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

佛光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西省五台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裡。寺内正殿即東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于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五台縣南禅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佛光寺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
    中文名: 外文名: 地理位置:忻州市五台縣豆村鎮佛光村 氣候條件: 開放時間: 門票價格: 占地面積:34000 平方米 著名景點: 中文名稱:佛光寺 時間: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 文物地位:國寶 所屬國家:中國 所屬城市:山西省忻州市

簡介

佛光寺内殿堂高大,層層相疊,而且布局疏郎,主次分明。東大殿踞于高台上,外觀簡樸大方,門、窗、牆壁、鬥拱、柱、額等全用朱色塗刷。東大殿内的佛壇上,有唐代彩塑的35尊。釋迦牟尼佛端坐于佛壇正中,阿彌陀佛居右,彌勒佛居左,左右是普賢,文殊二位菩薩。這和一般寺院不同,一般寺院都是文殊菩薩在左,普賢在右,因為中國古代的座位次排列以左為上;而在佛光寺和尚山所有的寺院中,卻都将文殊塑在佛祖的右邊,普賢塑在佛祖的左邊,右智左理,這是表示理智涉入之胎藏界曼荼羅的。殿内的脅侍菩薩和供養菩薩都是女兒身,彎彎的娥眉中間還有一點朱點,顯得頗具風韻。

發展

中國唐代佛殿及北魏至清代佛教建築。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城東北30公裡佛光山中。寺東南北三面環山。寺宇因地勢建造,高低層疊,坐東向西。寺内唐代木構大殿、彩塑、壁畫、墨書題記、金建文殊殿、魏唐墓塔、唐石經幢等,都是具有高度曆史、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光寺創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471~499)。隋唐之際,已是五台山名刹,寺名屢見于傳記。見于敦煌壁畫上的唐中葉繪制的五台山圖,佛光寺就居顯要地位。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法,寺内除幾座墓塔外,其餘全部被毀。

榮譽

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卻被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因為它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築。現為中國現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結構建築(僅次于五台縣的南禅寺)。

主要景點

東大殿

東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在全寺最後的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此殿是由女弟子甯公遇施資、願誠和尚主持、在原彌勒大閣的舊址上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建成的。東大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用梁思成先生的話說,此殿“鬥拱雄大,出檐深遠”,是典型的唐代建築。經測量,鬥拱斷面尺寸為210X300厘米,是晚清鬥拱斷面的十倍;殿檐探出達三點九六米,這在宋以後的木結構建築中也是找不到的。同時,大殿架架的最上端用了三角形的人字架。這種梁架結構的使用時間,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可列第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人們在大殿門闆後面發現了唐朝人遊覽佛光寺的留言。可見,這大門當為唐代遺物。由此推斷,這具有一幹一百多年曆史的門闆,當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大門了。

此外,大殿的屋頂比較平緩,且用每塊長五十厘米、寬三十厘米、厚二厘米多的青瓦鋪就。殿頂脊獸用黃、綠色琉璃燒制,造型生動,色澤鮮豔。

東大殿内的佛壇寬及五間。壇上有唐代彩塑三十五尊。其中,釋迦牟尼怫、彌勒佛、阿彌陀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及脅侍菩薩、金剛等塑像三十三尊,高一點九五米至五點三米不等。另有兩尊塑像,一尊是建殿施主甯公遇的,一尊是建殿主持者願誠和尚的。這兩尊塑像雖比那三十三尊像小些,形态卻很生動。此外,大殿西側和後部,還有明代塑造的羅漢像二百九十六尊。這些羅漢像原為五百尊,1954年因雨水沖蝕,被倒塌的後牆壓壞了一部分。

文殊殿

在寺門内北側,建于金天會十五年(公元1137年),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重修。1953年又進行了補修。此殿梁架使用了粗長的木材,兩架之間用斜木相撐,構成類似今天的“人字柁架”,增加了跨度,減少了立柱,加大了殿内空間。殿内佛壇上有七尊塑像,中為騎青獅的文殊,兩旁為脅侍菩薩。東西牆和北牆上,原有五百羅漢的彩繪,現僅存二百四十五尊。這些塑像和壁畫,都在明代弘治年間(公元1488——1505年)重新裝繪過。

佛光寺東大殿南側偏東,有一座六角形的磚塔。下層空心,西面開門;上層實心,設假門。這就是寺僧們所說的初祖禅師塔,即祖師塔。建于北魏時期,是唐代會昌五年滅法,佛光寺被毀時留下的唯一建築物。這是全國僅存的北魏時期的兩座古塔之一,更顯珍貴。

佛光寺内,還有唐代石幢兩座。一座在東大殿前,高三點二四米,八角形,立于唐大中十一年;一座在文殊殿前,高四點九米,八角形,立于唐幹符四年(公元877年)。寺外,還有唐代和尚塔。寺後東山坡上,有唐代大德方便和尚塔、無垢淨光塔;寺西北五百米許,有唐代華嚴宗大師解脫和尚塔、金代杲公和尚塔。這些塔,或六角形,或四方形,均為磚砌。在無垢淨光塔處,先後出土了漢白玉石佛、天王、力士、迦葉、阿難和小菩薩像等,均為唐代遺物,大殿内展出。

唐幢

佛光寺唐代石幢2座,一在東大殿前,大中十一年(857)镌,輪廓秀美,雕工精緻。幢總高3.2米,下設束腰六邊形基座,刻有獅獸壺門及仰複蓮瓣,幢身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末尾刻有“女弟子佛殿主甯公遇”之名,與東大殿内墨書題記可相印證,是該殿建造年代之依據。另一幢在山門内庭院當心,唐幹符四年(877)造,總高4.9米。束腰基座刻寶裝蓮瓣和壺門樂伎。幢身亦刻陀羅尼經,上雕寶蓋、矮柱、屋檐和寶珠。兩幢相較,前者造型工藝尤佳。

墓塔

寺内外墓塔7座,東大殿左側六角形磚塔1座,名祖師塔,是創建時主持禅師墓塔。塔兩層,總高12米餘,塔形為國内所罕見。底層空心,内置六角小室,門洞外作蓮瓣及火焰形券面,塔檐疊澀砌築。上層塔身作假券洞式門及破子棂窗。塔刹設仰複蓮座、複缽和寶珠。形制和構造與敦煌壁畫上魏齊間古塔多同,當是寺宇創建時的遺物。寺外東山坡上墓塔3座,皆單層。

構造

東大殿采用梁柱木結構作為框架,以柱子承重,以樟卯固定接頭,是一種柔性結構體系,已接近于現代框架結構。房殿式屋頂,屋檐出挑近四米,坡度平緩,顯得舒展平穩。殿身與屋頂之間的鬥拱碩大,在整個立面中的尺度感和重量感因而特别突出,具有很好的結構作用和裝飾效果。柱子向内傾,傾斜度由裡向外依次加大,起到了穩定大殿的作用。大殿中央有一尊佛像。為襯托佛像的高大,建築者有意将佛像伸出柱身,并使其後背光與後排柱頭鬥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緻,達到了佛像與建築空間的緊密結合,加上内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與簡潔明快的梁杭、鬥拱、精緻的背光等形成強烈的對比,充分體現出唐代建築藝術處理空間位置的特色。

上一篇:神龍山

下一篇:封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