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鄧大軍

劉鄧大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是解放戰争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由抗日戰争時期的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和地方武裝組建和發展起來的。因為該部隊為劉伯承和鄧小平領導,也被稱為“劉鄧大軍”。1946年6月底晉冀魯豫野戰軍組成。1948年5月改稱為中原野戰軍,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編為第二野戰軍。1950年2月22日中央軍委指示,以第二野戰軍的領導機構為基礎,成立西南軍區,賀龍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5月根據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定,第二野戰軍并入西南軍區,取消兵團和野戰軍機構。
    中文名:劉鄧大軍 外文名: 發生地點: 主要人員: 主要成就:建立晉冀魯豫邊區政府 司令部舊址:河北省邯鄲市涉縣

經曆

中原突圍

自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内戰以來,人民解放軍經過一年的作戰,整個戰争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國民黨軍隊總兵力由内戰初的430萬下降為370萬,人民解放軍則由100萬發展到195萬,其中,解放軍的機動兵力較國民黨軍多。

解放軍的裝備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陳赓、謝富治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太嶽兵團挺進豫西;1947年6月30日夜,劉伯承、鄧小平遵照中央軍委“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中央突破、南渡黃河,直趨大别山”的戰略方針,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12萬大軍,從山東陽谷以東150馀公裡的8個地段上強渡黃河,一舉突破國民黨軍的黃河防線,拉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

解放軍渡過黃河之後,蔣介石慌忙調集兵力,企圖逼迫劉鄧野戰軍北退或者背水一戰。7月,劉鄧大軍發起魯西南戰役,經過28天激戰,殲滅敵2個師部.9個半旅共5萬6千多人。接着,部隊長驅南征,從國民黨數十萬軍隊的包圍當中殺開一條血路,經過20多天的行軍和戰鬥,在8月底勝利到達大别山區,完成了千裡躍進的壯舉。

戰略意義

1947年6月30日這一天,以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為标志,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了戰略進攻。

自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内戰以來,解放軍經過一年的作戰,整個戰争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國民黨軍隊總兵力由内戰初的430萬下降為370萬,人民解放軍則由100萬發展到195萬,其中,解放軍的機動兵力較國民黨軍多。解放軍的裝備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敵我力量的變化,使得人民解放軍由内線作戰轉入外線作戰,由戰略防禦轉變為戰略進攻的條件已經成熟。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及時作出了戰略進攻方針和主要進攻方向: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千裡躍進大别山;陳赓、謝富治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太嶽兵團挺進豫西;陳毅、粟裕率華東野戰軍轉戰蘇魯豫皖地區。三路大軍突出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圈後,展開外線機動作戰。在黃河以南、長江以北,西起漢水,東至海邊的廣大中原地區向國民黨軍隊發起戰略反攻。

大事記

1947年6月30日劉鄧大軍挺進中原

部隊夜渡黃河1947年6月30日-7月28日,劉鄧野戰軍挺進中原,舉行魯西南戰役,揭開戰略進攻序幕。30日晚,劉鄧野戰軍主力13萬人,遵照中共中央軍委指示,一舉突破國民黨軍的黃河防線,轉入外線作戰,随即發起魯西南戰役。

當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強渡黃河後,蔣介石急忙調兵遣将,企圖逼近劉鄧野戰軍主力于郓城、荷澤地區背水作戰,力圖挽回敗局。由于當時還沒有完全粉碎敵軍重點進攻,我軍在數量和裝備上遠遠遜于敵軍,就實行戰略轉變,這是充分估計了影響戰争各方面條件後采取的大膽決策。

劉伯承、鄧小平采取“攻其一點,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創造了以15個旅的兵力殲國民黨軍4個師部9個半旅約6萬人的戰例,打亂了國民黨軍在南線的戰略部署,有力地配合了西北和山東野戰軍粉碎國黨軍重點進攻的作戰。劉鄧大軍挺進中原,揭開了人民解放戰略進攻的序幕,這一曆史性轉折事件震驚中外。

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驚呼:中國發生了“六卅”事件。美國傑克·貝爾登在《中國震撼世界》一書中,以目擊者的身份寫道:“我閱曆過多次戰争,但卻從未見過比共産黨這次和以後搶渡黃河更為高明出色的軍事行動。說它高明出色,倒不在這次行動本身,盡管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的,而主要在于這一軍事行動的構想——它的膽識、氣魄,特别是它的創造性的想象力。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人在這一事上“堪稱大師:他們善于抛棄不重要的方面,而緊緊抓住主要環節。”

劉鄧大軍越過隴海鐵路,向大别山挺進1947年8月27日,劉鄧野戰軍全部渡過淮河,進入大别山北麓的演川、固始等地區,完成了千裡躍進計劃。月初,蔣介石從山東調集18個旅對劉鄧野戰軍分進合擊,劉伯承、鄧小平率部提前結束休整,隐蔽南進。7日黃昏,劉、鄧以第十一縱隊和地方武裝于黃河渡口佯動,造成北渡假象,又以華東野戰軍5個縱隊鉗制由魯中回援的國民黨整編第五師等部,劉、鄧則率主力4個縱隊經巨野、定陶之間跳出合圍圈南進。

11日,劉鄧野戰軍從虞城地區越過隴海路,向大别山千裡躍進。蔣介石迅速調集20個旅的兵力分路猛追,要把劉、鄧野戰軍圍殲于黃泛區。黃泛區寬達20馀公裡,遍地淤泥,積水沒膝,深處及臍。17日,劉鄧野戰軍艱難地通過了黃泛區。18日,又渡過沙河。

24日夜,第六縱隊一部在炮火掩護下,渡過汝河,擊潰汝河南岸守軍,掩護縱隊主力及中原局、野戰軍直屬隊渡河。鄧小平政委在河南光山縣北向店召開的幹部大會上,作目前形勢和南征問題的報告:冷的冬,熱的雪:劉鄧大軍在1947年的那個寒冬劉鄧大軍深入敵區千裡,無後方作戰,将會不可避免地遇到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

毛澤東對此也有清醒的認識,因此,他對躍進大别山的前途,曾作過三種估計:一是付了代價站不住腳,轉回來;二是付了代價站不穩腳,在周圍打遊擊;三是付了代價,站穩了腳。他要劉鄧從最壞處着想,努力争取最好的前途。劉鄧首長立即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決心乘敵追堵部隊被甩在淮河以北,大别山區相對比較空虛的時機,便命令第三、第六兩個縱隊,分别向皖西、鄂東展開,發動群衆,建立地方政權,發展地方武裝,殲滅分散之敵正規軍和地方團隊;以第一、第二兩個縱隊,在大别山以北阻敵,就地堅持,掩護展開。

但問題接着就來了,大别山給了劉鄧大軍一個下馬威。許多戰士都是北方人,到了大别山,地形、地貌、氣候、人情、風俗都變了,剛開始都不習慣。當年六縱十八旅五十二團二營副教導員侯建軍回憶起那段生活時說:剛到大别山,我們就感到不習慣,山上蚊子多,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蠓蟲,往那一坐,臉上、脖子裡到處都是,叮得人渾身難受。

我有個被套,休息時,用它蓋着頭,蚊子都能把它咬透。有些同志就開玩笑說:“三個蚊子能炒盤菜。”北方人沒見過水牛,那麼大的身子,眼睛也很大,有的還以為是啥怪物,看見水牛就躲得遠遠的,不敢接近它。我們營有個小鬼,到了一個村子,拐了一個牆角,一下子踩在水牛身上,水牛呼地站起來了,大眼睛盯着他,吓得小鬼扭頭就跑,還哭了鼻子。晚上睡覺,就睡在稻草堆裡,南方蛇多,稻草裡也有,很讓戰士們頭疼。

還有啊,大别山的老鄉是用木桶方便的,木桶做得很好,有的像個箱子。老鄉的房子一明一暗,堂屋很亮,裡面的房間就很暗,有些戰士趁老鄉不在,以為木桶裡是腌雞蛋或泡菜,偷偷伸進去,手一抓,就抓了一手大便,幾乎每個旅都出了不少這類洋相。老鄉在屋外搞了個瓷缸,埋在地上,就算是糞坑。屋裡木桶裡的大小便滿了以後,就倒在外面的瓷缸裡,有些瓷缸就搞在路邊,往地裡運着方便。

夏天太陽一曬,裡面發酵了,顔色灰暗,就和地面一樣。他們本地人知道那裡有個糞坑,我們可不知道,夜裡行軍,到了一個村子,要到村裡找向導,部隊原地休息,大家把被包一放就坐在上面,有的就一下子連背包帶人坐到了糞坑裡,渾身上下都是大小便。這事我們營有,其他營也有。以後就有了經驗,每個人拿根棍子,坐下之前,先用棍子在地面搗搗,如果安全了,這才再坐上去。

舊址

中午,劉伯承、鄧小平、張際春、李達首長專門為這件事開會,最後決定,為了嚴肅軍紀,下午召開公判大會,槍斃趙桂良,并且讓我去通知部隊和群衆參加公判大會。我一邊通知部隊,一邊派人上山,動員群衆下山參加公判大會。我還奉命到禁閉室找趙桂良談話,給他講了野司的決定。趙桂良立即抱頭痛哭了:“我……我犯了紀律,殺我應當。可我死得太窩囊了,将來回到太行山了,見到了我們家裡人,你們就說我是打仗死的……下午,群衆下山參加公判大會,對趙桂良執行了死刑。

槍斃了趙桂良,震驚了當地老鄉,他們很後悔地說:“這是真正的八路軍,以後我們不要跑了。”1986年,已經離休、年過六十的張之軒重訪大别山,又來到了總路嘴鎮。當地上了年紀的群衆還記得那次公判大會,他們說起這事還很後悔:“當年我們要是不上山,大家都在家,也不會造成這個悲劇了。”有的說:“要是當時知道部隊紀律這麼嚴,我們自己就先把粉條拿出來,也不會槍斃他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