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家最高經典《老子》詩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指真實的話未經加工,所以不美妙動聽。辭藻華美的言辭、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實。
  • 作品名稱:
  • 作者:老子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
  • 作品體裁:
  • 中文名: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出處:《老子·八十一章》
  • 譯文: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
  • 思想方法:辯證法
  • 評析:可以作為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
  • 近義詞:忠言逆耳

讀音

信(xìn)言(yán)不(bù)美(měi)

美(měi)言(yán)不(bù)信(xìn)

釋義

信:真實。信言:誠實的話。

美:美妙,漂亮。

辯:巧辯。

知:同“智”。

積:吝啬。

既:全部。

道:責任。

利:對……有利。

出處

《老子·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譯文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别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别人,自己反而更豐富。

作者生平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谥号聃,又稱李耳,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

鑒賞

老子在這裡對“信言”、“美言”關系的思索,則直接涉及語言本身,涉及語言的内在本質與外在形式之間的辯證關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