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縣

修水縣

江西省九江市下轄縣
修水縣是江西省九江市下轄的一個縣。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遊,居幕阜山脈和九嶺山脈之間,是三省(湘、鄂、贛)九縣(靖安、奉新、宜豐、銅鼓、平江、通城、崇陽、通山)的交界處和三個省會城市(長沙、武漢、南昌)的中心點,自然地理形成衆星拱月之勢。
    中文名:修水縣 外文名:Xiushui County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 行政區類别: 所屬地區:中國江西省九江市 地理位置:江西省西北部 面積:4504平方千米 下轄地區:義甯鎮、渣津鎮、古市鎮等 政府駐地:義甯鎮 電話區号: 郵政區碼: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山背遺址、黃庭堅墓 機場:九江廬山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贛G、贛M 地區生産總值: 别稱:Xiū Shuǐ Xiàn 人口:83萬(2012年) 行政類别:縣 地方方言:修水話(贛語)、懷遠話(客語) 礦産資源:鎢、黃金、鈾、石英、铍、钼 等 人口:85 地方方言:修水話(贛語)、懷遠話(客語)

政區沿革

修水在江西省,中國省級行政區,簡稱“贛”,别稱贛鄱大地,是江南“魚米之鄉”,古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稱。江西屬氣候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

修水曆史悠久,商封艾侯國,春秋為艾邑,先後屬吳、楚、越管轄。漢建艾縣,隋代并入建昌縣,唐代為武甯縣,唐德宗貞元年間(800)析武甯縣西八鄉建分甯縣,唐宋兩代因之,均為縣等上望的泱泱大縣。元代升為甯州,清嘉慶六年(1801)改名義甯州。民國元年(1912)改名義甯縣,1914年改名為修水縣,因境内修河得名,沿襲至今。

地理位置

修水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遊,居湘、鄂、贛三省九縣中心,轄19鎮17鄉,面積4504平方公裡,人口83萬,是江西省面積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省定特困片區。境内現有省道310公裡,縣鄉道路500公裡,四通八達,交通便捷。

修水古号分甯,國史有上望之稱。山川秀美,人傑地靈。宋代黃庭堅詩書雙絕,與蘇轼齊名。近現代陳寶箴一門四傑(長子陳三立、三立長子三子陳衡恪、陳寅恪)蜚聲海内外。在現代革命史上,秋收起義首先在修水爆發,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修水進行了以礦産、水電、瓷土、糧油加工、茶葉、絲綢、林業等系列開發,培植蠶桑、藥材、茶葉、食用菌、優質稻、水果等主導産業,名優特産闖入國際市場,甯紅、康順進入省級工業隊。中國五礦集團的白鎢精深加工等項目落戶修水,民營經濟逐步成為縣域經濟的主角.修水縣被列為全國百家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之一,全省蠶桑基地縣,茶葉基地縣,山區農業綜合開發試點縣。基礎建設得到全面啟動,城市建設突飛猛進,省級衛生縣城通過驗收。

行政區劃

修水縣轄18個鎮、18個鄉:義甯鎮、白嶺鎮、全豐鎮、古市鎮、大橋鎮、渣津鎮、馬坳鎮、杭口鎮、港口鎮、溪口鎮、西港鎮、山口鎮、黃沙鎮、黃港鎮、何市鎮、上奉鎮、四都鎮、三都鎮、路口鄉、黃龍鄉、上衫鄉、餘段鄉、水源鄉、石坳鄉、東港鄉、上杭鄉、程坊鄉、新灣鄉、布甲鄉、漫江鄉、複源鄉、竹坪鄉、征村鄉、廟嶺鄉、黃坳鄉、大椿鄉。共有26個居委會、360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修水縣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水河上遊,隸屬九江市,居幕阜

山脈和九嶺山脈之間,是三省(湘、鄂、贛)九縣(靖安、奉新、宜豐、銅鼓、平江、通城、崇陽、通山)的交界處和三個省會城市(長沙、武漢、南昌)的中心點,自然地理形成衆星拱月之勢。距九江市200千米。面積4504平方公裡,總人口83萬,是江西省面積最大和九江市人口最多的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其中中心城區規劃面積128平方公裡,中心城區框架達到30平方公裡,2012年修水縣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20平方公裡,2012年修水縣中心城區常住人口18萬,是江西省地區副中心城市和九江市域副中心城市。

地形

修水是個比較典型的山區縣,以山為主,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說法。境内四周群山環繞,北有幕阜山,南有九嶺山,均為東北——西南走向,從四周向中心依次是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地形。中、低山占總面積的65%,高丘占總面積的20.5%,低丘占總面積的13.5%,河谷階地僅占總面積的1%。全縣地勢西高東低,向東北傾斜,略如碗狀。全縣地貌分五種類型:

①中山類型:海拔1000—1500米,少數山頭超過1500米,面積580.4平方公裡。全縣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頭有64座,黃龍山主峰高達1511米,五梅山主峰(山門峽)高達1716米。中山地區農田極少,植被覆蓋較好,800—1000米的地帶多為針、闊葉混交林,1000米以上多為灌叢和草叢草場,可以種草養畜,發展草食動物。

②低山類型:海拔500—1000米,面積2346.6平方公裡。低山地區,植被差異較大,南部低山植被茂盛,林木蓄積量豐富,是本縣木材主要基地。西部山區,植被較差,水土流失嚴重,是長江流域水土保持重點地區之一。

③高丘類型:海拔300—500米,面積924.9平方公裡。地形波狀起伏,地

貌形态多姿,多為次生植被,主要有松、杉和油茶林。這類地區的水能資源極為豐富,對發展農村小水電十分有利。

④低丘類型:海拔300米以下,面積606.1平方公裡。山上以松杉和油茶林、混雜灌木林為主。山腰、山麓廣布農田。東南部以水田為主,西北部水田、旱地各半。

⑤河谷類型:海拔100米以下,面積45平方公裡。分布在修河及部分一級支流兩側,有寬狹不等的崗地、平地和窪地。農田集中,光熱資源豐富,土質肥厚,有機質含量較多,水利灌溉條件較好,複種指數較高。水田、旱地以一年兩熟為主,并有部分一年三熟和兩年五熟,但在多雨年份,雨量集中,山洪暴發,易遭短期澇害。

氣候

修水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光照較充足,雨量充沛。各地氣候差異大,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為1634.1mm,年日照為1600.4小時。

各季氣候特征是:

春季冷暖空氣交會頻繁,氣溫變化幅度大,常因冷空氣入侵造成低溫陰雨天氣,對春播不利。也經常因暖濕氣流較強及其對流活動強盛,造成局部暴雨、大風、強雷電以及冰雹等災害性天氣過程。四月份開始進入汛期。

初夏處冷暖空氣輻合帶,西南常有低渦東移,産生連續陰雨和連續暴雨,引發洪澇災害。雨季結束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加強并控制本地,修水縣進入盛夏,天氣酷熱少雨,常常産生高溫幹旱天氣。

初秋修水縣由夏季風開始轉向冬季風,經常有冷空氣入侵産生秋寒,稱為寒露風,影響秋季作物生長,特别是影響二晚齊穗。深秋受變性高壓控制,秋高氣爽,風小雨少多日照,有利秋收冬種。但經常發生秋季幹旱。

冬季較寒冷,少雨幹燥,盛行北風,常因強冷空氣(寒潮)入侵,産生降溫、降雪和冰凍天氣過程。雖然冬季偏暖,但極端最低氣溫降至-5℃以下也經常出現。

日照

修水縣境内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29小時,日照百分率為38%。大于10℃期間的日照為1254小時,平均每天有5.6小時,占全年日照時數的76%。

氣溫

修水縣各地年平均氣溫在13—17℃。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在27—28℃。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為3—4℃。平均氣溫年較差為24—25℃。極端最高氣溫為44.9℃(出現在1953年8月15日)。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1.6℃(出現在1967年1月16日和1972年2月9日)。初霜一般出現在11月中旬,最早為10月24日,最晚為12月15日。終霜一般出現在3月中旬,最早為2月15日,最晚為4月8日,年平均無霜期247天,最長為289天,最短為223天。

降水量

修水縣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毫米以上。降雨季

節分配不均勻,4—6月降雨集中,多年平均為700—800毫米,占全年47%,10—12月為140—190毫米,占全年10%。降雨年際變化較大,最多的1954年2296毫米,最少的1968年隻有1088毫米。

資源環境

修水縣地貌形态多姿,氣候條件優越,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資源豐富。

修水共有林業用地面積497.62萬畝,森林覆蓋率49.2%,活立木蓄積量736萬立方米,杉木占森林蓄積量的56.92%,馬尾松占森林蓄積量的28.19,毛竹有3.92萬畝,蓄積量為568萬根,植樹造林保存面積83.2萬畝,被列為江南48個重點林業縣之一。

修水植物資源豐富,全縣有種子植物2000多種,屬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植物54種。如我國特有的活化石銀杏,本縣特有的珍稀樹種柳葉臘梅、金錢柳、香果松、穗花杉、伯樂樹等。

修水有白術、花椒、車前子、白花茵陳、麥冬、半夏等中草藥300多種。野生中華猕猴桃、闆栗、楊梅、棗、柿、棠葛、油茶、油桐、烏桕等經濟作物分布廣泛。

修水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現有脊椎動物200多種,其中哺乳動物30多種,鳥類41種,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華南虎、金錢豹、獐、蟒蛇、白鹇等18種,省級保護的黃鼬、大杜鵑等8種。此外還有衆多的魚類、兩栖類和爬行動物,均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修水礦藏類型齊全,礦種多、分布廣、規模大、品位高,尤以黃金、白鎢、石煤、石英、瓷土、石闆最具有特色。古市等地砂金以精純聞名海内外,土龍山等地原生金藏量豐富,香爐山鎢礦品位為全國之冠,儲量居全國第二。廣泛分布的石煤總儲量達47億噸,占江西已探明的石煤儲量一半。竹坪的青石闆蘊藏量大,産品遠銷東南亞。此外,還擁有鈾、釩、磷、石灰石、大理石、石膏、銀、銅、鋁、鋅、雲母等礦藏。

修水河道衆多,自然落差大,雨量充沛,水利資源極為豐富,蘊藏量40萬千瓦,可開發量在20萬千瓦以上,50%保證率年地表水總量3.7億立方米,平均地下水總量4.8億立方米,人平均擁有水量6500立方米,還有泰清、司前、湯橋等多處溫泉。

修水曆史悠久、名人輩出、山川秀麗、風光旖旎、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有山背文化遺址、山谷故裡、雙井明月灣、黃龍寺、清水岩、抱子石、布甲溶洞、東嶺石林等人文自然景觀,具有良好的旅遊開發前景,清水岩風景被列為省級旅遊風景區,黃庭堅紀念館、秋收起義舊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工業發展

改革開放推動了修水地方工業的發展。以甯紅茶、康順耐熱瓷、梅山神茶、絲綢、貢硯為代表的修水名優産品走俏國内外市場,暢銷于京、滬、津、穗等30多個大中城市及日、美、俄、德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縣有廠礦5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2家。近年來全縣私營企業得到飛速發展,取得半壁江山的地位.工礦業門類主要有:森林、機械、燃料、電力、建材、陶瓷、紡織、絲綢、印刷、醫藥、釀造、食品、縫紉、工藝美術等。主要産品有:甯紅茶、雙井綠、眉峰雲毫、白廠絲、絲綢、羽紗、水泥、飲料酒、日用藥、松節油、木梳、貢硯、膠合闆、家具、紡織器材、皮革等。在國内外享有盛名的産品有:甯紅保健茶、耐熱瓷、鼎立水泥、黃金、白鎢、白廠絲、貢硯、木梳系列特種工藝産品等。

修水縣城義甯鎮,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自唐宋以來均為縣(州)治所。城區面積2.4平方公裡,人口近10萬,是本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改革開放後的縣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擴建和改建了9條街道;開辟

了人民廣場,五傑廣場,澄江花園,城南新區,鳳凰山遊覽區、黃龍山自然風光遊覽區、南崖——清水岩被辟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在1971年建成長298米、寬10米、東南橫跨修河的鋼筋混凝土大橋後,1999年又投資4000多萬元修建一座全長1812米、寬19.5米、雙向四車道、西南橫跨修河的甯紅大橋。這樣,修河南北兩個域區由兩座大橋連成一個整體,與省道柯龍公路、修銅公路相接,大大緩解了交通擁擠的壓力,促進縣城經濟的發展,也為修水縣城增添了一大景觀。随着城南區甯紅大市場、城南汽車站和贛北建材市場的竣工,修水縣城成為湘鄂贛邊區集市貿易中心的戰略構想變為現實。

縣城創建省級衛生城,面貌日新月異。各鄉鎮引農造城,分别建成了頗具規模、容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于一體的農村集鎮17個,渣津鎮被列為全國農村集鎮建設試點鎮。現在各鄉鎮所在地都建起了集貿市場,共有商業經營戶5140戶、飲食業1610戶,服務業2810戶,商業繁榮,購銷兩旺。

在部、省、市财政部門支持下,修水被确定為财政支持農業科技成果應用示範縣。

科教文衛

全縣擁有自然科學學會14個,會員4000餘人;農村專業技術研究會11個,會員3000餘人。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63項,其中國家級計劃項目10項、省級計劃項目16項,市級13項。開發新産品13大類54個品種,申請專利18項,共獲科技進步獎67次,多人獲國家級、省級科技先進工作者稱号。1993年被列為特種茶基地縣,1996年又被國家科委列為全國百家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建設單位。

1998年順利通過了省級義務教育工程驗收(“兩基”驗收)。全縣57所普通中學(含高中8所、職中1所)和696所小學,有中、小學生13.2萬餘人,在校學生鞏固率分别達到95%和99%,教職工共6000餘名。全縣“普九”“普實”和掃盲達标驗收。參加體育活動人數達到20000餘人,在省市各種比賽中均獲較好名次。

修水有着燦爛的曆史文化。有江西十大名人紀念館之一——黃庭堅紀念館,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秋收起義紀念館;文化館站、圖書館站、廣播電影電視形成了城鄉網絡;《修水報》發行了2萬餘份;文藝創作繁榮,由國家級省級出版部門出版發行的各種文學著作20餘種。建成了以縣電台、電視台為中心的文化廣播電視網絡,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

醫療衛生事業,全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582個,其中縣級綜合醫院3所,鄉鎮衛生院35所,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已評為“二甲”醫院,有6家鄉鎮醫院被評為“一甲”醫院。

人口控制與計劃生育取得顯著成績,全縣共有計生辦36個,計生服務所37個,全縣村村都有計生服務室,計劃生育率達到98.44%。

社會

科學

全縣擁有自然科學學會14個,會員4000餘人;農村專業技術研究會11個,會員3000餘人。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63項,其中國家級計劃項目10項、省級計劃項目16項,市級13項。開發新産品13大類54個品種,申請專利18項,共獲科技進步獎67次,多人獲國家級、省級科技先進工作者稱号。1993年被列為特種茶基地縣,1996年又被國家科委列為全國百家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建設單位。

教育

1998年順利通過了省級義務教育工程驗收(“兩基”驗收)。全縣57所普通中學(含高中5所、職中1所)和696所小學,有中、小學生13.2萬餘人,在校學生鞏固率分别達到95%和99%,教職工共6000餘名。全縣“普九”“普實”和掃盲達标驗收。參加體育活動人數達到20000餘人,在省市各種比賽中均獲較好名次。

文化

修水有着燦爛的曆史文化。有江西十大名人紀念館之一——黃庭堅紀念館,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秋收起義紀念館;文化館站、圖書館站、廣播電影電視形成了城鄉網絡;《修水報》發行了2萬餘份;文藝創作繁榮,由國家級省級出版部門出版發行的各種文學著作20餘種。建成了以縣電台、電視台為中心的文化廣播電視網絡,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

衛生

醫療衛生事業,全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582個,其中縣級綜合醫院3所,鄉鎮衛生院35所,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已評為“二甲”醫院,有6家鄉鎮醫院被評為“一甲”醫院。

人口控制與計劃生育取得顯著成績,全縣共有計生辦36個,計生服務所37個,全縣村村都有計生服務室,計劃生育率達到98.44%。

互聯網

修水縣這幾年互聯網發展比較快,主要以修水政府網,修江網,修水論壇等網站為主,為廣大市民提供網絡信息。

文化

文物古迹

修水有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結束的全縣文物普查中,收集流散文物750件,全縣有古文化遺址116處,其中上奉山背跑馬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最著名。1978年被命名為山背文化。黃龍山黃龍寺,為中國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黃龍宗的發祥地,是宋代江西四大叢林之一。黃龍宗宋時傳入日本,在日本猶有15個支派,黃龍山有晉葛洪,宋黃庭堅等名人石刻和衆多名勝古迹。

教育

修水自古稱“文章奧府”,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鄉”,文化教育比較興盛。宋代黃庭堅的曾祖父黃中理曾開辦櫻桃書院和芝台書院。延引四方學子,宋郊、宋祁兄弟和黃庭堅等曾就學于此。宋代理學家周敦頤任分甯主簿時,曾開辦書院,後稱濂溪書院。徐、祝等大姓亦辦有書院,培養衆多人才。

旅遊

黃龍山

黃龍山,自然風景秀麗,系幕阜山脈的主峰,以山雄、景奇、木豐、水美的自然景觀而著稱,被譽為“江西的香格裡拉”,同時其曆史底蘊厚重,影響深遠。黃龍山是幾百萬年前劇烈的地殼運動的産物,屬褶皺斷塊山。黃龍山自古未遭人為破壞,至今一派原生态、純自然的原始風光,自然景觀大小難以勝數,黃庭堅、蘇東坡等曆代達人賢士題詩賦句,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章石刻,又為其增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和厚重的曆史内涵。

千年古鎮

渣津鎮,商周時期開始建城,古稱艾侯國,是古艾文化策源地、佛教文化發祥地、中共蘇區根據地,同時也是全國生态小城鎮建設的樣闆鎮。渣津鎮龍崗坪的商周遺址,創造了上下二千年的古“艾”文化。始建隋朝開皇末年的兜率寺,是宋時黃龍宗派重要弘法道場,香客絡繹不絕。2002年,由高僧法照禅師住持規劃重建後的兜率寺,規模浩大,氣勢宏偉。

布甲溶洞

布甲鄉位于修水縣最北部,于贛鄂兩省修水、武甯、通山三縣交界處,全鄉版圖為114平方公裡。境内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景色秀麗,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全鄉平均海拔在750米。峰巅海拔1550米的太陽山野生中草藥上百種,是天然藥場。座落在布甲村的布甲溶洞,洞深400餘米,分四關三廳,洞内兩側溶岩畫廊,鐘石滿目、姿态各異、美不勝收,特别是後廳三柱筍石如三尊菩薩端坐其中,一尊酷似觀音坐蓮,滿面慈容,迎接遊客朝拜。相傳宋代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在本鄉洞上、畫灣兩村傳道授業,故有“蛤蟆不叫念書台”“黃雀不跳畫灣地”的傳說。

湯橋溫泉

黃沙鎮湯橋溫泉位于縣城南東30公裡,于十裡秀水下遊,湯橋集鎮之中。這裡山清水秀、四周翠柏蒼松,又有全縣聞名的石咀水庫和最大的水産養殖場。湯橋乃嘉慶皇帝的太師萬承風故裡和安葬地,現故地尚有萬承風的陵墓和牌坊,萬承風屬修水曆史上著名的學者和名人。嘉慶皇帝主政期間,萬承風力薦嘉慶來自己的故鄉休閑、沐浴,一睹和享受湯橋這一自然景觀。

湯橋地熱分布面廣(約1000平方米)且孔泉多處。水溫為62度,為高熱溫泉。其礦化度為38毫克/升,價值為8.5弱堿性。屬重碳酸鈉型溫泉,每天湧量為759.2噸,據專家考證,溫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礦物元素,尤其對人體的皮膚有其獨特的理療作用。

山背文化遺址

山背文化遺址位于修水縣上奉鄉山背村,距修水縣城約36公裡,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中國長江中下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修水的山背文化、廣東曲江的石峽文化、福建閩江的昙石山文化為東南地區三種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1961年1月-9月,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鑒定工作組在修水縣山背地域發現43處古文化遺址,并選擇跑馬嶺、楊家坪及養鴨場三處遺址進行試掘,揭露面積200平方米。調查和試掘共獲480件石器。

程坊風景區

程坊風景區位于江西省東津水電站庫區,距縣城34公裡,該區域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自然風光美不勝收,到處峰巒疊嶂,林木繁茂,古木參天,鳥鳴山幽,碧波蕩漾,有“小桂林山水”之稱。特别是水庫的形成,庫區有了3萬畝水面,蓄水8億立方米,且水澄碧晶瑩,水質甚佳,透明度達7米以上,無污染物質,淨化能力強,屬國家一級水體。

修河旅遊風景區

省級風景旅遊區。位于修水縣境内雙井村到楊梅渡村總長約36公裡的修河及沿岸地區。“大廣”高速可直達景區。距南昌、九江、長沙、武漢均在230公裡以内。是集遊覽、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風景區。景區1995年7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2005年又再做規劃,進行深入開發建設。風景區整體規劃面積約70平方公裡,主要以36公裡修河觀光長廊為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