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藝術教育研究機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成立于2006年4月15日,這标志着富有悠久的藝術教育和藝術研究傳統的北京大學又揭開了一頁新的曆史篇章。[1]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4月的藝術學系,最遠可追溯到蔡元培先生創立的音樂傳習所,帶有鮮明的人文色彩和很強的學術性。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目前下設四個教學機構:藝術學理論系、影視學系、美術學系、音樂學系。并設有舞蹈團、民樂團和交響樂團等學生藝術團,以及漢畫研究所、書法藝術研究所和影視戲劇研究中心等校級科研機構。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現有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中文名: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外文名: 簡稱:北大藝院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教育部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3個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鄧以蟄、蕭友梅、陳師曾、沈尹默 知名教師: 英文名:The School of Arts,Peking University 類别: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藝術 屬性:211工程,985工程 所屬地區:中國北京 現任校長:林建華 主要院系:藝術學系、影視藝術系、美術學系、音樂學系 學校地址:中國北京市海澱區頤和園路5号 學校代碼:10001 一級碩士點: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美術學 一級博士點:藝術學理論 專業學位碩士:藝術碩士 博士後流動站: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文化産業基地:國家文化産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

學院概況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成立于2006年4月15日,是中國著名大學的藝術教育研究機構。其前身為1997年成立的北京大學藝術學系。現任院長為教育部“長江特聘學者”、國家級“教學名師”王一川教授。現任名譽院長為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第五屆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主任、著名美學家葉朗教授。

北京大學的藝術教育有着悠久的傳統。蔡元培先生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就大力提倡和實施美育與藝術教育。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秉承北京大學藝術教育的傳統,一直堅持“道”(人文内涵)與“技”(藝術技能)并重,理論性與應用性并重,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并重的總體方針,在學科建設、素質教育以及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2005年被批準設立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點;2011年藝術學升格為學科門類後,藝術學院獲批了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藝術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9年學科評估高校排名中:整體水平位于藝術學第9名。

藝術學院下設四個系:藝術學系(藝術學專業)、音樂學系(音樂學專業、聲樂專業、舞蹈史論專業),美術學系(美術史論專業、國畫專業),影視藝術系(影視理論專業、影視編導專業、節目主持人專業),同時設六個研究所、院、中心:文化産業研究院(國家文化産業基地)、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電視研究中心、影視戲劇研究中心、書法藝術研究所(書法學研究生班)、京昆古琴藝術研究所、民族音樂與音樂劇研究中心、漢畫研究所。

藝術學院現有教授24名(含兼職教授11名),副教授12名,講師3名,在站博士後6名,其中博士生導師8名,另外還聘請兼職教授和藝術家19名。學院現有本科生156人(含留學生45人)、研究生116人(含留學生、港澳台學生24人),MFA(藝術碩士)150人,總計422人,研究生課程班學員200餘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緻力于推進綜合性大學的藝術教育和藝術學科建設,同時也着力于增強整個北京大學校園的文化藝術氛圍,這對于北京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也會産生深遠的影響。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堅持從蔡元培先生傳承至今的目标:向全體大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使他們具有較豐富的藝術知識,具有較高的趣味、格調和鑒賞力,追求一種更高的人生意義和人生價值;并根據北京大學的研究型大學的性質,發揮北京大學重視理論研究的傳統優勢,着重培養藝術研究、藝術批評、藝術教育和藝術管理的高級人才;發揮北京大學的人文優勢,選擇若幹要求具有較高人文素質的實踐類專業,培養有深厚文化修養的專業藝術家;發揮北京大學多學科的優勢,更多地培養複合型的藝術人才;注意培養中國傳統藝術的高級研究人才;着重發展研究生教育。通過面向社會的藝術教育、藝術評論,以及在文化産業、藝術科技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為和諧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

2011年,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為慶祝正式建院5周年,以微電影的方式拍攝了學院宣傳片《女生日記》,以一名藝術學院女生的視角,真實地反映了四年的校園生活,把藝術學院的人文底蘊和北京大學的曆史厚重感完美的用影像呈現了出來,在網絡播出後受到各方的熱捧,被認為開創了高校宣傳片的全新模式,成為了解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的重要渠道。

領導機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領導

名譽院長:葉朗

院長:王一川

副院長:丁甯、陳旭光、向勇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各系領導

藝術學系系主任:彭鋒

美術學系系主任:李松

影視藝術系系主任:陳旭光

音樂學系系主任:王耀華

音樂學系副系主任:周映辰

教學設置

藝術大樓用地面積6517平方米,建築密度30%,綠化率40%,容積率1.8%,規劃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檐口高度為18米。整個建築為地上五層,地下兩層。藝術大樓包括美術展覽館、大型階梯教室、圖書館、會議室、數字多功能教室、美術天光畫室、攝影棚、行政及教務辦公室等功能空間。

北京大學藝術大樓建成後将對豐富校園文化藝術生活,弘揚北京大學藝術教育的百年傳統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也将為綜合高校的藝術教育提供良好的示範作用。

簡介

北京大學建立于1898年(光緒24年)。當時稱為京師大學堂。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學校長。早在1912年蔡先生就任臨時政府教育總長時,就曾發表《對于教育方針的意見》,強調美育的重要性。蔡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後,開始大力實施美育。一方面,他本人親自在北大開設美學課,并着手編寫《美學通論》,另方面,他在北大組織“畫法研究會”、“書法研究會”、“音樂研究會”(“畫法研究會”和“書法研究會”于1922年8月合為“造型美術研究會”,“音樂研究會”于1922年12月改為“音樂傳習所”),聘請徐悲鴻、陳師曾、蕭友梅、劉天華、胡佩衡、陳半丁等一批著名藝術家到北大授課和指導學生的藝術活動。由于蔡元培先生的努力,北京大學成了一所藝術氣氛十分濃厚的大學,并且很快成為全國的美育和藝術教育的中心。

碩士專業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2013年招生專業為:130100藝術學理論、130300戲劇與影視學、130400美術學三個一級學科、戲劇與影視學專業(音樂劇研究方向)。

招收研究生課程班專業為:藝術學理論專業(文化産業管理方向)、美術學(書法藝術方向)、戲劇與影視學(曲藝創作表演方向)。

院系特色

北京大學藝術教育曆史悠久、基礎雄厚:上承老校長蔡元培先生開創的悠久的美育和藝術教育傳統,下接著名美學家、藝術學院名譽院長葉朗先生重點發展藝術學學科的理念和成果。現任院長王一川教授,系教育部“長江特聘學者”、國家級“教學名師”,為學院的發展增添新輝。

師資力量與技術保障:藝術學門類衆多,擁有一批蜚聲國内外的老中青名師名家,北京大學“十佳教師”比例最高。學院重視基礎,鼓勵創新,道技并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效果良好。依托北京大學多藝術門類、綜合性學科的優勢,教師潛心科研,成果豐碩。校級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雄厚的技術設備為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學生畢業作品國内外多次獲獎:全球華語大學生“最佳紀錄片獎”,“年度金獎”、“優秀實驗片獎”,劇本入圍柏林電影節青年論壇欄目、美國洛杉矶獨立電影節、西班牙laspalmas國際電影節等。

導師制:引入研究生培養機制,為每位同學配備導師,答疑解惑,因材施教。

畢業前景

北大藝術學院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随全球藝術領域發展日好趨勢,畢業前景廣闊,途經多元,深受來自國内外各大名校、不同用人單位的歡迎。其中,大部分畢業生升入本校各相關院系,繼續深造;部分畢業生獲得碩博連讀機會,畢業後進入各大高校或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工作;部分畢業生出國攻讀研究生學位,進一步拓展個人未來;部分畢業生進入影視藝術或傳媒行業,其中不乏各大媒體和新型文化傳媒公司。總之,我院本科畢業生前景統計數據顯示,出國深造占30%,國内升學40%,就業30%。

本科畢業生攻讀研究生的國外大學主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紐約大學、美國紐約電影學院、美國匹茲堡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英國倫敦大學、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瑞典隆德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德國卡爾森魯厄大學。

本科畢業生攻讀研究生的國内大學主要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本科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有:國家文化部、國家體育總局、天津市委宣傳部、江蘇省教育廳、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天津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東南衛視、鳳凰衛視、湖南電視台、黑龍江電視台、中影集團、國家京劇院、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光線傳媒、搜狐網絡。

曆代學人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的北大藝術學傳統,已大緻經曆了四代演變,而當下是第五代。實際上,北大藝術學人的五代,也應當大緻能反映中國現代藝術學科的代際傳承狀況。

第一代學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和參與者師生,應當屬于北大藝術學科的第一代學人,他們中有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钊、胡适、蕭友梅、陳師曾、劉天華等。他們完成了北大和中國現代藝術學科的開拓使命。

第二代學人:“五四”後入學和任教的朱光潛、鄧以蜇、宗白華等,屬于北大藝術學科的第二代,他們承擔了中國藝術學科的學院化使命。

第三代學人:新中國成立後入學和任教的屬于北大藝術學科的第三代,以咱院創院院長、現任名譽院長葉朗先生為代表(當然同時還有中文系、曆史系、哲學系、外國語學院、考古文博學院等相關院系所的藝術學、美學專家),承擔了中國現代藝術學科的自主性和學科化使命。葉先生的《中國小說美學》、《中國美學史大綱》和《美在意象》等着作給人們留下了清晰的路标。

第四代學人:改革開放時代入學和任教的一代,也就是現在學院的老師們和曆屆畢業生,屬于北大藝術學科的第四代,他們一方面繼續完成從第三代繼承下來的中國現代藝術學科的自主性和學科化使命,另一方面還要擔負起中國現代藝術學科的升級與重組任務。

第五代學人: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或新中國建國六十年以來入學的一代,包括在座的你們,應當屬于北大藝術學科的第五代群體。你們或許将肩負起中國現代藝術學科的學科創新與學科普及責任。

上一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下一篇:國際關系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