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

下崗

漢語詞語
下崗,漢語詞語,原指人或物從原有的崗位撤換掉。現多是對職工下崗的簡稱,是我國勞動力長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種客觀現象。
    中文名:下崗 外文名: 拼音:xia gang 近義詞: 反義詞: 原 因:計劃經濟條件

詞語解釋

1、(一般)指離開執行任務的崗位。

2、(特)指失去職位或工作。

簡介

下崗指職工因企業破産或裁減人員等原因失去工作崗位。

原指人或物從原有的崗位撤換掉。現多是對職工下崗的簡稱,是我國勞動力長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種客觀現象。我國人口多,勞動力總量大、增長快,遠遠超過社會生産的需求,就業崗位相對不足,結果造成不少需要分流的企業富餘人員暫時找不到就業機會而成為下崗職工。職工下崗現象是計劃經濟條件下就業制度在經濟轉軌過程中的必然反應。

在統包統配的就業制度下,國有企業承擔了過多的安置就業任務,結果造成冗員充斥、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企業要求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把以往積存的富餘人員分離出去。從長遠看,随着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科學技術的進步,資本有機構成的逐步提高,企業必然要不斷進行産品、技術和組織結構調整,勞動力的相應調整與流動也會經常發生。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職工流動和就業崗位轉變将成為難以避免的正常現象。

總之,目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增多,是中國經濟發展多年積累的深層次矛盾的綜合反映,也是改革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沒有這個過程,國有企業無法擺脫困境,現代企業制度更無法建立。據預測,本世紀的前20年,中國還将淨增勞動人口550萬,到2020年,中國勞動人口将高達9.4億,占總人口的64%左右。龐大的勞動人口将對中國就業市場構成長期的巨大的壓力。

産生原因

下崗職工問題最早出現于1990年代初期,當時還不叫下崗,有的地方叫“停薪留職”,有的地方叫“廠内待業”,有的叫“放長假”“兩不找”等等。90年代中後期,下崗職工問題作為一種社會經濟現象開始突顯,并且引起社會各方面普通的廣泛關注。下崗職工問題集中在這個時期出現,是中國經濟發展多年積累的深層次矛盾的綜合反映。具體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是中國勞動力長期供大于求的一種客觀反映。

2、其曆史根源在于以往計劃經濟時期實行的統包統配的就業制度。

3、是重複建設、盲目建設的直接後果。

4、是企業經營機制深層次矛盾的突出反映。

5、是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總之,近年來出現職工大量下崗的現象,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的必然反映,是中國經濟發展多年積累的諸多深層次矛盾的綜合結果,也是在現有國情下,改革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沒有這個過程,國有企業就無法擺脫困難,更無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從長遠看,随着改革深入、科技進步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勞動力的相應調整與流動也會經常發生。下崗分流雖然會給部分職工帶來暫時的困難,但從根本上說,這是前進中的問題,将有利于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上一篇:海洋

下一篇:陪産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