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英國狄蘭·托馬斯創作的詩歌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是英國詩人狄蘭·托馬斯創作于20世紀中期的詩歌,該詩歌表達了詩人對于死神将可愛的人們帶離這個世界表達了憤怒,即“怒斥光明的消逝”。電影中這首詩的中文翻譯出自巫甯坤的手筆,巫甯坤先生生前雖然隻翻譯了五首迪倫·托馬斯的詩,但這五首都堪稱英詩漢譯的精品,并且成為“朦胧詩”以降中國當代詩人的精神養料。該詩是狄蘭·托馬斯寫給他病危中的父親的一首詩。
  • 作品名稱: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 作者:狄蘭·托馬斯
  • 創作年代:20世紀中期
  • 作品出處:
  • 作品體裁:
  • 外文名稱: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文學體裁:詩歌
  • 譯者:巫甯坤 戴玨 屠岸 得一忘二等
  • 情感表達:表達了詩人對于死神将可愛的人們帶離這個世界的憤怒,即“怒斥光明的消逝”
  • 詩體:十九行詩(田園詩)

創作背景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是狄蘭·托馬斯創作于20世紀中期的詩歌,這是迪蘭·托馬斯寫給他父親的一首詩。當時,他的父親生命垂危,已經放棄了活下去的期望,準備安安靜靜地離開這個世界。迪蘭·托馬斯和父親的感情很深,他走上文學這條道路就和自己曾作為英國文學教師的父親有直接關系。詩人希望自己的這首詩可以喚起父親戰勝死神的鬥志,不放棄任何活下去的希望。

詩文内容

詩歌原文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中文翻譯

巫甯坤譯本: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迸發出閃電,他們

也并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麼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裡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并歌唱過翺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也并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眼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戴珏譯本:

不要溫和地走入那良夜,

老年人應該燃燒并對着日暮呼喊;

怒斥、怒斥那光明的微滅。

盡管聰明人臨終時知道黑暗真确,

是因為他們的話語沒有迸射閃電,

他們并不溫和地走入那良夜。

好人,當最後一浪湧過,号呼他們脆弱的功業

本可以很光輝地起舞于綠色的海灣,

也怒斥、怒斥那光明的微滅。

狂放的人碰見并歌唱過太陽的飛越,

意識到,太晚了,他們曾使它在途中哀歎,

他們也并不溫和地走入那良夜。

沉肅的人,臨死時用目眩的視覺

看到瞎眼也能像流星般閃耀而欣歡,

也怒斥、怒斥那光明的微滅。

而您呀,我的父親,身處高度的悲切,

請用您的熱淚詛咒、祝福我,我祈願。

不要溫和地走入那良夜,

怒斥、怒斥那光明的微滅。

屠岸譯本: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白晝告終時老人該燃燒、該狂喊;

該怒斥、怒斥那光明的逐漸消歇。

聰明人臨終時雖知黑暗理不缺,

由于他們的話語沒迸出閃電,

他們也沒有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最後一浪過,善良人——喊叫說自己的事業

雖脆弱,本可以光輝地舞蹈在綠灣——

他們怒斥那光明的消歇。

狂人們——抓住并歌唱太陽的奔躍,

懂得(太遲了!)他們使太陽在中途悲歎——

他們并不溫和地走進那良夜。

嚴肅的人們——臨終時用盲目的視覺

見到瞎眼能放光如流星而歡忭——

他們也怒斥、怒斥那光明的消歇。

而你呵,父親,在高處心懷悲切,

請用燙淚詛咒我,祝福我,我祈盼。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該怒斥、怒斥那光明的消歇。

得一忘二譯本:

不要溫順地走入那個良宵,

龍鐘之年在日落時光也要燃燒并痛斥;

要咆哮、對着光明的消泯咆哮。

人生終點的智者明白黑暗的合理公道,

他們的話不再能夠激發出閃電,盡管如此

也不會溫順地走入那個良宵。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掃過,會吼叫

說他們脆弱的善舉本可在綠色海灣舞得白熾,

并咆哮、對着光明的消泯咆哮。

狂暴的人會抓緊飛馳的太陽高唱,知道

他們已經令它悲傷了一路,雖說明白得太遲

但不會溫順地走入那個良宵。

陰沉的人臨近死亡視界會刺目般獨到

失明的眼睛像流星般閃光而蕩漾着欣喜,

并咆哮、對着光明的消泯咆哮。

而您,我的父親,升到了悲哀的至高,

盡管以縱橫的老淚詛咒我、祝福我,但求你

決不要溫順地走入那個良宵,

要咆哮、對着光明的消泯咆哮。

海岸、傅浩、魯萌譯本:

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宵,

老年在日暮之時應當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亡。

明智的人臨終時雖然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語已迸發不出閃電,但也

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宵。

善良的人翻騰最後一浪,高呼着輝煌,

他們脆弱的善行曾在綠色的海灣裡跳蕩,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亡。

狂暴的人抓住并歌唱過飛翔的太陽,

雖然為時太晚,卻也明了使它在途中悲傷,

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宵。

嚴肅的人,臨近死亡,透過炫目的歎息看見

失明的跟睛可以像流星一樣歡欣地閃耀,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亡。

而您,我的父親,在那悲哀之巅.

詛咒我,祝福我吧,此刻以您的熱淚;我求您

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個良宵。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亡。

黍黎釋譯本:

不要踏入靜谧的良夜

暮年也應在黃昏中燃燒

反抗吧,在這将逝的時光裡反抗吧

智者臨終前深知黑夜到來

他們的智言将不能在照亮岔路

不要踏入靜谧的良夜

善良的人啊,當最後一波浪潮呼嘯而過,盡情哭喊吧。

微小的行動也能在青春裡舞出輝煌

反抗吧,在這将逝的時光裡反抗吧

追逐太陽并放聲歌唱的勇士們

幡然醒悟,但為時已晚,他們沉浸在悲痛中已無法自拔。

不要踏入靜谧的良夜

行将就木的人帶着迷茫的眼神

而失明的人卻能行像流星一樣閃耀

反抗吧,在這将逝的時光裡反抗吧

我的父親啊,你在這傷心欲絕之際

我祈求現在用你的熱淚詛咒吧,祝福我吧。

不要踏入靜谧的良夜

反抗吧,在這将逝的時光裡反抗吧

呂志魯譯本:

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安息的長夜,

老人在日暮時也需發光發熱;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滅。

盡管智者的言詞不如雷電轟轟烈烈,

盡管深知歸于黑暗是不變的法則,

他們不會溫順地走進那安息的長夜。

碧綠的海灣點滴事迹舞姿搖曳,

最後的浪花中好人的呼喚更加清澈,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滅。

為時已晚,狂人讓太陽徒生悲切,

抓住飛馳的太陽唱一支贊歌,

他們不會溫順地走進那安息的長夜。

嚴肅的人臨近死亡漸漸喪失視覺,

失明的雙目象流星閃光充滿喜色,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滅。

我盼你或祈福或詛咒淚水火樣熾烈,

父親啊,就在這最為悲痛的時刻。

不要溫順地走進那安息的長夜。

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将熄滅。

揭春雨譯本:

決不馴服地走進那黯夜,

老年人也該當着日暮燃燒,狂嘯;

怒對,怒對那光的凋萎。

即便智者最終明了黑暗是必然,

因為他們的話再也叉不出閃電他們

決不馴服地走進那黯夜。

好人,趁最後一浪,高呼:多麼明亮

他們脆薄的往迹本該起舞在綠色海灣,

怒對,怒對那光的凋萎。

狂野的人,碰上也歌唱過飛旋的太陽,

也認識到,為時雖晚,曾使它在途中哀傷,

決不馴服地走進那黯夜。

靜穆的人,臨死,模糊的視力看見

失明的眼睛也能像流星般發亮,充滿喜樂,

怒對,怒對那光的凋萎。

而您,我的父親,在這悲苦之巅,

請兇猛灑淚咒罵我,祝福我。

決不馴服地走進那黯夜。

怒對,怒對那光的凋萎。

汪劍钊譯本:

不要溫雅地走進那個美妙的夜,

日暮的老邁時光應該燃燒并且咆哮;

要瘋狂、瘋狂地抗拒光的湮滅。

盡管智者臨終已明白黑暗是本色,

因為他們再不能讓話語迸發交錯的電光,

不要溫雅地走進那個美妙的夜。

翻卷最後一浪,高呼燦爛,有德者

贊美自己脆弱的抵抗,能夠旋舞在綠灣,

瘋狂、瘋狂地抗拒光的湮滅。

狂人抓住潰逃的太陽并且高歌,

雖說為時已晚,卻領會了它途中的憂傷,

不要溫雅地走進那個美妙的夜。

瀕死的肅穆者,借助炫目的視界

失明的眼睛可以複燃,歡快猶如流星,

瘋狂、瘋狂地抗拒光的湮滅。

而您,我的父,在這凄慘的巅絕,

我祈求,用您可怖的淚水詛咒我,祝福我。

不要溫雅地走進那個美妙的夜。

要瘋狂、瘋狂地抗拒光的湮滅。

高曉松譯本:

絕不向黑夜請安

老朽請于白日盡頭涅槃

咆哮于光之消散

先哲雖敗于幽暗

詩歌終不能将蒼穹點燃

絕不向黑夜請安

賢者舞蹈于碧灣

為驚濤淹沒的善行哭喊

咆哮于光之消散

狂者如誇父逐日

高歌中頓覺遲來的傷感

絕不向黑夜請安

逝者于臨終迷幻

盲瞳怒放出流星的燦爛

咆哮于光之消散

那麼您,我垂垂将死的父親

請掬最後一捧熱淚降臨

請詛咒,請保佑

我祈願,絕不向

黑夜請安,咆哮

于光之消散

詩文賞析

詩人對于死神将可愛的人們帶離這個世界表達了憤怒,他要“怒斥光明的消逝”。這是首格律嚴謹的十九行詩,朗讀起來頗有複沓之美,注重音樂性正是托馬斯詩歌的特征之一,中國當代詩人多多就曾在訪談中說過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接觸到狄蘭·托馬斯的“詞組節奏”時的震撼。

托馬斯的詩與探索生命、愛與死亡的電影《星際穿越》主題十分吻合,這部科幻片中,狄蘭·托馬斯所作的詩歌《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被多次吟誦。事實上,這首詩從流浪在太空的人類嘴中讀出來,确實提升影片的維度與震撼力,字字都會擊中觀衆的心髒。

電影中這首詩的中文翻譯出自巫甯坤的手筆,巫甯坤先生生前雖然隻翻譯了五首迪倫·托馬斯的詩(《通過綠色莖管催動花朵的力》、《死亡也一定不會戰勝》、《那隻簽署文件的手》、《當我天生的五官都能看見》、《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但這五首都堪稱英詩漢譯的精品,并且成為“朦胧詩”以降中國當代詩人的精神養料。許多中國當代詩人在成名後都曾談起過巫先生翻譯的迪倫·托馬斯給予他們創作的巨大影響。

著名詩歌翻譯家黃燦然也在《譯詩中的現代敏感》這篇文章中從同行的角度對巫先生的譯作稱贊道:“巫譯托馬斯采取的正是直譯,幾乎是一字對一字,字字緊扣,準确無誤,連節奏也移植過來了,從而使得漢譯托馬斯具有一種少見的現代鋒芒。這些譯詩遠遠超出了一般漢語的普通語感,以陌生又令人砰然心動的沖擊力紮痛着讀者,這鋒芒對于高揚中國青年詩人的想像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自己就是受益者之一,我的很多詩人朋友也都深受影響。

作者簡介

狄蘭·托馬斯(1914 - 1953),他被人稱為“瘋狂的狄蘭”,生于英國威爾士一個很有教養的中産階級的家庭,而他本人天生就是一個頑童,而後又成為酒鬼、煙鬼。他很早就預感他活不長,自稱要創造一個“緊迫的狄蘭”,一個有着自我毀滅激情的詩人。

他從本質上講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他十九歲時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立即引起了詩界的注意,接着他移居倫敦,兩年後又以第二本詩集赢得了許多著名詩人的贊揚,1946年出版的《死亡與出場》更為不同凡響。這時他不僅輕而易舉地走進了英國當代大詩人的行列,而且催生了摹仿他的“新啟示”詩派(又稱為“天啟派”)。

狄蘭·托馬斯的詩歌圍繞生、欲、死三大主題;詩風精犷而熱烈,音韻充滿活力而不失嚴謹;其肆意設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擊,相互制約,表現自然的生長力和人性的律動,掀開了英美詩歌史上的新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