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之藥

不死之藥

漢語詞語
不死之藥又稱不死,神話傳說中一種能使人長生不死的藥。古代統治者總希望自己長生不死,一些方士就玩弄騙術,用硫酸等化學物品制成的假藥來蒙騙。《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
    中文名:不死之藥 外文名: 拼音:bù sǐ zhī yào 近義詞: 反義詞: 相關人物:秦始皇 出處:《史記·孝武本紀》

釋義

神話傳說中一種能使人長生不死的藥。

示例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史記·孝武本紀》:“黃金可成,而河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仙人可緻也。”

原文

《戰國策》∶“有獻不死之藥于荊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問曰:“可食乎?”曰:“可。”因奪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殺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說王曰:“臣問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無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是客欺王也。王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釋臣。”王乃不殺。

譯文

有個給楚王獻長生不死的藥的人,傳遞的人拿着藥走到宮裡。宮裡有個侍衛看見後問道:“這東西可以吃嗎?”傳遞的人回答說:“是可以吃的。”侍衛于是搶過來吃了下去。楚王非常憤怒,就要殺死這個侍衛。這個侍衛讓人向楚王解釋說:“我問傳遞的人,他告訴我說是可以吃的,所以我才吃了它。這事我沒有罪,有罪的是傳遞的人。并且客人所獻的是長生不死藥,我吃了藥,大王殺了我,這就是緻人死地的藥,這就顯示是客人欺騙了大王。大王殺死一個沒有罪的臣子,就表明有人在欺騙大王。還不如放了我。”楚王就沒有殺他。

字詞解釋

有獻不死之藥于(給)荊王(楚王,疑為頃襄王)者

因(于是,就)奪而食之

中射之士(中射之士,指皇帝的近身侍衛)使(讓)人說王(勸說荊王)曰

臣故(所以)食之

是(這)臣無罪

谒者操(拿)以入谒者:掌管引見賓客和傳達通報的官吏

不如釋(放)臣

可食乎(吃)

是死藥也(這反而是緻人于死地的藥)

王乃(就)不殺

王怒,使人殺中射之士(大王生氣了,讓人殺了侍衛)

王殺無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大王殺了沒有罪的大臣,就說明有人在欺騙大王)

之的意義

谒者操之以入(代詞,指藥)

因奪而食之(代詞,指藥)

使人殺中射之士(這個)

臣故食之(代詞,指藥)

且客獻不死之藥(的)

臣食之而王殺臣(代詞,指藥)

王殺無罪之臣(的)

而明人之欺王也(代詞,指藥)

注釋

不死之藥:傳說可以使人長生不老的藥。

荊王:即楚王。荊,楚國的别稱。

谒者:專門為天子傳達命令的官員。谒:拜見。

中射之士:宮廷中的侍衛官。

于:給。

因:于是。

明:表明,說明。

說(shuì):勸說。

釋:放。

啟示

1。中射之士是一個聰明,能言善辯,正直,睿智,善于思考,忠心耿耿的人,

2。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和發展,總是要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但曆史上總有些人妄圖長生不老,到處尋求不死之藥。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不死之藥是沒有的,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必然具有自然性。(追求真理)

3。不死藥可以說是一種人生觀的體現,生老病死,天理循環。刻意的去追求不老,不如接收歲月洗禮,順其自然。活好每個年齡段,活出自然精彩

簡述中射之士使人說王的兩個理由:

1。臣問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

2。且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是客欺王也。

有關出處

《戰國策》(IntriguesoftheWarringStates)是一部國别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曆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曆史的重要典籍。西漢末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拟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原師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補釋》,今人缪文遠有《戰國策新注》。

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西漢帛書,記述戰國時事,較為全面,定名《戰國縱橫家書》,與本書内容相似。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着。它是一部國别體史書,又稱《國策》。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阖的鬥争。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記載的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約12萬字。是先秦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着作之一。

《戰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政治鬥争的一部最完整的着作。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遊說之辭的彙編,而當時七國的風雲變幻,合縱連橫,戰争綿延,政權更叠,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該書文辭優美,語言生動,富于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戰國策》的作者直到現在也沒有确定,原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西漢末年,劉向校錄群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但是内容混亂,文字殘缺。于是劉向按照國别編訂了《戰國策》。因此,戰國策顯然不是一時一人所作,劉向隻是戰國策的校訂者和編訂者。因其書所記錄的多是戰國時縱橫家為其所輔之國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因此劉向把這本書名為《戰國策》。

北宋時,《戰國策》散佚頗多,經曾鞏校補,是為今本《戰國策》。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号漢墓出土了一批帛書,其中一部類似于今本《戰國策》,整理後定名為《戰國縱橫家書》。該書共26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與今本《戰國策》和《史記》大體相同。

作者介紹

劉向(前77~前6)中國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一說生于元鳳四年( 前77 ) ,卒于建平元年( 前6 )。原名更生 ,字子政。漢皇族楚元王劉交的四世孫 。 曆經宣帝 、元帝 、成帝三朝;曆任散騎谏大夫、散騎宗正、光祿大夫等職。曾屢次上書稱引災異,彈劾宦官外戚專權。成帝時受诏命校書近20年,未完成的工作由其子劉歆續成。官終中壘校尉,故又世稱劉中壘 。劉向典校的古籍主要包括經傳、諸子和詩賦 。典校時,又撰有《别錄》。其後,劉歆以《别錄》為基礎,撰成《七略》,這是中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原書已佚。

上一篇:面簽

下一篇:敬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