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航,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創建于1952年,坐落于江蘇省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類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1]
    簡稱:南航、NUAA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本科專業:55個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二級學科9個 校訓:智周萬物,道濟天下 校歌:《志在長空牧群星》 院校代碼:10287 主要獎項: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2年)、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知名校友:陶寶祺、徐西鵬、趙淳生、屠基達、贲德、王珉、姜澄宇 知名教師:郭萬林、陶寶祺、趙淳生、宣益民、贲德、朱荻 中文名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外文名稱: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現任校長:單忠德 校址:明故宮校區: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禦道街29号n将軍路校區:江蘇省南京市江甯區将軍大道29号n天目湖校區:江蘇省溧陽市濱河東路29号 類别: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理工 屬性:省部共建大學、中俄交通大學聯盟、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入選)、211工程(1997年入選)、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1年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年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 QS亞洲排名:207名(2020年QS亞洲大學排名) 專職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 全國綜合排名:33名(2019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主要院系:16個學院 博士後流動站:科研流動站16個 黨委書記:鄭永安

學院概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國自己創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國務院确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為“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學校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民航局簽署協議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蘇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明故宮、将軍路和天目湖三個校區,占地面積3046畝,建築面積167.8萬平方米,圖書館收藏299萬餘件印刷型文獻、1270萬餘冊各類電子型及數字型文獻信息資源;設有18個學院,本科專業62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有教職工3521人,院士及雙聘院士12人;有學生31741人,其中本科生19102人,研究生11730人,學位留學生909人。

曆史沿革

1951年11月,航空工業局命令在南京511廠成立南京學校建校委員會,開始建校籌備工作。n

1952年6月,校名确定為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華東軍區調1200名現役軍人進校補課,準備開學。10月19日,校長鄧永清主持開學典禮,首屆學生973人。10月20日正式上課。n

1955年5月,二機部建議南航專遷到西安并升格為航空學院,校領導表示有困難,後決定華東航空學院西遷,南航工專留甯發展。

南京航空學院n1956年4月28日,南京航空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南京航空學院,開始部分招收本科生。n

1956年,華東航空學院遷離南京後,原華航衛崗校園劃歸南京航空學院。n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蘇州航空工業專科學校分批并入南京航空學院。n

1958年,衛崗校園劃歸南京農學院。n1959年,設立解算裝置(計算裝置)專業,是全國最早設立的計算機專業之一。

1970年底,西北工業大學直升機專業調入南航。n1978年2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學校被确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n1993年,南京航空學院改名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n1997年12月,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行列。n

199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将軍路校區成立。

2000年,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

2006年,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n2011年,學校入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n

2012年5月,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12月,中國民用航空局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簽署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n

2017年5月,學校與常州市、溧陽市人民政府分别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辦學框架協議,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目湖校區,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12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研究院建設正式啟動。n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7月,獲評“2018年度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11月,學校被教育部公示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2019年1月,學校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與江蘇省共建的“雙一流”建設高校。7月,首批入選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

7月2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正式簽署。9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目湖校區成立并啟用。

10月,被國家知識産權局、教育部确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産權示範高校。

2020年11月,被評為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10月29日,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1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航天科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1月25日,我校與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7日,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約戰略合作協議。12月21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2月2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直升機研究院。n

2021年1月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南京市簽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創新港合作框架協議。1月11日,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我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教職工3131人,其中專任教師1845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1260人,博士生導師516人,院士及雙聘院士11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全國教學名師4人,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6人,入選國家和省部級各類人才計劃600餘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7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3個。

專職院士:郭萬林(中國科學院院士)、陶寶祺(中國科學院院士)、管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屠基達(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淳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宣益民(中國科學院院士)、贲德(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荻(中國科學院院士)、單忠德(中國工程院院士)

雙聘院士:葉培建(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達(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培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海岩(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光輝(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中國工程院院士)、向錦武(中國工程院院士)、陸夕雲(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級教學名師:胡壽松、昂海松、王岩

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施大甯、王成華、朱如鵬、劉思峰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聶宏、郭萬林、廖文和、徐九華、沈建新、黃衛清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師團隊(高存法)

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飛行器設計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姚衛星)、工業與系統工程教學團隊(周德群)、計算機類專業軟件課程群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陳兵)

院系設置

截至2020年1月,學校設有18個學院,有本科專業62個。

學院

專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程力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

飛行器動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車輛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

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生物醫學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

機械工程、工業設計、飛行器制造工程、飛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維修工程與技術)、機器人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核工程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飛行學院

交通運輸(空中交通管制與簽派)、交通運輸(民航運輸管理)、交通運輸(民航機務工程)、交通運輸(民航電子電氣工程)、交通運輸(機場運行與管理)、土木工程、飛行器适航技術、飛行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應用統計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經濟與貿易類、工商管理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事業管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

廣播電視學、音樂表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環境設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

英語(民航業務、國際貿易)、日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

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人工智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自動化(航空電子與控制)(中外合作辦學)、交通運輸(機場運行與管理)(中外合作辦學)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項目6個,1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工信部重點專業8個,國防重點專業和緊缺專業(方向)7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交通運輸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經濟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業教育實驗區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力學、電工電子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0年度):力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航空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

    課程名稱

    負責人

    物理與藝術

    施大甯

    航天、人文與藝術

    聞新

    材料力學漫談

    鄧宗白

    無人機設計導論

    昂海松

    電子線路

    王成華

    機床數控技術

    遊有鵬

    運籌學

    黨耀國

    灰色系統理論

    劉思峰

    系統工程導論

    周德群

    面向對象C++程序設計

    皮德常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王岩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課程名稱

    負責人

    材料力學漫談

    鄧宗白

    物理與藝術

    施大甯

    現代航空航天技術在軍事上的作用

    昂海松

    核科學技術應用漫談

    陳達

    仿生技術漫談

    戴振東

    航天、人文與藝術

    聞新

    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

    課程名稱

    負責人

    電子線路

    王成華

    灰色系統理論

    劉思峰

    物理與藝術

    施大甯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王岩

    飛行器總體設計與系統工程

    昂海松

    材料力學

    鄧宗白

    自動控制原理

    吳慶憲

    工程圖學

    劉蘇

    機床數控技術

    遊有鵬

    大學英語

    何江盛

    工程訓練

    周燕飛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
      教學成果

      截至2019年1月,學校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8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6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15篇;在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學校4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項目全部為第一完成單位,位列工信部高校第二,全國高校第十一。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别

      依托優勢學科,構建與實踐工程力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新體系

      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需求引領,學科協同,跨界融合-航空航天領域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确定問題域、提升親和力、追求實效性,構建“川流不息”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本土原創學說引領的管理定量方法課程群建設與教學改革

      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部分國家級教學成果獲獎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33個,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1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6個;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國防特色學科10個,8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3個江蘇省重點序列學科,8個江蘇省重點學科。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光學工程、軟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網絡空間安全。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力學。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機與環境工程、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導航制導與控制。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力學、機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n江蘇省重點序列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核科學與技術、物理學。

      江蘇省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交通運輸工程、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電氣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力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物理學、網絡空間安全。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電氣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力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美術學、設計學、統計學、軟件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化學、外國語言文學、法學、公共管理、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物理、土木工程、車輛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系統科學。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建築與土木工程、航空工程、機械工程、動力工程、控制工程、航天工程、車輛工程、儀器儀表工程、電氣工程、兵器工程、管理科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集成電路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工業設計工程、材料工程、化學工程、核能與核技術工程、環境工程、光學工程、交通運輸工程、金融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工業工程、物流工程、會計、工程管理、社會工作、公共管理、音樂、戲劇、廣播電視、舞蹈、美術、藝術設計、英語、日語、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工商管理。

      學科評估

      2017年12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力學、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進入前10%,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進入前20%,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信息與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工商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進入前30%。

      學術研究n

      科研機構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國别與區域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工業技術研究應用中心1個,6個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1個,建有5個國家級科研平台,71個部省級科研平台。

      國家重點實驗室: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直升機旋翼動力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直升機傳動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聯合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共建)。n國家空管委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空管飛行流量管理技術重點實驗室。

      國防科技工業技術研究應用中心:國防科技工業難加工材料加工技術研究應用中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超聲電機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精密驅動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飛行器先進設計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n

      科研成果

        綜述

        學校獲部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近1602項,其中國家獎79項,為共和國貢獻了若幹個第一,包括中國第一架無人駕駛大型靶機、第一架無人駕駛核試驗取樣機、第一架高原無人駕駛機、第一架無人駕駛直升機、第一架微型飛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衛星成功發射。在基礎研究領域,學校取得了“直升機廣義渦流理論”、“振動控制系統的非線性動力學理論”、“飛機制造協調準确度與容差分配理論”等一批在國内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理論成果。在國防科技領域,學校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預研、技術攻關、試驗研究,有多項技術在“嫦娥三号”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應用,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項目承擔

          2018年,學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9項,資助直接經費8395.74萬元,包含面上項目72項,青年基金63項,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2項,重點項目2項,聯合基金3項,專項1項,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6項。

          2020年,截至9月21日,學校獲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1項,總體資助率26.6%,資助直接經費9492萬,均創曆史新高。此次獲批項目包含重點項目6項,重點國際合作項目1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面上項目94項,青年基金63項,外過青年學者基金2項,聯合基金1項;此外,學校1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已經通過評審,還有近10項重點标志性項目已進入會議評審階段。

          根據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立項資助情況。學校本年度共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3項,其中,重大招标項目3項,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6項,青年項目3項。重大項目立項數為曆年之最,各類項目立項總數繼續位居工信部高校第一。

            科研獲獎

            2018年,學校獲得國防科學技術13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9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理論成果獎6項,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2項。2019年1月,學校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2020年3月,江蘇省政府發布《關于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授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益民院士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項目名稱

            負責人

            獲獎類别

            飛機複雜結構件數控加工動态特征技術及應用

            李迎光

            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釺料無害化與高效釺焊技術及應用

            薛松柏

            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基于飛/發一體化的進氣道氣動設計技術

            譚慧俊

            2017年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

            機載雷達高分辨前視成像和高精度地面動目标檢測技術

            朱岱寅

            2017年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某型艦載戰鬥機

            許希武

            2017年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

            高功率密度軍用電子設備熱控制方法與技術

            宣益民

            2017年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

            動态系統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

            姜斌

            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新型發動機非常規排氣系統設計方法及關鍵技術

            徐驚雷

            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國家級科研獲獎(部分)
              科研獲獎

              2018年,學校獲得國防科學技術13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9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理論成果獎6項,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2項。

              2019年1月,學校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2020年3月,江蘇省政府發布《關于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授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益民院士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航空航天類核心期刊,荷蘭Scopus數據庫、《化學文摘》(CA)《劍橋科學文摘》(CSA)《國際航空宇航文摘》(IAA)《科學文摘》(SA)《數學文摘》(Zbl Math)、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分析數據庫(CSTPCD)來源期刊。

                《數據采集與處理》:中文核心期刊(電子技術、通信技術類)、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荷蘭Scopus數據庫、俄羅斯《文摘雜志》、日本科學技術社數據庫、《劍橋科學文摘》(CSA)、英國INSPEC數據庫收錄期刊。

                《振動、測試與診斷》:中文核心期刊、Ei Compendex數據庫收錄期刊。

                《振動工程學報》:《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數據庫》、《中國力學文摘》,美國Ei Compendex、荷蘭Scopus數據庫、美國Applied Mechanics Review、美國The Shock and Vibration Digest、美國International Aerospace Abstracts、俄羅斯《文摘雜志》等收錄。

                  館藏資源

                  截至2018年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收藏284萬餘件印刷型文獻外,有各類電子型及數字型文獻信息資源1166萬餘冊,初步形成以航空、航天、民航為特色,以計算機科學、電子科學、自動控制、機械制造、材料科學等為重點,工、理、管、經、哲、法等多學科相結合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為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JALIS(江蘇省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南京城東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共享聯合體、甯鎮揚地區高校聯合體(江甯駐區高校聯合體)的成員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與各兄弟高校圖書館。

                  文化傳統

                  學校标識

                    校徽

                    徽志為圓形,中間疊放三個形如飛行器的“A”構成南京市的市樹即雪松圖案,象征本校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正下方為建校年份“1952”,周圍光芒線襯托出南京市的市花即梅花圖案,光芒線外環以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縮寫。

                      校旗

                      校旗為藍色長方形旗幟,中間印有白色的中文校名。

                      精神文化

                        校訓

                        智周萬物,道濟天下

                          辦學精神

                          負重奮進、獻身國防,唯實創新、志在超越

                          現任領導

                          職位

                          姓名

                          黨委書記

                          鄭永安

                          校長、黨委副書記

                          單忠德

                          黨委副書記

                          陶勇

                          黨委常委、副校長

                          許希武

                          黃志球

                          宋迎東

                          姜斌

                          副校長

                          施大甯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杭育新

                          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

                          李遙

                          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

                          王晖

                          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