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

長期的友好關系或制度安排
友好城市,又稱“姐妹城市”或“姊妹城市”,指的是将地域上或政治上無關的城鎮或城市配對起來,以期達到增加居民或文化交流的目的。國際上最初出現友好城市,主要是因為戰時敵對國家的城市官員在戰後力圖通過建立友城消弭城市間人民的敵對。友好城市通常有類似的規模或是其他特征,城市之間時常會進行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1]
    中文名:友好城市 外文名:Twin Cities 别名:姐妹城市

概述

友好城市(或姊妹城市)指将地域上或政治上無關的城鎮或城市配對起來,以期達到增加居民或文化交流的目的。友好城市通常有類似的規模或是其他特征,但也并非所有的例子都是如此。有時還有更大的區域進行這種配對,如中國的蘇州和意大利的威尼斯。還有中國廣東省的廣州市與日本的福岡市、美國的洛杉矶市、澳大利亞的悉尼市等十餘個城市也結成了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的概念跟筆友相似,不過卻是整個城市或城鎮的規模。事實上,友好城市之間時常會互相提供交換學生,以及經濟或文化上的交流或合作。

來曆及曆史

來曆

國際上最初出現友好城市這種城市間交往形式,主要是因為戰時敵對國家的城市官員在戰後力圖通過建立友城消弭城市間人民的敵對,是一種感情型的對外交往。

初創

國際上建立友好城市初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友好城市開始大量湧現。一戰結束後,為了醫治戰争創傷,英國的約克郡凱裡市官員訪問法國的普瓦市,英國人看到戰争給城市人民帶來巨大災難,市内遍布廢墟,提出兩市結好并協助普瓦市重建,随即兩市結好,這是世界上第一對友好城市。

規範推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5年在歐洲瑞士聖山舉行的法德市長特别會議上,正式提出在城市間建立一種穩定的友好交流關系,并将其确定為一種普遍适用的、有組織的國際交往活動。這個動議是德國率先提出來的,意在通過這種城市結好的形式,改變其鄰國對德國是戰争發源地的惡劣印象。客觀上,這對于改變二戰期間法德的敵對關系和兩國人民之間的仇視心态具有重要意義。随後這一活動在全歐洲蓬勃展開,後波及北美及發展中國家。這一特殊的曆史背景使法國和德國成為當今世界上擁有友好城市數目最多的兩個國家。1988年,法德兩國就有3000對以上姐妹城市,在當年全世界大約1.1萬對姐妹城市中占了約30%,而姐妹城市數位居第三的美國,直到1997年才擁有1900對。 。西方國家習慣将這種友城稱為“姐妹城市”(Sister city)或“雙胞胎城市”(Twin city)。

在歐洲

在歐洲,友好城市(姐妹城市)方案得到歐盟的支持。歐盟在1989年就開始了支持姊妹城市的方案。在2003年,歐盟就編列了約一千二百萬歐元的預算,分給1,300個姊妹城市計劃。 歐盟的姊妹城市計劃和國際姊妹市計劃是不同的兩個計劃。

在北美

北美洲的友好城市(姐妹城市)計劃始于1956年,由前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發起。它本來算是美國城市聯盟的一部分,但從1967年開始,就成為一個獨立的組織:國際姊妹城市(SCI)。

國際姊妹城市是一個非營利的外交網絡,可建立并強化美國和國際社群之間的夥伴關系,并希望能借由增加城市等級的國際合作,可以推廣文化的互相理解并促進經濟發展。SCI所領導的運動,以推動本地社區的發展和志願者活動為目的,通過激勵和加強民間、官方和商業領袖之間的長期接觸,實現雙赢。   

在中國

中國的友好城市工作始于1973年,當時天津市與日本神戶市結成中國的第一對國際友好城市。截至2006年底,中國已與世界120個國家建立了1401對友好城市關系。 中國30多年的友好城市工作分為三個階段:1973年至1978年,中國共締結了6對國際友好城市,僅限于鄰國,交往内容主要是人員友好往來;1979年至1990年,中國締結的友好城市發展到350對,擴展到許多國家,而且友好往來拓展到經濟、文化、教育、人才培訓等領域;1990年至今,随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這一階段締結的友好城市超過1000對。

斷交

2012年2月21日晚,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新聞發言人授權南京市委宣傳部對外公布:鑒于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嚴重傷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暫停與名古屋市政府間的官方交往。作為中日兩國間締結的首對友好城市,南京與名古屋的交往已經走過了34年的曆程。

民間用法

有時,人們口中的姊妹城市不是指兩個地理上相近的城市,亦非普遍意義上的友好城市(Twin towns),而是兩個有着相似文化和/或曆史背景的城市,如美國德州的加爾維斯敦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這兩個城市曆史上均為墨西哥灣沿岸的重要南部港口。還有南卡羅萊納州的查爾斯頓和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

北京的友好城市

亞洲

東京(日本)(1979年3月14日)   

河内(越南)(1994年10月6日)   

首爾(韓國)(1993年10月23日)   

曼谷(泰國)(1993年5月26日)   

雅加達(印度尼西亞)(1992年8月4日)   

伊斯蘭堡(巴基斯坦)(1992年10月8日)   

安卡拉(土耳其)(1990年6月20日)   

馬尼拉(菲律賓)(2005年11月14日)

歐洲

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1980年10月14日)   

馬德裡(西班牙)(1985年9月16日)   

法蘭西島大區(法國)(1987年7月2日)   

科隆(德國)(1987年9月14日)   

基輔(烏克蘭)(1993年12月13日)   

柏林(德國)(1994年4月5日)   

布魯塞爾(比利時)(1994年9月22日)   

阿姆斯特丹(荷蘭)(1994年10月29日)   

莫斯科(俄羅斯)(1995年5月16日)   

巴黎(法國)(1997年10月23日)   

羅馬(意大利)(1998年5月28日)   

馬德裡自治區(西班牙)(2005年1月17日)   

雅典(希臘)(2005年5月10日)   

布達佩斯(匈牙利)(2005年6月16日)   

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2005年6月21日)   

倫敦(英國)(2006年04月10日)

哥本哈根(丹麥)(2012年6月28日)

北美洲

渥太華(加拿大)(1999年10月18日)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美國)(1984年5月15日)   

紐約市(美國)(1980年2月25日)

非洲

開羅(埃及)(1990年10月28日) 

上一篇:追悼會

下一篇:受教育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