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

不毛之地

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
不毛之地是一個成語,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二年》:“錫(賜)之不毛之地。”意為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廢棄的土地。語出《三國演義》:“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鄉。”[1]
    中文名:不毛之地 外文名: 别名: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 名稱:不毛之地 拼音:bù máo zhī dì 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釋義: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 近義詞:寸草不生、窮山惡水、窮鄉僻壤 反義詞:肥田沃土、 魚米之鄉、天府之國 用法:貶義,主語 結構:偏正式 例句: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鄉 外文名稱:sterile land

成語出處

《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莊王伐鄭,勝乎皇門,放乎路渠。鄭伯肉袒,左執茅旌,右執鸾刀,以逆莊王。曰:“寡人無良邊垂之臣,以幹天禍,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若矝此喪人,錫(賜)之不毛之地,使帥一二耋老而妥焉,請唯君王之命。”莊王曰:“君之不令臣,交易為言,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征至乎此。”莊王親自手旌,左右撝軍,退舍七裡。

譯文

春秋末年,占據天下之中樞位置的鄭國,夾在晉楚兩強之間,左右為難,隻能看誰的拳頭硬就聽誰的。公元前597年春天,因為鄭國和晉國結盟了,楚莊王就率領大軍打過來了。鄭國一面向晉國求救,一面拼命抵抗。楚軍圍攻鄭國國都(今鄭州新鄭市)三個月,鄭襄公看看晉國救兵還不來,看看城内已無可戰之兵,已無可吃之糧,再也受不了楚莊王的拳頭了,隻好光了膀,左手持降旗,右手持鸾刀,打開城門投降。見了前來受降的楚莊王,鄭襄公說:“寡人是沒有才能的邊陲小臣,惹得天降大禍,讓君王屈尊到了我們這個小城。君王如果能憐憫我這不祥之人,給我一塊不毛之地,讓我和幾個老得掉牙的臣子能夠安度晚年,我們将惟命是從。”

成語辨析

不可寫成“不茅之地”。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形容荒涼或未開墾的土地。

南方~,瘴疫之鄉;丞相秉鈞衡之重任,而自遠征,非所宜也。(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諸葛亮《出師表》)  

燈謎

不毛之地(打一字) 謎底:蕪

示例

1、來到這個不毛之地我還真沒有想過會幹出什麼大事業出來。

2、那位成功的商人當年就是從一塊不毛之地發家緻富的。

3、時刻記住沒有不毛之地,隻有讓地不長草的人。

4、就算是一塊不毛之地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收獲。

5、撒哈拉沙漠并不像人想象的那樣是不毛之地,沙漠中的綠洲一派生機盎然。

6、在祖國的新疆的沙漠中,除了一些綠洲,其他的都是不毛之地!

7、在被環境污染和自然災害破壞之後,這裡由曾經的綠洲變為了一片不毛之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