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全國重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創建于1949年12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府,是新中國外語教育的發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上外秉承“格高志遠、學貫中外”的校訓精神和“诠釋世界、成就未來”的辦學理念,以“服務國家發展、服務人的全面成長、服務社會進步、服務中外人文交流”為辦學使命,緻力于建成國别區域全球知識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外國語大學。
    簡稱:上外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碩士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國家重點學科:3個 校訓:格高志遠、學貫中外 校歌:《上外之歌》 院校代碼:10271 知名校友:姜椿芳、厲麟似、周錫生、王冶坪、章齡之 中文名稱:上海外國語大學 外文名稱: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現任校長:李岩松 所屬地區:中國·上海 黨委書記:姜鋒 類别: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語言 博士後流動站:3個

曆史沿革

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上海俄文學校(1949年—1950年)n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學習和借鑒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在急需大批俄語人才的情況下,由時任上海市市長陳毅同志倡導,經中共中央華東局、上海市委決定,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第四部為基礎,在上海創辦一所培養俄語人才的學校,“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上海俄文學校”由此于1949年12月宣告成立,這是新中國成立伊始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外語學校。上海市委任命多年從事俄語新聞和文學翻譯出版工作、在文化界頗有知名度的時代出版社社長姜椿芳同志為第一任校長,最初校舍位于寶山路(原暨南大學二院)。

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1950年—1952年)n陳毅市長多次親臨指導,要求學校領導把眼光放遠一些,除俄語外,還要培養其他語種專業人才。n根據陳毅同志的指示,為配合國家外交外貿工作需要,學校于1950年增設英語班,更名為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附設外文專修學校。校址遷至東體育會路(原暨南大學一院)。n1951年4月,學校建立東方語言文學系,增設緬甸語、越南語和印尼語專業。1952年3月,南京華東軍區政治部附設外文專修學校學員150餘人并入學校。至1952年8月,學校已初具規模,設俄語、英語、緬甸語、越南語和印度尼西亞語5個語種。

上海俄文專修(科)學校(1952年—1956年)n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期間,學校東方語言文學系師生全部并入北京大學,南京華東軍區政治部附設外文專修學校學員并入學校。學校設置俄語、英語、緬甸語、越南語和印度尼西亞語等五個語種專業。同年9月,學校改名為上海俄文專修學校,11月再度更名為上海俄文專科學校,學制固定為3年。當年學校首次聘請蘇聯專家畢裡金斯卡娅來校工作,指導編撰《俄語讀本》和會話教材。

上海外國語學院(1956年—1994年)n1956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學院,增設英語、法語、德語專業,學制改為四年。當年,學校俄語專業仍招收新生,英語、法語、德語專業積極準備辦學工作,定于1957年招生。但随之而來的“反右”鬥争擴大化,使英、法、德語專業當年的招生計劃未能實現,學校發展相對萎縮,學校不得不于1957年至1960年陸續調出相當數量的外語教師到其他高校和科研單位工作。n

與此同時,山東大學等院校的學生轉來學習(1957年),上海第一師範學院外語系英語專業并入學校(1958年)。學校于1958年開辦夜校部,設英語、德語、法語、俄語4個語種,第一批學員2200人入學。同年又接受上海市委财貿部和上海市外貿局的委托,開設外貿外語系,設英語、德語、法語、日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其間,外貿外語系最終于1978年轉入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現上海對外經貿大學)。n

1963年9月,上海外國語學院被确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領導。1964年10月31日,經國務院第148次全體會議通過,由周恩來總理簽署,原黑龍江大學副校長、俄語翻譯家王季愚同志被調任為上海外國語學院院長,這是學校自1949年建校以來第一位由國務院任命的校長。這一時期,學校還新增出國留學預備人員培訓部,并與上海市教育局共建了附屬外國語學校(即上外附中)、附屬外國語小學(即上外附小)等教學部門。1966年6月開始了所謂的“停課鬧革命”,全校黨政工作和各項管理工作無法進行,教學科研限于停頓,一大批校各級黨政管理幹部和教師遭受各種迫害和打擊。n

1970年,學校開辦試點班,共招收學員32名(設有英語、德語兩個語種)。随後,根據教育部的指示,學校于1972年5月正式恢複招生,從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招收了536名工農兵學員,編入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日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希臘語、意大利語等9個專業學習,學制3年。從1973年起,又增設了阿爾巴尼亞語專業。由此,上外克服重重困難,開始了教學秩序的重建和教學工作的恢複。n

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校區學校首先恢複了系的建制,重建了教研室和教學組,開放圖書館,等等。上外盡可能地為當時的工農兵學員三年專業學習提供較為紮實的系統教學與精心培養,包括開設6門;其間還組織工農兵學員走出校門“開門辦學”,将學到的外語專業知識與技能運用于實踐中。與此同時,上外還承接和完成了一些外語人才的培訓教學任務。在此期間,還舉辦了黑龍江俄語函授班、雲南西雙版納英語短訓班和有1400多人參加的各類外語短訓班等。n

“文化大革命”期間,上海外國語學院的教學科研工作受到嚴重破壞。1976年10月,一舉粉碎了“四人幫”,上外的教學工作開始逐漸走出低谷,得到重新發展。n

1977年,恢複全國高考制度後,學校恢複招生。1978年2月,上海外國語學院重新被确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79年,學校的學制恢複為四年,并開始招收學位研究生,學校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規。為适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學校于同年恢複出國培訓部,并成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及各類研究機構、圖書資料中心和外語考試中心等。同年又與徐彙區政府在蒲西路150号(原紫陽中學舊址)共同創辦上海外國語學院分院(1983年改為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n

自1982年起,學校着手準備由單科的外國語學院向多科性應用學科外國語大學方向發展的諸種努力。1983年起,陸續增設了國際新聞、國際貿易、國際經濟法、國際會計、對外漢語、外事管理、新聞傳播與技術等新專業。1983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英語、俄語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1985年5月,經教育部同意,學校英文譯名由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改為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1993年,在國家教委、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學校在中國高校率先實行了新生入學收費和獎學金、貸學金相結合的制度。

上海外國語大學(1994年至今)n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學校正式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大學”,同時被列為國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設的首批學校之一。1996年,學校通過教育部審核,成為進入“211工程”的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起,學校為國家教育部全國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學校于2000年新建了位于上海松江大學城的新校區,本科生及研究生一年級也随之陸續遷入。2007年1月,新校訓“格高志遠,學貫中外”正式确立。

2009年12月,學校舉行建校60周年慶祝活動。n2013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11月,教育部核準《上海外國語大學章程》。n2017年9月,上海外國語大學入圍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10月,上外承辦的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别研究院、中國—阿拉伯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等四個項目入選《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橋頭堡作用行動方案》。

2018年3月,一流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與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成立大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6月,上海外國語大學與商務印書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19年2月,上海市委宣傳部與上海外國語大學簽署共建新聞傳播學院協議。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中東研究所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科研基地

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

外交部共建研究基地

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建基地

教育信息化國際比較研究中心

教育部區域與國别研究基地

歐盟研究中心

俄羅斯研究中心

英國研究中心

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G20研究中心

上海哲學社科創新研究基地

中外文化軟實力比較研究基地

語言文化圈視角下的區域國别研究基地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共建基地

外國文化政策研究基地

上海市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分中心

學術資源

學術刊物

截至2021年5月,上外編輯出版《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外語界》《外語電化教學》《中國比較文學》《國際觀察》《英美文學研究論叢》《阿拉伯世界研究》《亞洲中東與伊斯蘭研究》《中國國際評論》《東方翻譯》《口筆譯研究》《外語測試與教學》《語言政策與語言教育》《中國法語專業教學研究》《新絲路學刊》等15種學術期刊,其中有7種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和收錄集刊,3種英文期刊在海外發行,在學界享有盛譽。上外不斷推進中文學術期刊的海外出版和中華學術精品的對外譯介和傳播,努力提升學術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推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nn館藏資源n截止2018年12月,學校圖書館共有紙質藏書117萬餘冊,中外文報刊1972種,電子資源數據庫74個,其中包括德語近現代文學特色文獻在内的9個特色文獻數據庫。文獻資料涵蓋65個語種,有關英、俄、德、法、日、西班牙、阿拉伯等主要語種的原版資料尤為豐富。現在上外虹口校區逸夫圖書館的“英語語言文學資料中心”,在英語語言文學方面藏書極為豐富,享譽全國。nn

學術交流

學校先後主辦或承辦了中國外語教學法國際研讨會、英美文學國際研讨會、文體學國際研讨會、音系學國際研讨會、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年會、第三屆對比語義學和語用學國際研讨會、第十屆世界管理論壇暨東方管理國際學術研讨會、中國俄語教育三百年國際學術研讨會、全國高校俄語大賽、第十二屆世界俄語大會、公關關系論壇、首屆中國外語戰略與外語教學改革高層論壇、“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管理”國際學術研讨會、中國日耳曼學六十年學術研讨會、“中國外交的新領域、新議程、新機遇”學術研讨會、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國文學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讨會、青少年與媒介消費國際研讨會等國内外大型學術會議。n2017年9月29日,上海外國語大學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院系機構

院系設置n上海外國語大學各學院截至2021年5月,學校設有上海外國語大學卓越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西方語系、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俄羅斯東歐中亞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系、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法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海外合作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網絡教育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體育教學部等教學單位,53個本科專業,涵蓋12個本科專業類,包括34個語言類專業和19個非語言類專業。

校辦産業企業n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語音像出版社、後勤實業發展中心、健身中心、上外迎賓館、上外賓館、上外旅遊公司、上外印刷廠、上海外國語大學教育集團(上海上外翻譯總公司、上外教育培訓中心)

附屬學校n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上外附中)、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大境中學n

教學建設

第一批

西班牙語語言文學

阿拉伯語語言文學

非通用語種群(意大利語、葡萄牙語、希臘語、荷蘭語)

非通用語種群(朝鮮語、波斯語、泰語、印尼語、希伯來語、越南語)

第二批

法語語言文學

日語語言文學

第三批

英語語言文學

第四批

俄語語言文學

第六批

德語語言文學

新聞學

西歐語種(意大利語、葡萄牙語、希臘語、荷蘭語)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5月,上外已先後與6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40所大學、文教科研機構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是全球首批與聯合國總部及各分支機構、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的高校,已先後加入亞非研究國際聯盟、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聯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等國際學術聯盟。n上外鼓勵青年學子放眼世界,在多元文化環境中砥砺成長,充分吸收世界高等教育的優秀成果與先進經驗。上外本科生出國(境)訪學比例高達45%(2018年),每年都有千餘名在讀本科生和研究生獲得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資助公派出國(境)開展學術交流,或攻讀合作學位。上外實施“外專引智”計劃,積極打造國際化師資隊伍,促進國際科研合作,有超過90%的師資具有國(境)外學習經曆,在校外國專家多達340餘人。n上外依托長期教學實踐與研究,編寫出版各類對外漢語教材,每年有約4000名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來上外學習漢語和相關學位課程,規模位居全國前列。上外已分别與意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日本大阪産業大學、秘魯天主教大學、匈牙利塞格德大學、西班牙馬德裡自治大學、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哈桑二世大學、烏茲别克斯坦撒馬爾罕國立外國語學院、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紐約城市大學、希臘亞裡士多德大學合作開設10所孔子學院,并在墨西哥開設教育中心,遍及亞洲、非洲、歐洲、北美和南美,緻力推廣中國文化,溝通世界文明。

社會服務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外教社)作為中國最大、最權威的外語出版基地之一,是國家一級出版社,已累計出版40多個語種的圖書、教材和電子出版物10000餘種,總印數逾10億冊,重印率達70%以上。在全國中文學術圖書引文索引(CBKCI)中,外教社被收錄圖書品種數多次位居外國語言文學類第一,社會影響廣泛。上海外語音像出版社/上海外語電子出版社是中國第一家專業外語音像電子出版單位,其“愛未來”品牌享譽海内外,深受廣大外語學習者喜愛。

社會聲譽

QS世界大學排名

亞洲大學排名*(2016年)

#142

金磚五國(BRICS)大學排名*(2016年)

#76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語言學*(2017年)

#151-200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現代語言*(2017年)

#251-300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英語語言文學*(2016年)

#251-300

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藝術和人文科學*(2017年)

#368

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中國大學排名-教學指标*(2015年)

#27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2017年)

#62

文化傳統

上海外國語大學校徽以展開的書本及茁壯的橄榄枝為主體構型,書本象征對學問與真理的求索,橄榄枝象征對和平與友誼的向往。兩者襯托并環繞着代表學校的三個文字元素,依次為中文校名簡稱(上外)、校名英譯縮寫(SISU)、建校時間(1949 年)。自建校以來,上外就始終緻力于服務國家對外交往的發展,外交、外貿、外宣、外語教育等各個領域,都能看到上外學子的身影,這是曆史賦予上外矢志不渝的使命,也是學貫中外的上外學子理應肩負的擔當。

為适應不同使用場合和載體環境,特規定了上外校徽與标準字的多種常用組合方案,以确保學校視覺形象傳達的清晰、完整和統一。上外 VI 系統對校标組合的布局結構進行了科學定義,其标準制圖以 x 為基本計量單位,用以标注各設計要素的空間比例關系。

校訓:

漢語

格高志遠 學貫中外

英語

Integrity, Vision and Academic Excellence

俄語

Нравственность и Целеустремлённость, Кругозор и Эрудиция

法語

Intégrité morale, aspiration sublime et connaissances transculturelles

阿拉伯語

علو الأخلاق، سمو الآمال، الحفاظ على الأصالة، الإفادة من العالم

西班牙語

Moralidad íntegra, aspiración sublime y erudición en lo chino y lo extranjero

德語

Integrität, Vision und akademische Exzellenz

日語

品格高くして志遠大に、中外の學に通ず

葡萄牙語

Moralidade íntegra, Aspiração Elevada e Erudição tanto da China como do Mundo

希臘語

Ηθική ακεραιότητα, ευγενής φιλοδοξία και πολυμάθεια για την Κίνα και τις ξένες χώρες

泰語

เชิดชูคุณธรรมและมีวิสัยทัศน์ อุดมความรู้ก้าวไกลสู่สากล

意大利語

Eccellente,Prestigiosa,Lungimirante e Multiculturale

朝鮮語

격고지원 학관중외

波斯語

منش والا وهمت بالا,آمیزش دانش چینی با دانش های سایر ملت ها

印度尼西亞語

Berbudi luhur, bercita-cita mulia, menuntut ilmu dari seluruh dunia

荷蘭語

Integriteit, visie en academische uitstekendheid

瑞典語

Integritet, vision och akademisk utmärkthet

越南語

Chí Hướng Cao Đẹp, Thông Hiểu Thế Giới

烏克蘭語

Моральність і цілеспрямованість, кругозір і ерудиція

希伯來語

אצילות מוסר ונשגבות שאיפה, השכלה מתחברת בין סין לחוץ

土耳其語

Dürüstlük, Öngörü veAkademik üstünlük

校訓中的“格高志遠”出自《禮記·缁衣》中的“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則不可奪志,死則不可奪名”和南朝梁蕭統編著的《昭明文選》中的“氣高志遠,似若無敵”。而“學貫中外”則源于“學貫中西”,這裡用的“學貫中外”,而非“學貫中西”,因為“中外”無論在地理上還是在文化上都比“中西”具有更大的包容性。n校訓英文翻譯曆時近一年時間,先後邀請了國内外三十名專家經過前後五輪翻譯、投票、讨論和審定。除英文外的所有其它語種翻譯均由校内相關語言學科專家、教授、學科負責人根據中文校訓内涵、參照英文翻譯譯成,并經外國專家審定。nt

校歌n《上外之歌》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校歌。n1989年3月27日,由校務委員會确定為上海外國語大學校歌。該校歌由原英語系博士研究生莊開仁作詞,原經濟貿易系1985級本科生王志晖譜曲,經群衆試唱和上海音樂學院陸在易等專家審定。2009年,時值建校六十周年,歌詞參照新校訓進行了重新修訂。n上外之歌歌詞:n上海外國語大學 / 崛起在華東n與新中國同齡 / 同齡 / 前途無窮n把中外溝通 / 讓東西交融n五洲四海 / 架一道 / 萬丈彩虹n啊 / 上外 / 啦 / 上外n啊 / 上外 / 格高 / 志遠 / 學貫 / 中外n光榮傳統銘記心中n學習萬邦語言 / 時代的呼聲n以振興中華為己任 / 奮鬥終生n把宏圖建成 / 讓中華飛騰n校旗繼往開來 / 創一番 / 偉業豐功n啊 / 上外 / 啦 / 上外n啊 / 上外 / 格高 / 志遠 / 學貫 / 中外n光榮傳統銘記心中

校名n校名以展開的書本及茁壯的橄榄枝為主體構型,書本象征對學問與真理的求索,橄榄枝象征對和平與友誼的向往。兩者襯托并環繞着代表學校的三個文字元素,依次為中文校名簡稱(上外)、英文校名縮寫(SISU)、建校時間(1949年)。n

校名字體n采用《魯迅日記》(二函廿四卷)的手稿集字,自1956年學校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學院”後一直沿用至今。

校旗n校色長方形旗幟,中央分别印有校徽、中文校名與英文校名全稱,規格為6000px×4000px。

校色n上外藍,象征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和胸懷天下的世界情懷。n标準色為CMYK(100, 52, 2,12),色号為Pantone 2945 PC。n輔助色為CMYK(84, 21, 0, 0),色号為Pantone 2925 PC。n

曆任領導

黨委書記

姜椿芳(1949.12-1951.5)、塗峰(1953.1-1958.3)、張培成(1958.3-1960.1)、n

陳準堤(1960.1-1967.1)、韓宗琦(1972.9-1984.2)、張顯崇(1984.3-1986.12)、n

朱麗雲(1986.12-1995.5)、戴炜棟(1995.5-2004.7)、吳友富(2004.7-)n

校長n

姜椿芳(1949.12-1952.3)、塗峰(1952.3-1957.3)、張培成(1958.4-1964.10)、n

王季愚(1964.10-1981.5)、胡孟浩(1982.9-1990.3)、戴炜棟(1990.3-2006.1)、n

曹德明(2006.1-)n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姜鋒n校長、副書記:李岩松副書記:王靜、錢玲n副校長:林學雷、張靜、查明建

校園環境

上海外國語大學有虹口與松江兩座校區,總占地面積約為七十四點七公頃。n虹口校區位于上海市中心,毗鄰魯迅公園,校園玲珑精緻,鬧中取靜,信步其間,亦有幽寂婉美之感。建校後,于1950年2月遷至此處至今,原為國立暨南大學一院,其舊址是民國十三年(1924年)興辦于上海西體育會路的持志大學(後易名“持志學院”)。虹口校區現為學校研究生高年級、留學生、培訓生等的培養基地。除教學樓外,還設有逸夫圖書館、逸夫會堂、會議中心、健身中心、迎賓館(留學生教育中心)、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語音像出版社、科研樓、印刷廠等。n

松江校區坐落于松江大學城内,占地總面積達867畝(約57.8公頃),于2000年至2003年陸續建成。松江校區位于松江大學城内,建成已逾十年,草木亦漸扶疏。松江校區現為學校本科生、研究生低年級的培養基地。依據不同語種國家的建築樣式特色設計建造的教學樓,充分體現了上外特色,如伊斯蘭風格的東方語學院、維多利亞風格的英語學院、東瀛風格的日本文化經濟學院等。其建築彙集東西各國風采特質,相映成趣,或伊斯蘭,或拜占庭,或英倫格調,或東瀛風情,與學校多語特色恰為契合。nn

開設專業

重點專業

國家重點(2個)nt英語nt日語n國家品牌(12個)nt新聞學nt阿拉伯語nt朝鮮語nt印度尼西亞語nt泰語nt越南語nt俄語nt德語nt法語nt西班牙語nt葡萄牙語nt意大利語n

本科專業

法學(1個)

t國際政治

法學(1個)

t法學

教育學(1個)

t教育技術學

文學(23個)

t新聞學nt商務英語nt翻譯nt烏克蘭語nt荷蘭語nt意大利語nt希臘語nt土耳其語nt瑞典語nt葡萄牙語nt越南語nt泰語nt印地語nt印度尼西亞語nt朝鮮語nt波斯語nt日語nt阿拉伯語nt西班牙語nt法語nt德語nt俄語nt英語

經濟學(2個)

t國際經濟與貿易nt金融學

其它(1個)

t希伯萊語

管理學(4個)

t公共關系學nt會計學nt工商管理nt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文學(4個)

t網絡與新媒體nt廣告學nt廣播電視學nt漢語國際教育

上一篇:賊幸福

下一篇:上海博世汽修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