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元宵

糯米粉做的食品
元宵(rice glue ball),是用糯米粉等原料做成的圓形食品。“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也有寫作浮圓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中文名:元宵 外文名: 分類: 口味: 主要原料: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糯米 分 類:大衆小吃,中國傳統食品 口 味:甜 地 區:北方 做 法:“滾”

起源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觀燈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将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關于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于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 、 《歲時廣記》 、 《大明一統賦》 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貴,姜白石有詩“貴客鈎簾看禦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明朝時仍然保留有元宵節宴飲的習慣,明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及在登萊,方元宵宴客,有傳遼将李性忠與張爾心謀叛者,諸監司怖甚。”

元宵曾有多種名稱,如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明永樂年間正式定名為元宵

制作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圓形食品,從種類上分,可分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鹹之分。甜餡一般有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鹹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的菜餡元宵,稱“五味元宵”,意寓勤勞、長久、向上。

做法:

先把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幹糯米粉的蘿筐裡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黃豆。

吃法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實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釀、白糖、桂花煮食,風味獨特,宜于滋補。

湯煮元宵:要掌握“文火煮”的要領,并用湯勺徐徐推轉,使元宵在湯中旋轉,水沸時稍加涼水,不緻粘鍋。

油炸元宵:熱油下鍋,元宵下鍋後輕輕翻動幾遍,直至元宵全部虛脹,即可撈出撒上糖食用。

拔絲元宵:先用食油抹光鍋底,再放白糖和适量水用文火化成稠糊狀,當冒大泡呈黃色後,将炸好的元宵入鍋,與糖糊攪拌拔絲,迅速出鍋,趁熱食用。

穿衣元宵:芝麻炒熟研末,放入稠糖糊中。把炸好的元宵放入糖糊中滾沾均勻後上盤,要逐個擺開。

酒醉元宵:将特制的小元宵煮熟後盛入碗中,再将煮沸後的甜酒澆入,打入雞蛋花更佳。

食用

煮元宵技巧

輕輕捏: 下鍋前,用手輕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這樣煮出來的“元宵”,裡外易熟,軟滑可口。 

開水下:鍋内水開後,放入“元宵”,用勺背輕輕推開,讓“元宵”旋轉幾下,就不粘鍋底。

 文火煮:“元宵”入鍋煮至浮起後,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則,“元宵”不斷翻動,受熱不均勻,外熟内硬不好吃。 

點冷水:“元宵”入鍋後,每開一次應點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态。開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即可撈出食用。這樣煮出的“元宵”質軟不硬,香甜可口。

注意事項

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較大,不易消化,可能導緻胃腸道疾病患者加重病情;春節期間很多暴飲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腸炎,多吃元宵會加重胃腸負擔。 進食元宵後進行适量的舒緩運動,是增進消化和減少脂肪的最好方法。

特殊人群最好少吃或不吃傳統元宵,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一定要限量。

“無糖元宵”,也僅僅是不含蔗糖,但同樣含有澱粉、油脂等,糖尿病患者不可因其無糖就放心食用;很多元宵餡中添加了大量油脂、糖等改善口感,多吃容易升高血脂和血壓。

與湯團的區别

制作方法

首先是二者的制作方法有别。做湯圓,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包入餡,捏合好;而做元宵,則是先把餡捏成均勻的球狀,放在鋪有幹糯米粉的籮筐裡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到大小适中。 

也正由于二者的這種區别,元宵煮後湯比較稠,而湯圓煮後的湯比較稀。

保質期

二者的第二個區别在于保質期不同。速凍湯圓的保質期一般為180天,而元宵的保質期隻有3到5天。

行業标準

另外的兩個區别是:湯圓因為有了行業标準,多為袋裝,而元宵為散裝;湯圓因為保質期長,使得消費者購買、食用方便,而元宵則不太方便購買。

典故

相傳袁世凱稱帝時,聽見外面大聲叫賣“元宵”。這“元宵”聲傳入他的耳内,令他大為不快———“元宵”、“元宵”,難道想讓姓“袁”的“消”掉嗎?于是,他下令把“元宵”改稱為“湯圓”,這才覺得放心。可惜袁世凱是河南項城人,不懂得廣州話,如果他把“湯圓”按照廣州話讀成“劏袁”,那恐怕更為惱火。

相關詩詞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宋)歐陽修(一作朱淑真)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元夕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隋炀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鐘發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随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裡開芳宴,蘭紅豔早年。

缛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别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内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隐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鈎簾看禦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裡指元宵)

折桂令 元宵

(元)佚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婵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 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

元夕影永冰燈

(明)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鲛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裡看。

為語東風暫相借,來宵還得盡餘歡。

元夕無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

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鲲洋。

元宵月正圓

閩南歌謠

鬧元宵,月正圓,閩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攜幼返故裡,了卻兩岸長相思。

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

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

搖籃血迹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主要食品

元宵節的主要吃食也叫元宵。在南方,元宵也叫“湯圓”、“圓子”。據說元宵象征合家團圓,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元宵(rice glue ball),是用糯米粉等原料做成的圓形食品,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食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實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釀、白糖、桂花煮食,風味獨特,宜于茲補。

元宵的制作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圓形食品,從種類上分,可分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鹹之分。甜餡一般有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鹹餡一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用芥、蔥、蒜、韭、姜組成的菜餡元宵,稱“五味元宵”,意寓勤勞、長久、向上。

南方人做湯圓時,先将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将餡“包”好;北方人做“元宵”,先把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幹糯米粉的蘿筐裡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黃豆。煮“元宵”也有技巧:輕輕捏。 下鍋前,用手輕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這樣煮出來的“元宵”,裡外易熟,軟滑可口。 開水下。鍋内水開後,放入“元宵”,用勺背輕輕推開,讓“元宵”旋轉幾下,就不粘鍋底。 文火煮。“元宵”入鍋煮至浮起後,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則,“元宵”不斷翻動,受熱不均勻,外熟内硬不好吃。 點冷水。“元宵”入鍋後,每開一次應點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态。開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即可撈出食用。這樣煮出的“元宵”質軟不硬,香甜可

具體介紹一下:

核桃酪元宵

原料:幹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江米面150克,麻仁100克,小棗50克,面粉、桂花少許。

做法:

1.将白糖放入碗内,加桂花、麻仁、面粉少許,再加開水少許拌勻,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見方的丁,即成元宵餡。

2.将江米面放入簸箕裡。元宵餡放在漏勺裡,用涼水浸過,倒入簸箕内,用雙手搖動,使湯圓餡沾滿江米面,連續3次,即成湯圓。下入鍋内煮10分鐘左右,漂起即熟。

3.核桃仁用開水沖兩次,剝去外皮剁碎,小棗洗淨,用涼水浸泡12小時。

4.把江米、核桃仁、小棗肉放人碗中,加清水200克拌勻,用小磨磨一遍,成為細漿。

5.淨勺放開水,下入白糖,上火見開,撇去浮沫,迅速将核桃仁漿下入,攪勻成粥狀,至熟,盛于碗内,将煮熟湯圓撈入即成。

橙羹小元宵

原料:糯米面2500克,白糖750克,熟面粉150克,豬油50克,瓜子仁25克,核桃仁25克,芝麻25克,橙子3個,青紅絲、香精少許。

做法:

1.将熟面粉100克、白糖500克及豬油、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等拌勻,将用50克熟面粉打成的漿糊倒入,搓成餡,切成玉米粒大的小方丁。

2.在籮筐内放些糯米粉,将浸過水的餡塊放入滾動,滾成大小适中的元宵。将橙子切成兩瓣,擠出汁。

3.水煮沸時,倒入元宵,湯圓浮上水面後,再加白糖和橙子汁,待白糖溶化後盛入碗内。

拔絲小元宵

原料:糯米粉300克,綿白糖300克,豬闆油25克,青紅絲、桂花、瓜子、芝麻少許,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實耗100克)。

做法:

1.将青紅絲切碎與豬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餡。

2.将和好的餡砸成3毫米厚的片,切成3毫米見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搖晃,反複3次即成生元宵。

3.在炒勺中倒入花生油,燒至六七成熟時,下入元宵并用筷子撥開,漂浮後用漏勺撈起,用小勺拍開口。

4.将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許清水,下入白糖150克,炒至金黃色時下入元宵,離火颠勺,撒入青紅絲、芝麻等即成。

酒鍋元宵

原料:糯米粉2500克,白糖1000克,熟面粉150克,豬油50克,核桃仁15克,花生仁25克,芝麻25克,瓜條25克,青紅絲、挂花醬、香精少許。

做法:

1.将白糖500克加熟面100克,加青紅絲、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醬、豬油、香精等,另外用50克面粉打成漿糊,倒在一起搓成餡,拍緊成塊,再切成小方丁。

2.在籮筐内放些糯米面,把切好的小方丁進水浸一下,放在籮筐内的糯米面上,用手搖動,使糯米面挂在剩餡上,連續多次,搖成玻璃球大小的元宵。

3.待鍋内清水燒開後,将元宵下鍋,湯圓浮起時,加入白糖,連湯一起倒入已備好燒酒的酒鍋内,将酒鍋端于桌上,再将鍋内酒點燃。

南瓜元宵

材料:南瓜,糯米粉,油,水

做法:

1.南瓜去皮切塊,鍋裡少量油熱,炒, 适當加水, 焖,攪拌,直到軟了。

2.打成泥

3.在南瓜泥裡一邊加糯米粉一邊攪,可以用水改變比例也可以一滴水都不加, 揉成團

4.開水煮5分鐘大概,嘗嘗熟了就可以吃了。南瓜有甜味,可以不加糖。

金沙元宵

材料:糯米粉100G,水,百利面包糠1碗,豆沙

做法:

1.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水慢慢搓成面團,放置10分鐘。

2.取适量面團搓扁後,再取适量豆沙,搓成湯圓後放入面包糠内均勻滾動讓其粘上面包糠。

3.适量的油燒熱至180度(插入筷子冒泡) 放入湯圓炸至浮起即可。

4.把炸好的湯圓放在吸油紙稍微攤涼,再撒上炸過的面包糠在表面即可開吃。

其他食法

元宵除了煮食外,還有多種食法:

油炸“元宵” 如果是生“元宵”,可将“元宵”先粘上雞蛋清,再放進鍋裡炸。這樣炸出來的“元宵”有雞蛋香味。炸時要不斷翻動,以免炸得不透不勻。油炸“元宵”時,有時會發生“元宵”在油鍋裡突然炸裂濺傷人的現象。如在“元宵”下鍋前用針在“元宵”上紮兩個小針眼,即可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另外,炸時要用小火溫油,這樣炸出的“元宵”香甜可口,皮酥裡糯。

拔絲“元宵” 将“元宵”炸好備用。用食油滑鍋底,放入白糖和适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當糖稀冒大泡呈黃色時,放入炸好的“元宵”,與糖稀攪拌,迅速出鍋,趁熱食用,宛如金珠纏絲,别有情趣。

穿衣“元宵” 将芝麻炒酥研末,放入熬稠糖糊的鍋中,再倒入炸好的“元宵”,滾粘均勻,出鍋上盤,逐個擺開,互不粘連,冷食、熱食皆宜。

蒸“元宵” 将“元宵”擺入抹了一層油的恣盤或金屬盤裡,入鍋蒸熟,取出後撒上綿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

烤“元宵” 将“元宵”擺入抹有底油的金屬盤内,連盤放進烤箱,烤至色呈金黃、熟透,取出裝盤,以綿白糖佐食,口味清香甘甜。

小常識五則

1.輕輕捏:下鍋前,用手輕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這樣煮出來的元宵,裡外易熟,軟滑可口。

2.開水下:要用旺火将水燒開,然後将元宵下鍋,用勺背輕輕推開,讓元宵旋轉幾下,就不粘鍋底。

3.文火煮:元宵入鍋煮至浮起後,要迅速改用文火,此時若還用旺火煮,元宵不斷翻滾就會破裂。若元宵不斷翻動,受熱不均勻,也易外熟内硬不好吃。

4.點冷水:元宵入鍋後,每開一次應點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态,開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即可撈出食用。這樣煮出的元宵質軟不硬,香甜可口。

5.勤換湯:元宵煮過兩三鍋後,湯變稠,大大束縛了水分子的活動,應換水再煮。不然的話,就會熟得慢,易夾生。

元宵品種

雪中送炭

所謂雪,就是湯圓雪白的外層,而炭則是内層的炭燒朱古力餡,湯圓味道較濃,所以就配一個清新的玫瑰花湯底,喝一口湯,吃一口湯圓,就是最佳的吃法哦。

玫瑰椰露湯圓

玫瑰椰露湯圓單看外型已夠賞心悅目的咯,吃一口,更有雙唇在浸玫瑰花浴的感覺哦,椰汁、鮮奶再加上玫瑰花的芬芳,清潤而暖和,再加上同樣有美顔作用的芝麻湯圓,最适合女孩子品嘗咯。

香蕉奶皇湯圓

奶皇湯圓最叫人難忘之處就是外層夠薄夠幹身,湯圓皮軟糯但是不糊口,以往有芒果、麥提莎、石榴及燕窩等口味,這次則返璞歸真,以最簡單的香蕉做餡,蕉味濃郁,軟綿綿的口感并不比一向好賣的芒果遜色哦。

桂花南瓜湯圓

南瓜湯圓通常以南瓜做皮,這個則以南瓜做餡,外層蘸芝麻增添香口的感覺。湯圓放于桂花糖水内,外香内甜,保證這個元宵節會甜蜜蜜的哦。

心湯圓

心湯圓可說是層次感最豐富的湯圓,是雲南人過年必吃的早點,餡料有火腿、花生蓉及曬幹的雲南桔皮,最精彩的是湯底,用雲南野生玫瑰,曬幹後加入片糖和黃酒放入山洞内發酵半年以上,做成玫瑰花醬保存起來。吃發時後最好将湯圓切開,讓花生粒及桔皮的香跟帶清醇酒香的玫瑰花湯融為一體,幾種香味同時向味蕾沖擊,實在非比尋常啊。

三色湯圓

三色湯圓是用草莓啊,胡蘿蔔汁啊還有就是綠茶啊放到湯圓皮或者湯圓餡兒裡做成的。紅蘿蔔汁相思湯圓,搭配着杏仁汁、綠豆沙等各種糖水來吃,非常的受大家歡迎哦。

芒果奶黃湯圓

材料: 糯米粉 150 克 糖 100 克 凍水 95 克 芒果 2 個 奶黃 50克

制法: 

    将糯米粉、五十克糖 ,加入凍水,搓成糯米皮。芒果切粒

3.将适當分量的芒果奶黃餡包進湯圓皮 4.放入油镬中以慢火炸至酥化。

備注: 餡料與糯米皮的最佳比例為1:1,太多餡料吃時會太過膩口 。

區别

元宵是一種中國人依照習俗在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和春節烹制食用的食品。曾有多種名稱,如面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明永樂年間正式定名為元宵。

根據明代劉若愚的《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記載,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細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稱湯圓也。”所以從此記述來看,中國的元宵和湯圓本質上是很類似的,以緻于劉氏認為是同一種東西,但實際上兩者仍有相當差距。

在中國,元宵、湯團是兩回事,可以說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緻。

湯圓跟元宵存在着以下的分别:

湯圓:一般将糯米面和好,像包餃子一樣将餡包入再團圓,餡料有素有葷;

元宵:一般隻用素的固體甜餡料,将餡料切成小塊,蘸上水,在盛滿糯米面的笸籮内滾,一邊滾一邊灑水(也有滾了一圈糯米粉後蘸水,再繼續在糯米面中滾),使其自然沾滿糯米面滾成圓球。可以用機器滾大規模地生産。

一般元宵糯米皮薄、表面是幹的,下鍋煮時皮才吸收水份變糊。 湯圓的傳統做法:水磨糯米粉加水和成團,放置幾小時,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容器裡備用,并不要切成小塊。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濕糯米粉粘性極強,隻能用手揪一小團濕面,擠壓成圓片形狀。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湯圓因皮很粘,舊時不易保存,有了速凍工藝才出現在商店裡。 元宵和湯圓的口味也不太一樣。因為制作工藝的差異,元宵比湯圓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的餡料較單一,湯圓的餡料則比較豐富。傳統元宵餡料多為豬油豆沙、白糖芝麻、棗泥、白果、果仁、杏仁、山楂等;湯圓的餡料甜的、鹹的、葷的、素的都有,在傳統甜餡的基礎上又有一定創新如加入肉丁、火腿丁、蝦米等。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餡為基礎制作的。機器做元宵的操作過程如下: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裡,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機器就“篩”起來了。随着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層很薄、表面是幹的,下鍋煮時江米粉才吸收水份變糊。

南方的湯團(北京人按四川習慣叫做湯圓)做法完全不同,倒有點兒像包餃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團(跟做餃子時和面一樣),放置幾小時讓它“醒”透。然後把做餡的各種原料拌勻放在大碗裡備用(不須像做元宵那樣切成小塊)。湯團餡含水量比元宵多,這是兩者的區别之一。包湯團的過程也像餃子,但不用擀面杖。濕糯米粉粘性極強,隻好用手揪一小團濕面,擠壓成圓片形狀。用筷子(或薄竹片狀的工具)挑一團餡放在糯米片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團。做得好的湯團表面光滑發亮,有的還留一個尖兒,像桃形。湯團表皮已含有足夠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現做現下了吃。有了速凍工藝,湯團才出現在商店裡。 而在台灣,湯圓通常是比較小的,且并無包餡,烹調時通常是加紅糖和水一起煮,或是加入蔬菜和肉類等材料煮成鹹湯圓。因此在台灣,元宵和湯圓本質上可說是不同的東西,冬至時吃湯圓而元宵節吃元宵,而不像大陸北方那樣易于混淆。

各地包子做法不一,是否表示這些做法不一的包子也是不同的東西呢?

元宵禁忌

熱量:元宵含大量油脂及糖分,所以熱量很高,對于體重過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都不宜過量攝取。對于痛風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會影響尿酸的排洩,增加痛風病發生的可能。 四顆芝麻元宵的熱量相當于一碗飯的熱量,而無餡小湯圓大約四十顆才等于一碗飯的熱量,因此可以吃無餡湯圓減少熱量攝取,或是以快步走一小時等運動方式消耗這些熱量。

外皮:無論北方元宵或南方湯圓,其外皮均以糯米粉為食材。糯米含較多澱粉,黏性高,不易消化,腸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小孩,在食用湯圓的時候應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礙。 餡:元宵餡種類繁多,甜的、鹹的應有盡有。

無論甜、鹹餡,其中油脂含量均很高,為求美味,常會使用豬油。另外甜餡常會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花生、芝麻、豆沙等含磷量高,會加重腎髒病患者病情,應特别注意。

湯甜餡元宵本身已有甜味,所以湯裡不需要再加糖,以減少熱量攝取。若是無餡小湯圓,甜湯可以桂圓紅棗湯或桂圓姜湯取代,除了可減少糖分外,也有補身驅寒的功效。

鹹湯圓則可放小蝦米及蔬菜,多一些鈣質及纖維質的補充。但需注意的是,湯中不要再放太多的油脂或調味料。

不宜食元宵的群體:

糖尿病患者:元宵含糖量較高,患者若貪圖口福,可使血糖急劇升高,不僅會加重病情,還能誘發酮症酸中毒。

潰瘍病患者: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嚴重者可誘發胃出血、胃穿孔等。

胃腸消化功能不良者: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較大,不易消化,食後可導緻胃痛、胃脹、嗳氣、反酸甚至腹瀉。

急性胃腸炎患者:胃腸道正處于充血、水腫狀态,病人應吃米湯、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元宵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高燒患者:發熱時患者的胃腸道處于相對抑制狀态,因此應吃些流食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則會加重病情。

高血壓、高血脂及痛風患者:這些病人食用元宵有加重病情的危險,因此少吃為宜。

久病初愈者此時患者:食欲雖有好轉,但消化功能仍然較弱,過量食用元宵不利于康複。

年老體弱者:這些人消化功能減退,牙齒脫落,特别是老人吞咽反射比較遲鈍,可能會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導緻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嬰幼兒:小兒消化功能較弱,吞咽反射尚未發育完善,因此吃元宵時不能整個地吃,要分成四分之一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一定要細嚼慢咽,以防不測。

元宵與湯圓的聯系與區别:

湯圓是糯米粉制成的帶餡的面食,制作湯圓的面皮和餡料選材豐富多樣。南方吃湯圓,北方食元宵。雖然都是由糯米粉制作而成,但兩者在制作方法上卻有本質的區别。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将糯米粉用水和成面團,包入餡料。而元宵是把餡作成方形小塊,放在盛有糯米粉的籮筐中不停的搖晃,其間加入清水使糯米粉粘在餡上,“滾”成大小适中的圓球即可。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豆沙、黑芝麻、山楂、巧克力等,南方的湯圓則甜、鹹、葷、素都有。

選購元宵

購買時一定要看清包裝、廠家、日期和标志等。看包裝有無破損或 外漏,是否有仿冒知名品牌包裝問題;看食品包裝和标簽上生産企業的名稱、地址、郵編、電話等是否齊備、詳細;看食品是否标注了生産日期和保質期;是否标注 有衛生批準文号、生産批準文号、食品标簽認可編号等資質批準文号;是否有産品執行标準、“QS”标志等。另外,質量好的元宵包裝袋内都應該有托盤,這樣可 以防止元宵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擠壓變形。

然後再看元宵的外觀。先看色澤形狀。好元宵色澤潔白,無雜點,形狀渾圓。而劣質元宵顔色暗淡不均勻,形狀不規則。再看元宵有無裂痕。如果冷凍技術不 過關,元宵就容易開裂,這樣的元宵水分和養分損失都比較大,口感粗澀。二是用手指輕輕摸一下元宵,如果元宵發軟,說明已經解凍,這樣的元宵口感和營養都會 大打折扣。三是煮試。好元宵煮的時候不混湯、不粘連,很快就會漂浮起來。而質量較差的元宵則容易混湯粘鍋甚至發生破損。四是口嘗。好元宵入口綿軟。咬開 後,元宵餡濃稠香軟,細小的微粒在入口即化的同時也保留了一定的咀嚼感。元宵皮口感細膩黏糯,有彈性。而質量差的元宵入口粗糙缺乏彈性,無明顯的流感,口味常常過于甜膩或者油味過重。

吃元宵

元宵佳節将至,很多人家裡早已備上元宵,一頓吃不完,甚至連續幾天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早餐、加餐甚至夜宵都少不了。

俗話說過猶不及,其實說起吃元宵來也是一樣。從營養學來看,糯米皮加上豆沙、芝麻、棗泥、花生等甜餡或鮮肉、菜肉等鹹餡,都是高糖分、高熱量的耐風寒季節食品。

那麼到底如何吃元宵,才能保證美味與健康兼收呢?

早餐不宜食用

元宵屬于高熱量、高糖分的食品,還含有油脂,但卻缺乏營養素,除了熱量和糖外并沒有太多其他營養。這樣的食品首先是不适合當早餐吃。除了缺乏營養外,還因為人早起時胃腸道功能是最弱的,而元宵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而導緻泛酸、燒心等情況,影響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每頓一二兩足矣

什麼時候吃元宵還有很多講究。最好别把元宵當正餐,早飯後九十點鐘或者下午加餐的時候吃點兒元宵還可以,但每次吃個一二兩(50~100克)也就足夠了。在吃元宵的同時,不能再吃其他含糖高的食品;還要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一般來說是吃三個元宵就要減去半兩(25克)主食。夜宵如果和睡覺的時間離得比較近,最好也别吃元宵。這類食品不好消化、排空慢,也會加重胃腸道負擔。一些胃腸功能弱的人在吃了元宵後就會出現泛酸、燒心等胃食管反流問題。因此,元宵不能吃得太飽,吃完後也不要馬上就躺着,最好活動兩小時以上再睡覺。

喝點兒湯促消化

元宵也并非“一無是處”,一些微量元素、營養素溶解在煮元宵的湯裡。吃了元宵最好再喝湯,這可以促進消化吸收,即民間常說的原湯化原食。不過喝湯一定要注意别在湯裡再加糖。如果吃的是鹹湯圓,可以在湯裡放些小蝦米及蔬菜,補充營養,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調味料。

無論是吃元宵還是喝湯要注意不能太燙,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則很可能燙傷口腔和食管黏膜。有的人吃元宵時一被燙了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這種習慣危害更大。

元宵煮法

如果元宵少,隻煮一鍋,可在開鍋後加些冷水;如元宵數量多要煮幾鍋時,湯會糊化,要及時換水。此時換水不僅熟得快,防夾生,也節約燃料。此法也适于煮速凍元宵。

上一篇:炸丸子

下一篇:蘆荟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