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

漢語漢字
伏(拼音:fú)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西周早期金文,字形從人、犬,表示犬趴伏在人身旁。表示趴下、俯伏之義;或以為像一隻狗正俯身守候在一個人的後邊,準備襲擊他。本義是“伺機狙擊”。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想隐藏自己的時候,一般都會趴下不動,所以又引申指潛藏、埋伏。中國農曆節氣中有“三伏”之說。“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
  • 中文名:伏
  • 拼音:fú
  • 部首:亻
  • 五筆:WDY
  • 倉颉:OIK
  • 鄭碼:NGS
  • 筆順:撇、豎、橫、撇、捺、點
  • 字級:一級(編号:0460)
  • 平水韻:入聲一屋、去聲二十六宥
  • 筆畫:6
  • 造字法:會意字
  • 筆順編号:321344
  • 四角号碼:2328₄
  • 總筆畫數:2 4
  • 注音字母:ㄈㄨˊ
  • 統一碼:基本區U 4F0F
  • 異體字:?、?
  • 結構:合體字,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會意字。“伏”字形出現較晚,現有最早的古文字材料隻有金文。金文字形作圖1,左上方是一個“人”,右下方是一隻“犬”。的“伏”字。“伏”由“人”與“犬”構成,學術界對此字有多種解釋:一說,犬趴在人的腳邊;一說,犬由後面把人拽伏倒;一說,人像犬一樣匍匐在地,以伺機面行動。不管解釋如何不同,但都含有趴下之義,這大概是“伏”最初之義。

“伏”由“匍匐”或“俯伏”之義引申而有“守候”之義,所以,《說文解字》說“伏,司也”。又引申而有“藏匿”“隐蔽”之義。如《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俯首伏地,這種姿勢多表示恐懼屈服或極端崇敬,所以,“伏”又引申而有“屈服”“順服”之義。如,《尚書·湯诰》“罪人黜伏”蔡沈《書集傳》說:“故夏桀竄亡而屈服。”又指佩服,信服。如《後漢書·廉範傳》:“世伏其好義。”又指降服,制伏。如《西遊記》第三十三回:“伏虎降龍,大鬧天宮。”

古文獻中,“伏”與“服”彼此常互用,有時甚至混用。“伏”與“服”除了讀音相同之外,形義之間本無聯系。隻是在後來的使用過程中,因為詞義的引申發展而出現了交集,乃至于互用甚至混用。“服”字“服從”“順從”之義與“伏”字由“匍匐”或“俯伏”之義引申出的“屈服”“順服”之義就有交集,所以,王力先生《同源字典》就認為“伏”“服”二字同源,其語雲:“古人伏地表示畏服、佩服。故畏服、佩服的‘服’與‘伏’同源。”在一些以“伏”或“服”構成的詞語中,這兩個字的互用甚至“混用”的情況就更為突出。如:“伏刑”亦寫作“服刑”;“服老”亦與作“伏老”。其他如:“服事”,亦或與作“伏事”;“服侍”,亦寫作“伏侍”,等等。

農曆把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至立秋後第二個庚日前一天為止分為初伏、中伏、末伏,統稱為“三伏”。關于這個“伏”字的具體含義,《廣韻·屋韻》引《釋名》的解釋說:“伏者何?金氣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這是把“伏日”的“伏”解釋為金氣伏藏。把“伏日”的“伏”訓為金氣伏藏,甚牽強。有人認為從公曆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中國酷暑難當,戶外勞作較少,待在家裡歇息時間較多,故伏字又引申為伏天。其實“伏日”的“伏”的命名,與古代社會的民俗密切相關。

古代民間有祭祀的習俗,每年有兩種大的祭祀:一種是臘祭,在每年的十二月舉行,因祭祀用臘肉,故稱為“臘”。另一種祭祀叫“伏祭”,在每年的夏至的第三個庚日以後舉行。陸宗達先生引《周禮》稱“伏祭”為“?辜”加以證明,認為“?”是“副”的異體字,“伏”“副”古音相同,又引《說文解字》:“副,判也。”說明“副”是用刀剖開之義,也就是“殺”。再引湖北方言稱宰殺牲口叫“副”作為佐證,現代湖北方言中,有稱“殺豬”叫“副堵”,“殺雞”叫“副雞”的說法。陸宗達先生認為殺狗叫“伏”,“伏祭”要用殺狗作儀式。“伏”是因殺狗而得名。

現代釋義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例句

動詞

面向下、背朝上俯卧着。

《荀子·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聖人之名,辟之是猶伏而咶天。”

泛指躺、卧。

《詩經·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

身體向前傾靠在物體上;趴。

《莊子·漁父》:“孔子伏轼而歎曰:‘甚矣,由之難化也!’”

漢·張衡《西京賦》:“伏棂檻而頫聽,聞雷霆之相激。”

栖身;居住。

《詩經·大雅·靈台》:“王在靈囿,麀鹿攸伏。”

隐藏;隐蔽。

《詩經·小雅·正月》:“潛雖伏矣,亦孔之炤。”

茅盾《色盲》:“我隻能稱為精神上的色盲,這裏就伏着我的苦悶的根源。”

漢·劉向《九歎·怨思》:“恐登階之逢殆兮,故退伏于末庭。”

南朝梁·江淹《恨賦》:“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保持。

戰國·屈原 《離騷》:“伏清白以死直兮,因前聖之所厚。”

降低;低下去。

唐·韓愈《南海神廟碑》:“雲陰解駁,日光穿漏,波伏不興。”

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楚遊日記》:“二山之西,高峰漸伏。”

屈服;低頭承認過錯,接受懲罰。

漢·荀悅《漢紀·哀帝紀下》:“故北狄不伏,中國不得高枕也。”

使屈服;使服從。

唐·韓愈《擇言解》:“火既我災,有水而可伏其焰。”

佩服;服氣。

《史記·項羽本紀》:“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謂使人佩服。

唐·韓愈《考功員外盧君墓銘》:“愈之宗兄故起居舍人君,以道德文學伏一世。”

《後漢書·烏桓傳》:“烏桓自為冒頓所破,衆遂孤弱,常臣伏匈奴,歲輸牛馬羊皮。”

習慣;适應。

唐·韓愈《黃家賊事宜狀》:“比者所發諸道南讨兵馬,例皆不谙山川,不伏水土。”

承受;承當。

《詩經·小雅·雨無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左傳·莊公十四年》:“傅瑕貳,周有常刑,既伏其罪矣。”

歸,隸屬。

《西遊記》第二七回:“若過此山,西下四十裡,就不伏我所管了。”

置于軷壤之上的祭祀牲體。古代軷祭(祭行道之神)時,王者之車從其上轢而行之。

《周禮·秋官·犬人》:“凡祭祀共犬牲,用牷物,伏、瘗亦如之。”

指禽鳥孵卵。

《莊子·庚桑楚》:“越雞不能伏鹄卵。”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丞相府史家雌雞伏子,漸化為雄。”

名詞

伏兵;伏擊。

《左傳·莊公十年》:“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太平天國資料·畿輔平賊紀略》:“追兵直撲西門,賊于林叢中設伏。”

住處。

《左傳·定公四年》:“寡君越在草莽,未獲所伏,下臣何敢即安!”

敬辭。古時臣對君奏言多用之。

《史記·三王世家》:“臣青翟、臣湯、博士臣将行等伏聞康叔親屬有十。”

三國魏·曹植《獻璧表》:“臣聞玉不隐瑕,臣不隐情。伏知所進非和氏之璞。”

車前橫木。

《史記·酷吏列傳》:“與汲黯俱為忮,司馬安之文惡,俱在二千石列,同車未嘗敢均茵伏。”

時令名。指伏天。有初伏、中伏、末伏三伏。

《後漢書·和帝紀》:“(永元)六月己酉,初令伏閉盡日。”

晉·潘嶽《在懷縣作》詩:“初伏啟新節,隆暑方赫羲。”

(Fú)姓氏用字。參看“伏姓”

量詞

電動勢、電勢差(電位差、電壓)的單位伏特的簡稱。

時間單位。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王成》:“玉鹑健啄,則起如翔鶴以擊之,進退颉颃,相持約一伏時。”按:一伏時,指家禽生蛋持續的時間。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服。偃也。《禮·曲禮》寝毋伏。又《廣韻》匿藏也。《書·大禹谟》嘉言罔攸伏。《詩·小雅》潛雖伏矣。《史記·樂書》羽者妪伏,毛者孕鬻。《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又屈服也。《左傳·隐十一年》許旣伏其罪矣。又三伏。《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注》六月三伏之節。始自秦德公。周時無伏。《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注》夏至後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末伏。又姓。漢有伏勝,伏隆。《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漢伏生,晉書作宓生。又乞伏,外國姓。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扶富切,浮去聲。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又《集韻》鼻墨切。與匐通。《史記·範雎傳》膝行蒲伏。又葉必曆切,音壁。《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兇同域。

考證:〔《左傳·隐十一年》旣伏其罪矣。〕謹照原文旣字上增許字。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埋伏、伏案、蟄伏、數伏、伏汛、伏暑、伏帖、初伏、伏貼、伏法[4]

相關成語

彼此起伏、伏首案前、波浪起伏

上一篇:snapshot

下一篇:xr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