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币

刀币

古代銅币
刀币是一種中國古代的銅币名。由生産工具的刀演變而成。流通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等國。種類很多,有齊刀、即墨刀、安陽刀、針首刀、尖首刀、圓首刀和明刀等。上面鑄有文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币制,廢貝、刀、布等币。其後,王莽所鑄造的錢币中有金錯刀。
    中文名:刀币 外文名: 别名: 本 質:古代的銅币名 來 源:生産工具的刀 使用國家:齊、燕、趙等國 時 代:春秋戰國時期 種 類:齊刀、即墨刀、安陽刀、針首刀等

簡介

名稱釋義

刀币是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國刀币、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币的總稱。因其形狀像刀而得名,刀币使當時的貨币至今發現的不多。

使用範圍

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刀币形狀取象于山戎、北狄等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由于齊刀面有“化”字文而稱“刀化”。刀貨形狀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國早期一種青銅鑄币。

組成部分

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環幾部分組成。刀首是劃分刀币類型的主要依據,按形狀可分為針首刀、尖首刀、截首刀、圓首刀和平首刀。按刀背可分為磬折刀和弧背刀。

曆史

“刀币”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

據實際測量,刀環的直徑與刀首的長度是1:7.5,恰好是人的頭部與身高的比例。而整個“刀币”的長度(一般為18厘米左右)又幾乎是人手的長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組成一個圓環,這就是《周禮考工記》中所說的“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面成規”。

這些精确的設計和巧妙的構想,是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充分體現。以後随着齊國疆土的擴大和與鄰國交戰,齊國的刀币流通範圍逐漸擴大到燕、趙地區。此時的刀币因為鑄地不同、形體各異而形成了“齊刀”、“燕刀”、“趙刀”三大系列。

各國刀币概況

中國古代仿照環首小刀形狀鑄成的銅币,屬戰國銅币中的一種。《管子》、《地數》、《揆度》曾提到“刀布”和“刀币”,都是指銅币而言。戰國時齊、燕、趙等國都鑄造過刀币。

齊國刀币

齊國刀币簡稱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地區。

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齊刀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經發現并著錄的齊刀有“齊法化”、“齊之法化”、“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數種。其中“節墨”、“安陽”、“齊”均為地名,“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安陽”即今山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臨淄。

根據實測:齊之法化一般長18.3~18.5厘米,寬2.87厘米,重44.5~50.5克;節墨之法化一般長18.5厘米,最寬2.8~3厘米,重59~61克;安陽之法化長18~18.5厘米,最寬2.8~2.9厘米,重44.5~47克;齊建(造)邦長法化約18.2~18.5厘米,寬2.6~2.9厘米,重42.3~47克;齊法化長約17.8~18.7厘米,寬2.6~2.9厘米,重40.8~50.4克,後兩種是戰國田齊所鑄的刀币,其特征是刀币的外緣不斷,币面的文字沒有“之”字,僅為“法化”。

燕國刀币

其上多鑄有一“明”字,故這種刀俗稱明刀,較齊刀輕小,通高約13——14厘米。早期的形體較大,刀背略彎,刀身上寬下窄,通高約14厘米,重13克左右,“明”字作“仈”、“仌”,背文多為一字;中期的形體比早期的略小,“明”字作“乽”;晚期的刀身上下等寬,刀背較直,柄向内屈曲明顯,刀重減輕到10克左右,“明”字寫成“債”,有人誤釋為“匽”或“易”。中期、晚期的背文一般字數較多,常在“左”或“中”、“右”之下系以數目字。

明刀鑄造技術略遜于齊刀,尤其在含銅量方面明顯低于齊刀,一般含銅僅有35——45%,有時鉛、錫含量多達45——58%,這可能和燕、齊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有關。在河北省易縣燕下都遺址中,發現有鑄錢作坊的遺迹,除出土明刀外,還有不少的泥範,範為長方形,一範之上并列五模。在河北省承德還發現有石質鑄範,可知當時鑄範質地不止一種,鑄地也不止燕下都一處。

明刀是戰國刀币中發行數量最多的一種,常有出土,一次出土有時可達上百枚或上千枚。出土較多的地區在今河北省、遼甯省、北京市和天津市一帶。另外如山西中部、北部,内蒙古的東部、南部,吉林省的集安、奈曼旗,山東省的臨淄、昌邑、平度,也都出土過這種刀币。

這些現象表明,明刀的流通範圍并不限于燕國,甚至在趙、齊等國境内也可流通。現在出土的明刀絕大部分來自窖藏,也有少數是從墓葬中發現的。刀币中還有一種尖首刀,似屬燕國的一種貨币。這種刀通高約16厘米,重11——15克。從刀背到刀柄,形成一道弧形線,刀柄較細,刀首較尖,故俗稱尖首刀。

有的刀尖長如錐形,俗稱針首刀。這兩類刀的特點是無一定的面文,甚至有無字的。錢文一般僅有一字,如“王”、“工”、“五”、“上刀”等,這些字可能是記号。出土這種刀的地區主要在今河北省北部、中部一帶,包括張家口、保定、易縣、徐水、安國、河間、靈壽、藁城、石家莊等地。

北面如遼甯省的淩源,南面如山東省臨淄,也都有出土。從出土地點看,大部分皆在燕國境内,可知此刀為燕币的可能性較大。有時此刀也和明刀同出,但數量很少,或許這是一種比明刀更早的燕币,當明刀大量使用之際,這種刀已經為數不多了。在山東省招遠、壽光一帶,過去出土過一些截去刀首的尖首刀,其用意何在?現在還不清楚。

趙國刀币

形體較小,通高約13——14厘米,重約5——15克。刀刃和刀首成圓角,和齊、燕刀币首部有尖角大為不同,刀柄和刀身接近于垂直,刀的正面有“邯鄲”、“白人”、“城白”等文記。邯鄲為趙都,“白人”即柏人,亦趙地。由此可确定這類刀為趙國的錢币。趙刀多出土于今河北靈壽、石家莊、邯鄲、徐水、易縣、灤平及北京等地。

另外在山西北部及内蒙古南部遼甯省一帶也有出土。從出土地點可知,趙刀也可在燕國境内通用,又常和晚期明刀或一刀圓錢共出,表明其通行年代當在戰國晚期。河北省靈壽曾出土過一件城白刀的石質鑄範殘塊,為了解有些趙刀的鑄造地區提供了線索。趙刀中還有更小者,通高不過11厘米,刀身寬僅1厘米,正面有“蔺”字,當是蔺(今山西省離石)地所造。

還有較蔺刀更小的言陽刀,通高僅9.5厘米,面文為“言陽新刀”。“言”字前人多誤認為“晉”字。“言陽”疑即西漢時西河郡之圁陽,戰國早期屬魏,後歸于趙。此刀形制和蔺刀相似,疑亦趙國所造。以上兩種刀極稀少。

齊刀

齊刀,齊國鑄造,主要流通在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地區。齊刀比較厚重,以厚大精美而著稱,基本形制是尖首、弧背、凹刃,刀的末端有圓環,面、背有文字或飾紋。齊刀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和“六字刀”,目前已經發現并著錄的齊刀有“齊法化”、“齊之法化”、“安陽之法化”、“節墨之法化”、“簟邦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等數種。其中“節墨”、“安陽”、“齊”均為地名,“節墨”即今山東即墨,“安陽”即今山東曹縣一帶,“齊”指齊國都城臨淄。

根據實測:齊之法化一般長18.3-18.5厘米,寬2.87厘米,重44.5-50.5克;節墨之法化一般長18.5厘米,最寬2.8-3厘米,重59-61克;安陽之法化長18-18.5厘米,最寬2.8-2.9厘米,重44.5-47克;齊建(造)邦長法化約18.2-18.5厘米,寬2.6-2.9厘米,重42.3-47克;齊法化長約17.8-18.7厘米,寬2.6-2.9厘米,重40.8-50.4克,後兩種是戰國田齊所鑄的刀币,其特征是刀币的外緣不斷,币面的文字沒有“之”字,僅為“法化”。齊建(造)邦長法化就是六字刀,據說當時是一種紀念币,傳世極少,非常珍貴。公元前378-324年之間,也就是在齊威王到齊宣王時代,齊國以齊法化統一了各種刀币。

齊國是使用刀币的主要國家。齊國的刀币文字生動、制作精美。主要有“齊造邦長法化”、“即墨之法化”、“齊法化”和“齊明刀”等。齊造邦長法化又稱六字刀,鑄于春秋末年,為田氏代姜齊,受封為齊侯時所鑄的開國紀念币,此刀形态優雅,鑄工精良,存世稀少,為曆代藏家所重。齊明刀因刀面有“明”字而得名。其背文為“莒冶齊化”等文字者十分珍罕,是燕将樂毅破齊,占臨淄等七十餘城的五年間所鑄。此刀于清嘉慶年間在山東博山首先發現,因而又稱“博山刀”。

齊明刀

亦稱博山刀,因最早在山東博山發現,故俗稱博山刀。博山系舊縣名,位于山東中部,1958年撤銷,并入淄博市。考博山刀來源,《金石索》載“博山刀為孫星舫所贻,雲博山之杏峪村刨出一窖數百枚,文不能辨”,又,“此刀與前刀出一窖,雖舫又自博山攜寄”。此刀币由于出土于齊,其錢文有燕币“明”(或稱“召”、“易”等)字,所以今人多稱“齊明刀”。

齊明刀特征,刀身較燕明刀刀身瘦狹,篆書“明”字外筆長且作方折,區别于燕明刀弧折狀。而刀背文有齊、齊化、齊化共金、莒冶化、莒冶齊化等十幾種不同字數的文字,多素背或符号者。此刀币鑄制粗,含銅量略低,含鉛量稍高,亦有鉛質者。此刀齊燕兼而有之,一定為先秦戰國時期鑄币,筆者願就其背景、歸屬等問題分析如下。春秋戰國時,由于各諸侯争霸天下,各自為政,各鑄本國币,形成我國币史形制最多的一個特殊時代,産生了貝、布、刀和圓錢四大貨币體系。

齊明刀鑄期較晚,也系刀币體系之一。刀币是由工具削刀演化而來,包括大小尖首刀,大小針首刀、切頭刀、小尖刀、小直刀、大小圓首刀、燕明刀、齊明刀、齊大刀等币種。這些刀币,成為我國北方、東方各國(族)主要貨币。曾經鑄造并行用過刀币的有鮮虞國、中山國、燕國、齊國、趙國及山戎等部族。

齊明刀是在何背景下形成的呢?前314年燕王哙讓帝位于國相子之而内亂三年,齊宣王乘機伐燕,哙與子之被殺,燕幾至滅亡。前311年太子昭即位,據《燕昭王求士》載:“卑身厚币,以招賢士”,經28年勤政,燕複國并于前284年令樂毅統軍伐齊70餘城,“入至臨淄(齊都)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齊城之不下者,唯莒(今山東莒縣)、即墨(今山東平度縣東南)”,齊也幾至滅亡。前279年昭王死,燕惠王即位,中齊離間計,棄樂毅用騎劫為将,齊設火牛陣以少破燕,奪回所有失地。齊明刀即在前284年燕伐齊始至前279年齊破燕止。

燕刀

發展曆程

刀币進入了春秋戰國之際,擴大了它的範圍。首先在燕國境内出現了“尖首刀”(包括“針首刀”)。燕出現刀币形式應是受齊國的影響。燕昭王頗能接納人才,在位時開拓疆土,建立了上谷、漁陽、遼西、遼東諸郡。燕國鑄有“針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等等。針首刀(刀首呈尖刺狀)刀身與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長,刀柄有直紋,正面兩條、背面一條,銅質不精,制作也很粗糙,文字也簡單或無文,主要流通于長城内外,故又稱“匈奴刀”。“匈奴刀”在日僞時期曾出土于承德、張家口一帶,被日本人所得,現在多藏于日本。

燕國起初流行尖首刀、針首刀,戰國時發展成截首刀與燕明刀。燕明刀上的“明”字呈眼形,與齊明刀明顯不同。燕明刀由于出土數量較多,所以價格不高。趙國刀币出現較晚,大約在戰國晚期,以形體較小且圓首的直刀為主,刀身多鑄地名,有“甘丹、柏人”等。趙刀的出土數量很少,均很珍稀。刀币因其形狀像刀而得名.東方的齊國和北方的燕國主要使用刀币。

刀币分“燕明刀”和“齊刀化”二大類型。刀币形狀取象于山戎、北狄等北方遊牧民族漁獵用的刀類工具。由于齊刀面有“化”字文而稱“刀化”。刀貨形狀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國早期一種青銅鑄币。“刀币”正式稱謂是“刀化(貨)刀币”,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環四個部分組成。刀之緣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所說凹背凸刃,刀首近于三象形,刀身和刀柄是大小相近的兩個長方形,刀環呈圓形,這幾種幾何形體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平穩周正、豐滿、圓潤的形象美和和諧美。

尖首刀

“尖首刀”(刀首呈銳角)刀身通長15-18厘米,寬約1.8-2.6厘米,重約15-16克。其形制與齊刀相似,弧背凹刃,刀身極薄,刀背極厚,但都因刀刃上端顯得尖首而得名,刀柄面背有二直紋,一端有刀環。先是兩面都無字,後來多數僅單面有字,以單字為多。“尖首刀”過去知道多出于河間、保定及聊城等地,建國以來,1974年遼甯省淩源縣小城子公社修技大隊出土了完整的“尖首刀”943枚,币銘文有一、六、日、七、八、九、已、亥、行、玉、丘、工、示、矢、年等等;1975年山東臨淄原齊國之故城西東石橋村出土一批“尖首刀”,現存完整的80枚。

1978年河北燕下都軍營出土一批“尖首刀”計1845枚,最寬1.8-2.2厘米,銘文有:大、吉、陽、日、行、丙、上、古、矢等130餘枚;1979年戰國中山靈壽城遺址勘查,在早于城址的春秋至戰國早期遺址的文化層内出土的“尖首刀”,刀身外緣隆起,斷于柄處,柄有兩道脊線,個别為一道脊線,不伸入刀面柄首為圓環形,其銘文有一、三、五、八、工、壬、化以、以化、一化、上化、非、雲等,其背平素,刀長約16.2-17.4厘米,刀首寬2.2-2.8厘米,重11-15克。

根據地層判斷,“尖首刀”币要早于城内發現的其它刀币,而尖首刀單獨出土,并無其它刀币混雜在一起的現象,因此,“尖首刀”比較中山國的刀要早些。從各地出土的尖首刀來看“尖首刀”與“燕刀”的關系非常密切。“尖首刀”最終改變了形制,刀尖縮成斜坡狀,面文鑄有一個“0D”字,由此可知“尖首刀”不是燕國政府鑄行的“法化”,而是燕國境内一些地方民族為商業需要而鑄行的貨币。晚期“尖首刀”上出現明字,是明刀的先導。

明刀

燕國的主要刀币是“明刀”,由于在這種币面上鑄有一個“0D”字符号,此字的形态變化很大,對于它的解釋,諸家各異,有明、易、燕、召等,故而又稱“易刀”、“燕刀”、“明刀”。

“明刀”背面常鑄有文字或符号,現已有幾百種以上,一般都是鑄地或鑄造爐次的标識。其中背文為“齊”者通常被認為是齊國鑄造,而稱之為“齊明刀”,其它種類的則多稱為“燕明刀”。“明刀”可能早于燕之建國,而燕人鑄币應該鑄空首布或貝,也不會剛開始就鑄“明刀”。因為燕人在關中時使用布、貝,到燕地後,燕昭王複國後才鑄行“明刀”。其刀首較窄,刀尖較鈍,刀背弧度小,中斷,因文字以一個“明”字而著稱,長約14-17厘米,寬約1.3-2.2厘米,重15-18克。曾在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及河間、保定、遼甯省淩源等地出土,是燕明刀的早期形式。

“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狀态分為“圓折刀”與“磬折刀”兩種。

圓折刀

“圓折刀”一般說來是一種體形較大的刀,長約12.8-13.5厘米,寬1.6-1.9厘米,重約14克。其型式與“尖首刀”相同,隻是刀的面紋有一個“燕”字,背文分别有左、右、内、外、中,并配以其他文字,這可能是紀範文。刀身與刀柄連接處呈圓形。背文比較複雜,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磬折刀

“磬折刀”(又稱方折刀),一般體形較小,長約12.4-13.3厘米,寬1.5-1.7厘米,重12-18克,有的僅重1.4克,這是個别現象。刀身與刀柄連接處是方折,古錢家稱這種方折為“磬折”。其字體長大,雄偉豪放,風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93;下、右邑、?#93;八、?#93;邑外爐,外有工、行、化等單字。

燕昭王派遣樂毅伐齊,占領其七十二城,達六年之久。在齊國所鑄造的“刀币”也有圓折的,頗厚重,通常視作燕刀中的珍品。“圓折刀”有減重現象,相差可至三厘米以上,大約是惠王時出的,在此期間一方面因為齊國的将領田單失敗,齊國的領土盡失,另一方面又與趙國失和,連年戰争,造成經濟上的困難促成了貨币減重現象。

此後,燕國可能推行了一次貨币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一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但數量反而不如初期多,學者們推斷可能是燕王在遼地所鑄,但不久就被滅亡,故而所出不多。

燕地使用“刀币”應當在千年以上,前後共經五次改革,比其他地區可謂安定得多。隻是地處偏僻,工藝落後,其刀币略顯粗糙,然而卻具有一種深厚的鄉土風格,率直生動,齊趙兩國有所不及。

刀币種類

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的燕國、齊國、趙國、中山國所通行的刀類貨币。其種類有:

a、燕國的明字刀、尖首刀、針首刀;

b、齊國的三字刀(齊法化刀)、四字刀(齊之法化刀)、五字刀(安陽之法化和即默之法化刀)、六字刀(齊建邦之法化刀)、還有齊明刀、博山刀等;

c、越國的甘丹刀、白人刀、白人化刀、白化刀、王化刀等;

d、中山國的城白直刀和白人直刀等。

e、王莽新朝所鑄造的錢币中有金錯刀。

刀币出土

1918年,山東榮成市石島鎮車腳河村北出土大批古刀币。1930年,山東省平陵故城西南出土一枚刀币殘頭,上有“莒邦”二字,稱為譚邦刀。1971年韓家胡同居民院挖防空洞時出土“?#93;字刀币”,約是戰國晚期燕國及其附近流通的一種貨币。

曆史價值

珍稀古錢币是貨币曆史的實物,更是曆史的見證。因此在收藏前有必要弄清它在曆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在呼和浩特市發現的“十文中統元寶交鈔”是我國迄

今發現的最早的紙币,被學術界視為無價之寶;吉林的“廣平銀币”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枚機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承安寶貨”為我國“一兩半計數白銀币”的罕品。短命政權的錢币收藏價值也很高。短命王朝或農民起義時的鑄币,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方。因此,“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後鑄有“永昌通寶”,此錢币鑄量少,且流通時間極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貴。還有一種被稱為“羅漢錢”的錢币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康熙帝在西藏平叛時,因軍饷不足向當地喇嘛借了銅佛和18尊金羅漢,銅金共熔鑄成錢币,當時在錢币正面印有标志,即“康熙通寶”的“熙”字少一豎,以便日後識别收回,因錢是熔金羅漢所鑄,民間稱其為羅漢錢。

現存數量

遵循“物以稀為貴”的集藏原則,既要看年代是否久遠、流通時間的長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國錢币有近5000年的曆史,大體可分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币、布币、蟻鼻等,秦代的外圓内方錢、唐代的通寶、宋代的年号錢、清末的“宣統通寶”,品種有數萬至數十萬種。齊、燕、趙等國的刀币,韓、魏、秦等國的布币等年代久遠,比圓形錢稀少,價格昂貴。存世數量少的錢币還有唐代叛軍史思明占領洛陽後鑄的“得壹元寶”,後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币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為稀世珍品。

此外,如1972年在吉林庫倫旗一遼墓中發掘的“大康六年”紀念銅币,也是罕見的珍品;1984年在甯夏銀川賀蘭山出土的西夏“光定元寶”篆、真書體對錢,引起藏界轟動;迄今為止僅發現一枚的南康“大齊通寶”、西漢時的“國寶金匮直萬币”等,均堪稱币中的“孤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文化價值

一些傳世并不太少的品類,則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藝術價值極高而備受青睐。如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币,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唐高祖武德四年的“開元通寶”,系大書法家歐陽洵的手迹,其書風端正古樸,法度嚴整,勁健含蓄;“淳化元寶”由宋太宗趙光義用楷、行、草三體書寫,楷書渾厚端莊,行書隽永流連,草書奔放流暢,使宋代錢币文字藝術走到了空前絕後的境地。

還有宋代的一對錢,原文行草分别由司馬光和蘇東坡所書,飄逸勁拔,為古今一絕,收藏價值很高。另外享有“篆法絕工、六朝之冠”和“北周三品”、“重寶”的古錢币均屬此列。

掌握觀賞品相至關重要。古錢币的投資價值、增幅大小與品相密切相關,同一錢币若有品相差異,則價格之差往往高達十幾倍甚至幾十、上百倍,足見其品相的重要。無論錢币珍罕與否,凡有币面模糊、輪廓缺損、鏽蝕嚴重、看相較差者,盡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錢币時還應注意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标識,古錢的鑒别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币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号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币中,用金、銀、白銅等精制而成的宮廷錢币,鑄量少,質量佳,屬珍貴文物。

上一篇:北京曆史博物館

下一篇:古埃及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