南省文聯、省文化廳等12家單位聯合舉辦了“周立波學術讨論會”,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位學者、專家、作家就“作家與時代、作家與人民的關系”這一中心話題探讨了周立波的文藝思想、藝術風格與創作成就以及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貢獻。會議論文彙編成《戰士作家學者—首次周立波學術讨論會論文選》。同年,胡光凡着作了《周立波評傳》,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以上各種評論與研究性文章的發表、相關書籍的出版、研讨活動的舉辦,标志着周立波文學研究達到了一個高峰。

第四階段,1995年以後周立波文學研究進入深化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周立波研究拓寬了視野,進入了深化階段。這一階段對周立波作品藝術價值和整體的文學史地位,作了新的發掘和評判,出現新領域開拓、新方法探索、多元化解讀的态勢。1995年出版了兩部關于周立波研究的重要着作。一是艾斐着的《中國當代文學流派》,對周立波故鄉生活小說美學形式與藝術風格,對茶子花文學流派形成的基因與條件作了系統論述;二是譚元亨着的《土地與農民的史詩》,對周立波創作中關于農民與土地關系的描寫,對自由與愛情的禮贊,作了充分肯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