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式擲彈筒

八九式擲彈筒

超輕型的迫擊炮
八九式擲彈筒是大正十年的改進型,口徑也是50毫米,全炮長413毫米,炮筒身長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腳長170毫米,炮筒闆重1.1公斤,腳闆高60毫米,腳闆寬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八九式擲彈筒使用的彈藥是九一式手榴彈,它和二戰中日本步兵普遍攜帶的單兵手榴彈九七式手榴彈性能基本相同。八九式擲彈筒由特制的彈藥袋攜帶,一個彈藥袋可以攜帶8枚榴彈,一個二人擲彈筒小組可以攜帶16枚。一旦國軍的機槍火力被摧毀,日軍立即以重機槍火力壓制住國軍火力,随即立即以優勢兵力發起沖鋒。[1]
    中文名:八九式擲彈筒 外文名: 别名: 性質:超輕型的迫擊炮 口徑:50毫米 最大射程:700米 主要優點:重量輕,易攜帶,可提供及時的火力支援。

曆史

擲彈筒從原理上來說,是一門超輕型的迫擊炮,說起來的它之所以被創造,還有日本人的很多功勞。

1904年到1905年,日本和俄羅斯帝國為了争奪中國東北的地盤發動了殘酷的日俄戰争。在這場狗咬狗的戰争中,更為兇殘和頑強的日本人逐步占了上風。在攻擊俄軍旅順要塞的時候,雖然日軍傷亡慘重(第一次總攻的六萬人就傷亡一萬六千),甚至一天就傷亡五六千人(當時日軍參謀接到傷亡報告時候也不敢相信,認為可能是下級上報數字出錯——多寫了一個0),但是日軍依靠自己兵源和火力的優勢,逐步把俄軍的據點一個個清除。

俄國士兵可以依靠的主要是他們的馬克希姆重機槍,但是日軍已經攻入部分俄軍的工事,并且移用這些工事進行有效的隐蔽,俄軍的重機槍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作用。于是,一些俄軍炮兵軍官異想天開的把47毫米口徑的海軍炮傾斜的裝在一種帶車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超口徑長尾形炮彈,這就是世界曆史上的第一個迫擊炮。這些炮彈的以彎曲的彈道準确的射入日軍隐蔽的工事内,造成日軍很大的傷亡和很強恐懼心理。

雖然最後日軍仍然在日俄戰争中最後獲勝,但是日軍基層軍官對這種新式火炮非常推崇,希望自己的軍隊能夠仿制。日軍戰後随即仿制了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其中的一種就是大正十年式擲彈筒,于1921年裝備部隊。

大正十年擲彈筒口徑50毫米,重量很輕隻有2.6公斤,射程為175米。它的設計目的主要是日本軍方希望能夠彌補中型迫擊炮和單兵手榴彈之間的火力空檔,同時能夠大大增強步兵班的火力。大正十年式擲彈筒在日軍服役長達25年,直到日軍二戰戰敗為之。

但是大正十年式自身性能不佳,它的射程太短(不到200米),這讓士兵無法在較為安全的距離使用它,另外它的精度也不佳,這使得它很快就被後來八九式擲彈筒所取代。

八九式擲彈筒是大正十年的改進型,口徑也是50毫米,全炮長413毫米,炮筒身長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腳長170毫米,炮筒闆重1.1公斤,腳闆高60毫米,腳闆寬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

日軍在中國的使用

二戰中的日軍大量裝備這款武器,每個日軍步兵小隊(相當于中國的排,人數在50人到70人之間)都配備一個機槍小組(有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小組(有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班。

每個擲彈筒一般由一個擲彈筒發射手和一個彈藥手構成,對于一些日軍的精銳部隊,每個小組會多增加一個彈藥手以保證彈藥的充足和預防戰鬥中該小組可能有的減員。

八九式擲彈筒使用的彈藥是九一式手榴彈,它和二戰中日本步兵普遍攜帶的單兵手榴彈九七式手榴彈性能基本相同。采用圓柱形鑄鐵彈體,外有縱橫刻槽,将彈體分成50塊(中國人俗稱甜瓜手雷),爆破部裝有TNT炸藥6.5克,殺傷半徑為8米(相當不錯了)。

八九式擲彈筒由特制的彈藥袋攜帶,一個彈藥袋可以攜帶8枚榴彈,一個二人擲彈筒小組可以攜帶16枚。大家也許覺得奇怪,為什麼擲彈筒射手和彈藥手攜帶的彈藥數量居然相同,這些因為彈藥手還有保護射手的義務,除了彈藥以外他還要攜帶一把步槍。

發射時先由射手先拉動擊發杆,然後由彈藥手将彈藥從筒口裝入,完成彈藥的安裝。左手握住發射筒,根據目标距離轉動手柄直至調節杆達到對應長度,射手通過瞄準線進行概略瞄準後,拉動擊發機上的皮帶将榴彈射出。

擲彈筒是日軍小隊火力的支柱,據說日軍大多數的擲彈筒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手,實戰中的400米内命中率高達在85%到95%,十分驚人。進攻戰中,日軍擲彈筒小組跟随一線步兵作戰,主要打擊國民革命軍的機槍火力點。和大家想象的不同,日軍在抗戰八年中并非如同所謂的大日本武士一樣動不動就挺着刺刀沖鋒,而是以一種極為狡猾方式作戰,

實戰中,日軍一旦遭遇國軍較為堅固的重機槍或者輕機槍火力點,立即停止進攻随地隐蔽。等待跟随部隊前進的擲彈筒小組準确的将其打掉。在淞滬會戰中,中央軍18軍14師42旅的36挺重機槍被小日本用平射炮和擲彈筒打掉了32挺,剩下的也沒有能夠發揮什麼作用。

當時的國軍重機槍手回憶,他們一般隻能打幾百發就要轉移陣地,不然日軍的擲彈筒就會準确的打來。而一挺近100斤的重機槍轉移起來談何容易!一旦國軍的機槍火力被摧毀,日軍立即以重機槍火力壓制住國軍火力,随即立即以優勢兵力發起沖鋒。由于對于擲彈筒極端的依靠,一旦失去擲彈筒日軍甚至連怎麼作戰都不知道了。

東史郎回憶到,我以為隻要發射五六次擲彈筒就能突襲,所以聲嘶力竭地喊:“擲彈筒!擲彈筒!”可擲彈筒手不知在哪兒,見不到影子。

不得已,我一邊說:“要不扔手榴彈沖鋒?”一邊退回了三四米,卧倒在地。我從士兵那裡拿了兩顆手榴彈,又往上爬。但是,面對着敵人的火力,我不敢直起身子,我得手榴彈根本沒有投到敵人那裡。山頂的敵人再次發現我們,又扔起了手榴彈。身邊好幾個戰友被當場炸死,我們隻得向下爬,就這樣在岩石上趴了兩個多小時,等待情況變化。

而在防禦作戰中,日軍以擲彈筒和機槍火力協同。首先以重機槍火力壓制住國軍戰士的沖鋒,然後在對方手榴彈的距離之外用擲彈筒對沖鋒的國軍戰士進行準确的殺傷。國軍戰士如果起身會遭到機槍火力的殺傷,俯身隐蔽又被擲彈筒殺傷。由于擲彈筒榴彈破片的殺傷半徑可以達到8米,經常造成國軍戰士的嚴重傷亡。這也是八年期間中國軍隊陣亡一百多萬的一個重要原因。

國軍的仿制和使用

國民政府早在1934年的就開始仿制日本的大正十年式擲彈筒,但是由于其性能一般,并沒有大量裝備部隊,隻是培養了一批相關的技術人員。

全面抗戰開始以後,國軍在早期的華北争奪戰和淞滬南京會戰中見識到了日軍擲彈筒的厲害,又沒有有效的對抗手段。國民政府進行仔細研究以後,認為對付日軍擲彈筒最好還是以牙還牙。由于國軍方面有仿制大正十年的技術底子和一整套設備,所以很快在1938年仿制了出一款新式擲彈筒,它是大正十年式為基礎改進品,命名為民國二十七年式。

它的主要性能和日本大正十年大體相當,和日軍主要裝備的八九式相比還有相當的差距。主要區别在于民國二十七年式采用滑膛式精度較差,它的射程也隻有250米,雖然比大正十年式要遠100米,但是遠不及八九式的600米射程。不仿制性能更為優秀的八九式并不是國軍不想仿制,而是自身的技術力量不夠,同時由于戰争的對于擲彈筒的需求的迫切性讓兵工企業也無法從容的研究。

整個抗戰期間,國軍的軍工企業生産了4萬多具擲彈筒,還有多達150萬枚的榴彈(平均每門三十多枚榴彈)。雖然該擲彈筒技術比較落後,但是仍然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國軍在火炮上面的嚴重不足,深受國軍基層士兵的喜愛。

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仿制和使用

雖然八路軍早在平型關戰役就曾經和日軍擲彈筒交過手,但是真正認識到它的厲害還是在百團大戰的關家垴戰役中。當時日軍數萬軍隊為了報複百團大戰而發動了大掃蕩,其中岡崎大隊(600多人)與崛田大隊(200多人)二個營孤軍深入八路軍腹地,在關家垴被八路軍優勢部隊團團圍住。

彭老總下令129師務必全殲這股日軍,不然從師長起全體軍法處置。結果這支沒有重武器隻有幾挺重機槍和幾個擲彈筒的岡崎大隊,居然憑借關家垴的優勢地形居然擋住了129師長達三天的強攻,并且造成八路軍的嚴重損失,其中25團、38團負傷的有1570人,犧牲500多人,其他參戰的還有第772團、第769團等都有相當的傷亡,傷亡總數超過3000人。日軍傷亡也很重,岡崎大隊長自己被擊斃,日軍能夠作戰剩下不到百人。

關家垴戰役中,日軍的擲彈筒雖然彈藥不足,但是對密集沖鋒的八路軍戰士造成的傷亡仍然非常嚴重。在日軍擲彈筒的打擊下,部分八路軍連排最後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戰士。戰後八路軍高層人員開始重視擲彈筒的作用,經過詳細分析以後,他們認為對付日軍擲彈筒最好辦法隻能是仿制相同的裝備(這點和國軍方面的認識相同)。

同時擲彈筒重量輕且威力大,之前準備時間又短,非常适合八路軍展開的遊擊戰。當時八路軍由于中期的擴編,兵員素質和裝備水平比起抗戰初期已經有很大的下降。

大多數八路軍士兵戰前沒有超過十發發的實彈射擊(部隊子彈缺乏,戰鬥都不夠,哪來練習),這樣的士兵用世界其他國家的觀點來說,連民兵都不能算。同時八路軍的步兵裝備主要是步槍,手榴彈和少量輕機槍,雖然也有少量迫擊炮但是炮彈奇缺。這樣的裝備是無法和裝備精良的日軍在遠距離作戰的,所以八路軍隻能采用近距離突襲作戰的方式,以削弱敵人火力的優勢。

當時的日軍士兵後來在回憶錄中寫到:八路軍是不到150米不開槍,在這突發的槍聲面前如果不迅速作出反應,那麼幾分鐘以後,八路軍就已經端着刺刀沖到你眼前。

這種方法一度非常有效,八路軍甚至用一部分新兵手持長矛埋伏在路邊後配合主力部隊沖鋒(步槍數量不足),消滅過日僞軍一支百人的運輸隊。但是,日軍在後期調整了戰術,大量使用擲彈筒以克制八路軍的密集沖鋒。由于擲彈筒射速很快,優秀射手每分鐘可以達到20多發,在八路軍戰士沖鋒的幾分鐘内,擲彈筒已經可以射出大量的榴彈。一發榴彈殺傷半徑就有八米左右,一發榴彈往往就可以造成沖鋒的八路軍士兵數人的傷亡。一段時間八路軍傷亡較為嚴重,其中傷亡于擲彈筒下的高達35%。

八路軍高層鑒于此,于1940年10月下令,要求八路軍軍工部門立即仿制。當時接到命令的八路軍軍工部長劉鼎很快依靠自己的豐富經驗和繳獲的日軍擲彈筒的原物,于1941年4月仿制出第一款自己的擲彈筒,一共有40門,八路軍方面稱為五零小炮。在五零小炮的研制期間,八路軍的軍工人員克服了許多旁人看來無法逾越的技術障礙,讓各方都大為震驚。吃到苦頭的日軍甚至驚呼,八路軍在太行山上興建了現代化兵工廠,擁有先進設備與外國專家。

其實整個研制過程極為艱難,主要的問題在于原料和加工方法。

首先說說原料

當時八路軍的根據地在落後的中國也是屬于貧窮的地區,擲彈筒體所需要的鋼管根據地根本無法得到。而自行制造就需要大量的鋼材和較為複雜的工藝。當時根據地無法煉鋼,唯一的鋼材來源是通過拆卸日軍控制的鐵路的鋼軌。

拆卸工作一般由當地的民兵和老百姓完成,之後将鋼軌和八路軍軍工部門換取步槍和手榴彈。日軍由于鋼軌的丢失曾經多次沿着鐵路發起掃蕩和屠殺,這個原料來源也是不容易的。

解決了彈筒材料的問題,彈藥材料問題又出現了。由于彈藥對于原料的需要量更大,我們得到鋼軌數量又非常有限,不可能使用鋼軌作為彈藥的材料。設計人員再三考慮,決定用太行盛産的白口生鐵為原料。但是傳統工藝生産白口生鐵是當地農民用土法冶煉出來的,含碳量高,鐵質非常脆,一經機器加工彈體就會發生碎裂,無法使用。

劉鼎部長在留學德國的冶金工程師陸達和技術工人孫兆熙的反複試驗的基礎上,使用國外黑心韌化處理工藝與傳統焖火技術相結,解決了彈體脆弱的問題,1941年就生産了4萬枚擲彈筒榴彈,盡可能的滿足前線的需求。

再說說加工技術

解決了原材料的問題,加工技術的問題又凸現了出來。制造擲彈筒體也遇到很多難題,比如沒有點焊焊接技術,鍛接粘合造出的彈筒又無法經受高溫等,設計人員都用驚人驚訝的想象力将其解決,并且通過多次改進加快了生産速度。另外,日軍八九式擲彈筒是為了增加精度是有膛線的,榴彈上也有相應地有紫銅制的彈帶。根據地的技術力量無法制造膛線,也沒有紫銅資源(平時戰士作戰連子彈銅殼都要盡量撿回來)。

設計人員經過研究,決定效仿國軍的民國二十七年式,放棄線膛結構,采用滑膛結構。但是又借鑒國軍擲彈筒射程近的缺點,将五零小炮的發射筒長度由日制的280毫米增加到400毫米,筒壁也相應加厚,保持了500米的射程。後來八路軍又對五零小炮進行了多種改進,生産出精度更高的按式發火擲彈筒,60毫米口徑擲彈筒,甚至還有可以用來平射打碉堡的擲彈筒,總之成為了自己的一個系列産品。

從1941年處到抗戰結束的1945年,僅八路軍總部軍工部各廠就生産擲彈簡2500具、炮彈20萬發,裝備近30個團。其中129師等八路軍主力部隊基本做到每個戰鬥班配備一個,很大程度上縮短了和日軍之間的火力差距。

新四軍則和八路軍不同,由于水鄉作戰的特點,新四軍以生産迫擊炮為主,擲彈筒生産數量較少。整個抗戰期間,新四軍隻生産了400個擲彈筒,擲彈筒榴彈的産量有2萬發。

整個抗戰中,八路軍的軍工部門面對根據地極為惡劣的條件,仍然不屈不撓的創造性的完成了這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整個研制的過程中,技術工人張師傅試驗榴彈時犧牲,魏振樣老師傅明知有危險也堅持試驗,被炸斷了右手。還需要說明的是,當時劉鼎部長也親自參與了試驗,還遇到了嚴重的炸膛事故,如果不是戰友及時的掩護劉部長也很可能受重傷。八路軍軍工人員的英勇和無畏實在令人欽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