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狗

刍狗

漢語詞語
刍狗是一個漢語詞語,典故名,典出通行本老子《道德經》第五章,郭店簡本《老子》無此句。郭店簡本僅有本章中“天地之間,其猶橐龠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文義與通行本同。刍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們重視的祭品,但用過以後即被丢棄。後引用以喻微賤無用的事物或言論。
    中文名:刍狗 外文名:The unity of sanctity and useless 拼音:chú gǒu 詞性:名詞 類别:典故 詞義:比喻微賤無用的事物或言論 出處:《老子》第五章 引申: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

解釋

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作用類似現代的花圈。魏源本義:“結刍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莊子·天運》:“夫刍狗之未陳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繡,屍祝齊戒以将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牲畜)。随着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紮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于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刍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亦作”刍狗“。

詳細釋義

典源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于中。”魏源本義:"結刍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

《莊子·天運》

"夫刍狗之未陳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繡,屍祝齊戒以将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譯文

《老子》第五章

天地是無私的,它沒有偏頗,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刍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無私的,也同樣像刍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用草紮成的狗還沒有用于祭祀,一定會用竹制的箱籠來裝着,用繡有圖紋的飾物來披着,祭祀主持人齋戒後迎送着。等到它已用于祭祀,行路人踩踏它的頭顱和脊背,拾草的人撿回去用于燒火煮飯罷了。“

釋義

刍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們重視的祭品,但用過以後即被丢棄。後因用以喻微賤無用的事物或言論。

用典示例

晉 劉琨 《答盧谌》詩:“如彼龜玉,韫椟毀諸。刍狗之談,其最得乎?”

唐 李颀 《裴尹東溪别業》詩:“始知物外情,簪绂同刍狗。”

明 唐順之 《讀東坡詩戲作》詩:“掃除 李 杜 刍狗語,出入鬼神傀儡門。”

康有為 《屠梅君侍禦謝官歸索詩為别敬賦》之六:“雜學與夷學,視儒若刍狗。”

《三國志·魏書·方技傳》:嘗有問宣曰:“吾昨夜夢見刍狗,其占何也?”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有頃,出行,果遇豐膳。後又問宣曰:“昨夜複夢見刍狗,何也?”宣曰:“君欲堕車折腳,宜戒慎之。”頃之,果如宣言。後又問宣:“昨夜複夢見刍狗,何也?”宣曰:“君家失火,當善護之。”俄遂火起。語宣曰:“前後三時,皆不夢也。聊試君耳,何以皆驗邪?”宣對曰:“此神靈動君使言,故與真夢無異也。”又問宣曰:“三夢刍狗而其占不同,何也?”宣曰:“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得馀食也。祭祀既訖,則刍狗為車所轹,故中夢當堕車折腳也。刍狗既車轹之後,必載以為樵,故後夢憂失火也。”宣之叙夢,凡此類也。十中八九,世以比建平之相矣。其馀效故不次列。明帝末卒。

作品賞析

《老子》第五章

這一章從反對“有為”的角度出發,老子仍談論的是“無為”的啟發。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個物理

的、自然的存在,并不具有人類般的理性和感情;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然法則運行,并不像有神論者所想象的那樣,以為天地自然法則對某物有所偏愛,或對某物有所嫌棄,其實這隻是人類感情的投射作用。這一作品,表現了老子反對鬼神術數的無神論思想,是值得重視的進步思想。從“無為”推論下去,無神論是符合邏輯的必然結果。他認為天地是無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隻須依照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生長變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駕臨于自然之上來加以命令和安排。

老子對此問題,通過生活中的兩件事加以解說。一是人們祭祀時使用的以草紮制而成的狗,祈禱時用它,用完後随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樣,聖人無所偏愛,取法于天地之純任自然。即聖明的統治者對老百姓也不應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風箱,隻要拉動就可以鼓出風來,而且不會竭盡。天地之間好像一個風箱,空虛而不會枯竭,越鼓動風越多。

老子通過這兩個比喻要想說明的問題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政令煩苛,隻會加速其敗亡,不如保持虛靜狀态。這裡所說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虛靜。儒家講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講的這個“中”,還含有“無數”的意思。即用很多強制性的言辭法令來強制人民,很快就會遭到失敗,不如按照自然規律辦事,虛靜無為,萬物反能夠生化不竭。有為,總不會有好的結果,這是老子在本章最後所提出的警告。

總之,本章的主旨仍是宣傳“虛用”,同前兩章相連,猶在宣傳“無為”,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會。

相關閱讀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以前祭祀時用草紮的狗來代替活的狗作為祭品,祭祀完如同廢物,随意丢棄。整句話意思是,天地沒有好惡的意識。

仁在這裡的意思是愛。不仁,即沒有愛憎,一切平等。

刍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們重視的祭品,但用過以後即被丢棄。人們對刍狗隻是使用而已,并沒有什麼愛憎。天地對所有生命也是這樣的,一切生命平等,天地對一切生命都沒有愛憎、沒有喜歡誰不喜歡誰的問題,就像人們對刍狗并沒有愛憎一樣。聖人對百姓(所有的人們)也是平等的,沒有喜愛或是憎恨某一部分人。

無愛無憎,是一種非常廣大的心胸。人的心如果能夠像虛空一樣,就能容下萬事萬物,而且萬事萬物在他的心中都是平等的。這樣的人就是老子所謂的聖人。

老子表述了自己無神論的思想傾向,否定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觀點。他認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對自然界萬事萬物不會産生任何作用,因為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身的自然規律變化發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談到“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是這對前四章内容的進一步發揮。他認為,作為聖人——理想的統治者,應當是遵循自然規律,采取無為之治,任憑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會采取幹預的态度和措施。

老子用具體比喻說明如何認識自然和正确對待自然,論述天地本屬自然,社會要順乎自然,保持虛靜,比喻鮮明生動。選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上一篇:二八年華

下一篇:鬼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