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窠臼

不落窠臼

漢語成語
不落窠臼,漢語成語,拼音是 bù luò kē jiù,意為不落俗套,有獨創風格(多用于形容文章或藝術作品)。[1]
  • 中文名:不落窠臼
  • 拼音:bù luò kē jiù
  • 近義詞:别具一格、别開生面
  • 反義詞:因循守舊、依樣葫蘆
  • 出處:明·胡應麟《詩薮·内編》
  • 釋義: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 例句:頤和園的設計風格真是獨具匠心,不落窠臼。
  • 創作年代:宋朝
  • 文學體裁:成語

成語典故

中秋夜,賈府在大觀園中設團圓宴,衆人散去後,林黛玉獨自憑欄傷心流淚,史湘雲來安慰她。兩人轉換話題,改對月吟詩聯句,她們就大觀園的建築名稱由來而發感慨,其中“凸碧山莊”與“凹晶溪館”的取名不落窠臼。

成語出處

宋·吳可《學詩》詩:“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氣本沖天。”

明·胡應麟《詩薮·内編》四:“初學必從此入門,庶不落小家窠臼。”

成語辨析

【近義詞】别具一格、别開生面、别具匠心、不落俗套

【反義詞】因循守舊、依樣葫蘆、千篇一律、如法炮制

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主語、謂語、定語;用于形容文章或藝術作品。示例

這“凸”“凹”曆來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覺新鮮,不落窠臼。(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六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